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正念的靈界危機﹝下﹞

【續上期】

二. 從聖經原則看靜觀 ── 不合聖經原則的靈修方式

靜觀的修習過程指引人「不加批判地」進入冥想狀態,但聖經從來沒有教導基督徒不加批判地冥想,聖經卻教導我們「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帖前5:21-22)倘若基督徒把按照聖經真理分辨一切的心思放下而進行冥想,一方面我們有機會按照自己罪性的心思把私慾當作神的啟示;另一方面,在這狀態下我們有機會接受聖經以外的靈界啟示,甚至開放接受靈界的力量。因此,每當基督徒禱告默想時,有責任知道自己接受了甚麼內容進入心靈,合乎聖經原則的內容我們方可領受;不合聖經原則的內容,不論帶來怎樣的益處,我們應當拒絕及作出辨別。

林瑞芳教授在《靜觀自得》一書談及基督教與靜觀,當中引述聖公會牧師兼靜觀認知療法(MBCT)創辦人馬克‧威廉斯(Mark Williams)教導「融合靜觀與基督徒靈修」的觀點:「靜觀培養了寧靜,容許你聽到天父的聲音」1

筆者對這種融合異教冥想方式來領受神的聲音或啟示的靈修方法持反對意見,這與聖經教導我們以聖經真理為本,晝夜思想神律法的靈修方式相違,這並不合乎聖經原則。當基督徒嘗試在思想聖經真理的方式以外,以放空的方式領受神的聲音或啟示,這時候在心靈裡浮現及領受的任何內容,有可能使人偏離聖經原則的教導,甚至有靈界力量入侵身體的可能。

恩福神學院教授丁大衛(David Dean)博士在其講座《Mindfulness: A Closer Look》2 中詳細分析「靜觀冥想與基督教靈修方式」的異同,筆者認為其分析十分清晰及合乎聖經原則。筆者參考其分享,製表如下:


靜觀放空冥想基督教靈修神學傳統基督教靈修
安靜方式不加批判進入放空藉聖像或經文放空不用放空心思,安靜禱告思考聖經
集中方式配合注視呼吸配合注視呼吸不用注視呼吸,只把思想注視聖經
啟示的內容注意內在浮現的聲音,視為神的啟示注意內在浮現的聲音,視為神的啟示注意聖經本意的內容,視為神的啟示
方式的來源佛教禪宗天主教靈修傳統全面的聖經教導
靈裡平安感受心靈得著莫名的平安及力量心靈得著莫名的平安及力量因信靠神話語而得著平安
靈界危機有機會在過程中接受聖經以外的靈界啟示與力量有機會在過程中接受聖經以外的靈界啟示與力量拒絕聖經以外的靈界啟示與力量

簡單來說,靜觀冥想是否與聖經原則違背呢?

第一,當人不加判斷地思想,本於人的罪性,以及撒但的偽裝迷惑,我們有機會接受錯誤的指引,並放下按真理辨別及責備錯誤的心思。

第二,主耶穌在〈馬太福音6:6〉教導:「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重複話與異教反覆誦唸進入冥想狀態有關,聖經從沒有教導我們在靈修中注視呼吸,更從來沒有甚麼吸入恩典、慈愛、能量,呼出罪惡、憂慮的教導。合乎聖經原則的默想,是注視聖經真理的,以神話語的本意充滿我們的思維,以神啟示的客觀真理為準繩,而不是把注意力轉向內在的思想,以尋找主觀的神秘啟示。

第三,主耶穌從沒教導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內心而得著莫名的平安和力量,卻在〈約翰福音8:32〉教導我們:「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神喜悅我們在默想中明白真理,並因真理帶給我們勝過私慾罪惡的力量,這才是合乎聖經原則的默想。

故此,基督徒不需要以靜觀方式來靈修。雖然看來有好處,但靜觀是源於異教的,並沒有聖經的基礎作支持。筆者認為,倘若我們開始以融合異教的靈修方式取代默想聖經本意的傳統靈修,其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從此失去領受神純正話語的寶貴時刻,屬靈生命長遠必然陷入私慾及錯誤之中。

三. 從靈界經歷看靜觀 ── 可引致鬼附的靈界操練

靜觀所強調的,不單帶來心靈的平靜,更帶來身心療癒的力量和果效。這療癒力量的進入,按照佛教禪宗人士及曾參與靜觀而被鬼附者的經歷而言,這正與靈界進入身體有關。

彭順強在《基督徒應如何看待靜觀和禪修?》一文中談及:「聖嚴法師指出……禪修的打坐也有三項功能:『第一是達到身心平衡,第二是達到精神穩定,第三是達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至於打坐的反應方面,他指出四類:(一)「痛、麻、痠、癢」;(二)暖與熱、涼與寒;(三)氣動;及(四)靈動。他解釋「靈動」中的靈,是指「一種漂浮在我們生活空間的靈體,靈力,在我們環境裡處處都可能有。」聖嚴法師也提醒坐禪者要提防「靈動」,因為容易在打坐期間,受到靈體所控制,所以要十分小心!」3

從此對比,可見佛教禪宗大師也能夠坦白地分享禪修的靈界問題,只是源於禪修卻經包裝的靜觀課程,在其推廣時,只強調禪修的效用,卻未有提出其冥想方法帶來靈體入侵修習者的危機。相對之下,我更喜歡佛教禪宗大師的坦白,不喜歡靜觀推動者的隱藏及包裝,因為這必然導致許多人無知地受到靈界的侵害。

筆者過往在基督教中跟從李錦彬牧師處理靈界求助已有十三年,因李牧師現時已不在香港,由2023年開始筆者於傳道人每週例假中安排時間,繼續免費處理靈界求助個案,並按照聖經原則作出辨別,又按需要進行趕鬼。在這半年,筆者幫助了三位因靜觀而導致鬼附的對象,因保護其私隱,筆者不會將其名字及細節公開。

這三位對象中,有一位是基督徒社工,因社福界工作需要,必須接受靜觀訓練,並以靜觀幫助別人,後來其幫助的對象首先發現因靜觀而被鬼附,這位基督徒社工自行按照聖經原則查問身體中是否有靈因靜觀而進入,並且查問出那靈並不承認耶穌,需要接受趕鬼。

另一位對象是基督徒輔導員,以基督教信仰融合心理學的方式作輔導。這輔導員同樣因工作需要接受靜觀的訓練,並以此方式幫助他人。這輔導員曾轉介一些接受輔導卻是鬼附的對象向我求助,他後來自行按聖經原則查問,發現自己因接受靜觀而被污鬼進入身體。這被鬼附的基督徒輔導員分享,過往他的閱讀理解能力很高,也擁有博士學位及專業的輔導知識,可是回想從輔導方法接受了污鬼以來,閱讀及思想明白聖經的能力突然出了問題,對於信主多年已不難明白的聖經真理也難以明白領受。這正與許多被鬼附者顯出一致的情況。此外,筆者認為香港的華人基督徒輔導界別以及神學院,大多不是直接用聖經輔導,許多時以融合方式,按照輔導員本人對聖經立場的觀點,融合世俗心理學的方式輔導。當基督教輔導界別的領袖,不能夠嚴謹地辨別世俗心理學中不合聖經原則的方式,就會產生靈界入侵基督徒輔導員及求助者的情況。

第三位鬼附者,因改善睡眠而在手機下載靜觀程式,跟著指引放空冥想,這導致靜觀過程中感到外力從雙腳進入身體,後來發現鬼附的情況並前來求助。

雖然不是每位曾接受靜觀冥想的都必定被鬼附,但為何靜觀過程有機會使人受靈界入侵呢?接觸靈界的過程有甚麼原則呢?

從基督教的角度看,以聖經原則批判世俗心理學的張逸萍博士認為:「今天,冥想有很多名字和變化方式,除了瑜伽、禪坐、催眠等傳統名字,還有積極思想、凝神、正心、引導影像法、心像等現代名字。但都跟隨著一個非常相似的模式,就是﹕身體鬆弛;集中精神去想像一幅圖畫、或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專心留意自己的呼吸、或凝神於某一件東西、重複背誦一句很短的咒語(或短句);所有技術不外乎使感覺器官疲倦,於是頭腦停頓;進入變異意識狀態。」4

有三十多年經驗,在基督教處理靈界求助者的李錦彬牧師常作教導:「神賜給人守衛靈界入侵的兩道防線,就是理性與意志。當人不批判地接受不合真理及常理的觀念,再加上意志上的開放接受,這就使人陷入接觸靈界的危機之中。」

靜觀正正教導人放鬆身心,專注呼吸、不加批判地進入冥想狀態,這就是開放接觸靈界的狀況。此外,靜觀減壓課程(MBSR)中的「身體掃描」,先是嘗試覺察身體的狀況,然後把呼吸的氣息及能量傳送予身體各部分,又把身體各部分當作有位格(Personality)的對象跟它談話、祝福及傳送信息。這些方法都有違聖經的教導及常理,因為人不可能主動控制把氣息及能量傳送給身體各部分,而且身體是我們的一部分,並不存在獨立的位格。倘若這不合理的方式真的帶來氣感、電流感、靈動、不由自主的肢體動作,從基督教的角度看,這正是鬼附的特徵。倘若你曾得到其好處的,更要留意自己是否接受了靈界的力量。

香港的靜觀主要推動者林瑞芳教授,多月前曾在網上發佈《「疫」境中的靜觀空間:共修》的影片,教導人以靜觀方式,配合呼吸,進行身體掃描,希望藉此幫助人在疫情之中因靜觀而得到身心的幫助。筆者發現在影片最後的即場回應中,有觀眾回應表示過程中身體出現不由自主的動作,這些情況也有可能是聖嚴法師提及禪修中的「靈動」。

倘若讀者修習靜觀後,察覺自己的身體已有不由自主的反應,發現自己的呼吸、氣息、肚腹、頸、聲帶、頭長期出現異常,對聖經的理解明白出現困難,你可以按照聖經〈約翰一書4:1-3〉的方式,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進行查問,你也可以與筆者聯絡,按聖經原則測試,了解自己是否已因靜觀冥想而被鬼附。

總結

靜觀源於佛教禪修,是一種不合聖經原則的靈修方式,更有可能導致鬼附的危險。

在社會整體推動的風氣下,基督徒可如何避免受其影響呢?倘若你的工作、學校環境鼓勵你接受靜觀,作為基督徒應以不合乎聖經原則為信仰理由,拒絕參與。如果不能避免這些情況出現,在靜觀導師指引人不加批判地思想時,你可以在心中拒絕,並思想聖經真理的內容。基督徒也當認知只有一位真神,宇宙萬物只是被造之物,並不能傳送能量及信息給人,應拒絕一切不合真理的靈界力量入侵身體。此外,作為基督徒父母,需認知自己的孩子是否正被教導參與有違聖經原則的靈修默想。

總而言之,持守聖經原則的基督徒、教會、神學院都應從聖經真理學習分辨,拒絕參與不合聖經原則的事。使徒保羅在聖經〈以弗所書4:13-14〉教導基督徒:「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願主耶穌基督幫助眾人在聖經真道上成長,並在末世中得蒙保守及幫助!願主得一切榮耀!

作者:黎家焯

  1. 林瑞芳(2022)。《靜觀自得》。香港:皇冠叢書p.26
  2. David Dean(2021)。《Sermon: Mindfulness: A Closer Loo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_2n9tPS2pg
  3. 彭順強(2019)。《基督徒應如何看待靜觀和禪修?》。香港:時代論壇
  4. 張逸萍(2020)。《基督徒應知“Mindfulness/正念/靜觀”乃佛教禪修,危險》: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mindfulnes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