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神,祂揀選我踏上這條與別不同的道路;又感謝神,祂充滿耐性地向我逐步顯明祂的心意;更加感謝神,祂願意使用軟弱的我與祂同工。
萌生全職事奉的想法:
在信主幾年後,我看到一份宣教刊物,記載了有些年輕女孩子生活在苦境和黑暗中,心裏有觸動,看見她們很需要神,覺得若果她們能夠認識神就好了。當時我向神禱告,內容大致是如果神用得着,我願意為主作工。
開始思考全職事奉:
大學二年級是我信仰的轉捩點。當時,我在一間為有需要長者和家庭提供食物援助的非牟利機構(NGO)實習。在幫助受助者期間,我看見這些物資雖然能夠幫助他們,但是他們更需要的是認識神,以致靈魂得救。我當時向牧者分享了這個看法,牧者便鼓勵我尋求神的心意,以及會否考慮全職事奉。
神讓我逐步看明祂的心意:
直至2024年,有一次,當我懷着尋求神心意的心安靜讀經時,神讓我看到〈羅馬書10:14-15〉:「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於是我就問神:「難道禰的意思真是要我全時間事奉禰嗎?」當時內心面對一些掙扎,也有些心態沒有矯正,亦沒得到確切答案。於是便繼續生活、讀書,等候及尋求。
後來,神讓我在某次聽道中看見有些教會在真理的衝擊下失守,又看到〈士師記2:10-12〉:「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去叩拜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惹耶和華發怒。」我對這些教會的處境內心感到沉重。於是再次問神:「主啊,我能為禰做甚麼?」
在這些尋求等待的日子裏,也有過掙扎的時候。直至有一次當我安靜默想的時候,再次打開之前有感動的經文,〈羅馬書10:14-15〉:「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於是我禱告問神:「神啊,難道禰的心意真的是要我去全職事奉嗎?」在安靜過程中,神透過〈以賽亞書6:8〉:「我可以差遣誰呢?」對我説話,我懷着膽怯的心,告訴神:「如果是禰的心意,我願意。」但我仍然覺得不夠清楚。
後來有一次,我和牧者交通時回顧了一路以來的領受,越發清晰神一路以來讓我看見的。於是自己便在安靜中禱告問神。最終,神在2024年7月25日藉着〈以賽亞書6章〉的內容,讓我想起〈士師記〉新一代百姓不認識神的處境。神再藉着〈以賽亞書6:8〉:「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再次向我説話,我就回應神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
回應神的呼召不久,神再次藉着經文回應我的禱告,堅固了我的信心。藉着聖經〈希伯來書11:8〉:「亞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裡去。」我知道這是神要我效法亞伯拉罕的信心,勇敢踏上這條事奉的路。神藉這節經文向我說話後不久,我就在禱告中告訴神兩件事。一方面,當時我只有24歲,年紀較輕;另一方面,我又自覺沒有累積太多工作經驗,真的可以嗎?那時在禱告中,神第一讓我想起很小年紀就開始事奉的撒母耳。然後又讓我想起就讀大學之時,尚算年輕,便已出去宣教的劍橋七傑和一位宣教士。我知道這是神回應我的禱告,使我安心踏上全職事奉的路了。
作者:黃興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