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所有问题及答案,皆摘自《福音神学暨福音难题解答》,承蒙作者吴主光先生允许转载,特此致谢!】
问题:
1. 信耶稣的人不拜祖先,是为不孝,对吗?
答: 圣经十分强调要孝敬父母,这是十诫中的第五诫,前四诫是对神,后六诫是对人的。在这后六诫之中,孝敬父母算是放在第一重要的地位,并且圣经指出,不孝敬父母,反咒骂父母的,要用石头打死他(利20:9)。所以基督教十分注重孝敬父母。
但我们孝敬父母不等于要在他们死后以他们为神明一样来拜他们。父母在生之时若不孝敬,死后才拜祭是欺骗自己,欺骗父母。不论根据佛教、基督教、回教或任何宗教,都没有相信人死后会变神,接受儿子敬拜的。那只是民间传统的迷信观念而已。试想许多人生前作恶多端,死后立即变成神,还可赐福子孙,这样合理吗?
基督徒虽不拜祖先,却以最孝敬的礼仪来纪念祖先,我们每次扫墓之时,放上鲜花,站在坟前默祷,纪念祖先的恩德遗训,这样做岂不表示了我们的孝敬吗?为何一定要以佛教烧香烧烛的方式来拜才算是孝敬呢?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在乎他的心,不在乎他用什么仪式。
2. 为何我们不接纳次经、伪经、摩门经等经书?
答: 我们不承认“次经”、“伪经”,不接纳这些早期的作品为圣经中的“正典”,因为这些书的内容与圣经正典中所记载的真理有矛盾冲突,而且作者不是使徒先知。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书在最初期流传时已不能获得长期广泛的支持,人们在阅读时,并没有受到圣灵的感动,像六十六卷正典所产生的感动一样。所以,“次经”、“伪经”之不被接纳,是神自己的判决,并不是人的判决。因此,我们在第一至第四世纪许多古教父的著作中,也看不见这些书广泛的被引用,反而越来越多被人质疑和排斥。其中最重要的教父乃优西比乌(Eusebius),他是主后264-340年该撒利亚教会的监督,也是教会的历史家。他经历过最激烈消灭基督教的大逼迫,在这次大逼迫中,无数圣经被焚。后来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登位,改信基督教,他就作了皇帝的首席宗教顾问,替皇帝领导抄写了五十本圣经。优西比乌所抄写的圣经正是我们今天圣经的六十六卷。在他所写的教会历史书中,他把当时的经书分为四大类:
- 那些普遍为人公开承认的经书。
- 那些为人辩论而似乎有所质疑的经书,即如雅各书、彼得后书、犹大书、约翰贰叁书等。这些书虽然被列入他所抄写的圣经中,但他以为因仍有一些人怀疑,而未作最后肯定。不过,过了七十多年,在主后397年召开的普世基督教会议中(史称迦太基教会会议),宣布这些被人怀疑的书也得到广泛的接纳。
- 伪造的经书,他所提出的有“保罗行传”、“黑马斯牧人书”、“彼得启示录”、“巴拿巴书”以及“十二使徒遗训”。
- 异教赝造的经书,即如“彼得福音”、“多马福音”、“马提亚福音”、“安得烈行传”、“约翰行传”等。
至于摩门经,那更是完全不值得相信的假经,理由是 ──
- 这经是迟至1830年由史密斯约瑟伪造的。
- 他宣称这经是由一天使交给他翻译而成的,但除他以外,完全没有任何人见过这经。
- 他说这经是用古埃及文写成的。我们知道圣经六十六卷没有一本是用埃及文写的,也未听闻有任何古代基督教文献是用埃及文写成的。
- 整个教会历史完全没有半点有关摩门经的任何记录。
- 摩门经的教义与圣经的教义有非常明显和重大的冲突,后者绝不容纳前者。
- 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明言以后不能再加添或减少圣经的启示,因此,自启示录写成以后,再没有任何被接纳的经书写成。
3. 我是一个初信的基督徒,我可以作什么以协助教会建成为神的家?
答: 这样的态度十分正确。每一个信徒都有责任贡献力量,与其他信徒合力将教会建成为神的家。贡献力量是很简单的,只要思想一下,我们各人在自己的家里怎样尽自己的本分,在教会也尽同样的本分就可以了,例如 ──
- 我们在家孝敬父母,在教会也要以敬虔的心来敬拜神,每主日参加崇拜,行事为人遵照神的旨意。
- 我们在家敬重长辈,在教会也要敬重牧师、传道、长老、执事等领导我们的长辈。
- 我们在家为父母所疼爱,作父母的安慰,在教会也要作一个可爱的弟兄或姊妹,成为整体的安慰。如果我们不回来聚会,或犯罪跌倒,就叫大家为我们担心了。
- 我们在家学习做家务,在教会也要学习各样的事奉,由浅入深,按部就班。
- 我们在家或会有弟兄不和睦的误会,但我们却不会因此而不以之为家,或离家出走,在教会我们也应该这样。
- 我们自己的家丑不宜外传,对教会若有什么认为不满意的事,也不应向外张扬。
- 我们总以自己的家为荣为美,为最舒适的地方,我们也当以教会为荣为美,以回教会聚会为最高的享受。
- 我们在外赚钱支持家庭的一切开支,在教会我们也要尽力奉献,以支持教会一切的圣工。
- 我们关心家中的人和事,在教会也应该关心初信软弱的弟兄姊妹,以及教会的各项圣工,诸如探访、安慰、施赠、代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