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儿遭到破坏的预言

经文:马太福音 二十六 章 51 至 56 节

26:51 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26:52 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26:53 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

26:54 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

26:55 当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

26:56 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祂,逃走了。

 

较之许多曾身处恶劣环境的人,主耶稣现在所要面对的,实际上还要恶劣得多,所受到的迫害更加凶险,若因此而选择逃避的话,应该是合情合理的。纵然在圣经中,清楚地预言弥赛亚必须死在耶路撒冷,若是主耶稣坚决不上耶路撒冷的话,祂就不会被钉在十字架上。即使是要上耶路撒冷去,祂只要避免前往客西马尼园,那么就不会被捕。又或者真的要去到客西马尼园,只要不让犹大和祂亲嘴,那些人就无从捉拿祂了。最后,若不是耶稣愿意束手被擒,那么也没有人可以得逞。可见祂实在有太多的机会,是可以逃离险境的。

然而,主耶稣从没有意图逃避危难,但有谁想到:在主耶稣一生的处境中,最危险的是什么时刻呢?

暴风雨来临的前夕,通常都是特别宁静,但却使人感到不安。正如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时候,万籁俱寂。祂的门徒多次尝试集中精神,投入祷告之中。然而,却因身体疲惫,结果都睡着了。

当主耶稣第三次祷告回来的时候,看见门徒仍然是在睡梦之中,于是叫醒了他们;他们当然不知道身陷险境。主耶稣本来想把将要发生的事,一一告诉他们。可是也没有这个机会,因为三本符类福音都一致描述:“说话之间”,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可能因为彼得在较早的时候曾经表示,就是和耶稣同死,也是不能背弃主的。因此彼得就在这一个时刻,表现得无比英勇,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一个耳朵。

主耶稣在世,不但在说话和行动上,要符合和应验有关祂的预言。而且更加要确保有关祂的预言,不能遭到任何人或事情的破坏。就好像这个例子,彼得这一个举动,很明显是为了保护主耶稣,本是无可厚非的;特别在古代的环境中,彼此用刀杀戮,乃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况且这一次是主耶稣允许他们带刀的﹝注一﹞。但怎知彼得这一个举动,像骨牌效应一样,可以将圣经以后的一切预言,完全推倒过来。

所以主耶稣即时大力的阻止,并且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

从这里看到,主耶稣是很清楚自己来到世间,将会遭遇到什么事情。不论祂的降世、传道生涯、别人怎样对待祂以及最终怎样死亡等等预言,都会按著时间的来到,一一的应验。

当中有很多预言,是可以避免发生的,例如有不少的人,苦劝耶稣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如果耶稣应了他们的好意,那么有关耶稣怎样死亡的预言,便会落空了。相反,也有不少的预言,是无法预知、同时也不能去拦阻它发生的。例如在这里提及到,当众人来捉拿耶稣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彼得竟然拿出一把刀来,削掉了大祭司仆人的一个耳朵。若果他因此就救了耶稣脱离险境,又或者因此而触怒了兵丁,令他们杀死了主耶稣和门徒们的话,那么圣经便要改写了。

彼得这种以人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做法,最终需要主耶稣动用祂真正的身分和能力,来修正这一个“险些儿遭到破坏的预言”。使圣经的预言,返回它原有的轨道上。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耶稣阻止了一场武力发生的背后,揭示了以下两个颇独特的启示:

 

一. 拥有多种能力

 

1. 非比寻常的身分

主耶稣来到世界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真正身分,介绍给世人知道。当来到客西马尼园的时候,距离祂离世的日子,已经很接近了。就在这短短的个多小时里,祂将自己的身分和所拥有的能力,表露无遗。

首先,主耶稣在这里提出一个拒绝彼得帮助祂的原因,就是原来祂随时也可以求天父,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保护祂。这里所谓一“营”,是一种罗马士兵编制的单位,数目从三千到六千不等。意思即是说,在耶稣的身旁,随时可以差遣七万二千个天使来保护祂。这对比彼得单人匹马的能力,真有天渊之别。所以,主耶稣若是要逃避那些带着刀棒来捉拿祂的人,实在轻而易举。

回顾当主耶稣初出来露面,接受魔鬼试探后,圣经就已经记载,有天使来伺候祂﹝注二﹞。同时,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时候,就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祂的力量﹝注三﹞。这显示出,特别是当主耶稣在危难的时候,天使怎可以坐视不理呢?

况且,主耶稣更知道,祂在被捉拿以后,会遭遇一连串的诬告、欺凌和最终被钉在十字架上。但主耶稣为了使经上的话得以应验,所以放弃了彼得的帮助和天使的营救。这实在是令我们感到意外的。试问在世界上,有那一个人在受到人身的威胁时,若有能力的话,而不去反抗的呢?

无论如何,我们从这一段的描述中,知道了主耶稣在世,实在有一些超凡的能力去保护祂,究竟祂为什么会拥有这些能力呢?下一段,将会找到一个很好的线索。

 

2. 满有威严的名字

当那些人来到客西马尼园,要捉拿主耶稣的时候,祂反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

意思就是说,他们要捉拿主耶稣,天天都有机会,因为祂常在殿里教训人。即使要在晚上进行,也用不着带那么多人来,况且又带着刀棒;因为主耶稣并不是一个悍匪。

既然有那么多带着刀棒而来的人,他们又为什么这样的怯懦,即使在找到了主耶稣以后,仍然不敢上前去捉拿祂。这反映出在他们的心目中,知道和承认主耶稣是拥有一定的能力的。

最奇怪的,就是在约翰福音十八章4至6节中所记载:“耶稣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卖他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那里;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

耶稣主动出来承认自己的身分,之后他们倒在地上的这一个反应,肯定不是一件偶然的事;相反,它是与耶稣一说“我就是”有关的。

这是为什么缘故呢?

原来当耶稣一说“我就是”的时候,在原文直译为“我是”。这乃是在旧约圣经中,耶和华神宣示祂自己时所专用的称号。正如祂曾向摩西介绍自己说:“我是那‘我是’﹝注四﹞。”可见主在这里所说的“我就是”,乃是宣告祂的神格,表明祂就是神。

当主耶稣在宣告自己是神的时候,显示出何等的威严与力量,当中所产生的能力,足以把士兵推倒在地上。

 

3. 施行神蹟的能力

单从以上两点,我们已经清楚知道,主耶稣所拥有的能力,有别于一般人。但最能表现主耶稣拥有施行神蹟的能力,就是祂把那人的耳朵,立刻医好了﹝注五﹞。说来也很奇怪,四本福音书都有记载,大祭司的仆人的右耳被彼得削掉了;但只有路加福音特别记载,耶稣把他的耳朵医好了。大概因为路加福音的作者是一位医生,所以怎能容忍看到有人的耳朵在流血而不理会呢?

这反映了一件事,就是主耶稣本来是用不着去行神蹟的。事实上,主耶稣也从没有医好那些因意外受伤的人。但因着要帮助彼得处理“那无法收拾的局面”,才在迫不得已之下,医好那人的耳朵。因此,即使撇除了天使的保护以外,单是主耶稣一人,已经有能力打退一切要来捉拿祂的人。

既然主耶稣恒常都有天使的保护、同时自己也是神的儿子,并且也能够施行神蹟,那么祂为什么在被拿的时候不反抗呢?可见,祂完全遵行天父的旨意;更重要的是:为要使以下多个预言得以应验。

 

二. 应验多个预言

在新约中,大概每二十节经文,就有一节是和预言主耶稣基督有关的。自从主耶稣被捉拿以后,更加进到一个预言应验的“密集期”。因此我们可以说,以下几个预言应验,是很具决定性的:

 

1. 祂要被钉

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内容,一而再、再而三,最主要的核心,就是祈求父神把祂的苦杯挪开。意思就是说,可不可以不让祂钉十字架。

从主耶稣出来传道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清楚知道,有一天自己将要被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为什么到了最后的时刻,又好像要反口呢?其实这只不过是反映出,钉十字架对肉身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其实钉十字架,不单是在肉身上感到痛楚。之前,亦要受着各方面的鞭打、凌辱、讥讽、受审和被诬告等等。正因这个缘故,“拒绝被捉拿”对主耶稣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诱惑。即使是在被捉拿之前,又要容许犹大与自己亲嘴﹝注六﹞,单是这一个动作,就足以令耶稣在身心灵上都难以忍受。

圣经的预言,好像锁链一样,一个紧扣一个。主耶稣若是不愿意被钉十字架,祂就不应该来到客西马尼园;或者更可以推前一步,祂不应该上耶路撒冷去。若然这样,日后的一切预言便会自动解体了。相反以上所说的一切,都在祂意料之中,这就是主耶稣钉十字架最宝贵的地方;将一切有关祂的预言,都确保能准确地应验。

 

2. 保守众门徒

根据约翰福音十八章记载,犹大领了“一队”兵﹝注七﹞,而当中又有“千夫长”在场,所以估计前来捉拿主耶稣的人,起码会有百多人。照道理来说,单是要捉拿主耶稣,肯定不需要那么多人。可见他们的目标,应该就是主耶稣和祂的门徒。

所以即使是主耶稣能够安然无恙,但只要其中有一两位门徒被捉拿了,或受到伤害的话,那么圣经的预言,还是不能接驳下去。因为曾经有两个不同的预言,是关于主耶稣门徒的。

其中一个是在约翰福音十七章12节说:“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犹大卖主是自己一手所策划,断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他,但却是圣经早已记载的。

另外一个则在约翰福音十八章9节记载:“这要应验耶稣从前的话,说:‘你所赐给我的人,我没有失落一个。’”

为这缘故,主耶稣曾在被捉拿的时候,主动的问对方说:“你们找谁?”然后主耶稣却直认不讳,并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目的就是要确保,祂所有的门徒,都能够安全地离开。

结果,兵丁们只捉拿了主耶稣一人。

 

3. 门徒要分散

早在耶稣降生之前几百年,就有先知撒迦利亚(亚十三章7节),提到牧人被击打,羊就分散。主耶稣在最后晚餐的时候,就直接套用这一句话,来形容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并且向门徒指出:“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注八﹞。”

所以主被捉拿、门徒要分散、以至日后主耶稣复活,最终在加利利再相聚,这一连串的预言,都是紧扣在一起的。果然在主耶稣被捉拿以后,马可福音就特别强调:“我天天教训人,同你们在殿里,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事成就为要应验经上的话。门徒都离开祂,逃走了﹝注九﹞。”

门徒原本是一心一意要跟随主耶稣,现在既然祂已经被捉拿,所以门徒要分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在主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门徒更加失去了一切盼望,大家岂不各散东西?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都成为定局了!

若是主耶稣没有复活,门徒也不可能会再相聚。同时门徒之所以能够再有信心走在一起,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主耶稣早在最后晚餐的时候,已经预先告诉了他们,牧羊人被击打,羊就分散。这也是主耶稣说预言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在结束这一题目的时候,笔者要指出,耶稣拒绝彼得的好意,让自己走上十字架的路,背后包含了几个很重要的意义。第一,主耶稣从始至终,不论顺或逆,都愿意专心顺服父神的旨意。目的是使圣经的预言,一个又一个的得以应验。其次也表明了:主耶稣为爱世人的缘故,甘心死在十字架之上。最后,祂以人的身分,选择了面对苦难,活出人类最高尚的情操。

 

注:

﹝一﹞路加福音二十二章36至38节。在这里记载,门徒当时携带了两把刀。

﹝二﹞马太福音四章1贡1节

﹝三﹞路加福音二十二章43节

﹝四﹞在很多的英文圣经译本中,都把出埃及记三章14节译为“I AM WHO I AM”。

﹝五﹞路加福音二十二章51节

﹝六﹞丁良才,<耶稣圣蹟合参注释>,香港:証道出版社。一九五九年,页503。亲嘴两个字的原文,是和一个介字并合的,有多次的、急切的或热烈亲嘴的意思。

﹝七﹞“一队”原文是squad,按罗马编制约有六百士兵。

﹝八﹞马太福音二十六章31至32节

﹝九﹞马可福音十四章50节

 

作者:李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