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正念的灵界危机﹝下﹞

【续上期】

二. 从圣经原则看静观 ── 不合圣经原则的灵修方式

静观的修习过程指引人“不加批判地”进入冥想状态,但圣经从来没有教导基督徒不加批判地冥想,圣经却教导我们“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帖前5:21-22)倘若基督徒把按照圣经真理分辨一切的心思放下而进行冥想,一方面我们有机会按照自己罪性的心思把私欲当作神的启示;另一方面,在这状态下我们有机会接受圣经以外的灵界启示,甚至开放接受灵界的力量。因此,每当基督徒祷告默想时,有责任知道自己接受了什么内容进入心灵,合乎圣经原则的内容我们方可领受;不合圣经原则的内容,不论带来怎样的益处,我们应当拒绝及作出辨别。

林瑞芳教授在《静观自得》一书谈及基督教与静观,当中引述圣公会牧师兼静观认知疗法(MBCT)创办人马克‧威廉斯(Mark Williams)教导“融合静观与基督徒灵修”的观点:“静观培养了宁静,容许你听到天父的声音”1

笔者对这种融合异教冥想方式来领受神的声音或启示的灵修方法持反对意见,这与圣经教导我们以圣经真理为本,昼夜思想神律法的灵修方式相违,这并不合乎圣经原则。当基督徒尝试在思想圣经真理的方式以外,以放空的方式领受神的声音或启示,这时候在心灵里浮现及领受的任何内容,有可能使人偏离圣经原则的教导,甚至有灵界力量入侵身体的可能。

恩福神学院教授丁大卫(David Dean)博士在其讲座《Mindfulness: A Closer Look》2 中详细分析“静观冥想与基督教灵修方式”的异同,笔者认为其分析十分清晰及合乎圣经原则。笔者参考其分享,制表如下:


静观放空冥想基督教灵修神学传统基督教灵修
安静方式不加批判进入放空藉圣像或经文放空不用放空心思,安静祷告思考圣经
集中方式配合注视呼吸配合注视呼吸不用注视呼吸,只把思想注视圣经
启示的内容注意内在浮现的声音,视为神的启示注意内在浮现的声音,视为神的启示注意圣经本意的内容,视为神的启示
方式的来源佛教禅宗天主教灵修传统全面的圣经教导
灵里平安感受心灵得着莫名的平安及力量心灵得着莫名的平安及力量因信靠神话语而得着平安
灵界危机有机会在过程中接受圣经以外的灵界启示与力量有机会在过程中接受圣经以外的灵界启示与力量拒绝圣经以外的灵界启示与力量

简单来说,静观冥想是否与圣经原则违背呢?

第一,当人不加判断地思想,本于人的罪性,以及撒但的伪装迷惑,我们有机会接受错误的指引,并放下按真理辨别及责备错误的心思。

第二,主耶稣在〈马太福音6:6〉教导:“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重复话与异教反复诵唸进入冥想状态有关,圣经从没有教导我们在灵修中注视呼吸,更从来没有什么吸入恩典、慈爱、能量,呼出罪恶、忧虑的教导。合乎圣经原则的默想,是注视圣经真理的,以神话语的本意充满我们的思维,以神启示的客观真理为准绳,而不是把注意力转向内在的思想,以寻找主观的神秘启示。

第三,主耶稣从没教导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内心而得着莫名的平安和力量,却在〈约翰福音8:32〉教导我们:“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神喜悦我们在默想中明白真理,并因真理带给我们胜过私欲罪恶的力量,这才是合乎圣经原则的默想。

故此,基督徒不需要以静观方式来灵修。虽然看来有好处,但静观是源于异教的,并没有圣经的基础作支持。笔者认为,倘若我们开始以融合异教的灵修方式取代默想圣经本意的传统灵修,其最大的损失莫过于从此失去领受神纯正话语的宝贵时刻,属灵生命长远必然陷入私欲及错误之中。

三. 从灵界经历看静观 ── 可引致鬼附的灵界操练

静观所强调的,不单带来心灵的平静,更带来身心疗愈的力量和果效。这疗愈力量的进入,按照佛教禅宗人士及曾参与静观而被鬼附者的经历而言,这正与灵界进入身体有关。

彭顺强在《基督徒应如何看待静观和禅修?》一文中谈及:“圣严法师指出……禅修的打坐也有三项功能:‘第一是达到身心平衡,第二是达到精神稳定,第三是达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开发。’至于打坐的反应方面,他指出四类:(一)“痛、麻、酸、痒”;(二)暖与热、凉与寒;(三)气动;及(四)灵动。他解释“灵动”中的灵,是指“一种漂浮在我们生活空间的灵体,灵力,在我们环境里处处都可能有。”圣严法师也提醒坐禅者要提防“灵动”,因为容易在打坐期间,受到灵体所控制,所以要十分小心!”3

从此对比,可见佛教禅宗大师也能够坦白地分享禅修的灵界问题,只是源于禅修却经包装的静观课程,在其推广时,只强调禅修的效用,却未有提出其冥想方法带来灵体入侵修习者的危机。相对之下,我更喜欢佛教禅宗大师的坦白,不喜欢静观推动者的隐藏及包装,因为这必然导致许多人无知地受到灵界的侵害。

笔者过往在基督教中跟从李锦彬牧师处理灵界求助已有十三年,因李牧师现时已不在香港,由2023年开始笔者于传道人每周例假中安排时间,继续免费处理灵界求助个案,并按照圣经原则作出辨别,又按需要进行赶鬼。在这半年,笔者帮助了三位因静观而导致鬼附的对象,因保护其私隐,笔者不会将其名字及细节公开。

这三位对象中,有一位是基督徒社工,因社福界工作需要,必须接受静观训练,并以静观帮助别人,后来其帮助的对象首先发现因静观而被鬼附,这位基督徒社工自行按照圣经原则查问身体中是否有灵因静观而进入,并且查问出那灵并不承认耶稣,需要接受赶鬼。

另一位对象是基督徒辅导员,以基督教信仰融合心理学的方式作辅导。这辅导员同样因工作需要接受静观的训练,并以此方式帮助他人。这辅导员曾转介一些接受辅导却是鬼附的对象向我求助,他后来自行按圣经原则查问,发现自己因接受静观而被污鬼进入身体。这被鬼附的基督徒辅导员分享,过往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很高,也拥有博士学位及专业的辅导知识,可是回想从辅导方法接受了污鬼以来,阅读及思想明白圣经的能力突然出了问题,对于信主多年已不难明白的圣经真理也难以明白领受。这正与许多被鬼附者显出一致的情况。此外,笔者认为香港的华人基督徒辅导界别以及神学院,大多不是直接用圣经辅导,许多时以融合方式,按照辅导员本人对圣经立场的观点,融合世俗心理学的方式辅导。当基督教辅导界别的领袖,不能够严谨地辨别世俗心理学中不合圣经原则的方式,就会产生灵界入侵基督徒辅导员及求助者的情况。

第三位鬼附者,因改善睡眠而在手机下载静观程式,跟着指引放空冥想,这导致静观过程中感到外力从双脚进入身体,后来发现鬼附的情况并前来求助。

虽然不是每位曾接受静观冥想的都必定被鬼附,但为何静观过程有机会使人受灵界入侵呢?接触灵界的过程有什么原则呢?

从基督教的角度看,以圣经原则批判世俗心理学的张逸萍博士认为:“今天,冥想有很多名字和变化方式,除了瑜伽、禅坐、催眠等传统名字,还有积极思想、凝神、正心、引导影像法、心像等现代名字。但都跟随着一个非常相似的模式,就是﹕身体松弛;集中精神去想像一幅图画、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专心留意自己的呼吸、或凝神于某一件东西、重复背诵一句很短的咒语(或短句);所有技术不外乎使感觉器官疲倦,于是头脑停顿;进入变异意识状态。”4

有三十多年经验,在基督教处理灵界求助者的李锦彬牧师常作教导:“神赐给人守卫灵界入侵的两道防线,就是理性与意志。当人不批判地接受不合真理及常理的观念,再加上意志上的开放接受,这就使人陷入接触灵界的危机之中。”

静观正正教导人放松身心,专注呼吸、不加批判地进入冥想状态,这就是开放接触灵界的状况。此外,静观减压课程(MBSR)中的“身体扫描”,先是尝试觉察身体的状况,然后把呼吸的气息及能量传送予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当作有位格(Personality)的对象跟它谈话、祝福及传送信息。这些方法都有违圣经的教导及常理,因为人不可能主动控制把气息及能量传送给身体各部分,而且身体是我们的一部分,并不存在独立的位格。倘若这不合理的方式真的带来气感、电流感、灵动、不由自主的肢体动作,从基督教的角度看,这正是鬼附的特征。倘若你曾得到其好处的,更要留意自己是否接受了灵界的力量。

香港的静观主要推动者林瑞芳教授,多月前曾在网上发布《“疫”境中的静观空间:共修》的影片,教导人以静观方式,配合呼吸,进行身体扫描,希望借此帮助人在疫情之中因静观而得到身心的帮助。笔者发现在影片最后的即场回应中,有观众回应表示过程中身体出现不由自主的动作,这些情况也有可能是圣严法师提及禅修中的“灵动”。

倘若读者修习静观后,察觉自己的身体已有不由自主的反应,发现自己的呼吸、气息、肚腹、颈、声带、头长期出现异常,对圣经的理解明白出现困难,你可以按照圣经〈约翰一书4:1-3〉的方式,奉主耶稣基督的名进行查问,你也可以与笔者联络,按圣经原则测试,了解自己是否已因静观冥想而被鬼附。

总结

静观源于佛教禅修,是一种不合圣经原则的灵修方式,更有可能导致鬼附的危险。

在社会整体推动的风气下,基督徒可如何避免受其影响呢?倘若你的工作、学校环境鼓励你接受静观,作为基督徒应以不合乎圣经原则为信仰理由,拒绝参与。如果不能避免这些情况出现,在静观导师指引人不加批判地思想时,你可以在心中拒绝,并思想圣经真理的内容。基督徒也当认知只有一位真神,宇宙万物只是被造之物,并不能传送能量及信息给人,应拒绝一切不合真理的灵界力量入侵身体。此外,作为基督徒父母,需认知自己的孩子是否正被教导参与有违圣经原则的灵修默想。

总而言之,持守圣经原则的基督徒、教会、神学院都应从圣经真理学习分辨,拒绝参与不合圣经原则的事。使徒保罗在圣经〈以弗所书4:13-14〉教导基督徒:“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

愿主耶稣基督帮助众人在圣经真道上成长,并在末世中得蒙保守及帮助!愿主得一切荣耀!

作者:黎家焯

  1. 林瑞芳(2022)。《静观自得》。香港:皇冠丛书p.26
  2. David Dean(2021)。《Sermon: Mindfulness: A Closer Loo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_2n9tPS2pg
  3. 彭顺强(2019)。《基督徒应如何看待静观和禅修?》。香港:时代论坛
  4. 张逸萍(2020)。《基督徒应知“Mindfulness/正念/静观”乃佛教禅修,危险》: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mindfulnes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