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入门”(2024年6月)

简介:

本栏设立的目的,乃是为了帮助弟兄姊妹确信圣经是神的话语,学习在生活中明白遵行主道,并掌握按正意解释圣经的原则。

【本栏所有内容,皆摘自《基督徒信仰要义﹝卷一﹞》(种籽出版社),承蒙作者黄耀铨博士允许转载,特此致谢!】

3 按正意解经

3.4 解经原则3:背景【二】

此外,有时我们也要参考圣经以外的背景资料,例如当我们读到主耶稣讲的娶亲筵席之比喻:“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22:2-13)我们会质疑王为何可以这样对待那没有穿礼服的人,况且那人不是自己想来的,是在路上被召来的。但那人无言可答,就事必有因,王应该不是蛮不讲理的,况且其他人都有穿礼服,只是他没有穿,为何?追查一下当时的文化背景,有资料显示礼服是由王提供的,所以其他人都有礼服穿,而那人没有穿其实是不肯穿,明显不尊重王,有意对抗或搞破坏呢!在旧约圣经里也有资料支持“礼服是提供的”这讲法:“耶户吩咐掌管礼服的人说:‘拿出礼服来,给一切拜巴力的人穿。’他就拿出礼服来给了他们。”(王下10:22)所以这类背景资料也算是很明确的,且与那比喻所要指出的信息吻合,就是有人会藐视救恩,神要赐与人,人却不接受,就当受刑罚。

不过,有些背景资料是无法在圣经内找到的,只能在圣经以外找到,称为“一般背景”,有时亦甚有帮助。例如先知以利亚在迦密山上叫拜巴力的先知求巴力降火时:“大声求告吧!因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边,或行路,或睡觉,你们当叫醒他。”(王上18:27)有考古学的资料显示巴力其实是个喜欢旅游的迦南神祗,明白了这背景,我们就知以利亚为何会如此讽刺他们,因巴力可能去了旅游,走到一边,或行路呢!但当采用这些一般背景资料时,我们必须小心。因为那些资料可能不甚完整,我们不能单凭某方面有限的背景资料就判定圣经的对错或执著于某种解释。陆苏河在《解经有路》指出一个很好的例子,值得我们三思:“五零年代考古学家肯杨女士(K. M. Kenyon),根据她有限的考古挖掘,便说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时,其实没有耶利哥城墙让他们去攻毁;她认为约书亚记第六章记载的耶利哥城墙倒塌之事并不可能发生。肯杨的报告导致不少人拒绝传统所定之出埃及的日期,即主前十五世纪。甚至有些福音派的学者,在论到耶利哥城被毁的日期,采取了缄默的态度。但在1990年,吴德(Bryant G. Wood)重新研究肯杨挖掘耶利哥城的过程和报告时,指出她的结论有严重的漏洞,尤其是她在陶器证据上的疏忽,此外,那一区所发现的遗物中,也找到一些刻有那时代法老的名字,证实圣经的记载可靠。”所以我们必须注意“明文背景”的权威必然应该高过“一般背景”的权威,否则一定会带来问题和混乱。

我们还须注意那些所谓“一般背景”有时是会被误用或滥用,甚至是以欺诈的手段来引用。例如请看耶稣在受难周进入耶路撒冷的情景:“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前行后随的人都喊著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11:7-9)有“成功神学”的传教士强调耶稣是君王,大有荣耀的进城,当时所骑的驴驹是等同现代的高级豪华房车,就引出信耶稣可蒙福,得以奢华地生活的教导。但这背景资料是真的吗?驴驹子是幼少的公驴,如此值钱吗?况且世上君王凯旋荣耀进城应该是骑在战马上的,那或许还可以说成是高级豪华,但耶稣又不是这样!好,就算历史文化背景不甚清楚,我们也应留意圣经内的明文背景。其实主耶稣进城的情景正正应验了先知撒迦利亚的预言:“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我必除灭以法莲的战车和耶路撒冷的战马;争战的弓也必除灭。他必向列国讲和平;他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亚9:9-10)注意是“驴驹”,不是“战马”,且是“谦谦和和”的。可见耶稣来作王,不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也不是要作政治上的王,是谦卑温和的来作和平之君,在人的心里作王。明显与上述成功神学的教导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