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冷也不热”不是要比“冷淡”好吗?

老底嘉教会是启示录七教会中其中一间被主责备得最严厉的教会。老底嘉城是弗吕家最富有的城市,也是罗马帝国的金融中心,老底嘉教会置身其中,受到物质至上观念的薰陶,亦变成重物质,轻属灵,以致买椟还珠,看重属世的富足,轻视属灵的追求。既发了大财,便以为自己的生命已经“一样都不缺”;有了钱,事工办得有声有色,更以为已经将最好的奉献了给主,因而失去了前进的热诚和动力,追求和事奉自然亦变得“也不冷也不热”了。

老底嘉教会自满和自我感觉良好的另一个结果,是令她慢慢变得自我中心,再无法听进别人甚至圣灵不断的呼唤和提醒,致使她表面看似风光,属灵生命却已濒临死亡的边缘。为此,主严厉告诫她必须立刻打开心门接受管教并悔改。若还是“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主必会从口中把她“吐出来”。

有人提出疑问说,老底嘉教会“也不冷也不热”固然不好,但总比“冷淡”好,为何神却对老底嘉教会说:“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呢(启3:15)?

首先,我们要知道,当主耶稣说老底嘉教会“也不冷也不热”或“巴不你或冷或热”时,都只是在说明教会不同的属灵状态,而不是要比较这些状态的优劣。

冷淡”和“也不冷也不热”都是不理想的属灵状态,如果硬要比较哪一个较可取,神既然说:“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这表示相比起“冷淡”,教会“也不冷也不热”是更糟糕的。(注意!严格来说,两者都是不可取的,因为都“不中的”,亦即不合神的心意。神只是借着人所能理解的方式向人说明而已。)

为什么?因为教会“冷淡”固然不好,但反是比较容易察觉,要是能及时找出导致“冷淡”的原因,便能对症下药;或许“冷淡”的教会因察觉自己的软弱,能像〈马可福音9章24节〉中孩子的父亲一样,向主发出:“我信不足,求主帮助”一样的呼求,能够回转的机会相当的大。

但教会若“也不冷也不热”,问题便复杂得多。除了因为她是处于一个较难识别的游离状态外,如果导致“也不冷也不热”的原因是像老底嘉教会一样,是出于自满或自我感觉良好的话,当事人不但难以察觉自己的问题,反会像文士和法赛人对主耶稣一样,对善意提出规劝的人作出反驳和攻击。除非教会能向主买“眼药擦眼”,使她“能看见”,否则能够回转的机会不大。

主对老底嘉教会说“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的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关乎主期望与教会建立什么程度的关系。

我们都晓得,人与人的关系不同,对别人的期望亦会因之而有别。一些只有家人才能作的事,我们永不会期望普通朋友为我们作。基本上,人与人的关系越深,期望也会越高。

究竟主期望与教会建立的,是哪一种关系呢?不知是否我们传福音时过份重视“效率”的缘故,很多初信者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主只是因为怜悯我们,要救我们脱离地狱永刑,才为我们牺牲的。因此,人一旦信了主,拿到了进入天国的护照,便以为已经满足了主的期望,可以与主分道扬镳了。结果是得到了救恩,反而疏远了施恩的主,令主活像下嫁了一个“重利轻别离”,经常远行丈夫的女子,只能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甚至年复一年,每清早从日出撑开窗户直到日落,望断天涯,期望丈夫归来的身影,你说多可怜!主固然希望成为我们的“救主”,更期望成为我们的“良人”。

神爱世人,甘愿让耶稣基督为人在十架上牺牲。问题是,救恩是无条件的吗?答案十分肯定:绝对是无条件的!因为“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罗5:8)。如果耶稣在人表态是否接受福音后才为人钉十架,人是否接受福音便成为神考虑的条件之一;主的爱纵然是无私的,但在人眼中却还是有条件的。但如今耶稣基督是在人表态是否接受福音前便已为人牺牲,救恩便是无条件的了,因为得救与否只是人按自己的自由意志而作的决定,而不是神限定条件下的产物。

主期望与我们建立的,是一种“”的关系。但爱情毕竟是双向的;神因爱人甘愿为人无条件地付出,但施恩不望报并不表示祂不渴望祂的牺牲能得到世人正面的回应。神一方面无条件地付出,另一方面又渴望自己的付出能得着对方爱的回应,是无求还是有求?我不能回答,只能说爱就是这样的。又知道如果神只是怀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那么,救恩岂不是变成只是一出戏?无论对神对人,这都是一个悲剧。

在表达祂“”世人这方面,神是直率主动,毫不含糊的,圣经亦充满祂直接或间接向人示爱的经文。为免被人误会,以为祂要左右人自由选择的权利,神的心纵然渴望能得到世人爱的回报,也是难以宣诸于口的。但虽如此,祂还是不会透过默然的行动向祂所爱的人传达祂这方面的渴想。

神向人示爱的方式,没有比主耶稣设立圣餐更委婉含蓄的了(林前11:24-25)。为何主耶稣甘冒被人误会为“虚伪”“施恩望报”的危险,还要亲自设立圣餐,嘱咐门徒要记念祂呢?答案是:主怕被祂所爱的人忘记。在这将要与祂所爱的人离别前的一刻,祂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尊严,而是佳偶会否忘记祂。

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还有比失恋更可怕的事吗?有,但不是再失恋。一个在恋爱中人最大的恶梦,是被所爱的人忘记。

主为祂所爱的人付出的,永远是最好的,因此也期望能从祂所爱的人得着最好的回应。祂有权拥有这个期望,也绝对有资格拥有这个期望。任何次好的回应,就算不被视为是对祂的侮辱,都是无法满足祂的,也是祂不能接受的。不属祂的人对祂的态度如何,祂一点也不会介意。但对祂所爱的,祂永远期望他们视祂为“阿爸父”多于“创造者”;“良人”多于“救主”。除非这种爱的关系能被确立,否则主是永远也不会感到满足的。这就是主对老底嘉教会说:“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和“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的原因。

作者:曾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