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福”与“四福”的研究

《马太福音》第五章记载主耶稣所讲的是“八福”,但《路加福音》第六章所记载的却是“四福四祸”。到底主讲的是“八福”,还是“四福四祸”呢?首先,让我们来仔细看《马太福音》这段经文: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5:3-12)

让我们来研究这段经文:

  1. 首先我们要明白,主说:“XX人有福了。”意思是说:“XX人,神已经选中你们,要赐福给你们了。”所以“八福”应该是八种被神选中,蒙神特别赐福的人。
  2. 我们再按“八福”的性质来分析,我们就发现,“前四福”其实是四种“可怜的人”,应该是主出来传道之时,故意拣选的“四种福音对象”,就是“贫穷人”、“哀哭人”、“被欺人”、“饥饿人”。
  3. 为什么“前四福”是这四种人呢?让笔者详细解释如下:
    1.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虚心”原文是“poor in heart”,应译为“心灵贫穷”才对,尤其是路加福音的说法正是“贫穷的人”。读者应该记得,主回答施洗约翰差来问主的两个门徒,证明主就是约翰所等候要来的基督,说:“……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可见主出来传道,特意拣选贫穷人为福音对象。主认为,凡认为自己在世上什么也没有的人,神就乐意将天国赐给他们。
    2.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一个人“哀恸”,必定因为失去世上什么,例如亲人、金钱、名誉、地位……等。主认为,凡在这世界失去越多的人,神就越愿意成为他们的安慰。
    3.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因为这句话将“温柔”与“承受地土”连上关系,而古时的人常常争取的就是“地土”,所以这里“温柔的人”应该解为无能为力与别人相争的人,或被欺负的人。神看见他们无力与别人争,土地被别人霸占,就必乐意帮助他们,替他们争,叫他们终于承受地土。
    4.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义”“righteousness”原是“对”的意思。“饥渴慕义”不应该解为“爱慕义,如饥如渴”;乃应解为“即使饿死,渴死,也不肯做坏事”。主认为这些在世上得不到粮食充饥的人有福了,神乐意眷顾他们,使他们不至饿死渴死,必使他们得到饱足。

这样我们看见,这四种人都是在世上失去一切的可怜人,神就将属灵的一切赐给他们,安慰他们。这就是主在拿撒勒会堂里,借用以赛亚书来介绍自己,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路4:18-19)可见主专门关心世上任何种类的软弱者。圣经有一个原则,就是人若在世上得了什么报酬或赏赐,神就不再将天上的报酬和赏赐给他。(参太6:1-2, 5, 16)所以保罗一生事奉,尽可能不接受任何人的报酬。

  1. 继续解释“后四福”如下:
    1.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看见别人有痛苦,有缺乏,有软弱,有困难……而怜恤他们,这人有福了,因为神正是这样怜恤上述四种可怜的人。他既有神怜恤人的性情,神怎能不怜恤他们呢?主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意思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旧约圣经教训的核心思想)就是按公平审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同样道理,神要“以怜悯还怜悯”。所以主又说:“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7:2)神还有一个相关的性情,就是“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9:13, 12:7)意思是,神喜爱我们对待穷人好,多过喜爱我们对神好。
    2.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这是指人心里所充满的,往往都是一些障碍人认识神,亲近神,甚至取代神位置的东西。人若能除去这些东西,使自己的心“清”就有福了,因为神乐意与这样的人“会面”。
    3.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像主耶稣一样,为了使人与神和好,祂牺牲自己,造成挽回祭(又名息怒祭),为要恢服神与我们的关系。主认为这样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像主,所以配称为神的儿子。
    4.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为了“义”(做得“对”的原则)而忍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主也是这样为义受逼迫。但是,为什么以“天国”赏赐给他们呢?我们想起主曾对门徒说:“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我实在告诉你们,以色列的城邑,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太10:23)意思是,有人逼迫你们,你们逃走之时不会走头无路,因为可以向上走,主耶稣要来,接你们返回天国。
  2. 按以上的解释,读者有没有察觉到:
    1. 前四福其实是主出来传道时,特意拣选的“四种可怜的福音对象”;后四福却有点不同,乃是“四种有特别美德的人”。
    2. 不但如此,如果我们将前四福和后四福比对一下,我们就发现,两者是同类的,后四福可以看为前四福的“进步情况”。请看一下以下的比较:
    1. “心灵贫穷”之与“怜恤别人”──前者是自己贫穷,神对他怜恤而赐给他天国;进步到变成后者,他对别人贫穷表示怜恤,像神一样,所以主认为神也乐意照样怜恤他。
    2. “哀哭的人”之与“清心的人”──前者是自己失去一切而“哀哭”,神安慰他;进步到变成后者,他视失去一切为使自己更“清心”,主认为,神更乐意与他会面。
    3. “不与人争”之与“使人和睦”──前者是自己无力与人争,神要替他争地土;进步到变成后者,他不再争,反而使争的人彼此和睦,有神儿子耶稣基督的气质,所以主认为神会收纳他为儿子,因为使人和睦,实在配称为神的儿子。
    4. “宁饥渴不背义”之与“为义受逼迫”──前者是自己宁饥饿,不犯罪,所以神要使他得饱足;进步到变成后者,他为坚持做得对而受逼迫,主认为,他既然像先知一样(包括主耶稣)受逼迫,神就乐意将天上最大的赏赐也赐给他。

为了更清楚明白以上的分析,笔者将“前四福”和“后四福”表列出来如下:

 

马太福音的记载

前四福

(进步成为)后四福

论贫富

自己“心灵贫穷”,神赐天国; 进步到“怜恤别人贫穷”,神也怜恤他;

论哀乐

自己失去一切而“哀哭”,神安慰他; 进步到视失去一切为可以更“清心”,神乐意与他会面;

论相争与和睦

自已“无力与人争”,神会替他争,使他得地土; 进步到他“劝相争的人和睦”,如同神子耶稣,所以神认为他配称为神的儿子;

论受苦与守义

自己“宁饥渴,仍守义”,神使他饱足; 进步到他“为持守义而受逼迫”,像先知一样(包括主耶稣),所以神将天上大赏赐赐给他。

 

再来分析《路加福音》第六章20-26

前四福:

  1. “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与马太第一福类同。
  2. “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饱足。”与马太第四福类同。
  3. “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与马太第二福类同。
  4. “人为人子恨恶你们,拒绝你们,辱骂你们,弃掉你们的名,以为是恶,你们就有福了!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们的祖宗待先知也是这样。”与马太第八福类同。

四祸:(其实是前四福的相反)

  1. “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与马太第一福相反。
  2. “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与马太第四福相反。
  3. “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与马太第二福相反。
  4. “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与马太第八福相反。

有了以上“路加福音”的分析,现在我们可以将“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合并起来,作一个综合分析,我们就发现:

路加福音记载的是“四福四祸”,但“四祸”的内容其实是“四福”的反面。我们再将这“四福四祸”与马太福音的“八福”(其实是“四对福”)作一个比对,发现马太福音记载的是“积极的比对”;而路加记载的是“消极的比对”。请看下列的比对表:

 

马太福音的记载

路加福音的记载

前四福

后四福(积极)

四福

四祸(消极)

论贫富

自己“心灵贫穷”神赐天国;

进步到“怜恤别人贫穷”,神也怜恤他;

“贫穷”有福,因神赐天国;

“富足”反有祸,因受过人安慰,不能再得神安慰。

论哀乐

自己失去一切而“哀哭”,但得神安慰;

进步到视失去一切为更“清心”,神乐意与他会面;

“哭泣”有福,因变为“喜笑”;

“喜笑”反而有祸,因变为“哭泣”。

论相争与和睦

自已“无力与人争”,神会替他争,他就承受地土;

进步到“劝相争的人和睦”,如同神子耶稣,所以配称为神的儿子;

(路加福音没有论及这方面,证明两篇信息是主在不同场合讲的信息。)

论受苦与守义

自己“宁饥渴,仍守义”,神会使他得饱足;

进步到“为义受逼迫”,与先知和主耶稣同得天上大赏赐;

“饥饿”有福,因将要得饱足;

“饱足”反而有祸,因将要变成“饥饿”。

“为人子受逼迫”有福,因与先知同得天上大赏赐;

“人都说你们好”反而有祸,因为像假先知。

 

从以上的表列可以看到,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所记载的,虽然略有不同,证明两篇信息是主在不同场合讲的不同信息,但是在主的心里,确实是大部份相同的。所以,如果我们按这个表列的思路来理解“四福”,可以产生以下综合的劝勉:

论贫富──主面对群众之时,对其中的贫穷人高声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选中了你们,差派我来传福音给你们,要使你们进天国。只要你们的“心”不要爱世界,连“心”也变成贫穷,这样你们才会爱慕天国。你们若爱慕天国,你们就该“怜恤”比自己更贫穷的人;神看见你们愿意怜恤别人,岂不也要怜恤你们吗?这原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所以你们怜恤人,神也必怜恤你们。你们在世上缺乏,神就将天国的丰盛赐给你们。相反,你们中间那些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从人得了安慰,又从世界得了丰富,神就不会将天国赐给你们,你们也不会羡慕得到天国,因为你们以地上的为满足。惟有不爱世界,心里也不恋慕地上丰富的人,才会爱慕天国。”

论哀乐──主又对群众中那些伤心的人高声说:“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神选中了你们,差派我来传福音给你们,要叫你们得安慰。无论你们失去什么,或是金钱、房屋、亲人、名誉、地位……,这些都只不过是属于世界的东西而已,神却要亲自安慰你们。或问,神要怎样安慰你们呢?要知道,其实你们失去的,只不过是障碍你们与神关系的东西而已;你看,你们失去那些东西,你们反而变得更“清心”,这样,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神必定乐意与你们会面,成为你们的安慰。那时,你们的哀哭就变为喜笑了。但是你们中间那些以得着世界为喜笑,为安慰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必要失去这一切;你们死时,这一切都不能带走,你们的喜笑就会变成哭泣。

论相争与和睦──主又对群众中那些柔弱,无能为力与人相争的人高声说:“你们无能力与别人争的人有福了,因为神选中了你们,神差派我来传福音给你们。你们不要因为被人欺负而绝望,神必为你们争取,将你们所失去的地土归还给你们。请看以撒就是这样,非利士人前来抢他的地、他的井……,以撒一个人无能力与他们争,但神与以撒同在,非利士人的王与将军就前来向以撒求和,因为看见神大大赐福给他。所以你们也不要彼此相争,你们若能使人和睦,像我(主耶稣)到世上来,使人与神和睦一样,你们就配得过称为神的儿子了。”(路加福音没有接续论及这方面的道理)

论受苦与守义──主又对群众中那些饥饿的人高声说:“你们中间凡是吃不饱,常常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神选中了你们,神差我来要使你们得饱足,因为你虽然饥渴,你们却没有偷,没有抢,你们仍然守住义。神既然养活天空的飞鸟,怎会让义人挨饿呢?你们若“为义受逼迫”,神就更加欣赏你们,因为神的众先知也是这样“为义受逼迫”。世人先“恨”他们;虽然他们对世人好,世人仍然会“拒绝”他们;他们虽然没有做错事,世人还是会“辱骂”他们;又会进一步,“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他们;最后“弃掉他们的名”(参路6:22, 太5:11),拆毁他们一切的关系。但是你们看,神岂不是赐给他们在天上更多更大的赏赐吗?如今你们既然与他们一样“为义受逼迫”,你们也必像他们一样,得到天上的大赏赐。所以你们不要怕为义受逼迫,反要以为大喜乐,甚至欢喜到跳跃才对,因为你们与先知同列了。但是那些“逼迫人的人”有祸了,他们以为藉强权得到饱足,却不知神要对付他们,他们最终要变成饥饿;那些“因怕为义受逼迫而不敢讲真理,只爱听人人称赞他们好的人”更加有祸了,因为他们不知道,从前百姓也是这样常常奉承假先知。等神报应假先知的日子来到,他们也要与假先知一同灭亡。

 

总结:

如果我们要消化这些教训,就得将这些福拆开,找到其中的精粹来研究,例如:

  1. 主耶稣看什么为“福”与“祸”,与一般人的观点极之不同──贫穷、哀哭、饥饿、被欺、遭逼迫……人人都看为“祸”,主竟然看为“福”;富足、喜笑、饱足、人人称赞……本是“福”,主却看为是“祸”,为什么呢?主要分别有两个,第一,是神赐人祸福的原则,刚刚与人相反。人不要以为靠人的势力可以争取什么“福”,有神主持人间一切善恶报应,“福”可以变“祸”,而“祸”也可以变“福”。所以,我们应该追求以神的观点为我们的观点,这才是正路。第二,人以“属地的好处”为福,却不知道地上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显得虚假,所以神看为“祸”;神看“属天的好处”才为“真福”,因为是永恒的,真实的,荣耀的,最宝贵的,但不信的人以为这些都不及地上的福那么实际。究竟那些福才真正实际呢?等到面临死亡之时,发现那些福能带到永恒,就清楚看出来了。神定规,我们若要得到“属天真福”,就要看我们肯不肯为义或为主忍受地上至暂至轻的苦楚;如果肯,这些苦楚也会变成“福”。这就是“属灵路线”,这路线能指导人将自己的观点改变,与神的观点相同,使人能得到永恒真福。“属灵路线”是我们生活、行为、事奉、品格、思想、辨别……的方向,离开了“属灵路线”,就像射箭对错了方向,一切归于徒然。
  2. 从主的教导,我们又看到“神的性情”特别关怀贫穷和弱势人群。笔者常认为,明白和喜爱神的性情才能称得上是神的“朋友”,像亚伯拉罕是神的朋友一样。彼得称我们得与神的性情有份为“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参彼后1:4)所以,读者若明白这一点,就必定注意到,主出来传道之时,特意拣选世上贫穷和弱势的社群作为福音对象,是我们该效法的。可叹,今天不少教会增长的专家们,专以专业人士和高尚社区为建立教会的目标。他们认定,越多有钱人和专业人士加入教会,教会才有能力扩展和增长。这其实是“属世路线”,与“属灵路线”背道而驰。有神学院教导学生,认为教会增长要注意“ABC”──“A”是“Attendance”(出席人数);“B”是“Building”(教堂建筑);“C”是“Cash”(现金奉献)。果真是这样,这就不是教会增长,而是社团增长。而且,主耶稣就是最失败的例子──主没有钱,没有枕头的地方,死时众人都离弃祂。然而,神的性情很明显不介意人数少,所以主说:“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要知道,人数少并不是神失败,而是神知道,追求“属地之福”的人多,追求“属灵之福”的人少。连基督徒说是信耶稣,“属世成份”仍然比“属灵成分”重许多,所以连教会增长也注重属世条件。但那些在小教会里忠心服事神,专心追求属灵,藉以讨神喜悦的传道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把根基建造在磐石上。
  3. 从主所教导的,我们又看见主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性情,就是“喜欢锄强扶弱,为受屈的人伸冤,为弱势人士争地土;主不喜欢人相争,只喜欢人彼此和睦。”笔者相信,任何一个读圣经的人都会常常看到,神喜欢照顾“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参出22:22, 申10:18, 14:29, 16:11, 14, 24:19-21, 26:12-13, 27:19, 诗68:5, 146:9, 赛1:17, 耶49:11, 亚7:10, 雅1:27);主常常责备恶人和君王的罪,其中以“恶待寄居的和孤儿寡妇”为最严重。(参伯22:9, 24:3, 31:18, 诗94:6, 赛1:23, 10:2, 耶7:6, 22:3, 结22:7, 玛3:5)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凡是强权的、在上的、富有的、强壮的、统治的、行恶的、诬告人的、欺压人的……,以为自己有权势对付人,其实他们是对抗神,所以有祸了。反过来说,基督徒不与恶人作对,恶人打我们左脸,我们转过来让他打右脸;恶人告我们,拿我们的里衣,我们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恶人强逼我们走一里路,我们同他走二里;恶人求我们,我们就给他;恶人向我们借贷,我们不推辞……。这代表我们好欺负吗?我们软弱吗?不!请看,恶人打我们左脸,我没有倒下去,还可以再接受打右脸,岂不是因为神成为我们的力量吗?而且,恶人再告我们,强逼我们走一里路;又求我们,又向我们借贷……读者看到了没有?恶人每况愈下,渐渐沦落,最后竟然求我们,又向我们借贷,岂不是神已经报应他们吗?再者,我们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我们有许多外衣可以让他们夺去;我们有许多钱可以借给他们;我们还可以爱仇敌,为他们祷告……,因为我们有了神的性情,能够以善胜恶。我们的主降世,又被世人诬告和钉祂在十字架上,结果主不但打败仇敌魔鬼,又升为至高,得着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全因为主用牺牲的大爱来感化罪人,吸引他们前来与神和好。我们跟随主的人,岂能缺少使人和睦的美德,反去控告人,撒播是非,破坏许多人际关系呢?
  4. 不过,有一点我们千万不要看错,主虽然关怀贫穷弱势社群,但主的工作却不注重“社关济贫”,主只教导他们“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主反而叫他们羡慕得着“天国永恒的丰富”。这不是说,主一生不救济穷人;请看,主在最后晚餐蘸一点饼给犹大,然后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众人以为耶稣叫犹大拿什么去赒济穷人。若不是主常常赒济穷人,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误会。但主济赒穷人是暗中做的,不会叫人知道。所以圣经从来没有记载主耶稣公开济赒穷人。奇妙的是,那些愿意悔改信主的财主,主都劝他们变卖所有的赒济穷人;犹大跟随主三年多,因为偷不到什么,才贱卖耶稣三十块钱(一个工人一个月的薪酬);但主自己一生仍然保持穷人身份,为要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所以,无论贫穷人也好,财主也好,主都指导他们积财于天。
  5. 所以主虽然说:“贫穷的人有福了”,事实上未必所有贫穷人都有福,因为有一些人之所以贫穷,是由于赌博、懒惰、贪享受、购物狂、不自爱、犯罪遭到报应……。这些人可能比“财主”更贪财,更爱世界。所以主不是单指“贫穷人”有福,主故意注明“心灵贫穷的人”才有福。有福与没有福,关键不在多么贫穷,乃在这人的“心”以属天的财富还是以属地的财富为追求目标。凡以地上的财宝为追求目标的,“心”里就没有“空”去爱慕天上的福。如果一个人的“心”并不介意失去世上什么宝贵东西,只介意追求天上的丰盛,神才乐意将天国或天上的丰盛赐给他们。所以主一方面劝勉有钱人应当以赒济穷人为念,另一方面又劝有钱人和穷人都应当以天上永恒的财富为念。照这原则,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你们富足人有福了,因为你们有更多机会赒济穷人,换取属天的财宝;你们贫穷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富足的时候,不怜恤穷人,现在沦为贫穷人,还是不明白应该积财于天,竟用尽一生力量,又不择手段地去赚取地上的钱财,等到你们死亡之时,你们连一点也不能带进天国。
  6. 主不单拣选贫穷人作为福音对象,供应他们的缺乏;主还拣选哀哭的人作为福音对象,安慰他们痛苦的心灵。这是说,主传道的事奉,既重理,也重情;既重“喂养”,也重“牧养”;既解决人的缺乏,也建立人的感情;既关心人的肉体,也关心人的心灵。这样重情重理两方面的事奉,才是教会增长两大秘诀。请看那个痲疯人对主说:“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他不敢求耶稣摸他,因为他不洁。律法规定,痲疯人必须住在营外,不准接触任何人。他摸过什么,什么就不洁净了。但这个人有信心,相信耶稣只表示要“肯”,就有能力出来医好他。主耶稣不但肯,还动了慈心,伸手去摸他,对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可1:41)这一摸,在这个大痲疯人来说,非常感动,因为已经许久没有人摸他了,何况是一位至圣的主?所以他的心被主得着了。我们又看主如何动情──主明知拉撒路一息间就要复活,但主看见马利亚哭,又见犹太人哭,主也哭了。(约11:35)主真是一个非常有感情的人。我们的神虽然是烈火,很可怕,但是什么时候祂看见罪人痛哭,祂就心软了。夏甲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原是埃及人,因为轻看主母撒莱而被苦待,她就从撒莱面前逃走。神的使者在旷野书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见她,打发她回去,服在主母手下。答应她会怀孕生一个儿子,起名叫以实玛利(神听见的意思),因为耶和华听见了她的苦情。夏甲就称耶和华为“看顾人的神”,说:“在这里我也看见那看顾我的吗﹖”所以这井名叫庇耳拉海莱。(创16;11-13)夏甲第二次逃走,因为主母赶逐她离开亚伯拉罕的家。她就带着儿子以实玛利走到旷野无水之地,在快要渴死之时,放声大哭。神听见童子的声音,差派一个天使来安慰她,答应使她儿子的后裔成为大国;又指示夏甲找到井水,使她和儿子不至渴死。神是一个看顾孤儿寡妇的神。(创21:15-19)
  7. 主判断谁有福,谁有祸,原来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则:

第一个:“凡得到地上报酬的人,就得不到神的赏赐;凡不以地上得失为意的人,就以天上的赏赐赐给他。”请看,主教导我们施舍、祷告、禁食的原则,都是“不要叫人知道”。理由是,如果叫人知道,他们就“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这样就得不到天父的赏赐了。(参太6:2, 5, 16)有一次,法利赛人的一个首领请耶稣吃饭,耶稣去了。耶稣却教训他如何请客,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14:12-14)再看亚伯拉罕怎样回答在阴间里受苦的那个财主?亚伯拉罕对他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路16:25)如果读者你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会像保罗一样,虽然有权柄靠着福音养生,但他没有用过这权柄。他说:“我宁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林前九15)他所夸的,就是叫人不花钱得福音。他解释说:“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我的赏赐是什么呢﹖……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参林前九17-25)“……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参林后十一7-9)

第二个:“神很重视我们怎样怜恤人,然后也照样怜恤我们。”笔者在上文已经指出,主曾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就是“按公平审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所以同样道理,神要“以怜悯还怜悯”。主又说:“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7:2)神不要我们常常献祭给祂,却要我们常常怜恤穷人,因为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9:13, 12:7)读者每一次念主祷文的时候要小心,因为你要想清楚,是否真的同意主所教导的──主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请想清楚其中“如同”二字啊!意思是,你必须免别人的债“在先”,然后你才有资求神,照你如何免别人的债的样子,免你的债!你若真是如此求,我猜想,你必定灭亡。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真心免别人的债,可以作为“榜样”来求主照样免我们的债。请看主所说那个“欠主人一千万?银子的仆人”的比喻,是主人先免他一千万?银子的债,然后主人看见他不肯饶恕别人只欠他十?银子,主人才感到非常忿怒,把他下在监里的。然而,主故意教导我们祷告,要我们先免别人的债,然后主才照样免我们的债,因为我们原没有“合理的根据”求主免我们的债;除非我们先免别人的债,主就认为,如果你这罪人也肯免别人的债,主若不肯,就显得不及你那么有爱心和量度了,所以主也免你的债。主这样教导是认真的,为此,主讲完主祷文之后,故意加多两节经文强调这一点,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1. 神儿子和众先知都以“为义受逼迫”为大特征,所以在众福之中,这是最大的福,因为可以与神的儿子和众先知同列。相反,神最不喜欢人出卖真理的“好好先生”,因为他们为保全自己的名声,不敢斥责罪恶和异端。请看保罗怎样说:“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1:10)又说:“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因为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徒20:20, 26)不错,像保罗这样不避讳说话,结果带来千夫指摘,处处不受欢迎,名誉大受打击,工作被人拆毁,人人都会劝你说:“你何必得罪全世界呢?”但古教父亚他那修回答说:“如果全世界反对我,我就反对全世界。”有人对爱恩斯坦说:“爱恩斯坦,你知道么?最少有一百多位科学家反对你!”爱恩斯坦就回答说:“如果有理,何需一百位科学家?一位就够了。”在今天这个普世鼓吹“教会大合一运动”和“宗教大合一运动”的风气下,笔者受尽攻击和杯葛,然而,笔者心中认定,到见主面之时,才知道主判定谁是忠心的仆人。

作者:吴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