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相会的属灵原则

承接上期《整全报》〈建立正确的灵修观念〉一文,今次笔者希望透过圣经中六位与神亲密的圣经人物,思想与神相会的六个属灵原则。

一. 得神显现的摩西(出3:1-6)

首先,我们能与神相会,完全是出于神的主动。这就如经文中的摩西,他本来带着岳父叶忒罗的羊群来到西乃山。他在那里看见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而耶和华则主动在荆棘里向摩西显现,并呼召他把以色列从埃及地领出来。这次显现,是耶和华主动显现自己;若非耶和华亲自显现,人无从认识祂。

我们要注意圣经对神的描述。先知以赛亚说:“救主以色列的神啊,祢实在是自隐的神。”(赛45:15)保罗又指出,神是“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提前6:16)。按神的本性,若非神主动显现,没有人能亲近神。

除此以外,世人本陷在罪中,“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西1:21),丝毫没有寻求神的心(罗3:11)。即使有些人表面上似乎略为慕道,稍稍有寻求神的心,实际上却受世界迷惑,被魔鬼辖制,基本上皆是“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后4:4),拒绝基督福音荣耀的光。

其实,神造我们本有灵魂。圣经说神“将永生(对永恒事物的渴求)安置在人心里”(传3:11),如同内置了与神连线的部件,可惜世人犯罪败坏,把神所赋予的美好天性给毁坏了。惟有基督耶稣来到,把罪恶除去,赐人新生命,我们才得以亲近父神。

故此,基督徒由敌挡神至亲近神,原是神主动施救的成果,是神给我们极宝贵的权利。若非神怜悯,我们如今仍是死在罪中。但因神主动施救,耶稣基督主动舍身,又因圣灵在我们心中用千方百计主动感动与引导,我们才在神丰富的怜悯下得以认识福音,并因信与基督耶稣一同活过来,得以亲近父神。面对这莫大的恩典,我们怎能不宝贵每一次亲近神的机会呢?

二. 深感可畏的雅各(创28:10-17)

第二方面,亲近神的人又当认识神之可颂可畏。就如雅各因躲避哥哥以扫前往巴旦亚兰的路上,在伯特利(原名路斯)得神在梦中显现,见有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顶着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看见异象后,雅各的心深被震撼,醒来后说:“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门。”(创28:17)

从〈创世记〉至〈启示录〉,我们的神总是满有威严,可颂可畏。有人以为旧约圣经的神特别严厉,新约圣经的神充满慈爱。其实神向来只有一位,祂自始至终都既有丰盛的慈爱,又拥有无上的荣耀和权能。

雅各所遇见的神又是摩西和百姓在西乃山下所看见的神。当时百姓在西乃山下聚集,看见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出19:16)。他们又看见“西乃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窰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角声渐渐地高而又高”(出19:18-19),然后耶和华在山上发出大声音,宣告十诫,百姓听见就发颤,无不惊惧。

雅各所见的又是摩西在山上看见那位充满荣耀的神。当以色列人陷在拜金牛犊的罪时,摩西也见过神的威荣。当时摩西求耶和华把荣耀显给他看,耶和华却说:“你不能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出33:20)结果摩西也只能看见耶和华恩慈的背影,不能看见神充满威严的脸面。

况且在旧约时代,以色列人不能随便前来亲近神;但这不代表神不喜欢罪人前来亲近祂。因为神亲口吩咐设立会幕和圣殿,又颁布律法,让以色列人晓得神的圣洁本性,知道怎样在世上过圣洁的生活,并按着节期的规矩,透过各样的祭礼前来敬拜亲近祂。

及至耶稣基督来了,神开恩让人亲近的心意表露无遗。祂借着耶稣基督“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来10:20)。因此,因着耶稣的血,我们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若非神开恩,我们没有任何人能亲近神。

三. 圣洁恭谨的约书亚(书5:13-15)

第三方面,亲近神的人又当留意自己是否圣洁。正如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以先,有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向约书亚显现。耶和华的使者吩咐约书亚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书5:15)这一方面表明约书亚对使者(又即耶和华自己)的尊敬,另一方面更因为神的同在,约书亚所站的地方已是圣地,约书亚必须在神面前注意自己是否圣洁。

圣经多次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前1:15、利11:44、19:2、20:7),保罗又说:“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帖前4:7)然而,若约书亚脚上的鞋有意识,每日被踏在满布沙土和灰尘的街道上,又怎可能奢望成为圣洁呢?

在这邪恶的世代持守圣洁实在不是易事。我们每日耳濡目染接收着数不尽的资讯。现今智能手机普及,我们每天从手机上收看的信息何止百条?其中绝大多数是世俗消息,有时事新闻、娱乐头条、健康知识、科技动态等,当中不乏网民高见,发表很多自我中心、自高自大的言语,更有不少色情或不雅照片资讯。当我们来到神面前,这些思想忽然浮现,令我们自怜自责,深感在神面前保持圣洁之艰难。

我们日复一日经历这种挣扎,才明白先知以赛亚蒙召时的反应。他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赛6:5)自身既然污秽,又活在污秽的世俗,怎能保守自己心思和言行圣洁?正因如此,当我们来到神面前,往往便会想起有某位弟兄或姊妹与自己不和,或想起某天向某人说过某句冒失话,甚至偶尔会想到早前不经意看到的某张不雅照片。

但很感谢神,信徒今天的圣洁不是出于自己,而是因着耶稣基督的恩典。我们因着耶稣宝血的功效,如今“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来10:19),这种“坦然”,说明我们的罪的确得蒙洗净,是完全的洁净,不留半点痕迹,正如神应许说:“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赛1:18)因主必“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一切的罪投于深海。”(弥7:19)我们只管照主吩咐,来到主的面前支取宝血的功效,就能洗得洁白。

主的兄弟雅各说:“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的心!”(雅4:8)

四. 重新得力的以利亚(王上19:9-14)

第四方面,亲近神的人能从神支取能力,胜过软弱。我们可看看经历灵性低潮的以利亚。

以利亚陷于灵性低潮,说明即使是灵命成熟的属灵人,也有可能陷入灵性低谷。只要仍然活在肉身之中,没有人能以达至灵性上的完全。我们唯有时刻倚靠神,每天从神话语得着新鲜的灵里供应,才有能力抵挡世界和魔鬼的试诱。

在以利亚而言,他陷入灵性低潮是因看见以色列人“唔争气”。不久以前,以利亚在迦密山上行了大神蹟,杀了850个拜偶像的先知(王上18:40),可说是带领以色列人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谁知,事隔不久,耶洗别就差遣人去威吓以利亚,说要取以利亚的性命,百姓竟再次倒戈附从。这班百姓不久以前才在山上大声呼喊“耶和华是神!耶和华是神!”没多久,却又站回亚哈和耶洗别的一方。面对这班灵性上反复无常的百姓,以利亚气馁了。

当然以利亚陷入灵性低潮,又未必单纯因着百姓反复无常的缘故。另一个明显的原因是他确实身心疲累了。

圣经指出以利亚走了一日的路程,“就躺在罗腾树下,睡着了。”(王上19:5)及后天使给他水和饼,他“吃了喝了,仍然躺下。”(王上19:6)可见以利亚当时身心疲惫,多年以来的事奉,和迦密山上与巴力先知的激烈争战,早已令他身心透支。

以利亚的内心又有很多郁结。当以利亚进入何烈山的洞中,耶和华的话临到他,以利亚却两次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祢的约,毁了祢的坛,用刀杀了祢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王上19:10、14)

他眼见自己为神大发热心,却没有人与他同心,如今“只剩下我一人”,当中的孤单难耐,实不足为外人道。况且他早已耗尽心力,却看不见预期的果效。他为神大发热心,以色列人却未见回转,反倒变本加厉,甚至还要寻索他的命。

然而奇妙的是,以利亚虽然甚感艰苦,陷入灵性低谷,却仍听见神说话的微声。在灵性低谷中,我们最大的需要莫过于来到神面前,得听神向我们说话的声音。

五. 深受吸引的彼得(路9:28-36、彼后1:16-17)

第五方面,亲近神的人必瞥见主的荣耀,并更深深受吸引。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彼得在山上看见耶稣改变形像的事了。

对使徒彼得来说,他与主最深刻的灵里经历必定是耶稣登山变像的事蹟。当时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三位门徒暗暗的上了最高的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显出祂完全的荣耀,衣服洁白放光,又与摩西和以利亚谈论在耶路撒冷将要成就的事。

若问,这三个门徒到底有什么强处,有何比人优越,以致主向他们显出荣耀呢?论渴求,他们不像摩西那么渴求,祈求要见神的荣耀,他们在门徒中亦未见得特别爱慕主。在此以先,耶稣曾告诉众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神的国。”(路9:27)这三位门徒分明听见了,却对这话毫无反应,无动于衷。

更甚者,当耶稣向他们显出荣耀,他们却在打盹(路9:32),昏昏迷迷;既清醒了,彼得更完全不明所以。这边厢耶稣与摩西、以利亚谈论要上耶路撒冷成就救恩,那边厢彼得竟建议在山上搭棚居住,可说糊涂至极。

即便如此,彼得却对主的显现难以忘怀。彼得晚年著书,自觉快要离开这帐棚去见主了,却仍然提及这事。他忆述昔日在圣山上“亲眼见过祂的威荣”,又听见“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祂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彼后1:16-17)可以说,主向人显现,是要让人看见祂的至尊至荣、崇高伟大。大凡见过祂威荣的,都要被祂深深吸引。

约翰亦在同一次显现中见过主的威荣。他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1:14)

保罗也见过主的显现。他在大马色路上遇见主,双目顿时失明,后得神开恩,借着亚拿尼亚为他代求,使他重见光明(徒9:17-18)。这次显现成了保罗人生的转捩点。

因着主这次显现,保罗回转归向神,把整个人生如同活祭一样献上事奉祂。他向亚基帕王说:“亚基帕王啊,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先在大马色,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徒26:19-20)

凡看见主荣耀的人,必深受神的吸引,并成为一生跟随主的最大能力。无论是彼得、是约翰、是保罗,以及今天每位属主的圣徒,我们皆不住受基督大爱的策励,方能一生之久坚定为主而活。

六. 纯一爱主的约翰(启1:9-11)

最后,亲近神的人还必有一种特质,他必像使徒约翰一样极之盼望神显现。

使徒约翰爱主的心是最纯一的,没有人的私意,也不是应付人的要求。记得使徒约翰得着〈启示录〉的启示时,他孤身一人被放逐至拔摩海岛上。在岛上没有教会,没有同伴,然而约翰仍在其中守着主日的敬拜。结果,“当主日”,他得了耶稣基督的启示。这颗独自一人仍然遵守主的吩咐,专心敬拜神的心,必是出于真正的爱慕。

真正的爱慕是怎样的?使徒约翰常被称为“爱的使徒”,他所写的每卷书都充满生命和爱的信息。他在书信中力劝信徒应当彼此相爱,又深刻地刻划出主耶稣莫大的慈爱。主的爱真是超奇,爱主的心也必然由主的爱燃亮起来。

我们可看看约翰怎样记下这么多爱心的教训,并劝勉信徒彼此相爱:

  •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
  •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14:21)
  • “凡遵守神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约壹2:5)
  •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约壹4:7-8)
  • “爱神的就遵守祂的命令,这就是祂的命令,不是难守的。”(约壹5:3)

当然,使徒约翰不单劝勉信徒爱主爱神,他自己更流露出超凡的爱主心。

在〈启示录〉中,使徒约翰看见主为这个世界所定的结局,又看见神为信主之人所留下的盼望。他瞥见永恒真像,并把耶稣基督的启示写下来流传给众教会。他见过这一切之后,最叫人深受感动的相信是〈启示录〉末了的话。

约翰得闻使者说:“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使徒约翰大受激动,满腔热情地回应说:“阿们!主耶稣啊,我愿祢来!”(启22:20)

这颗爱主心也是我们今天所渴求的。我们若真渴望与主相会,就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主的行动 ── 每天与主相交,每主日殷勤敬拜,在人群中活出彼此相爱的教训。这样,我们的心便不会被世界冲淡,反倒日日被基督的爱所燃亮。当我们这样等候,便能像使徒约翰一样,怀着热炽的盼望,说:“阿们!主耶稣啊,我愿祢来!”

作者:廖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