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殿仍然荒涼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16:18)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4-5)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13)

「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

以上的經文都提及到教會的建造,其中〈太16:18〉可能是最為信徒熟悉。主耶穌對彼得說,祂要把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這磐石」有人以為是指彼得,但這個解釋顯然有問題,因為主不大可能以一個人作為整個教會的根基。而且彼得的原文(petra小石)也與磐石的意思有出入。最合理的解釋是,「這磐石」就是指主基督自己,或是指彼得對基督的認信:「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6)。教會就是建造在主及人對祂身分正確的認信上。

〈彼前2:4-5〉清楚指出,主乃是活石。然而,經文進一步指出,信徒同樣是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這個靈宮,就是聖靈居住的所在,原文是單數(a spiritual house),所以明顯不是指個別的信徒,而是指一個信徒的團體,即是教會。教會就是被主建造的靈宮,是神把信徒(活石)一塊一塊地拼合而成。

〈弗4:12-13〉指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這個身體是如何被建造的呢?就是藉著「眾聖徒」。建立教會的,不單是所謂的聖品人,或是有特別恩賜的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的責任。他們的職責只不過是「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教會其實是每一個基督徒的本分。當然,真正的建造者是神自己,但神也常常使用合用的器皿來完成祂的工作。我們屬主的人同時是建造教會的材料(活石),也是建造教會的工人。

最後,〈弗4:16〉提到信徒不單有責任建立教會,我們也要彼此建立。教會需要有不同恩賜的信徒合作建造。個人或少數信徒,並不能有效地履行教會的使命或完整地彰顯神的見證。聽到有些輕看教會組織的人辯稱,每一個基督徒一信主已成為教會,所以根本不需要人去建立。這句話似是而非。我們有主生命的人,固然是主身體的一部分,但按照聖經,每一個肢體也需配搭在一起,方能成為一個完整的身體:「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若全身是眼,從哪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裡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林前12:16-21)。個別的肢體不能獨立地生存。照樣,個別零碎的石塊也不能成為靈宮;必須把不同的石頭按神的旨意一塊一塊搭建起來,方能成為神的靈宮。

此外,經文也提到教會的建造是一個過程,不是能一次完成或短期內可以達到的目標。經文說教會是「漸漸增長」的。建造教會也不是機械式、沒有情感的一些工序,而是滿有神的愛及信徒之間的愛,「在愛中建立自己」。我們被主愛所激勵去作工,我們在工作裡也學習彼此相愛。「在愛中建立自己」的「自己」,原文是“itself”,所以較準確的翻法是「在愛中建立它」,即是建立教會,而不是個別信徒。

舊約時代,聖殿就是神的子民集體敬拜神的地方,也是神彰顯祂同在及榮耀之所在。聖經說神的名及神的心常在當中:「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裡。」(代下7:16)。明顯地,舊約的聖殿是預表新約的教會。我們就是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神的靈永遠居住在我們裡面。神也藉著教會彰顯祂的同在及榮耀。遺憾的是,在舊約時代聖殿的興衰,無獨有偶地也反映今天教會的光景。

在以色列人經歷亡國、被擄及歸回之後,神仍藉著先知哈該責備他們。其實當時他們已經悔改歸向耶和華,從此與拜偶像的罪一刀兩斷。他們還有甚麼地方不足呢?以下的經文提供了答案:「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嗎?現在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吃,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這是耶和華說的。你們盼望多得,所得的卻少;你們收到家中,我就吹去。這是為甚麼呢?因為我的殿荒涼,你們各人卻顧自己的房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1:4-9)。神責備他們,不是因為他們重犯以前常犯的罪,而是因為他們只顧自己生活,只顧建造自己的房屋,而忽略了重建聖殿的使命,忘記了神的心及神的名常在這殿的應許。

當時的事也照樣發生在今天的教會裡。我們辜且不提那些偏離真道、離棄聖經立場的教會。但在自稱信仰純正的福音派及基要派教會中,我們也發現「這殿仍然荒涼」的光景,特別在過去的幾年,教會聚會的人數、事奉的火熱,作工的果效,都在明顯地下降。我們看到,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期間,許多信徒(特別是年青人),因為過度追求某些政治理想及普世價值,就一窩蜂投身於「社會公義」運動裡,並與持不同立場的信徒及牧者產生極大的衝突,有些信徒甚至憤然離開。教會因此流失了不少較年青的會眾。

社會運動之後,香港又發生了新冠疫情。在疫情最嚴峻時,政府宣布了限聚令,任何團體活動都不可舉行。政府這措施是可以理解的。大部分教會也很願意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改在線上聚會。然而,當疫情稍緩,政府放寬限聚令時,好些信徒仍繼續在線上觀看主日信息,不願回教會聚會。我們承認線上聚會也有其功用及便利,但線上聚會只應在特殊情況下進行,不能取代實體的聚會。如此,網上聚會解決了限聚令時不能聚會的問題,但也衍生了信徒習慣了網上聚會而減少參與實體聚會的問題。

另外,政府為了控制疫情及保障市民生命安全,提出全民接種疫苗的計劃(其實全世界政府都有推行)。這政策本來是經過大部分醫生及醫學專家認同,但仍有一班為數不少的人(包括信徒)拒絕接受。原本政府已容許曾接種疫苗的人可以參加多人的集體活動,包括教會聚會,但有信徒可能接受了現今極流行的陰謀論(如共濟會已滲透政府推行疫苗毒害市民,或敵基督假借疫苗欺騙人接受666獸印記),所以無論如何都不接種,寧願一家大小不去聚會。有信徒甚至加入與他們持相同看法的異端或極端教派,大家圍爐取暖。他們認為接受「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的教會是妥協變節的教會,不接受疫苗的教會才是忠心的教會。仇敵又成功地利用「陰謀論」誘使好些信徒離開教會。

最後當然還有信徒移民的問題。因著某些國家的移民政策突然寬鬆了許多,門檻大大地降低,結果吸引了大批對前景憂慮的人(包括信徒),紛紛走上移民的路。這些移民的信徒不只是一般的「平信徒」,也包括在教會中有事奉崗位的人,甚至是執事、長老及牧者。本來移民是一個私人問題,沒有絕對的對錯,且因可能涉及敏感議題,許多人都避而不談。然而,讓我們客觀地思想一下,若在短期內大批信徒同時離開自己的堂會,這會否為教會帶來影響呢?事奉的人手會否變得短缺不足?教會會否出現斷層,只能靠年長的信徒及牧者維持下去?我認識有教會因為負責的牧者要移民,但沒有人接上,教會就解散了。請問這樣的移民潮會否是神的心意?讓我重申,移民本來是私人的事,我們也應尊重他們為自己及家人作出的抉擇,但我也不得不指出,他們的行動實在是對教會帶來沉重的打擊。這是我們不願面對又令人痛心的事實。神的家受到接二連三的打擊,現今真的是非常的荒涼。

各位讀者們,不知你們是否與我一樣看到「這殿仍然荒涼」的景象?是否一樣為今天教會的荒涼傷心難過,甚至灰心喪志?若是,請容我向你說幾句勸勉的話。

首先,親愛的弟兄姊妹,請你們千萬不要灰心。縱然我們所愛的教會落到這樣的光景,縱然無論我們作甚麼也不能改變這個大形勢,我們仍然可以滿有盼望地在忍耐等候中彰顯神的見證:「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6:9) 聖經是說「到了時候」才會收成,所以未到那個時候,我們必須忍耐,也不必對現今的世界及教會有過度樂觀的期望。收成之前的情況,是一個怎樣的時候,聖經一早已經告訴我們了:「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提前4:1);「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提後4:3);「因為時候要到,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4:17) 我們要學習接受聖經告訴我們的現實。然而,當神的時候到了,即是主再來的日子臨到,我們為主所作的工,為主擺上的勞苦及忍耐,都會有豐盛的收成。這是聖經應許給我們的盼望。若我們有此收成的盼望,就不要灰心喪志。

第二,我懇請弟兄姊妹每主日都回教會參與集體的敬拜。神的心意明顯是希望信徒能聚在一起敬拜祂,同時信徒也可以彼此相交及勸勉:「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10:25) 有反聚會主義者認為,個人信主及追求就夠了,不需要去教會聚會。個人追求固然重要,但聖經也教導我們要與主內肢體相交,目的是「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10:24) 有人以為在網上聽道及交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出席實體聚會。但網上聚會始終不是面對面直接地接觸,很難做到深入及有效的彼此相顧。所以,網上聚會只應在非常時期(如疫情嚴峻時)或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如海外舉辦特別聚會)進行,不能取代每主日的集體敬拜。若沒有特別的原因,我誠意邀請你們準時出席主日聚會,這會給負責聚會的事奉人員很大的安慰及鼓勵。

最後,我不但希望你們到教會聚會,我更希望你們能一同參與這個建造神家的工程。許多基督徒到教會來,只是想得幫助,得恩典。這當然沒有錯。教會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按時分糧給信徒,使他們明白真理及靈命成長。然而,當你明白更多真理,靈命有了成長,你就應該主動幫助其他信徒。若你是真正的基督徒,你就有責任去傳福音,有責任去造就信徒,有責任去建立基督的身體。就如我以上所說,神的殿是神以信徒作活石,一塊一塊的搭建起來。你就是其中的一塊,不論形狀及大小,都有你發揮的功用,但你必須落實參與,並與其他肢體配搭同工。太多信徒只希望教會能提供資源及支援給自己或家人,卻少有想到教會也需要他們的付出。若所有信徒都只是接收而沒有付出,教會怎能穩健地建立起來呢?教會怎能「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呢?教會怎能有復興呢?

有信徒可能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沒有甚麼可貢獻。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神的家中,最軟弱的肢體也是有用的。不只有用,他們更是不可少的:「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林前12:22) 聖經告訴我們,神往往使用軟弱的人成就祂的計劃。只要我們用信心向神切求,神必定加力給我們。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擺上自己?請你記著聖經的話:每一個信徒都是不可少的。

我們這些蒙主救贖的人,我們活在世上,並不是投閒置散、漫無目的地等上天堂。神已將一個極偉大極榮耀的工程放在我們面前。神吩咐我們每一個屬祂的人都要參與建造。主耶穌以自己的血,把我們從罪與死中救贖回來,預備了材料。神亦賜下聖經作為建造神家的指南。聖靈又賜每一個信徒建立或造就教會的恩賜。現在萬事俱備,只欠你的參與及獻上:「我為我神的殿已經盡力,預備金子做金器,銀子做銀器,銅做銅器,鐵做鐵器,木做木器,還有紅瑪瑙可鑲嵌的寶石,彩石和一切的寶石,並許多漢白玉。且因我心中愛慕我神的殿,就在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之外,又將我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建造我神的殿,就是俄斐金三千他連得、精鍊的銀子七千他連得,以貼殿牆。金子做金器,銀子做銀器,並藉匠人的手製造一切。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代上29:2-5)

今天教會遭遇大難,這殿仍然荒涼,主的羊缺乏照顧,福音工作停滯不前。難道教會真的沒有任何地方需要你去堵塞破口?還是你只顧建造「天花板房屋」,卻忽略建造神家的需要?請聽神對你所說的話:「你們盼望多得,所得的卻少;你們收到家中,我就吹去。這是為甚麼呢?因為我的殿荒涼,你們各人卻顧自己的房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1:8-9)

我懇求主開啟我們每一個人的眼睛,感動我們眾人的心,叫我們看見教會的需要,並甘心樂意的獻上自己,同心竭力建造神的家,不要讓這殿仍然荒涼。

四顧迷羊流離困落,有誰同請有誰憐?

靈魂喪失日以萬計,神家荒涼到何年?

願主潔我煉我用我,餘下光陰勝於先,

盡心竭力討主喜悅,直到站在我主前。

「但願祂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弗3:21)

作者:周子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