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正确的灵修观念

信徒的灵修生活是信仰的根基。 圣经以“才生的婴孩”比喻信徒的灵命(彼前2:2),又屡次以“田地”形容信徒生命的成长(太15:13、林前3:9、来6:7),这都说明基督徒的属灵生命需要从神那里得着属灵的喂养。一日不灵修如同一天不进食,灵里便感到饥饿难当。正如耶稣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 可是很多基督徒不注重灵修,在属灵上食无定时,饥一顿,饱一顿,属灵营养长期不均,结果灵命十年如一日,不但没有长进,更日见萎缩。 我们需要倚靠主,学习建立稳定的灵修生活。 … Continue reading

先知成长的三大诀窍

“从但到别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撒上3:20) 先知撒母耳是一位模范神仆。当时的世代,“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撒上3:1)但撒母耳竟然蒙耶和华看中,向他说话。有了神的话,他才成为神的先知。 而从撒母耳蒙召与受造就的历程中,我们可认识他的生命成长,以至成为神国先知的多方面生命要素。 … Continue reading

是谁把地狱永刑删掉了?

“地狱”和“地狱永刑”是敏感的话题,令听见的人如坐针毡,烦躁不安。有人选择否定不信它们,有人选择把它们淡化甚至删除,不加理会。 2023年5月,有美国民调机构访问了1,011位美国人,发现只有59%的受访者认为有地狱的存在。这仅高于一半的百分比反映美国人对地狱存在的看法十分令人忧心。对这个自称以基督教立国,且多年以来奉行基督教教育的国家来说,实在低得令人咋舌。 这调查又收集了受访者对“有神、有天使、有天堂、有地狱和有魔鬼”的看法,发现各项数据都每况愈下,相信地狱存在的受访者人数更由2001年的71%下跌至2023年的58%新低。1 到底人(甚至信徒)怎样把“地狱”和“地狱永刑”从信仰中删掉呢? … Continue reading

基督徒当怎样看信仰经历?

信仰的经历和理性两者之间,常予人彼此对立的感觉。 无论是由20世纪初兴起的“五旬节运动”(即“灵恩运动”的前身),到现今在普世教会大行其道的“灵恩运动”,他们都有一种高举经历,甚至把教义建基于信仰经历的强烈倾向。他们醉心追求神蹟,并发展出诸如方言、灵浸、赶鬼、治病等道理,并以此为训去教导人,建立了灵恩式的信仰。 近四十年来,自梵蒂岗第二会议开始(1962至1965年),天主教把中世纪讲求灵里经验的各式“灵修传统”炒热了。在天主教牵头,甚至各大基督教神学院、机构和教会的大力推动下,来自天主教神父的依纳爵神操、近代隐修团体的泰泽祈祷和源自四世纪东正教的归心祈祷等“灵修法”流行起来,大大冲击华人教会。这些“灵修法”也是主张信仰经历。他们教导人以松弛练习放松身心,以极短的字句或“祷语”排除心中的杂念,再运用想像力构想出圣经或生活的场景,与其中的人物甚至幻想中的“耶稣”对话。这种追求也是着眼于信仰经历。 … Continue reading

因怒惹祸的两兄弟

“西缅和利未是弟兄;他们的刀剑是残忍的器具。我的灵啊,不要与他们同谋;我的心哪,不要与他们联络;因为他们趁怒杀害人命,任意砍断牛腿大筋。他们的怒气暴烈可咒;他们的忿恨残忍可诅。我要使他们分居在雅各家里,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创49:5-7) 〈箴言〉说:“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箴29:11)圣经向来教导信徒在处事待人上总要制伏自己的心,不可为怒气所胜。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