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亚的研究 (一) - 圣经亮光中的马利亚

今天,天主教推行的“教会大合一运动”和“宗教大合一运动”越来越盛行;有人估计,可能全世界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教会受到影响,证实这是末世时代。笔者很盼望能尽一点绵力,挽回被天主教迷惑的人和教会。在研究天主教许多错谬中,笔者相信以“马利亚神学”为最重要的关键。

记得一百六十多年前那位曾经带领数千人脱离天主教的“祈理魁神父”(Chiniquy),他就是在“马利亚神学”的错谬中挣扎了许久,最后毅然离开天主教的加拿大神父。(详细资料:请参阅《祈理魁神父传》,笔者翻译,种籽出版社出版。)初时,祈理魁神父在讲台上强调:“‘顺服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主耶稣在凡事上都听从马利亚的话。我们都是罪人,无资格直接向神求,所以教皇贵格利第十六世(GREGORY XVI)说得对,他说:‘马利亚才是罪人唯一的希望!’因为主耶稣一见到慈祥的母亲马利亚为我们代求,祂就不能不答应我们了。”

祈理魁神父讲完道之后,回家读圣经,猛然看到〈太12:46〉,发现圣经所记载的,与自己所想的完全相反!因为主耶稣在室内讲道,这时祂的母亲马利亚和祂的弟妹们前来找祂,在房子外边要与祂说话。祂竟然向众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然后伸手指著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祈理魁看了,好像被雷击中一样,呆在那里,非常恐惧!内心非常痛苦。他在马利亚面前哭泣、祷告、大喊,直到零晨三时。

第二天吃早餐前,柏连士主教问他为什么哭了一整夜?他就将内心的挣扎向主教透露,并请求主教为他解释那段经文。主教也呆住了,看来主教自己也从未读过这段经文。祈理魁神父再问主教几个问题:

“那么,我的主教,请问是谁到这个世界来拯救我们?是马利亚?还是耶稣?”

“当然是耶稣!”主教肯定地回答。

“当主耶稣和马利亚仍然在世上之时,是谁爱罪人,又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救罪人?”

“主耶稣既然也是天主,当然祂的爱比马利亚的爱更有拯救罪人的效力!”主教回答说。

“再请问,主耶稣要罪人到祂的跟前来得救恩?还是到马利亚跟前来得救恩?”祈理魁再问。

“是耶稣!”他回答说:“因为祂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祂从未说过到马利亚那里去。”

“请问,圣经有没有任何例子显示,罪人因为怕主耶稣责备,而不敢到主耶稣那里去求,反而到马利亚那里求,再经由她的关系和代求,罪人才可以得到救恩?”

“我记不起有这样的圣经例子。”主教回答说。

“请问,在十字架上与主同钉的那个肯悔改的强盗,他向主祈求呢?还是向马利亚祈求呢?”

“他向主耶稣求。”主教回答说。

“请问,那个强盗向主耶稣祈求,而不向主脚下的马利亚祈求,他这样做对吗?”

“应该是对的,因为主耶稣接纳了他!”主教回答说。

“好,我的主教,请宽容我再问一个问题。请告诉我,主耶稣后来升到天上去,坐在天主的右边,祂那爱罪人的大慈爱有没有减少了?如果有的话,请解释给我听,主耶稣的大慈爱怎样减少了,而马利亚的慈爱又怎样增加了?”

“我想,主耶稣的大慈爱和救恩能力并没有因为升天的缘故而减少了。”主教回答说。

“既然主耶稣仍然如此爱我们,祂的能力、救恩、慈爱,并没有半点减少,那么我的主教,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到祂的跟前来得救恩?为什么我们反而要到其他不论慈爱、能力,都远远不及主耶稣的人面前去得救恩?”

主教无言以对。

祈理魁神父的故事发展下去,非常精彩。最后天主教控告祈理魁神父行淫,幸好得到一位大律师代表他打官司,终于摆脱天主教的诬告。这位大律师就是后来当上美国总统的“林肯”。祈理魁神父警告林肯说,天主教的耶稣会可能会谋杀他。林肯听了,不以为然,结果真的被人谋杀而死。祈理魁神父就搜集许多证据,证明是梵蒂岗派人暗杀林肯的,使《祈理魁神父传》这本书显得更有价值,吸引更多人看,天主教的真面目就大大被揭露。

笔者又记得二十多年前,有机会与温伟耀博士一同在加拿大一个退修会讲道。聚会完了,我们一同到机场去之时,我质问温博士为什么要引入天主教卢云神父的作品,影响极多基督徒也渐渐接纳天主教?温博士当然作出许多解释,其中一点,他这样说:“我虽然敬佩卢云神父,但我不同意他的‘马利亚神学’。”我想,今天全世界虽然越来越多教会和神学院与天主教联合,但不同意“马利亚神学”的学者必然还有许多。因为一个人的良心虽然渐渐死透,也很难会接受百分之百没有根据的“马利亚神学”。“马利亚神学”是天主教的核心信仰,我们既然不同意这个信仰,为什么还要与天主教联合呢?笔者向全世界所有与天主教联合的学者呼吁,祈理魁神父听到圣灵的声音而脱离天主教,你们的良心若仍未死透,为什么还要返回天主教的怀抱呢?

圣经中的马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其实研究“马利亚神学”并不困难,因为全本圣经记载关于马利亚的经文并不多。现在笔者将这些经文全部列出如下,这样就足以见到全部真相了。

(一)旧约圣经的预言

马利亚的身分如果像天主教所形容的,是“神母”、“无原罪成孕”、“配受敬拜”、升到天上成为“中保”→“辅助救赎主”→“天后”……,照理旧约圣经应该有许多经文预言她的。但是整本旧约圣经,就只有三次轻轻预言及马利亚的经文而已。

最早的一次是神审判“蛇”之时说的。神说:“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祂的脚跟。”(创3:15)第二次是〈以赛亚书〉所说的:“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赛7:14)第三次是〈弥迦书〉所预言的,经文先指出,耶稣基督将要出生于犹大地的伯利恒,然后说:“直等那生产的妇人生下子来。那时掌权者(原文是祂)其余的弟兄必归到以色列人那里。”(弥5:2,3)

读者注意到没有?三处经文都没有强调马利亚有什么特殊身分,只形容耶稣基督的身分是为人类报仇的“得胜者”,是降世与人同在的“神”,是叫以色列人归回的“掌权者”。马利亚极其量是将这些应许带来的“女人”而已。

(二)耶稣降生至出来传道之前

相信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知道,关于马利亚的资料,最丰富是四福音记载主耶稣降生至童年这段日子了。让我们分开如下几点来研究:

1)   基督降生时,天使向马利亚报讯

从〈路一章〉可以看到,天使向马利亚显现问安,告诉她神已经拣选她“怀孕生子”──就是耶稣。因为这孩子将来必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神要把祂祖大卫的位给祂。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祂的国也没有穷尽”,所以天使称她为“蒙大恩的女子”。请注意,不是马利亚本身为大,是她所生的耶稣为大;马利亚只不过是蒙神赐“大恩”而已。

马利亚却不明白,自己未出嫁,怎会怀孕呢?天使解释,是因为“圣灵”和“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她,所以“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可惜,当耶稣渐渐长大之时,马利亚忘记了耶稣是神的儿子,引致日后马利亚有更多不明白。这一点稍后交代。

马利亚回应天使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这句话说明了马利亚的真正身分只不过是“使女”,她的“主人”要借用她的“胎”来生产耶稣的肉身,她只不过表示顺服,很愿意被主用而已。她绝对不是“神母”,因为耶稣的“神性”是先存的,不是马利亚生的。

2)   圣灵感动以利沙伯向马利亚说的话:

之后,马利亚跑去见以利沙伯,以利沙伯腹中的施洗约翰一听见马利亚问安就跳动。以利沙伯且被圣灵充满,高声喊著说:“妳在妇女中是有福的!妳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这里来,这是从哪里得的呢?……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为主对她所说的话都要应验。”意思是马利亚之所以“有福”,是因为她“相信”天使的话,比对以利沙伯的丈夫撒迦利亚,身为祭司也不相信天使的话,被天使罚他变成哑吧,马利亚就远远胜过他了。但是,马利亚是不是因此就被天主教称为“万福圣母”呢?读者应该记得,主耶稣有一次讲道,众人中间有一个女人听了,大声说:“怀祢胎的、和乳养祢的有福了!”耶稣却回答说:“是,却还不如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11:27-28)可见任何人都有机会像马利亚一样有福,甚至可以胜过马利亚所得的福。

马利亚回应以利沙伯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祂顾念祂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祂的名为圣。祂怜悯敬畏祂的人,直到世世代代。祂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祂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祂扶助了祂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路1:26-56)马利亚在这段话里很清楚表明,她只不过是个“卑微的使女”,“万代”称她为“有福”,完全是因为这位“主”顾念她的“卑微”。所以她知道自己所怀的胎,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神的儿子”。她要尊这儿子为“主”、为“大”,并且“敬畏”祂。再者,马利亚又感到自己是罪人,需要胎儿做她的“救主”。正如保罗说:“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提前2:15)她也相信将来这位“救主”会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叫“有权柄的失位”,反而扶助“卑贱”的以色列人,叫他们“升高”。

3)   牧羊人覆述天使所报的喜讯

罗马政府下令犹太人必须回乡报名上册,想不到客店没有地方,马利亚不得已就在马槽里生产耶稣。这时,伯利恒野地有牧羊的人,夜间看见天使向他们报喜讯,让他们得知救主基督今天降生在伯利恒的马槽里。他们既在伯利恒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就把这事传开了。“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路2:6-19)马利亚不明白天使既然对牧羊人说:“在大卫的城里,为以色列人生了主基督”,何故这位基督又是“关乎万民的”呢?为什么这位“基督”(君王)竟然生在贫穷的木匠家中,连小床也没有,要诞生在“马糟”呢?马利亚对自己一生的遭遇,有许多事情都不明白,所以她的性情是将不明白的存在心里,反复思想。但是一直想也不明白,要到主复活升天之后才能明白。所以她不是一个比一般妇女更聪明的女子,却是一个比一般妇女都愿意顺服,因而蒙大恩的女子。

4)   西面被圣灵感动而说的预言

主耶稣出生后满了八天,约瑟和马利亚就带着孩子上圣殿去,要给孩子行割礼。遇见一个人名叫西面;圣灵启示他,必要在死前看见主所立的基督。他看见孩子,就用手接过来,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祢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祢的救恩──就是祢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祢民以色列的荣耀。”经文指出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为什么这孩子带来的救恩,竟然成了“外邦人的光”,又是“以色列人的荣耀”,这是什么意思呢?西面又对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妳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2:21-38)这几句话实在是“奥秘”,马利亚怎会明白呢?尤其是她的“心要被刀刺透”,就是因为不明白她的儿子耶稣,既然是以色列人一直等候要来的“基督”,为何以色列人要把祂钉在十字架上?所以她与众妇女在十字架下面哭,并非像天主教所说:“马利亚与十字架上的耶稣一同受苦,一同救赎世人的罪。”

5)   东方几个博士来朝的事蹟

当然马利亚不会忘记住在伯利恒的日子,还有东方几个博士也来朝拜的事件。他们表示在东方看见新生王的星,特来拜祂。可能约瑟后来也会想起民数记的预言──“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民24:17)但是,后来希律王发现自己被博士愚弄,就把伯利恒两岁以内的婴孩都杀了。幸好事前约瑟和马利亚得到主的指示,及时逃往埃及,等到希律王死了,主的使者又指示他们回到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定居。在这里一直隐藏,让众人误以为耶稣是“拿撒勒人”;不敢告诉他们,耶稣是在伯利恒出生的,怕希律王的后人知道,会追杀他们。但耶稣在拿撒勒隐藏的三十年,过著贫穷、寂寂无名的生活,没有行过任何神蹟,没有做过任何不寻常的事,所以马利亚就渐渐忘记耶稣是“神的儿子”了。

6)   耶稣十二岁上耶路撒冷去过节的事蹟(路2:40-52

耶稣十二岁时同父母上到耶路撒冷圣殿去过逾越节,约瑟和马利亚分明误会了耶稣,未经祂同意就与亲友一同回拿撒勒去了。走了一天才发觉耶稣并没有与他们同行,就回耶路撒冷去找祂。过了三天,遇见耶稣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马利亚就对耶稣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祢父亲和我伤心来找祢!”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么?”耶稣以教法师所研讨“圣经预言”的事,作为父所指示祂到世上来所要做的事。马利亚却忘记了耶稣是“神的儿子”,所以“他们不明白……。祂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其实耶稣以神为“父”,远远胜过肉身的“父”──约瑟,更胜过肉身的“母”──马利亚。马利亚若能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怪责耶稣留在圣殿里三天了。但是,当时耶稣仍未成年,必须服在人的关系和制度之下,所以顺服父母,回拿撒勒去了。所以天主教将马利亚看为“神母”,是将耶稣“人性的关系”混淆了“神性的关系”。

(三)耶稣出来传道至被杀害

1)   耶稣称母亲为“妇人”(约2:1-11)与“利未人事奉之约”

按照律法,耶稣三十岁到了成年阶段,就出来传道。〈约翰福音〉补充其他福音书的遗漏,特别记载耶稣出来传道的初时,曾经参过迦拿的婚筵。马利亚显然与新郎有近亲关系,所以酒用尽了,她就来告诉耶稣,意思是要长子──耶稣来解决这个问题。耶稣竟然回答马利亚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妳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2:1-11)请注意,原文的确是“妇人”,不是“母亲”,连第19章26节也是这样。但翻译的人认为,耶稣称呼母亲为“妇人”实在不应该,所以一律改为“母亲”。

其实和合本的译者自己不明白圣经,只凭己意修改圣经,非常不应该。不过,我们也不要太过怪责他们,原来耶稣称母亲为“妇人”,是按古时所有“全时间献身事奉神”的人都必定明白的“属灵原则”,可惜天主教一千几百年来一直不明白这原则;即使宗教改革之后,也极少神学家和圣经学者明白这原则──就是摩西在临终时为十二支派祝福,其中祝福到“利未支派”,摩西说:“论利未说:耶和华啊,祢的土明和乌陵都在祢的虔诚人那里(利未人的事奉是常常用土明和乌陵替百姓求问神的旨意)。祢在玛撒曾试验他,在米利巴水与他争论(在属灵职位越高、受越重的判断的原则下〔参雅3:1〕,摩西和亚伦曾用杖击打磐石两下,使水流出来。为这事,神曾严厉地惩罚他们)。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祢的话,谨守祢的约。”(申33:8-9)意思是,利未人(包括祭司)因为遵行神的话,谨守神的约,所以在事奉神的时候,重视神的“灵统亲情”,却把自己肉身的“血统亲情”忘掉。让笔者称这原则为“利未人事奉的约”。这是做利未人、祭司、先知、拿细耳人、使徒、传道人,和担任任何属灵事奉的“基本条件”。

因此,亚伦两个儿子因为献凡火而被神击杀,摩西就警告亚伦和他剩下的两个儿子──“不可蓬头散发,不可撕裂衣裳,也不可出会幕的门”,免得死亡,又免得耶和华向会众发怒,因为耶和华的膏油在他们身上。神吩咐若要为二人被神击杀而哀哭,就只准亚伦的弟兄和以色列全家这样做,亚伦和他的两个儿子有圣职在身,不得这样哀哭。(参利10:6-7)

所以,麦基洗德做了至高神的大祭司,就变成“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乃是与神的儿子相似。”(来7:3)亦因为这个缘故,耶稣基督要求所收纳跟随祂出去传道的门徒──“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若先回去辞别家人才跟随主,就等于“手扶犂头向后看,不配进入神的国。”所以主耶稣出来传道,一直称母亲为“妇人”,意思是不准马利亚藉“母亲”的身分来左右主耶稣传道的事奉。以迦拿婚筵为例,马利亚认为自己的亲人结婚请客,却没有足够的酒招待客人,实在很失礼;耶稣既然是她的长子,就有责任解决这个问题。但耶稣的回答表示,现在自己已经出来全时间传道,只做属灵工作,不再为世务分心,所以马利亚的母亲关系必须停止──与耶稣“不相干”。

这就是说,事奉神的人要知道“万灵之父”重要过“生身之父”(来12:9);“天家”重要过“地家”;“灵魂”重要过“身体”;“永生”宝贵过“今生”……,所以主要我们爱祂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房屋、田地,甚至自己的生命。若不明白这样的次序,怎配事奉神、怎能有资格传讲叫人得永生的福音?正如保罗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7-18)

天主教一直强调马利亚是主耶稣的“母亲”,并且在历史上不断推论,将马利亚的地位升级,认为:“神是严厉的,母亲是慈祥的”、“母亲永远大过儿子”、“应当向马利亚祈求,因为耶稣必定听从母亲的代求”……。其实根据全本圣经所提供的资料,从来没有人到过马利亚那里求什么,马利亚也从来没有为任何人代求过什么。天主教却拿“以水变酒”的事为例,说:管筵席的人求马利亚,马利亚就吩咐耶稣,耶稣就照马利亚的话行了。但是经文说:管筵席的人“并不知道”,马利亚也没有吩咐耶稣,只将“酒用尽了”的事告诉耶稣;耶稣也没有照马利亚的吩咐行,反而拒绝,表示马利亚做母亲的身份在那时候与主“不相干”;马利亚也没有坚持要耶稣怎样做,只对用人说:“祂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意思是由耶稣作主──如果耶稣认为没有酒可以饮水,那么就饮水好了。但耶稣以水变酒,不是纯粹为了回应母亲的吩咐,而是为了藉这机会训练门徒,叫门徒看见祂的荣耀而信祂,所以祂不让任何人知道祂将水变酒的过程,只让门徒知道。但是天主教一错就错了一千几百年,而且越错越离谱,全因为不肯以圣经为最高的权威。

2)   马利亚一生不明白耶稣严守“利未人事奉之约”

我们不但从上述“耶稣十二岁上圣殿过节”和“以水变酒”两个事例中,看见耶稣严守“利未人事奉之约”──注重“神的灵统亲情”而不让“人的血统亲情”左右自己的事奉,即使在下列所有关于马利亚的事例中也可以看到。例如:

〈约翰福音〉显示马利亚跟随耶稣来到迦百农,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约2:12),因为耶稣要出去周围传道,马利亚就回拿撒勒去了。这表示主耶稣是彻底摆脱了“血统关系”和“世务”而出来传道的,马利亚并没有支配或影响祂,因为主耶稣严谨地遵守了“利未人事奉之约”。

耶稣周游传道,大约过了一年半之后,〈马可福音〉记载有一次耶稣在一个屋子里讲道,十分忙碌,甚至连吃饭的工夫也没有。“耶稣的亲属听见,就出来要拉住祂,因为他们说祂癫狂了。”(可3:20-21)可能这些亲属回去告诉耶稣的母亲马利亚,马利亚就带着耶稣的弟妹们前去找耶稣。找到了,当时耶稣正在房子里讲道,马利亚和弟妹们站在门外,请求听道的会众转告屋内的耶稣,他们在外面要与祂说话。其实马利亚不等散会之后才与耶稣说话,却要耶稣立即停止讲道,出来见他们,这实在有点过份。所以主耶稣在众人面前回应那个传话的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于是就伸手指著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太12:46-50)

主说这话,表示马利亚和祂的亲属很不了解主现在的身份和工作,是遵照父神的旨意出来传讲天国的福音,不能被血统关系和世务阻扰。马利亚可能已经完全忘记了主耶稣是“神的儿子”,仍以“母亲”的身份来逼耶稣就范。当耶稣回应她的请求,表示听祂讲道的“门徒”才是祂真正的“母亲、弟兄和姊妹”,马利亚听了,一定很伤心和不明白;耶稣的弟妹们听了,一定十分生气。所以〈约翰福音〉指出,主的弟弟有不信祂的。后来知道耶路撒冷全城充满杀机,其中一个弟弟就讽刺祂疯狂传道,只不过为“要显扬名声”。如今犹太人要杀祂,看祂还敢不敢上耶路撒冷去过节?(约7:4

话说回来,耶稣公开以“门徒”为母亲、兄弟和姊妹之后,经文指出,耶稣就回到拿撒勒故乡,不是完全为了顺服马利亚回去料理家事,乃是为再一次向自己故乡的人传道。但是,在拿撒勒会堂里,同乡的人表示认得祂的父亲就是木匠约瑟,又认得祂的母亲马利亚和几个弟妹,都仍然住在他们中间,于是他们认为耶稣的家庭背景低微,于是开始厌弃耶稣。(太13:55-58)

这事之后,我们却看见马利亚放下儿女,离开家庭,与其他妇女一同跟随耶稣出去传道,在路上用自己的财物和生活的琐事上服事耶稣和众门徒。(参路8:3, 太27:55)马利亚离开家庭,放下已经长大了的儿女,并不是完全明白耶稣所做的,只是为爱儿心切,才与众妇女一同服事耶稣而已。她们从加利利开始跟随耶稣,直到耶稣在耶路撒冷被捉拿,遭判决钉十字架为止。(约19:25, 太27:56-61)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耶稣在十字架上对母亲马利亚说过的那些话。经文指出:“耶稣见母亲和祂所爱的那门徒(约翰)站在旁边,就对祂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妳的儿子!’又对那门徒(约翰)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19:26-27)这段话很重要,因为这是最明显不过的证据,主耶稣不以马利亚的“血统关系”(母子关系)为念,但非常重视马利亚与约翰因信,在主里面的“灵统关系”(亲如母子)。所以马利亚不是圣母,更不是神母,因为主复活以后,所有事蹟和初期教会历史,都显示马利亚并没有特殊的地位。

(四)耶稣复活与升天之后

1)   耶稣复活后从未特别向马利亚显现

请看,耶稣被钉,马利亚有年轻的抹大拉的马利亚陪伴,所以留到最后,看完耶稣的尸首埋葬在坟墓里才离开。三日后,马利亚和其他妇女又在第一时间,天还黑的时候就来到坟墓,要用香膏抹耶稣。当然这是马利亚身为母亲,爱子心切的表现。她亲眼见到耶稣死得这么痛苦,心如刀刺,应验西面的预言。(参路2:34-35)所以马利亚是最后离开坟墓,又是最早就来到坟墓的。但是马利亚有这么热切的“母亲之爱”,但耶稣复活之后多次向众人显现,却没有一次特别向马利亚显现,安慰她的心。很明显,耶稣很不愿意马利亚的“母亲关系”影响福音和初期教会,故意不向她显现。

过程是这样──马利亚和众妇人清早来到坟墓那里,见封住坟墓的大石已经被人推开,坟墓空着,于是大家打发年轻的抹大拉的马利亚跑回去告诉彼得和约翰。就在这时,天使向众妇女显现,说耶稣复活了。她们又惧怕,又兴奋,都离开坟墓,回去了。彼得和约翰听到抹大拉的马利亚报讯,就跑到坟墓那里,看见坟墓果然空了,就相信耶稣的尸首被人偷去,因而失望而回。(参路24:1-11)最后抹大拉的马利亚跑回来,看见所有人都不在,她也感到绝望而痛哭,不肯离开。所以主耶稣不得已,先向她显现,之后又向以马忤斯路上两个门徒显现;根据保罗在〈林前十五章〉的记载,主也向矶法显现,然后向十二使徒显现;八天后又向多马显现,最后一次向五百多人同时显现,就是连一次也没有特别向马利亚显现。(参可16:1, 路24:1-11, 林前15:5-8)

2)   马利亚在初期教会没有特殊地位和言论

主升天之后,十一个门徒“同著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弟兄”回到耶路撒冷一间楼房里祷告(徒1:12-14),十天后,众使徒起来传道,就开始成立初期教会。然而,我们在整本〈使徒行传〉和新约所有书信,都没有看到马利亚“母亲”的身份,在初期教会里受到特别的尊重。她在教会里也没有任何特殊的职份和言论。连马利亚的晚年、死亡与埋葬,圣经也没有特别记载。所以我们不知道她的性格、品行和外表如何。也看不到有经文提及有人曾经向她祷告,或特别尊崇。保罗提到耶稣降生之时,亦只不过称马利亚为“女子”。(参加4:4)足见初期教会人人都知道,主在十字架上已经否定了马利亚“母亲的身份”,不要马利亚的“血统关系”影响教会。所以天主教抬举马利亚,称她为“圣母、神母、天后、中保、辅助救赎主……”,肯定是出于“说谎”(提前4:2),不但违反真理,更是祸害教会数千年。

结语:

以上所列出的经文,就是全本圣经所有关于马利亚的经文。任何人看了,必定知道马利亚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子。她为人并不聪明,对于发生在耶稣身上的许多事,她似乎想来想去都不明白。她一生没有什么贡献,若有值得我们效法的地方,就是虽然不明白,还是顺服神而已。可是,天主教在历史上一直抬举她,使她变成“圣母、神母、天后、中保、辅助救赎主……。”究竟天主教根据什么,将马利亚不断推高呢?答案是“遗传”。

天主教的信仰向来不是单以圣经为根据(有一段很长的日子,天主教把圣经上了锁链,不准人读),他们还以遗传、红衣主教团的意见、会议的议决案、长短要理问答……等为根据。这样,天主教有许多信念和行为,与圣经教训出现严重的冲突,他们才能“有路可行”。但是在他们所有根据中,笔者认为以“遗传”最没有标准。“遗传”是一种没有写下来,在民间口传了一千几百年的信念,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但笔者也认为民间根本没有这样的“遗传”,只不过是一些败坏分子制造出来,为要达成个人利益的“谎话”。拿第八、九世纪伪造的“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令”──“历史最大骗案”为例,该谕令说:第四世纪“康士坦丁一世”搬迁首都到东方“康士坦丁堡”之时,曾发布这个谕令,将意大利和罗马帝国西部所有土地的统治权,赐给教皇“西尔维斯特一世”和他的继承人。于是教皇“斯德望二世”就凭这份文件要求法国皇帝“矮子丕平”执行这个谕令,使天主教得到意大利半岛北部作为“领土”长达一千年时间。直到第十五世纪该谕令才被许多人发现是伪造的──例如其中某些用词是第八世记才发明的,不可能在第四世纪已经存在。所以后来意大利政府就将北部所有领土收回,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梵蒂岗”留给教会。像这一类说谎、删改、伪造的手段,天主教历史是司空见惯的。他们所说的“遗传”怎会有可信的价值呢?下期《整全报》,笔者将会把天主教在历史上如何渐渐提升马利亚地位一一介绍出来,让读者可以看到,天主教就是世上最黑暗,最不可信的邪恶组织,敬请留意。

作者:吴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