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学.行(一)

看过前期刊出的“救救下一代”后,笔者受着很大的感动,愿借着《圣经》的教训,以及亲身的体验,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分享个中的点点体会。愿意神使用分享。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

教养”一词,在希伯来文的意思是“训练、奉献”(to train, train up, to dedicate)。什么人需要训练呢?是军人吗?是纪律部队吗?是总统吗?全都不是!是每一个人,特别是孩童。为什么呢?原因是所有的训练都是孩子越小开始越好,越容易被模造。又什么人需要奉献呢?诚然是每一个蒙主救赎的人。(罗12:1-2)所以,“教养”最终的目的──就是将每一个孩童带到主耶稣基督的面前,模成祂的形像,使孩童长大后,一生走在主的道路上,能够荣耀父神、造益人群!

作为二十世纪的父母和师长,往往感叹现今的孩童,不论在家庭里,或在课堂上,甚至生活中的表现和态度,小小年纪已经很反叛。“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想施教,也是束手无策。作为一个“施教者”,究竟应当具备怎样的心态和标准呢?笔者试从以下几点,与众弟兄姊妹一起来思想:

一、作忠心的管家

笔者忆起初信主时,儿子正就读幼稚园高班。那时,笔者曾经参加教会的“初信栽培课程”,当中谈到‘价值观的重整’,内容说到一个真心信了主的人,他的生命会起了奇异的变化,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亦会逐渐地改变过来。从前认为拼命工作,赚取很多的金钱,拥有更多的产业,才是一个成功优越的人。现在,他改变了,他明白到:他的正职是传福音,工作只是他的副业;地上的财宝会朽坏,天上的财宝才能存到永远;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神所赐与,并不是自己拥有的。这正是说,我们的金钱、工作、学问、地位、时间…… 甚至是儿女,一切都是神赐与我们管理的!

〈诗篇127:3〉说到:“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整句的意思是“儿女是神赐给我们的产业(原文意思是“财产、基业”),是祂给我们的赏赐(原文意思是“奖赏、报酬”)”。换句话说,儿女是天父交付我们的产业。

主耶稣亦曾经说过一个比喻,说:“天国”好比一个主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各人的才干,分给仆人各五千、二千、一千银子。主人回来,知道那领五千和二千银子的仆人有忠心,就称赞他们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但那领一千银子的仆人呢?主人就责备他,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主人(主耶稣)认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结果那个领一千银子的仆人被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25:14-30)

这样说来,我们真要重新去思想:今生应该怎样去运用神所赐的产业,忠心妥善去管理好;好叫来世能够得着主的称赞,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二、作受教的学生

在笔者的人生中,遇见有几位的老师,对笔者有深远的影响。第一位是幼稚园的老师,直至现在,笔者还是尊称她“陆老师”。第二位老师是笔者的父亲。第三位和第四位老师是笔者现在教会的长者;前者教导笔者怎样去研读神的话(《圣经》),后者则启发笔者怎样去教养孩童(小羊)。四位老师的共通点,都是做事认真,对自己要求高,有坚定不移的精神。

中国人有很多传统的情操,也是笔者所认同和效法的,就如:“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意思是对于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我们也要一辈子当作父亲那样尊重他。作为“施教者”,如果能将“尊师重道”的观念,早早植放在孩童的心里,他们长大后就不会不尊敬老师和长辈了。

同时,《圣经》亦提醒我们要有“受教者”的舌头和耳朵。笔者曾经听说过一句说话“没有教不好的儿女,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句说话是蛮有道理的。试问一个“施教者”,如果自己也未能受教于老师或长辈,他又怎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导者呢?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假设父母不爱看书,又怎能教导儿女爱看书呢?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老师,孩子是单纯直接的,他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同样,孩子的模仿能力亦很强。如果父母喜欢吹嘘自己,孩子也会如此。

求主帮助我们“施教者”,能够有“受教者”的舌头和耳朵。“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赛50:4)

三、作顺命的儿女

我们因着信,由本来的身份,一个“罪的奴仆”跃升成为“神的儿女”。笔者感到这个身份非常宝贵!从前我们是“罪的奴仆”,顺服的是魔鬼(又名撒但)的命令;现在我们是神的儿女,所服从的却是慈爱的天父。

彼得说,我们若作天父顺命(原文意思是“遵守、服从、顺从”)的儿女,就必须存著一个敬畏的心。“敬畏”一词在原文的意思是“惧怕、敬重”;英文钦定本译作 “fear”。一个人的“心”是“真我”,“心”掌管着他的情感、意志、理解力,甚至于行动。“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天父),就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原文意思是“旅居过客”的日子)……你们也因着祂,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又给祂荣耀的神,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彼前1:14-21)

所罗门也说“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

为什么“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也要作天父顺命的儿女呢?答案是“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如果父母或老师是一个敬畏天父的人,儿女或学生又怎会不懂得敬畏天父呢!“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仍然是要“以身作则”。

天父借着摩西说出父神对我们的吩咐:“耶和华你们神所吩咐教训你们的诫命、律例、典章……你们要遵行,好叫你和你子子孙孙,一生敬畏耶和华你的神,谨守祂的一切律例诫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长久。……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 ,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事奉祂,指着祂的名起誓。”(申6:1-13)

四、作救主的朋友

有一次,有一位母亲与笔者分享到“与子女相处”之道,就是父母应该做他们(子女)的朋友,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可能是笔者思想比较守旧,未能完全赞同这个“外国人与子女”的相处方式。笔者认为与子女相处是两面观的事;既要有威严的一面、亦要有恩慈的另一面。如果子女或学生犯错,做父母或师长的,必须要有责备,纠正他们过来;如果他们遇有疑难和抉择,我们需要去聆听,然后引导他们作出适当的选择。同辈相称,只会与“尊师重道”的教导相反违背。结果,子女就不懂得尊敬父母和长辈了。

很多时候,做父母的真要承认我们都是“不完全”的人,有许多缺点;亦有许多不懂处理或面对的事情。所以,笔者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与子女一同来到主的施恩宝座前祷告,让子女习惯了来到主面前解决各样的问题,叫他经历主的真实,并建立他与主的关系。主耶稣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的人生倚靠、是我们的知心朋友,更是我们的好伙伴!借着祷告,我们能与天父倾谈;借着祷告,我们更能与主同心和同工。

在建立子女或学生的品格上,若果没有主的介入,恐怕这工程就不能经得起雨淋、水冲、风吹了。求主帮助我们,做一个倚靠祢、敬爱祢的父母和师长!

【待续】

作者:汤铭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