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世俗化的危險

「其中的祭司強解我的律法,褻瀆我的聖物,不分別聖的和俗的,也不使人分辨潔淨的和不潔淨的,又遮眼不顧我的安息日;我也在他們中間被褻慢。」(結22:26)

神透過先知以西結對以色列人發出非常嚴厲的責備。以色列國從上到下,從少到老都一樣犯罪作惡,所以招致滅國的審判。然而最令人痛心的,就是連事奉神的先知及祭司都一樣違背神的旨意。先知說虛假的預言,祭司錯解神的律法,並把聖的物與俗的物混合起來事奉及敬拜,以致神說祂在以色列人中間「被褻慢」,這是相當嚴重的罪行。

到了新約時代,神透過教會在這個時代作祂在地上的見證。舊約先知及祭司的職任已經不存在,但新約信徒事奉神的使命沒有改變:「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教會在地上的使命,就是透過傳揚福音及聖潔的生活,把神的美德宣揚出去。神吩咐我們屬祂的人要傳福音,但祂提到我們必須分別為聖。我們是「聖潔的」國度;我們要將聖的與俗的分辨。保羅勸告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雅各也教導「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聖潔,在道德方面意思就是完全、不犯罪或沒有罪。「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帖前4:3);「神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帖前4:7)。我們知道,我們在世時,不能達到完全聖潔,因為我們都有罪性。但主再來時候,我們就可以「全然成聖」:「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帖前5:23)。然而,聖潔最基本是意思,是指屬靈上的分別。「聖潔」原文的意思就是「不同」。神是聖潔的,意思即是神與所有受造完全不同。兩者本質上、地位上、層次上是完全不同,不能對等比較:「在天空誰能比耶和華呢?神的眾子中,誰能像耶和華呢?」(詩89:6)

有許多信徒不明白,神要我們屬祂的人與世界分別出來是甚麼意思。他們認為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是神所造的,神也說過祂厚賜百物我們享用。我們在衣、食、住、行上與不信的人也差不多,主也教導天國之子(麥子)與惡者之子(稗子)會一同在世上生活,一直到主再來。那我們如何過分別為聖的生活?我們如何與他們不同?

以往有些人誤解神的意思,以為分別為聖就是遠離人群,走到山上潛心修道。這就是古時天主教修道的主義的起源。這一定不是神的心意,因為我們看見主及祂的門徒都是生活在群眾之中,並沒有遠離不信的人。那麼我們與他們有甚麼分別呢?我相信我們與世人最大的分別,除了生命不同之外(有神的生命與沒有神的生命),兩者生活的原則不同。我們是信主的,他們是不信主的。我們是「因信而活」(羅1:17;加3:11)。聖經清楚的告訴我們,「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11:6)。我們承認不信的人有時也有善行,但從神的角度來看,這些善行都是沒有救贖價值的,因為都不是出於對神的信心。凡不是從信而來的行為,神都不會算數。這些人的善行或許對家人、朋友、社會、國家帶來短暫屬地的好處,但對於靈魂的得救、神國的推進,以及神的榮耀,一點沒有關係,因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按聖經的啟示,「不信」一直都是最大的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約3:18),而「信心」也是神悅納人及其所作的主要關鍵(來11章)。屬主的人是有信心,不屬主的人沒有信心,這就是我們與世人生活最大不同之處。

舉個例說。信徒與非信徒都要每天吃飯。我們是否需要與他們分開吃?當然不需要!吃飯只是一件中性的事。主耶穌也與門徒,甚至與稅吏及罪人一同坐席。那麼信徒在此事上與不信的人有何不同?就是他們沒有以信心來吃,而我們則是以信心去領受。我們相信「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提前4:4)。我們相信食物是神賜給我們的恩典,所以基督徒會謝飯禱告。我們也相信「身子就是聖靈的殿」(林前6:19),我們要好好保養顧惜。所以荒宴醉酒,暴飲暴食我們要盡量避免。換句話說,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信徒與非信徒都可以去作,但我們是以信心而行,目的是討神喜悅。當我們沒有信心神會喜悅時,就不應去做,因為「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14:23)。分別為聖,就是不以世人不信的態度去生活及作事。我們是「凡事相信」及「因信而活」。

個人方面如是,教會方面更加如是。我們看見越來越多教會把世界的方法搬進來。基督教機構(包括神學院)也用世俗的方法來營運及工作。表面上,這些方法是中性,但他們之所以採用它們,是因為他們對神的話語及神的能力的不信。舉例說,神學院為了擴建院舍或籌募經費而舉辦各樣的籌款活動。表面上這些行動是合法的,也是世人常用的,但在屬靈上,這些行動卻是顯出他們缺乏信心。當遇到需要時,他們不是禱告交託神,不是相信聖靈感動信徒奉獻,而是靠世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他們雖口稱是為神作工,但他們對神的供應是沒有信心,沒有「分別聖的和俗的」,就使教會一步一步走向世俗化。

現在讓我們看看教會如何效法世界及被世界同化。

(一)佈道世俗化

現在大多數的佈道會,主題都不是主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而是信耶穌有甚麼好處及福氣,而且許多時候提到的好處,都是著重今世的福氣,而不是因信稱義、罪得赦免、與神和好、永生盼望等屬靈的恩典。信耶穌當然是有福氣,但神所賜的大都是屬靈的,不是屬地的,像靈恩派所說的信耶穌可以成功、健康、致富。福音派雖然沒有像靈恩派那樣強調神蹟醫治(信耶穌病得醫治)及信心宣告(用信心宣告某事,某事就會發生),但他們在佈道時,往往都不強調或輕輕提及罪、公義、審判、地獄,呼召人信主時也不是先呼召人認罪悔改。他們認為提及那些負面的事會令人不快,有華人神學家說,指出人有罪會傷人自尊,破壞人的自我形象。他們主張佈道時應多講神的愛及神的恩典,少談神的公義及人的罪,因為愛比罪大。這些理論都是出於世俗主義及屬世心理學。

現在的福音信息,既強調罪人要悔改,亦沒有叫人承認神的主權。傳道人害怕一提到罪,聽到的人就會被冒犯,從此就不來教會了。他們也絕少叫人交出主權,他們認為這比罪人悔改更困難,因為付出的代價更高,聽的人一定很抗拒的了。他們千方百計避重就輕去佈道,以為這樣做,罪人會比較容易去信主及接受福音,一來這是嚴重違反聖經有關傳福音的教訓,就是要求罪人悔改及認主:「耶穌來到加利利,宣傳神的福音,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5);「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羅10:9)。罪人未真心悔改,未交出主權認耶穌為主,那人還未得救。二來,傳道的人對神的話語及聖經的能力失去信心。「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16);「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4-5)。這正正就是我之前所說,作工的人對神的話失去信心,就會投向世界方法,使教會世俗化。

傳世俗化福音的結果就是:大批沒有重生得救的假信徒加入教會。他們以為舉舉手決過志就是信耶穌了,甚至教會牧者也草率地在他們未有生命成長的證據下說他們已經得救,但其實他們所聽所信的福音,可能只是完整福音的一部分。這些人是很可憐了,被傳世俗福音的人誤導或蒙騙了,但自己也要負一定程度的責任,因為聖經也曾嚴厲地警告我們:「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林後13:5)。大批沒有神生命的人加入教會,就使教會進一步世俗化。

(二)講道世俗化

靈恩派講道大部分內容是講及信徒怎樣得屬地的好處。他們雖也引用聖經,但大多是斷章取義,如引用舊約神對以色列人屬地的祝福,或引用新約使徒行傳初期教會那些神蹟經歷,不理會這些事件是有時代性的。換句話說,靈恩派只把聖經作為教導信徒怎樣得屬地福氣及追求特殊經歷的工具而已,不是誠實的以經解經,不理會聖經的時代背景,也沒有真正尊重聖經的權威。

福音派講道誠然沒有靈恩派那些離經背道,但講道的內容也越來越屬世,為了符合世俗信徒的口味,越來越少解經式講道。友人告訴我,最近他教會請了一個外來傳道人來講道,她的講題是以量子力學解釋「信心宣告」,說甚麼這個空間充滿量子,只要信徒用信心宣告一件希望發生的事,量子就會發生變化,使願望成真。這明明是靈恩派及新紀元的邪術,但現在福音派教會可以毫無警覺地邀請他們上講台教導信徒,會眾也照單全收,毫無分辨的意識。

現在一般講道信息,就算不涉及以上那些新紀元運動及積極思想,也多是對靈命成長沒有多大益處的屬世東西。有一個給傳道人參加的聚會,大會請來了一位社會知名的基督徒分享如何講道。那位講員是一名很有口才的演說者,但沒有受過正規神學訓練。他教訓那些傳道人講道最主要是講故事,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因為人喜歡聽故事,不是喜歡說教。在場竟沒有人提出異議。邀請外行人士教導傳道人講道,且不是按著聖經,而是用世界的方法來遷就世人的喜好,難怪今天的福音派教會如此缺乏屬靈能力。現在不少主日講台,講員只是一開首讀一些經文,然後就大講社會時事,生活瑣事及個人經歷。有的甚至利用講台談政治,講「社會公義」、「公民責任」及「文化使命」,甚少用大部分時間以聖經「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其實這些都是教牧對聖經的權威及全備性失去信心,所以要依靠人的方法去吸引人來聚會。然而,講道如何,教會就如何。用屬世講道吸引人來教會的,那些人就越使教會世俗化,直至整間教會失去了聖潔的見證。

(三)敬拜世俗化

基督徒的本分就是要敬拜神,這是不需要辯論的事。問題是,我們如何敬拜神。敬拜神是一個極大的題目,不可能在這裡有限的篇幅去詳細說明。我們只能略略從主的話,使徒的教導及初期教會的榜樣來比較我們今天教會的敬拜是否合神的心意。

主耶穌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或譯真理)拜祂。」(約4:23-24)。主所著重的,是我們的內心是否真誠及內容是否符合真理。「真心」必須配合「真理」,才是真敬拜。新約的敬拜不同舊約的敬拜,舊約有許多獻祭的規矩及禮儀,而那些獻祭及節期等都是指著將要來的主。但自從主耶穌降世,並為我們死而復活,我們的敬拜就趨向簡單及直接,因我們已有主耶穌基督及聖靈在我們的心裡。「主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寫在他們心上,又要放在他們的裡面。以後就說:我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和他們的過犯。這些罪過既已赦免,就不用再為罪獻祭了。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來10:16-20)。我們新約信徒已經不需死守律法,律法已經在我們心裡;也不需為罪獻祭,因耶穌的血已洗淨了我們一切的罪;更不需要到聖殿敬拜,因為我們已經能坦然進入天上的至聖所。不幸地天主教卻走回頭路,在單純的敬拜聚會加進許多聖經以外的聖像、聖禮及傳統。近年流行的泰澤崇拜,就是主張教會把古天主教修會的傳統、靈修及音樂帶進崇拜裡,因為他們認為那些東西有助信徒默想及親近神。其實這些都是出自天主教的神秘主義及修道主義,基督教不該效法。我們不反對一切的傳統及聖禮,但傳統及聖禮必須符合聖經,我們跟從聖經的榜樣行就可以了,不需要加進太多人的東西來補充。

除了要跟從聖經的模式之外,基督徒敬拜的態度亦有別異於別的宗教。保羅在〈羅馬書〉說得很清楚:「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或譯敬拜)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換句話說,我們敬拜主也是要分別為聖,不要效法世界。遺憾的是,現今基督教最效法世界其中之一樣就是教會音樂。越來越多教會用世俗化的詩歌來敬拜神。許多教會都會有詩班,這個我們也不反對,只要他們莊重地唱出有屬靈份量的聖詩,這些詩歌也能提起我們敬畏神的心。然而,現在許多教會都以「敬拜小組」取替傳統詩班。這個「敬拜小組」主要以年青人為重,他們身穿潮流服飾,以流行樂隊的樂器,以世俗的詩歌,在教會台上大唱大跳地,惹動肉體地帶領會眾敬拜神,把教會的講台變成舞台。基督徒其實根本不需要世俗的方法去協助我們敬拜,我們只需按著聖經的規範,用心靈及真理去感謝讚美神,這就是神所要的敬拜了。弟兄姊妹,我們千萬不可用人的「凡火」來獻祭給神,這是神所恨惡的!

(四)神學世俗化

以前的神學院,的確是培育靈性,增進聖經知識、操練恩賜的地方。這些神學院大都是由敬虔愛主的神僕帶領及管理。他們的聖經知識當然是非常豐富,但一般信徒對他們最深刻的印象,往往是他們敬虔的見證與生命,而不是他們的知識。所以他們栽培出來的學生,很多都是著重生命見證及靈性操練的工人。可惜今日的神學院,很多都已經大大的變質,不看重神學生的靈性操練,用屬世的學問代替聖經知識,用學術成果代替屬靈恩賜,甚至與異端交流及合作,失去真理立場。神學院為甚麼會變成這樣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帶領神學院那些上一輩敬虔謹守的院長及導師漸漸退下去的時候,神學院被一些高舉知識,輕看敬虔的操練及不理會真理立場的世俗神學學者們進佔了。

神學院為了提高學術水平,一般都喜歡聘用在外國神學院畢業的人。其實在外國讀神學並沒有問題。最大問題是讀神學的人一般都希望就讀一些有名望的學府,而這些學府往往著重學術過於信仰立場(許多都不信聖經無誤)及靈性培養。他們從那些神學院學成歸來,就用那些有問題的資訊教導下一代的神學生。這十多二十年來,新神學及新正統神學的麵酵已經滲入了教會,我們可以從神學期刊不時宣揚巴特、潘霍華、莫特曼的教導看到。

神學院雖然聲稱他們也重視教導聖經,但事實卻證明他們是口不對心。研讀聖經科目明顯越來越少,而與聖經無關的科目卻越來越多。以前的聖徒生活簡樸,輕看享樂,有受苦心志。現今的神學教授高薪厚職,生活寫意。以前的聖徒生活及事奉單單仰望神的供應,不向人問捐,有屬靈的氣節。現今的神學院用盡各式各樣的籌款活動來勉強維持工作。但雖然如此,還是常常入不敷出,欠債纍纍。神學院本身也是用著各種屬世的方法來教授神學及經營神學院。神學院儼如一所屬世的大學一樣。他們出盡辦法去獲取經費,增收學生、提高學院的學術地位等等,甚麼分別為聖的立場,根本沒有多少人理會。

現今許多神學院公開教授新派神學(反對基督的神性及神蹟)、新正統神學(不信聖經無誤)、靈修神學(中世紀天主教修道院的神秘主義)、靈恩神學(高舉說方言及神醫恩賜)、心理輔導學(高舉人的自尊心,以人為出發點的輔導學)、毀滅主義(不信地獄刑罰是永遠的)、俗世主義(撤銷聖經中「不要愛世界」的教導)、進化論(世界及所有生物是進化來的)等等。楊牧谷說「沒有愛世界與不愛世界之分」,因一切都是神造的;梁家麟說華人祭祖只是中國人表達孝道的文化;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李思敬博士說挪亞方舟是用神話表達真理,香港神學院蘇遠泰博士著書質疑地獄形罰是否永遠,趙崇明博士說「聖經不等於啟示,只有耶穌基督是啟示」等等。這些都是華人神學界有名望的人士,因為想遷就不信的人及增加自己學術的權威,加進了許多新神學的學說,公開教導與聖經不符的道理,這都是出於他們不信聖經無誤及全備的後果。

教會世俗化是一條不歸之路。教會不分別為聖,就會失去屬靈的能力,也失去了見證的地位。我們看見教會沒有分別為聖,主要原因就是人對神及祂的話語失去信心。他們不以信心的原則去為主作工,把世俗的方法及道理帶進教會。然而,神清楚吩咐我們說:「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甚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林後6:14-18)。請注意,以上經文不是出於舊約律法,而是新約書信。雖有神學家嘗試把這段經文曲解,目的是想取消或淡化這個分別為聖的命令,但愛主的人不能把這麼明確的吩咐置若罔聞。

若教會能不靠世界的方法牧養及作工,停止以新神學派的學術權威去解釋聖經,單單信靠神及祂的話語,教會復興就有希望了。求神潔淨祂的新婦!我們看看以前的屬靈偉人對教會世俗化的看法。

在這離經叛道的日子,有些人認為教會沒有比這更可恨的事,就是走向世界去學習它的行徑、聽從它的格言、和獲取它的「文化」。事實上,這想法是,我們藉著效法世界去征服它。這和聖經背道而馳,就如光和暗對立一樣。

近來,人們作出巨大嘗試,要使教會接受世界。不管這帶來了那方面的成就,但已得出這個結果――世界已將教會呑没。

—司布真

新約聖經裡有一條很明顯的界線,這界線把教會與世界清楚劃分開來,中間並無緩衝之地。主不贊成善意的妥協,祂絕對不容許信徒選取世界的法度和行走世界的道路。在現今流行的錯誤觀念中,有一種源自福音派圈子裡最嘈吵的宗教活動,它就是︰時代在改變,教會也必須跟着改變。基督徒必須調整方式,以因應人們的要求。如果他們只要十分鐘的講道,就給他們十分鐘的講道﹗如果他們想要膠囊裝真理,就給他們吧﹗那些擁護妥協的人堅持說︰「信息是一樣的,只是方式改變了。」這種把所多瑪誤以為是耶路撒冷,把好萊塢誤認為是聖城的心態,簡直是迷路得很,只可比作自稱為基督徒的人瘋狂了,因為他們犯了污蔑聖靈的罪﹗
今日的基督教已經被沖淡並軟弱到一個地步,它所給的治方若是毒藥,也不會傷害任何人;若是藥物,亦不能醫治任何人!

教會勝過世界的能力是源於與它的不同,永不是與它的融合。

歷世歷代以來,教會曾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世俗娛樂,認為它其實就是浪費時間的玩意。逃避良心不安的去處,使注意力離開道德責任的陰謀。因此被今世之子徹底地加以妄用了。然而近來教會對於被人妄用已感到厭倦,已經起來奮鬥了。教會似乎已經決定有若能征服娛樂大神明,教會也可以與它合作,並盡所能去利用它的力量。所以我們今天會驚奇地看見有千千萬萬金錢被用在為所謂天國之子聚備不神聖的世俗娛樂之事工上。宗教的娛樂,在許多地方正迅速地將神的嚴肅事工排擠出去。許多教堂在這些日子裡,已經變成只稍勝於低級戲院。那些第五流的「製片家」在那裡販賣他們的冒牌貨色,而它們卻是那些佈道領袖們所完全贊同的,那些領袖們甚至不能引一節聖經為他們的過失辯護呢。而且,也難得有一個人敢反對一聲。

娛樂大神明主要是用講故事來娛樂那些熱愛它的人。愛聽故事乃是兒童的一種特性,而它卻迅速抓住了我們今日那些不長進之聖徒的心,以至有不少的人設法靠編造不實在的故事,並對教友擺出各種假面具去服事他們,以便過一種舒適的生活。在兒童身上是自然而又美麗的事情,若堅持在成年人身上也要有,那就不免使人吃驚了。如今它出現於聖殿,並且想被人視為真宗教,那就更加使人吃驚了。

—陶恕

今天有一種普遍、世俗化的基督教――一種廉價的基督教,它不會冒犯人、不需要犧牲、不需付代價,也一文不值。

—萊爾

作者:周子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