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抹大拉的马利亚 荒谬传说的探讨

在基督教历史的二千年来,在坊间流行了不少林林种种有关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传说,最想象力丰富的一个说法,是将四福音中几乎所有有关“女人”的经文都连结到抹大拉的马利亚身上:譬如,有人说,在迦拿的婚筵中,耶稣将水变为酒的神蹟里,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与约翰的婚礼,耶稣为了帮助他们,在此将水变为酒;在婚礼后不久,约翰跟从了耶稣,抹大拉的马利亚因为孤单之故,逐渐与其他男人勾搭,且变为了妓女(注一),至终被七只鬼所附;最后她在行淫时被拿,法利赛人将她带到耶稣跟前,耶稣却祗在地上划字,因此她悔改了,耶稣又将她身上的七只鬼赶了出来;一天晚上,她以真哪达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她的头发去抹干;又有人说,因为马利亚觉得耶稣对她实在太好了,她太欣赏耶稣了,以致她不但跟从耶稣,且爱上了耶稣,其中曾经在电影界被天主教及基督教厉害攻击批评,却仍风靡一时的“万世巨星”,就有类似的演译。

以上的一段故事,任何人听到了都会说离谱,因为这故事将圣经里四福音中几乎所与女人有关的事情,都放在抹大拉的马利亚身上,显然是不妥当,圣经在那些事蹟里,除了香膏抹主有一个“马利亚”名字外(也不能确定是抹大拉的马利亚,而且不是抹大拉的马利亚的可能性大于是她的可能性很多),大多数没有题到是什么人,又怎能将这么多故事全部放在马利亚身上?这种胡乱曲解圣经的讲法,相信任何人都会斥之为“放肆”。

达文西密码一书中,也提到这位抹大拉的马利亚,说她是耶稣的妻子,后来在钉十字架的时候,被亚利马太的约瑟带到了法国,她的后人(耶稣的遗腹子子孙?!)甚至曾经做过法国皇帝,甚至说在达文西最后晚餐一画中,坐在耶稣身旁的不是约翰而是抹大拉的马利亚,这些离谱之极的说话,今天竟然有人相信,实在教人忧虑。

抹大拉的马利亚(Mary of Magdalene),出生于抹大那(Magdala),该地方位于提比哩亚海边,照圣经所说,在耶稣钉十字架的时候,她陪伴至十字架下,与耶稣的母亲一同在那里观看耶稣死前的景象。当安息日的次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大清早就与其他的妇人跑到坟墓那里(可能她想往膏耶稣的尸体),发现耶稣的坟墓已是空的了,她跑回去告诉使徒们,与他们再次回到耶稣的坟墓那里,后来两位使徒都已回“自己的住处了”,突然耶稣由后面对她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约廿15)”抹大拉的马利亚以为是管园的,原来是耶稣,耶稣还告诉她说“不要摸我(Do not Cling to me),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约廿17)。在这些有关复活的记载后,似乎有关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事蹟从此就在圣经里消失了,再没有关于她的记载了,最后可能包括她在内的,是使徒行传一章14节中,在马可楼祷告的的“几个妇人”。有人问,为什么抹大拉的马利亚突然从圣经中失踪呢?在初期教会的时候,在次经著作中,出现了很多奇怪的说法(笔者在此暂不详谈),不过在1896年,在埃及开罗一个收藏家那里,出现了“(抹大拉)马利亚的福音”(The Gospel of Mary),起先只买到了一部份,后来辗转差不多找到了全本的次经。这本“福音”书约在公元一百二十年为一诺斯底异端的的信徒所写的,现今找到的是该著作在公元五世纪时的抄本,里面提到抹大拉的马利亚为初期教会中带领信徒的一个重要领袖,甚至连使徒也由她所带领,甚至称她为“使徒中的使徒〕,果真吗?里面更说,彼得曾经对其他人说﹕“难道耶稣愿意拣选她过于拣选我们?”这些既然是诺斯底异端的著作,内容当然不可以尽信,因为当日很多这些所谓“福音书”,都有不同的谬误,当中多有牵强及错谬的地方,这本“马利亚的福音”说到十二使徒们(甚至直接提到彼得),因为嫉妒她在教会中的权位,所以多方的压制她,以致她于历史上的记载不见了。不过,细想一下,初期教会中不少人在复活的记载后都消失了,难道他们也被压制吗?在使徒行传头几章之后,安得烈、亚勒腓的儿子雅各、腓力、巴多罗买、奋锐党的西门、雅各的儿子犹大等等很多使徒,在圣经中都再没有他们的记载,难道也可以说成他们被压制吗?所以很多“阴谋论”我们都不应容易相信,其实新约圣经提到抹大拉的马利亚不下十三次,假若使徒们要“压制”她,根本她就不会存在于四福音记载中罢,这些阴谋论连逻辑都通不过了。

最近几十年来,对抹大拉的马利亚的讨论,随着达文西密码一书出版后,变得更加的炽热,今天自由派的学者不单要找到“历史上的耶稣”(Historical Jesus),他们还要找到“历史上的马利亚(抹大拉)”,这些讨论我们不但在宗教书籍中看到,也在普通杂志中看到,笔者相信不坚固的基督徒,可能会被影向,所以撰文以辨之,盼望信徒不会被迷惑。

首先,这些“故事”给一般人创造了一个像是很合理的印象,“耶稣也都是人吧!”耶稣也可能与抹大拉的马利亚谈起恋爱吧!有什么问题呢?在次经“(抹大拉)的马利亚的福音”里,更说到耶稣与马利亚有接吻的一刻,这些记载,其实没有说到耶稣的为人什么不好的地方,不过就使人对耶稣的“神性”产生了很大的质疑;这种的质疑,本身就是对基督教信仰的一个彻底的破坏,因为我们的信仰建基在“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的信仰磐石上,若耶稣不是神的儿子,则我们今天“信”什么呢?难道一个普通人能赐给我们永生吗?一个普通人有能力改变我们的生命吗?值得我们每星期记念吗?任何使我们不信耶稣的神性的说法,那便是“异端”,我们更加明白,那就是初期教会要攻击诺斯底主义及拼弃“(抹大拉)的马利亚的福音”的原因。

再者,这是一场“圣经”与“次经”之权威之战,近几年来,出现“以次经証明圣经的记载有问题”的情况,这实在是本末倒置的看法,在教会历史中,历来都是“以圣经証明次经之谬误”,怎么现今变成了“次经証明圣经有问题”?真是岂有此理!任何人若细心思想,就会明白,若历史上以野史来証明正史的真伪,任何人也会斥之为荒谬,像“三国演义”怎能否定“三国志”的内容的真伪?今天我们对于这些“次经”的讲法,需要好好的加以否定,更不能因此说圣经有谬误,有阴谋等,我们更应以祷告认定圣经才是我们今天所应当绝对相信的。

除此之外,当我们看世上的书籍、杂志,看看他们怎样看待这些次经的资料时,我们会发现,那些学者都惯以“当时的文化”去看四福音及次经的材料,譬如他们认为,使徒们之所以让抹大拉的马利亚在后期的历史消失,是因为罗马人不信任女性,认为她们是不可靠的,所以因此使徒们不想抹大拉的马利亚成为“第一个见証主复活的人”,他们自己认为,若这概念太过张扬,因为这样会令罗马及外邦人不愿相信复活的事情,所以在后期的使徒行传以致书信,尽量不提以女性来証明复活的主的真确。这样以文化分析圣经的想法,当时是自由神学的古老论调,不过我们要知道他危险的地方,是以为圣经的写作是当时的文化的产品,既然是“当时的文化”,则新约圣经中的真理就不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这样的讲法,我们可以知道是非同小可的,因为他教人认为,圣经的教导祗是当时文化的教导,今天我们不用那么严格的遵守圣经的教训,是吗?

圣经中当然有当时的文化,因为人类绝对不可离开文化而生存,不过在圣经中,经常明文的分开文化与真理,它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文化!像耶稣基督,他在世的时候,曾拒绝了不少“犹太人的文化”,如安息日不可治病、将父母的钱作了〔各耳板〕就可以不供养父母等等,那些都是当日的文化,可是耶稣却指出那是相对的,甚至是错的,不用以绝对的态度去守着;不过耶稣却很多时斥责犹太人,一些圣经的金科玉律的教导,犹太人却以文化将之废去,所以,不能处处用文化抹去圣经的明文教导,今天很多批评的学者,都以文化去否定圣经当日的教导,那是我们要小心的。

另一个可能的影向,就是今天我们喜爱读这些对圣经的教导提出质疑的书籍,却越来越少人读有关正面圣经教导的书籍,更有人因为读这些〔次经〕以致抢去了他读“圣经”的时间,我们需要反省,今天神的话话一直被世人攻击,我们又花了多少时间去读神的话语?

什么有关抹大拉的马利亚的说法,是真正的“(抹大拉)的马利亚”?这点倒值得我们研究,按照圣经明文所说,有几方面:

A 抹大拉的马利亚,生长在加利利,在提比哩亚的海边的抹大拿(Magdala)。

B 据马可福音记载说,在她身上曾住着七只鬼,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推测,从前她必定是个犯罪的人,又或可能她曾有交鬼的经历,以至她曾被七只鬼所附着(可十六9)。

C 她对耶稣非常的敬爱,她在耶稣洁净她的身体,赶出七只鬼后,一直的忠诚地跟从耶稣。

D 她跟从耶稣,一直从加利利开始,跟到十字架下(太廿七56),比起当时除约翰以外的十个门徒更加的不顾性命,不但如此,她更跟到埋葬耶稣的坟墓处,“看见安放他的地方”(可十五47)。

E 她在安息日的次日,与几个妇女,内中有个名“那个马利亚”,有耶稣的母亲,约亚拿(路廿四10),撒罗米(可十六)等,是第一批来到坟墓前来记念耶稣的人(太廿八,可十六1,路廿四10),圣经说,她们要去膏耶稣的身体。

F “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可十六9)。
“耶稣说,马利亚……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也又将主对他说的这话,告诉他们”
当马利亚发现主的身体不见了,就“站在坟墓外哭”,因为她实在爱主,那不等于门徒们不爱主,不过女性是比较感性的罢了,不过她爱主倒是真的,主已经死得那么惨,还加上尸体被人“随意挪去”,她能不哭吗?早前香港有殓房的职员随便放置死人的尸体,甚至对掉了,很多人葬错了不是自己的亲人的尸体,引来很多家人的伤心及愤怒,所以马利亚站在坟墓外面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的感情全部放到主的身上来了,现在发现了主的身体不见了,她能不哭吗?
两个天使,坐在原先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一个在头,一个在脚”,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我不知道放在那里”,她要“知道”主在那里,今天我们对主的感情,有没有马利亚那样热烈?这种对主的感情,是我们作主的门徒要思想的,譬如,在一个地方的聚会里,我们听说有主的恩典从那里流出来,我们是否要“去”看看?还是我们听了便算?像耶稣降生时,那些文士虽然知道,预言说救主在伯利恒降生,可是他们连去看看也没有,今天我们想“知道”主在那里吗?主在那里,你要在那里吗?

G 有人问,马利亚有没有可能对耶稣动了人的感情?她有一点可能对耶稣动了人间的情也说不定,所以复活后的耶稣告诉她“不要摸我”,在约翰福音廿25却叫多马去摸他,这分明是说耶稣不许别人摸这原则,不是绝对的,而是在那情况下,耶稣不许她摸他而已,不过马利亚动了人性这是可能性而已,不一定是証实了的。再者,就算马利亚有一点儿动了情,那也不等于耶稣与马利亚之间有什么恋情出现了,像一些今天穿凿附会的小说般的写法,这是我们要分辨出来的。

H 抹大拉的马利亚,看见了主在坟墓外面,她那能不高兴?笔者个人想,她甚愿主活着永远与她同在吧!我相信,她喜欢与主同在的兴趣,大于世上其他的一切事物,可是,当主吩咐他要“往我弟兄那里去”,她就立刻去,她听从主的吩咐,大于她自己的思想喜好,这是值得我们留意的,今天,我们事奉主,是按我们的喜好?还是按主所吩咐我们的?“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这是圣经最后提到她的一幕,遵守主的吩咐成为她在圣经中最后的举动,何等的美丽?你说不是吗?

I 很可能在使徒行传第一章中描述的“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徒一14)参加的祷告会,抹大拉的马利亚也在当中,对于主耶稣,她实在跟到任何地方,不离不弃,这种对主的热诚,盼望我们今天可以有。

至于其他什么香膏抹主(可十四3-9),什么曾做妓女等,都是圣经所没有明文说到是她的事蹟,很多时说一个“有罪的女人”,有时说是“马利亚”,但圣经中有很多马利亚,就随便说是她似乎是武断一点吧那是天主教的中贵格利主教加给她的细节,那不是真实的,对于这些随便的猜测,我们应当拒绝,因为那些都是没有根据的,对抹大拉的马利亚来说,未经証实,就说她是妓女,是极不公平的。

在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事蹟中,我们可以归纳到一些跟从主的心态:

曾有七只鬼住在她身上,她的前半生想必定是很痛苦的啊,因为犯罪,所以鬼住在她的身上,那种感觉会是怎样?难道很喜欢吗?一定不会,想一定不好受,从前笔者也曾接触一些被鬼附的人,(笔者却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都曾表达,在被鬼附时,实在很想那些鬼离开他们,可惜当这些鬼有了凭借去住在他们身上的时候,就不肯离去的了,所以当耶稣洁净她的鬼附之后,她得以尝到“自由”的感觉及滋味,她从此不愿再过从前的生活了,她立志去跟从耶稣,不离不弃。

她的跟从,不会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就成为过去了,当然她不明白,为什么荣耀的主会钉在十字架上,连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也不明白,他们都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但假若耶稣是弥赛亚,为什么他又会被犹太人钉在十字架上?假若他在生时不能复兴以色列国,现在能吗?有人说他复活了,很难相信吧?在耶稣死了之后,门徒跟从主,比从前更难了,在这个逆境时候,仍然跟从主,实在是不容易的啊!抹大拉的马利亚对主的跟从,不会因为主的死去,或是什么难处而改变,实是难得。

另一方面,今天女权运动的人物,到处引用抹大拉马利亚的故事,以说明耶稣根本反对男性在教会中为主要带领,例如Susan Haskins所著的 “Mary Magdalene: Myth and Metaphor” 。但是,任何细心读经及思想的人,都会注意到,耶稣拣选十二个使徒,全部为男性,就反証这些女权运动的论调是不合历史事实的,试想,假若耶稣认为女性也可以在教会中作带领,则他就会在十二个人中拣选一部份是女性吧!对不对!

天主教在这些事上比基督教有更多的难处,因为后来天主教因为要証明有“炼狱等”,所以宣称“次经”与圣经其他经卷有同样的“权威”,基督教则一直都不接受次经,天主教此刻可谓自讨没趣了,现在这些乱讲的次经“福音书”的出现,他们不是要自打嘴巴吧了?


注一:公元591年,教宗贵格利一世(Gregory the Great)宣称抹大拉的马利亚从前是一个妓女。

作者:刘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