圣经中的神仆训练

谈到神仆训练,我相信,神呼召人,要把荣耀的属灵职事托付给人,就必亲自装备他、建立他、造就他。因此其中一个可印证一个人是否蒙神呼召为仆人的重要因素,乃在于他经历过疑似的呼召以后,神有否为著使他有能力承担圣工,继续装备他、建立他、造就他。一般认真信主的人也会在属灵生命上蒙神建立;但神在神仆建立的工夫有别于一般信徒灵命的成长,乃是明显为著担当传道圣工而作的。
综观圣经的例子,我们可以认识神怎样训练,以及在什么方面训练神的仆人。一个信徒若认为神的呼召临到他,他可以从圣经的例子得到亮光,认识神在神仆训练上所作的工夫,亦要配合神的作为;如此,他必定会有所进步,被建立起来担当圣工。

﹝一﹞ 旷野中的迦勒:坚信到底

“自从耶和华对摩西说这话的时候,耶和华照祂所应许的使我存活这四十五年;其间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那里有亚衲族人,并宽大坚固的城,你也曾听见了。或者耶和华照祂所应许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书14:10-12)

迦勒在旷野受耶和华的训练;耶和华在旷野的40年间,训练出迦勒一颗“坚信到底”的信心。

迦勒与以色列人同走了40年旷野路。他本是逾百万以色列人中极少数相信神应许的人。然而在悖逆百姓的不信声音中,他与犯罪的百姓同被留在旷野飘流了38年。对以色列人来说,这是管教及惩罚;对迦勒来说,这是神给他的训练。文首引述的经文是圣经记载迦勒踏足迦南地之后的第一句说话,从中我们看见一个有活泼信心、坚信到底的神的仆人。

迦勒本是有信心的人,他的信心表现于对耶和华的“专一跟从”。耶和华说:“惟独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我……”(民14:24)然而即使是有信心的迦勒,仍要在旷野受长时间的试炼。

首先,迦勒在这试炼中必须克服自己身体的衰败。

他说:“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书14:11)这种把握是他在旷野年间,为得着神所应许之地持续不断地操练身体的成果。

其次,迦勒在旷野中忍受了长年的孤单。

虽然迦勒身旁有逾百万以色列人,却没有属灵的同伴。勉强来说,约书亚可谓与他同有一个心志;当众百姓背叛耶和华的时候,约书亚也与迦勒站在同一方。然而也只有约书亚一个,以外再无别人。

面对孤单,是作神仆的必然条件。有一种孤单,是因为得不到人的认同。我们从圣经看见,几乎所有紧紧跟从神的仆人都要面对孤单,连耶稣在地上传道的日子也是如此。然而在孤单处境中,我们可稍微体会到主的孤单;并且在我们孤单之时有主同在,如同保罗说“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提后4:17)。神的认同、主的同情远比人的认同重要;神的仆人又何须奢求有人为伴,得人的赞赏与认同呢?
再者,迦勒也忍受了甚为艰苦的环境。

“旷野”是神训练神的仆人常常使用的场所。摩西、大衞、施洗约翰、保罗等人皆经历过漫长的旷野日子,灵性得着深刻的造就。

“旷野”本就是一个极不安舒的环境。大衞曾流落犹大旷野,他说那是“干旱、疲乏、无水之地”(诗63:1);耶稣离开耶路撒冷,经过叙加井旁,祂也感到“走路困乏”,需要向打水的妇人要水喝。但感谢神!“旷野”的煎熬却没有磨掉迦勒的信心。

有些人的信心在难处初现时便失踪了;但迦勒的信心却引导他度过了艰苦的旷野,而且越难越坚!当迦勒踏足迦南地,全地大致平定之后,这位85岁的老人竟然是众多以色列人中第一位主动站出来,表示必要上去耶和华昔日所应许的山地,把亚衲族人赶出去。经过神的训练以后,他表现出何等大的信心!

﹝二﹞ 在大数的保罗:领受启示

“弟兄们知道了,就送他下该撒利亚,打发他往大数去。”(徒9:30)

“以后我到了叙利亚和基利家境内。”(加1:21)

“我自夸固然无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我认得这人;(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为这人,我要夸口;但是为我自己,除了我的软弱以外,我并不夸口。”(林后12:1-5)

在大数,神给予保罗的训练乃是向他作出了极大的启示,让保罗明白新约的真理,好担当使徒之职份。

一般认为,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12章所说“第三层天的启示”发生于他在大数的时候。在信中,他提到领受启示的时间为写信时的“前十四年”(林后12:2),大概便是他归主不久以后,被耶路撒冷门徒打发往大数去的日子(徒9:30),也是〈加拉太书〉所说后来“到了叙利亚和基利家境内”的那段日子(加1:21)。

在〈哥林多后书〉,保罗说他“所得的启示甚大”(林后12:7);他又在好些书信中提到主给他的启示。在〈加拉太书〉,保罗说:“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加1:12)又说神“乐意将祂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加1:16)他又向以弗所教会说:“谅必你们曾听见神赐恩给我,将关切你们的职分托付我,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写过的。你们念了,就能晓得我深知基督的奥秘,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像如今借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弗3:2-5)因此我们可以说:神既选召保罗,要他承担“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的使徒职份(弗3:8);祂亲自选召,便亲自把祂所要传的信息借着这“甚大”的启示全赐给他!祂总为祂所呼召的人负责。

﹝三﹞ 施洗约翰:心灵强健

“那孩子渐渐长大,心灵强健,住在旷野,直到他显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路1:80)

“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1-2)

施洗约翰受训的场所与迦勒略有相同,皆是在旷野;但施洗约翰处身的旷野并非迦勒那个逾百万人同住的旷野,却是在一个杳无人烟的荒芜之地。这是神训练他的场所。
圣经说施洗约翰自小在旷野长大。圣经对他在旷野的记述不多,大概只有两样。第一样是施洗约翰“渐渐长大,心灵强健”。“心灵强健”又可说是“灵里刚强”(NASB译为strong in spirit),意即他有很刚强的属灵生命,灵性成熟且健壮。第二样是施洗约翰后来领受了先知以赛亚的话(赛40:3),在杳无人烟的犹大旷野传起悔改的洗礼,竟叫“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到他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可1:5)。这种大有能力的传道工夫,正是因为他在旷野蒙神造就出“强健”的灵!

因此在施洗约翰身上,我们看见一幅关于传道者生命与果效的图画。神的仆人期望在事奉上显出果效,却不愿意在灵命上深耕细作,这是不切实际的。
圣经说:“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保罗)往帖撒罗尼迦去了。”(提后4:10)连保罗身边的同工也在世俗洪流中被引诱离开了;我们若不切切追求成为“心灵强健”的人,世界上任何一种试诱都能把我们绊跌。

再者,事奉主的人常要抵受别人各种的评价。常有人说“人言可畏。”惟在这事上吃过苦头的人才能领会。然而保罗以别人的论断为“极小的事”(林前4:3),同样是因为他“心灵强健”!

成为神的仆人要面对的试探的确很大。

我们常害怕人的拒绝,是因为我们心灵不够强健。有人出去传福音,受不了未信者的冷言冷语而气馁。其实消防员抢进火场拯救生命时,岂有怕人拒绝的呢?他们看见有人身处险境,便奋不顾身前往营救。他们只是拯救肉身的生命不死,我们却是救人的灵魂不死!心灵强健的人必能看见未信者步向沉沦的困境,哪会怕人的拒绝?

我们又会介怀事奉没有果效。其实施洗约翰所面对的,乃是一个没有听众的事奉工场。起初出来传道时,他独自在杳无人烟的旷野,把握著机会向所遇见过路人传扬悔改的信息,后来竟招徕了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出来听道及受洗。若他没有刚强的灵性,在传道初期必灰心丧胆,看不见后来的成效。不但如此,他“心灵强健”,继续专心作主所托付的工夫,直至后来开罪希律身陷囹圄为止。

施洗约翰所传的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悔改信息,正如我们传福音,也是证明人有罪,劝勉罪人悔改一样。然而施洗约翰“心灵强健”,身穿骆驼毛的衣服,在旷野以蝗虫与野蜜为食,过著与他所传悔改信息相称的生活。他传扬这不受欢迎的信息时,竟然吸引了广大民众来到这本来杳无人烟的旷野,在约旦河里要受他的洗。他责备罪恶,使税吏、兵丁和许多罪人知罪悔改(路3:10-14)。

今日有多少人能如施洗约翰一样“心灵强健”,并在事奉中成全主所交托的大工?

﹝四﹞ 撒母耳的先知学校:受感说话

“有人告诉扫罗,说大衞在拉玛的拿约。扫罗打发人去捉拿大衞。去的人见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说话,撒母耳站在其中监管他们;打发去的人也受神的灵感动说话。”(撒上19:19-20)

最后我们要思想旧约时代的先知撒母耳。撒母耳年幼时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长大以后显在以色列人面前,传出耶和华的话语;及至年老,圣经记下一个片段,提到撒母耳正在“监管”一班先知。言下之意,撒母耳晚年开设了先知学校,为神国训练先知。撒母耳的先知学校只有一个重点课程,就是训练人“受感说话”(撒上19:19)。

撒母耳的确深明先知事奉的要诀,就是要“能受感”,也要“能受感而说话”。先知口中所说的不是自己的话,乃是神藉圣灵感动而说的话;正如使徒彼得所说:“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1:21)因此神的仆人必须要“能受感”,且要“能受感而说话”。

“能受感”,这是“灵性上”的装备,说明这人要与主之间没有间隔,能听见主的声音。神藉先知撒母耳所作的神仆训练最看重人的灵性。事奉主、传递神话语的人,最重要是在灵里能够与神畅通。

“能受感而说话”,是“事奉恩赐能力上”的装备,这与纯粹“能说话”有很大分别。“能说话”可以指一个人很有口才,善于辞令;在信徒与未信的人当中不乏有口才的人,然而不是每一个都能作神的仆人去事奉神。若有人只是“能说话”(即有口才),却不是“受感而说话”,他也不能成为神话语的出口。经过撒母耳的训练,合格的人必须能从神领受神的信息,更有能力理解、整理及组织他所领受的,从而向人清清楚楚地说出来。这是训练的成果。

主重视对神的仆人“灵性上”和“事奉恩赐能力上”的培训及操练,其实这亦是今日以培训传道人为宗旨的神学院所该着重的。神学院不纯粹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乃是培训神的仆人的地方。首要着重的是灵性,其次讲求事奉上的恩赐与能力。因为神的教会正需要有能够“受感说话”,向众人传出神的旨意的人。

作者:廖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