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灵的醒觉

读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的故事”, 我们看见他的人生“转捩点”是突然“醒悟过来”。因为他回到父亲那里,对父亲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路15:17)。得罪了天,是他醒悟的因素;回来向父亲道歉,是他醒悟的结果。我们称这样的“醒悟”为“属灵的醒觉”,因为他认为自己堕落的原因,不单是交朋友不好,遇着饥荒的不幸,主人待他连猪也不如…这么简单。他超越了地上的因素,想到天上的因素,就是神主持报应的属灵因素。所以他将“得罪了天”放在先,“得罪了父亲”放在后。

许多人遇上经济不景,只会埋怨九一一事件使他的生意一落千丈、九七事件使香港的工厂都搬迁到中国大陆去了、董建华的建屋政策不定,使自己变成负资产、加拿大执政党讨好工会,使投资人士退缩……。但这仍是“沉迷”的想法,因为没有考虑属灵的因素,神可能利用经济不景气来提醒人,应当重新关心与神的关系,灵魂永恒的价值观。

属灵醒觉的由来

其实自从人类犯罪,被神赶逐离开神的面之后,人类就再无法接触神。时间久了,连有没有神,有没有灵界事物,有没有灵魂,有没有神的报应…等,也无法领会。人类沉迷于物质中,对属灵事物一无所知。圣经形容“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表示人的灵魂好像“昏迷”了。圣经又称魔鬼为“空中掌权者”,意思是“在空中切断人与神的关系,叫人无法与神接触”。

但神仍有怜悯,知道人很难单凭自己的智慧,从宇宙的设计(神学家称之为普及启示)中“悟”出神的永能和神性(罗1:20),于是就赐下圣经、主耶稣、圣灵、叫万物互相效力的大能作为……等(神学家称之为特殊启示)来提醒人,叫人对属灵事物有所醒觉。

挪亚时代“神的儿子们”本来是有圣灵居住心中的人,应该有属灵的醒觉才对,但他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娶来为妻”(创6:1-4),意思是他们“不肯随从心中的圣灵,只随从肉体中的情欲”,于是神的灵决定“不永远住在他里面”,渐渐离开他们,他们也就渐渐失去“属灵的醒觉”,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地上满了强暴,最后全被洪水冲去。

以色列人也是因为没有“属灵醒觉”,虽然在旷野天天吃“灵食”,喝“灵水”(林前10:1-5),还是不明白神的作为,结果就倒毙在旷野。

今天我们信耶稣,能以称为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就是因为我们有“属灵醒觉”,醒悟自己犯了罪,将要在地狱里永远灭亡。又醒悟到神爱世人,赐下独生爱子为我们的罪受刑罚,叫我们与神恢服父子关系。这样,我们所信所关心的,全部都是“属灵的事”,我们就是有了“属灵醒觉”的人。倘若我们只为今生的事信耶稣,保罗指出:“我们…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15:19)。可惜今天多半基督徒都不相信属灵的事,都没有“属灵的醒觉”,这就是未能得救和灵性软弱的主因了。

诗廿三篇的关键

以诗篇二十三篇为例.大部份基督徒都以“青草地、溪水旁”为中心,不明白这篇诗篇的关键是在“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以为“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是指“青草地、溪水旁”的无限供应,不知道“灵魂苏醒”之后所经历到的“属灵供应”才是真正的不缺乏。试想这篇诗篇如果没有“灵魂苏醒”,和其后的属灵经历,这篇诗还有什么价值呢?

或问,什么是“灵魂苏醒”?“灵魂苏醒”就是发现“青草地、溪水旁”这些物质上的丰富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最后得以“住在耶和华的殿中”才是更宝贵的追求目标。而且,引发“灵魂苏醒”的因素不是更多的青草和溪水,而是“耶和华的名”,因为知道这名里头藏着无穷的丰盛,所以这只“羊”才为这名跟随牧者走“义路”。

“义路”(the paths of righteousness)就是方向对的路。但走“义路”的第一步必须是离开青草地、溪水旁,不再以“物质享受”为重。第二步是跟随牧者走入“死荫的幽谷”,这“死荫的幽谷”就好像“红海”一样,切断以色列人回埃及的后路。人若想要追求得着“属灵的丰盛”,就“不要爱世界”,因为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属灵福气的根源)就不在他心里了(约壹2:15)。外表看来,“死荫幽谷”好像是走错了路,环境越来越不对径,但是“灵魂苏醒”的人却不介意外表环境恶劣,也不怕遭害,因为他以“牧者同在”为宝贵,又以牧者的“杖和竿”为安慰。知道“死荫幽谷”是通往属灵丰盛的必经之路,就乐于走过了。

之后,牧者带领“羊”经过敌人的面前,享受牧者所摆设的“筵席”和“满溢的福杯”(在困苦贫乏中得供应),又享受牧者“用油膏了他的头”(以受圣灵膏抹为荣耀)。这些都是属灵的经历,叫人生显得更丰盛,是“青草地、溪水旁”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牧者领“羊”来到圣殿,住在这里直到永远。意思是将这只“羊”献为燔祭。对于“灵魂苏醒”的“羊”来说,献与神,死在祭坛上,才是最高的人生价值观。人生总要结束,若死于青草地、溪水旁,就是没有价值;若为主而活,为事奉神而死,就等于永远与神同住,人生命价值提升千万倍。

最后晚餐的醒悟

“属灵醒觉”何等重要。人若常常有属灵的醒觉,就能完全明白神的旨意,凡事讨神的喜悦,不至于中魔鬼的诡计。可惜人生活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事事以肉体为重,以肉体所需要的物质为宝贵,反而以“属灵事物”为不存在的。其实“属灵醒觉”的例子在圣经里彼彼皆是,让我们再拿“最后晚餐”所发生的事为例,盼望能启发读者学习怎样常常有“属灵的醒觉”。

福音书指出,逾越节近了,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样才能杀害耶稣(路22:1)。经文这样记述,分明是要指出:祭司长和文士这些熟识圣经的专家们,就是因为完全失去“属灵的醒觉”,不知道神设立逾越节的属灵意义,才在逾越节羔羊被杀献祭的时刻想要杀主。这一点告诉我们,读圣经而不明白其中属灵道理的人,是何等愚拙,何等无知。

路加福音又指出,这时撒但入了犹大的心,他就去和祭司长,并守殿官商量,怎么可以把耶稣交给他们(路22:3-4)。犹大可以说是人类中最没有“属灵醒觉”的人。他跟随主三年多,看过主行许多神蹟,听过主所讲千遍真道,吃过主千百餐的饭…,竟然完全无法领会其中属灵的真实,看主为无价值,最后以三十块钱将主出卖。但几天前,犹大才亲眼看见马利亚将一瓶值三百块钱的香膏抹在主的脚上,何竟现在视耶稣连十分之一瓶香膏也不值?全因为他里面的灵已经死透,完全没有“属灵醒觉”。因此在最后晚餐中,主明明多次指出门徒中间有一个人要卖他,最后还对约翰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要卖我。”于是耶稣蘸一点饼给犹大,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罢。”犹大听了,竟在众人眼前公然出去卖主!可见失去“属灵醒觉”的人,其属灵光景是何等的可怕。

其实犹大未出去之前,主为众门徒洗脚,已经提醒门徒要有“属灵醒觉”了。当时门徒争论谁为大,这表示他们都是相信“属灵真理”的,并且相信主耶稣就是天国的君王,所以他们才争论谁在天国里为大。但主却藉替他们洗脚来教导他们明白,“为大的属灵位份”是不能用争论的方式得到的,乃要降卑自己,像主做众人的仆人才能被神看为大。属灵的道理往往与属血气的道理相反,所以不是人人都会明白的(路22:26-27)。

主又向他们指出:“…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路22:30)其实当时主自己快要钉在十字架上了,但主还花时间将属灵的奥秘告诉他们,并没有责备他们。如果当时门徒能明白这些道理,他们就不至争论谁为大,险些被撒但筛去。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的道理调和,以为不太可能十二个门徒都能坐在十二个宝座上,一同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不信就是不能醒误的主因。

犹大出去卖主之后,主就对十一个门徒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路22:31)主说这话,是要教导门徒学会“属灵醒觉”。因为外表看来,主耶稣被捉拿和钉十字架,是出于大祭司的妒忌;但从属灵的角度看来,这是撒但想要“筛”门徒。主用“筛”来形容撒但的作为,为要表示有属灵生命的门徒像“麦子”,未得救属撒但的犹大像“糠”。撒但来到神面前控告门徒,指出门徒将要离开主,证明他们是不信的,因此他们都是属于撒但的。但神为门徒与撒但争辩,如同为约伯争辩一样。争辩的结果,是神将一个“筛”交给撒但,容许撒但将不信的门徒像糠一样筛去,丢入火中焚烧。但神却严严嘱咐撒但,不准牠将一粒有生命的麦子筛去。于是撒但拿着“筛”,控制着混乱的局势,想要借着危机和混乱来摇动门徒的信心,好证明他们都是糠。

这是“属灵的实况”,只有主才看出来。可惜门徒中没有一个有“属灵的醒觉”,没有将主的话听进去。结果彼得在动荡的局势中三次不认主,差一点就被撒但筛出去了。还好主耶稣为他祈祷,叫他不至于失了信心。

话说回来,主警告门徒,撒但想要筛他们之后,就再劝勉他们说:“…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门徒说:“请看,这里有两把刀。”耶稣说:“够了。”(路22:36-38)两把刀就够了吗?门徒还是不明白主的意思是将有危险的时刻来到,示意要他们“儆醒”。不然,十二个人只有两把刀怎么会够呢?所以主带门徒来到客西马尼园,对他们说:“你们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这“迷惑”也是指未能有属灵的醒觉,但门徒未能将这话听进去,竟然三次睡着了。主说:“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意思是说,你们没有“属灵的醒觉”,是因为软弱的肉体拖垮了你们心灵的意愿。“肉体”与“心灵”出现斗争,有“属灵醒觉”的人就是“心灵”强过“肉体”的人。人若不能胜过肉体,他的灵就不能自由,不能有所醒觉。

然而主耶稣不但醒觉到撒但拿着“筛”,也醒觉到父所要他喝的“杯”,其实是极痛苦的厄运。因此,希伯来书形容他“大声哀哭,恳求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来5:7)或问,这代表主的肉体有软弱吗?不,正因为主为这杯争扎,才显出他有一个完全的人性。因为这人性最后降服在他的神性面前,成就神的旨意而显得完全。就主的人性而言,当时主的肉体比门徒更疲倦,更软弱。所以主大声哀哭,汗流如血,忧伤得几乎要死。自从他降世成为人子,取了奴仆的形像之后,他就须要凡事与弟兄相同(来2:14, 17-18)。弟兄有软弱,他的人性也必须有软弱,只是他那有软弱的人性并没有胜过他的神性,以至犯罪。我们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心灵”的意愿力大过“肉体”的意愿力,我们就能不犯罪,过得胜的生活了。所以主得胜,因为他灵里头的醒觉叫他知道,救赎人类的任务和他复活之后所成就的果效,不但能拯救许多人归神,也能叫父神得最大的荣耀。主的“属灵醒觉”叫他承担了最苦、最艰难、最重要的使命。

其实主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来到客西马尼园,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训练这三个至爱的门徒学会怎样作属灵的儆醒。可惜他们一直听不进去,因为他们仍然属肉体,入了迷惑。但在主来说,他凡事都以属灵为准,为方向。因此主一切的表现都异于常人。

然而我们从这位主身上却学到一些属灵醒觉的要诀:

  1. 留意圣经的预言和教训,明知要死也不离开圣经真理。因为我们看见主受苦的过程,完全照足圣经预言来行事。
  2. 儆醒祷告,操练敬虔。因为有了美好而恒常的灵修生活,才能够聆听圣灵的声音,才能有属灵的醒觉。主耶稣开始出来传道之时,在旷野四十昼夜受魔鬼的试探;又常常上山去作通宵的祷告;最后在客西马尼园里又在祷告中作了最伟大的决定,全部都是因为他有了最完美的属灵醒觉。
  3. 主来到客西马尼园祷告之前和之后,都表现得非常“硬汉”。唯独当他来到客西马尼园,面对“父神”之时,他就像“一个受到冤屈的孩子向慈父放声大哭”一样,将心中压抑的感情全然释放出来。因为他知道,他的苦情无人明白,只有天父才能了解,这就是他最大的安慰。一个人能够这样,也就能在灵里醒觉了。
  4. 顺服天父的旨意,克服自己的意思。凡事以天父所托付给予自己的属灵使命为重,为行事准则,这就是属灵醒觉的先决条件。
  5. 留意撒但借着恶劣的环境来对付自己,和其他属神的同工们。所以,属灵的醒觉也是守望的态度,随时随在留意那恶者的动态,好为教会儆醒。
  6. 不计较被卖,和被人讥诮。圣经指出,犹大从最后晚餐出去卖主之后,主耶稣完全没有在背后说他半句坏话。因为主不以自己的安危为念,乃以门徒的安危为念。
  7. 不介意孤单,在不被人了解同情的时候,也不要发怨言。属灵人领会属灵的事,但最难受的是找不到属灵人来倾诉,所以越属灵的人就越孤单。因为别人的属灵程度不可能与自己相同。

作者:吴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