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盲点”

关于“心理学”带来危机,这是有目共睹的,全无争辩的需要。今天世人事事都以“心理学”为一切道德行为的判断准绳;且看各国法庭,在判案前都征询心理学家的意见;再看各大神学院,纷纷教授“心理学”,以为这样装备传道人,他们就更有效地辅导会众。还记得蔡元云医生很早期就呼吁,各教会应该聘请一位“心理辅导员”和一位“传道人”,并肩合作来牧养教会才为有效。下意识地认为,“传道人”用圣经真理来辅导会众是不足够的。他们不知道这样说,等于将圣经贬为“不够用”;与保罗所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背道而驰。请注意,这里所说的“善事”,原文或英文是“good work”;意思是,圣经装备已经够“完全”,可以做好各样的工作。

其实“心理辅导”真的比“圣经辅导”更有效吗?笔者在许多年前已经读过一些由攻读过心理学硕士或博士的心理学家写成的,反对“心理辅导”的书。他们一致指出,“心理辅导”对许多“心理病”的治疗都是无效的。不但如此,众所周知,所有“心理学”派别的始创人都是反对圣经的,而且他们还应用一些“催眠术”、“巫术”、“邪术”或“通灵术”来为人治疗,简直就是请“邪灵魔鬼”来帮助治疗,明明违反圣经真理。所以,基督徒心理学家不应该失去“忌邪之心”,与魔鬼搭上关系。

近几年来,网上和香港《时代论坛》都流传一些由陈天祥、罗丽雯等人写的文章,大力支持“心理学”,反驳“心理学是末世大迷惑?”继而有林慈信、张逸萍等人却大力反对“心理学”,写了不少文章驳斥他们。两个阵营的人都称为基督徒。笔者不是研读“心理学”的,没有资格加入他们的行列,说三道四。但是笔者也可算是一个圣经学者,有感动从圣经真理角度来对自称是“基督徒心理学家”分享一点意见,盼望可以提醒他们,不可离弃圣经真理。

“心理学”与“灵界”

首先我要指出,“心理学”既然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学科,涉及人类的“内心世界”──知觉、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道德观念等领域;然而,笔者要问,所谓“心理学”的“心”是指著什么而说呢?不信圣经的心理学家认为人只有“身体”,没有“灵魂”,所以他们只从人的大脑、内分泌、遗传因子、病态……等方面着手去研究。可是,当他们从这几方面去找答案,却找不到之时,他们就藉“催眠术”或“秘术”去作“深入研究”,创作出一些无法验证的新名词出来,例如“潜意识”、“家族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无意识”……等。这些新名词,创作的人无法验证,听的人也无法验证,只因为创作者有“博士”学位,在“学术”上似乎有点地位,人们就以为他们所说的是真理,将他们胡思乱想的东西“照单全收”。

其实“潜意识”和“无意识”是什么?我们研究“邪灵工作”之时,却发现被“邪灵”搅扰或附身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在接触邪灵之时,叫自己“思想空白”──不去分辨那进来的灵。例如,佛教和印度教常教人“打坐”或“冥想”,都是要人先处于“思想空白”状态;打太极的人,打到高深境界之时,也劝人要“思想空白”;灵恩派人士常经历到所谓“被圣灵击倒”、“说方言”、“圣洁大笑大哭”、“滚地抽筋”、“昏迷”……也是因为“思想空白”,所以他们经历这些怪现象,都是不明所以然的;许多人在疯狂的流行演唱会中,或在“追求圣灵充满大会”中狂叫、狂跳、也会“思想空白”……。凡此种种使自己“思想空白”的状态,邪灵都有机会进入他们里面,因为他们故意叫自己不去分辨进来的邪灵。其实所谓“思想空白”,说清楚一点,就是“心理学”所谓的“无意识”。

近来有越来越多学者指出,“心理学”根本不是一门“科学”。笔者认为,一般世人接纳相信心理学,已经属于“迷信”;“基督徒心理学家”既为基督徒,当然相信人有“灵魂”,为什么不起来指出“心理学”未能针对人的“灵魂”呢?要知道,支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不单是人的大脑,也是人的“灵魂”。圣经认为,人的“灵魂”能叫人明白属灵的事;因此,人若忽略属灵的事,圣经就认为他的灵败坏了,与禽兽无别,并且称这样的人为“禽类人”。所以,“基督徒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人的“灵”主宰人内心世界哪些领域?人的“魂”又主宰什么领域?“邪灵”在不信者心中如何运行工作?“圣灵”在一个人心中如何引导他悔改归向神?罪人和属灵人在心理功能上有何分别?先知和神人在心理上又有什么分别?“罪性”是什么?怎样影响一个人犯罪?“被鬼附”又是什么?魔鬼怎样压制一个人,叫他不由自主?……。可惜这些问题,所有心理学家都一无所知,因为凡宗教的事,他们都认为,不是他们研究的领域。是的,灵界的事物,根本不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所以笔者现在不是对一般不信主的心理学家说话,而是对“基督徒心理学家”说话──你们明知“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围极为有限,而你们也相信灵魂、罪性、邪灵、鬼附、圣灵、启示、感动……等道理,然则你们怎知道“心理辅导”有效呢?

本来,“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是由“灵魂”ψυχ?(psyche)和“研究” λ?γο?(logos)所组成。所以有人认为亚里斯多德《论灵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但是众所周知,“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是1879年由德国的冯特 (Wilhelm Wundt)在莱比锡大学正式成立的。由于要在大学里建立“基础心理学”成为正式的“学科”,就必须归纳为“自然科学”,一切都以自然科学为范畴,这样“灵魂”的问题就被划分出去,不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了。可是,等到他们要深入研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之时,他们又闯入人的“灵魂领域”去研究,只不过他们不承认这是“灵魂领域”而已。他们改用一些无法验证的新名词来取代“灵魂”,就如“潜意识”和“无意识”之类。他们甚至不惜借用“催眠术”、“巫术”和“通灵术”来研究,其实是藉“交鬼”的途径去研究。

就以他们所宣称的“内在治疗”(inner healing)又称为“记忆治疗”(Memory Healing)为例,他们先把一个人“催眠”,然后在这个人“失去知觉”的状态下,“提示”他返回年幼时被人欺负的情景。这人回想当时被人欺负,表示很惊慌,催眠师就提示他,说:“不要怕,现在你会看见一个穿白衣的主耶稣前来保护你……。”于是就说,主耶稣医治了那人的内心创伤。可是,我们应该追问,那个被催眠的人所见到的影像,怎么知道真是主耶稣呢?主耶稣怎可能被催眠师支配,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呢?那影像既然可疑,怎么知道这样的治疗有效?会不会全部都是欺骗?

有催眠专家指出,一个人被催眠,所提供的资料不一定准确。举例说,有一次,一个催眠师问一个被催眠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说出的名字,竟然是一部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是不存在的!可见,被催眠的人在记忆中寻找所要求的“名字”,已经失去分辨能力,分不出小说虚构的人名,和真实的人名。试问这样的资料怎会可靠呢?

但是,不信主的心理学家却用“催眠术”提示一个被催眠的人甚至返回“前世”,然后问他叫什么名?这人在催眠的状态下,说自己是一个已死的人,名叫“陈某某”;于是这位心理学家就说,那个死人已经轮回投胎,变成这个人。之后,心理学家又提示他回到五千万年前,问他是谁?他竟然说,自己是一条“四脚蛇”!这位心理学家就说,原来五千万年前一条“四脚蛇”借着轮回投胎,而进化到现在,成了这个人。请看,这个不信主的心理学家竟然将印度教的“轮回”观念,结合“进化论”,而猜想这人是由一条四脚蛇变成的。他完全没有问,四脚蛇怎会用人的语言来回答?证明这种研究方式,实在是糊涂至极!

今天的“心理学”糊涂乱猜,又结合“邪术”,已经有许多学者起来指斥。请看,精神病学者福乐托利 (E. Fuller Torrey)所作的见证,他说:“西方精神病学者所采用的技术,除了少数例外,正正与巫医所沿用的技术是具相同的学理。”另外,又有精神病学家、历史学者“艾伦百格尔”(Henri F. Ellenberger)在其经典之作《The Discovery of the Unconscious》一书中又指出──“近代动态心理疗法,衍生自原始医药……,透过驱邪的法师、巫医、与催眠师,引发出‘珍妮特’、‘佛洛伊德’、‘艾德勒’,和‘容格’体系内,动态精神病治疗法的研究成果。其实他们的心理治疗法都是古代‘萨满教’(shamanism)的近代模式。‘萨满教’所教导的就是接触灵体。”所说的珍妮特、佛洛伊德、艾德勒,和容格,这几个人,都是“心理学”几派的鼻祖,和著名人物,都是反对基督教的。笔者要质问“基督徒心理学家”,你们怎可能拜他们为“师”,又用他们的方法来辅导人呢?

众所周知,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原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宣称:“宗教是世上人性摆脱不了的精神恐惧症。”怪不得精神病研究学家汤玛士萨斯(Thomas Szasz)认为“佛洛伊德”的见解,根本就是“伪装科学的宗教,它确是试图摧毁真宗教的欺诈宗教。”他利用“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dream analysis)去发掘人的“无意识”。认为我们之所以变成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全因为“无意识”影响着我们整个生命。所以人不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因为都是由父母在自己童年时所塑造成的。“心理学辅导”最主要的途径,是将人的罪咎感全部推卸到父母或别人身上,使接受辅导者变成“无辜”的受害者。“佛洛依德”因此推论出“恋母杀父狂”(Oedipus Complex),认为人一出生,就在性欲上循四个阶段发展──口腔的(oral)、肛门的(anal)、阳具的(phallic)、和生殖器的(genital)。又说,男婴出生时,就已经藏有想要与母亲性交,和想要杀死父亲的倾向;女婴则相反。“佛洛伊德”的思想差不多每事都与“性”拉上系关,怪不得有人指出,自从“佛洛伊德”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全世界就“性滥泛”;“性放纵”的案件与日俱增,极多家庭因此败坏,离婚率达到最高峰,同性恋疯狂,各类性变态的行为非常普遍。

另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学者“容格”(Carl Gustav Jung),他所倡导的“心理学理论”更是直接从“引诱人的邪灵”而来。他母亲和外祖父都是著名的招魂师,常藉“降神会”与死人接触;容格自己的博士论文也是根据降神会写成的。1916年容格的家人声称他们长期与一个十字军战士之“灵体”(鬼魂)接触。容格常提倡占星学、魔法、易经、神秘主义、亡魂问卜术、见异象、解梦、主动想像、瑜伽、冥想等等。

“心理学”牵涉许多种邪术,这是众所周知的。今天的“心理学”又广泛地应用“积极思想”(Positive Thinking)来为病人治疗,称之为“观想”(Visualization),或“引导影像法”(Guided Imagery),还有其他种种名称,譬如Positive Confession,Possibility Thinking,Probability Thinking,Creative Visualization,Dynamic imaging,Positive Imaging和Imagineering……,有些中文书译作“想像治疗”。他们教导病人进入极度松弛状态,将心中的其他思想敞开,然后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幻想成脑中一幅图画,集中精神拚命去想像是真的,据称这样就会释放出“心灵力量”来支配物质世界,为自己创造出所想要得到的东西来。这样的“积极思想”已经被证实是从印度教渗入西方社会的“新纪元运动”带来的“通灵术”。而且,这种“积极思想”不但证实无效,还在灵恩派教会中害死了数以百计的人的性命。

“心理学”其实对于“灵魂”和“灵界”一无所知,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有“灵魂”和“灵界”这回事。但他们深入研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如何支配人的思想、情绪、行为、人格、道德……之时,其实已经闯进人的“灵魂”,又与“灵界”的邪灵接触。对不信的心理学家来说,我们反而不能怪责他们;但是对于“基督徒心理学家”,他们明明知道,除了人的“大脑”之外,支配一个人的思想、情绪、行为、人格、道德……,最主要是人的“灵魂”。所以《圣经》才说,“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弗2:2)但他们研究人的“心理”,完全忽略了悖逆之子心中有“邪灵”,叫他们的行为悖逆;又忽略一个人之所以能悔改信主,全是因为“圣灵”在这人里头做感动、改变、和重生的工作。试问,他们的“心理辅导”怎可能有效呢?

圣经中的心理辅导

笔者不是一面倒地反对“心理学”的。我们知道,“心理学”中属于“常理”(common sense)部份,是可以接受的。《圣经》有不少教训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心理学。就如圣经说:“喜乐的心乃是良乐;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17:22)

人类第一次“心理辅导”是由神给该隐进行的。但神所用的方法,和提醒该隐所要注意的,却是今天的“基督徒心理学家”所没有注意的。神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他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他。”(创4:6-7)这短短的两节经文,说出无限的道理。让笔者将这节经文仔细分析:

1)神并不像今天的“心理辅导”那样,将该隐犯罪的责任推卸给别人。虽然我们相信,亚当和夏娃的“罪性”或“遗传因子”有份影响该隐犯罪,但那些影响所占的百份比很少;神针对的是该隐自己应负的责任。提醒他要小心自己内里的“怒气”,和外在的“罪诱”,都是犯罪的主因。

2)神问该隐“为什么发怒?”目的是叫他思想,他这样发怒“合理不合理”?神赐给人类“理性”,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有了“理性”,就可以分辨错与对,这是人类第一度防线。神又教他思想──行得好,当然蒙悦纳;行得不好,当然不蒙悦纳。若以为“发怒”可以解决问题,就非常不合理了,何况他的兄弟亚伯并没有得罪他!所以他这样向弟兄“发怒”,更是不合理。请看,神这样教导该隐,才是最合适的辅导。

3)神又问他说:“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这句话是要指出,该隐以为自己内心的恶念没有人知道;但神告诉他,他的脸色已经将他出卖,任何人都看出他内心的“恶”来,他还不自知。这就是犯罪心理──犯罪者多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其实自己渐渐将内心的恶念流露出来,他还不自知。正如主指出──“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6:45)又说:“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路12:2)像这样的辅导,今天的心理学家有哪一个会这样想呢?

4)神又说:“罪就伏在门前……”。在这里,神形容“罪”像“鬼”一样伏于“门”外,等候里头的人“开门”,就有机会闯进去,全然支配这人,叫他不由自主地犯罪。请问,神所说的“门”,是什么呢?任何人读这段经文都明白,这是“心门”,代表人的“自由意志”。神教导该隐,只要不开“门”,撒但就是天大本事,也不能开这门,强逼人犯罪。人若不开这“门”,即使是全能的神也不能进来,所以主才对老底嘉教会的使者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3:20)主说这话,是引用《雅歌》中的“良人”求“佳偶”开门的话。当“佳偶”迟迟不肯开门之时,良人“从门孔里伸手进来”,想要自己开门(歌5:4),但开不到;这时,“佳偶”的心才被“良人”打动,愿意出来开门。可是已经太迟,“良人”转身走了。试问今天的心理学家,有哪一个会教导人如何防守这“门”?有哪一个能明白“罪”如“鬼”,等候人的自由意志去“开门”?有哪一个能明白“不开门”(自制能力)的秘诀何在?有哪一个能明白魔鬼的能力不能胜过人的“自由意志”,所以才等候人开这门?若要深入研究“心理学”,是不是应该从研究如何把守这“门”着手?但是,我们看不见今天的心理学家有这样的教导,只见他们常常教导人“离婚”,以为离开心理创伤的环境就能“心里舒畅”一点;又教导人用“发泄”、“放纵”、“摆脱约束”……等方法来将“压力”舒泄,这样就可以开心一点。很明显,他们的教导是逃避,不是医治;他们的目标是舒泄压力,不是循圣经真理去教导人与人和好、饶恕,藉牺牲的爱来为主作见证,来治死老我……;他们的教导与神的教导刚刚相反。

5)神又说:“他必恋慕你;”意思是说,“罪”会像人的妻子那样“恋慕”人,引诱人开门。请注意,神判决女人夏娃之时,说:“妳必恋慕妳丈夫;妳丈夫必管辖妳。”所说的“恋慕”,与现在神劝该隐的“恋慕”是同一个字。心理学家从来没有想过“罪”会像“鬼”;“罪”后面有“魔鬼的势力”;“罪”有一种“恋慕力”,像妻子恋慕丈夫一样,以温柔、娇媚、体贴的态度来引诱人“开门”。就如“大利拉”多次引诱“参孙”将能力的根源说出来,“参孙”明明知道妻子多次出卖他,他还是胜不过妻子“温柔、娇媚、体贴”的“恋慕”,将自己能力的根源说出来;试问今天的心理学家,有哪一个能这样提醒人呢?老实说,许多心理学家都没有注意到“罪”为何物,只将所有罪解释成为“压力”,又教人如何“舒泄”这些“压力”,不但消灭犯罪者的罪咎感,同时还叫他以为自己是“受害人”──被外间来的“压力”所害。

6)神继续教导该隐说:“你却要制伏他”。能“制伏”罪的方法,就只有“不开门”。请注意,神所说的“制伏”,在原文也与“妳丈夫必管辖妳”的“管辖”同一个字。这字在圣经中通常译作“管辖、统治、掌权……”。神的意思是,若要制伏“罪”,不随便“开门”,就得要做个“大丈夫”,懂得分辨叫你开门的声音是“鬼”的声音,还是“妻子”的声音?还要善用神所赐的“丈夫权柄”去“管辖妻子”──顺从神的命令,不吃禁果,胜过爱妻子的心,被娇媚的妻子一劝,就随从她吃禁果;应该想到“女人夏娃”曾经中过蛇的诡计,以后就不要再让“她”做主了。试问今天的心理学家,有哪一个是这样辅导人──叫人顺服神,运用丈夫的权柄,不随便听从妻子的诱惑?

其实圣经记载了许多辅导人的真理;靠圣经──神的话,已经足够。保罗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后3:16-17, 4:2-4)请注意,保罗所说:“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和“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就是“辅导的种种途径”。特别是“督责”和“责备”,这是带有权柄的辅导,能唤醒在罪中沉迷的人,叫他们看清楚罪的真相。保罗认为,圣经在这方面已经能叫属神的人“完全”,凡“厌烦纯正的道理”的人,其实就是厌烦圣经;人“增添好些师傅”,就是在圣经以外增添一些“荒渺的言语”。今天的神学院和教会,热心去增添“心理学”,就是这一类。因为不去寻求神的指教,反去寻求污鬼邪灵的指教。

二元论与三元论

我们说,心理学家不明白“灵魂”和“灵界”,所以他们的辅导无效。这一点在不信主的心理学家故然是这样;为什么在基督徒心理学家也是这样呢?原因是“灵”与“魂”很难分辨,所以连神学家也分为两大派──“二元论”与“三元论”。

“二元论”的学者认为“灵”(spirit)与“魂”(soul)这两个字,在《圣经》中常常“互换”,显示两者其实是同一样东西。所以他们认为人的结构是由“非物质部份”(灵魂),与“物质部份”(肉体)组成的,称为“二元论”。再者,他们又认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创2:7),但希伯来原文的写法不是这样,而是“活魂”(living soul);与《创世记》第一章神所造的“活物”(创1:28)相同,都是“living souls”。因此他们推论,人与动物一样,只有“魂”与“体”两个元素;“灵”与“魂”其实是相同的。他们引据《圣经》说:“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传3:21)指出这里译作“灵”和“魂”两个字,原文都是“灵”(spirit)一个字。

笔者和所有“三元论”学者都非常反对这种说法,理由是:

1)原文的用词虽然相同,神创造的动作不同──按“魂”这个字,原文的意思可以译作“生命”或“呼吸”,所以《创世记》所描述的,其实是指“活物”和“人”都因为有呼吸而有生命。但神特别在人的鼻孔里吹一口气,好像人工呼吸一样,将“灵”吹进去,这是神创造其他动物之时,所没有做的。就如主耶稣复活时,向门徒“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吧!”(约20:22)主分明是效法神创造亚当时的做法,能将“灵”赐给人。

2)“灵、魂、体”是《圣经》的用词──《圣经》明明用“灵、魂、体”三个不同的字(参帖前5:23, 林前7:34, 来4:12),我们就算不晓得怎样分辨“灵、魂、体”,也不应该将“灵”与“魂”混为一谈。虽然“灵”与“魂”十分难以辨明,但《希伯来书》说:“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4:12)意思是,神的“道”如一把利剑,能够刺入剖开,将“灵”与“魂”分开,如同将“骨节”与“骨髓”分开一样。所以作者将“骨”比作人的“魂”,而将“骨”里头的“骨髓”比作人的“灵”;作者又进一步解释,“魂”主宰人的“思念”(thoughts),而“灵”主宰更深一层的“主意”(intents)──这是人最深入,决定犯罪与不犯罪的机关,所以人犯罪会影响人的“灵”灭亡。

3)“魂”与“灵”的原文研究──原文“灵”这个字,旧约希伯来原文是 “ruwach”,这字出现过378次。《钦定本圣经》将它译作 “spirit”有232次,“wind”有92次,“breath”有27次,“side”有6次,“mind”有5次,“blast”有4次,其他译作vain, air, anger, cool, courage, misc 有6次。“灵”这个字在新约希腊原文是“pneuma”,在《圣经》中出现过385次。《钦定本圣经》将它译作“Spirit”有111次,“Holy Ghost:有89次,“Spirit (of God)”有13次,“Spirit (of the Lord)”有5次,“(My) Spirit”有3次,“Spirit (of truth)”有3次,“Spirit (of Christ)”有2次,“human (spirit)”有49次,“(evil) spirit”有47次,“spirit (general)”有26次,“spirit ”有8次,“(Jesus’ own) spirit”有6次,“(Jesus’ own) ghost”有2次,其他译法有21。综合以上的译法,“灵”这个字的意思含有灵、思想、自我、生命、呼吸、风、吹气……等。有时它可以用来代替一个人的思想、理性、决择、心志、感情、渴望、情绪、热情、忿怒、勇气……等。

至于“魂”这个字,希伯来原文是“nephesh”,共出现过753次。《钦定本圣经》将它译作“soul”有475次,“life”有117次,“person”有29次,“mind”有15次,“heart”有15次,“creature”有9次,“body”有8次,“himself”有8次,“yourselves”有6次,“dead”有5次,“will”有4次,“desire”有4次,“man”有3次,“themselves”有3次,“any”有3次,“appetite”有2次,其他译法还有47次。“魂”的希腊文是“psuche”,出现共105次。《钦定本圣经》译作“soul”有58次,译作“life”有40次,“mind”有3次,“heart ”有1次,“heartily”有1次。综合以上各种译法,“魂”这个字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内在自我、生命、气息、呼吸、活魂……等。有时它也可以用来代替一个人的思想、心志、感情、性情、情绪、忿怒、勇气、欲望、爱恶……等。这词只能应用在人与动物身上,不能应用在魔鬼和神身上。

如果将“灵”与“魂”做一个比较,两者确实有许多地方相同,所以这两个字在《圣经》里常常有互换的现象。但是许多学者仍然指出,“灵”这个字用起来,比较多与神有关系;“魂”这个字用起来,比较多与世界有关系。最明显的例子是保罗所说──“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林前2:14)其中“属血气的人”原文直译是“属魂的人”,与“属灵的人”刚刚形成相反,可见“魂”与“灵”是两样东西,不能混为一谈。

4)世人以为人与兽相同──至于“二元论”学者所引用的《传道书》那节经文──“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传3:21)这句话的上文已经说明,这只不过是“世人”的想法而已,不是神启示的真理。因为上文说:“我(所罗门王)心里说,这乃为世人的缘故,是神要试验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不过像兽一样。(以下所说的,自然是世人的错觉)──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这样,最后一句就是世人的错觉,以为人与兽如果都有灵的话,也无法知道人的灵得救而往上升,兽的灵不能得救而下入地。“二元论”的学者实在太过粗心,没有留意上文所说的,表明是没有信仰的世人的想法。

5)《圣经》责备“畜类人”──如果亚当是“活魂”,其他动物也是“活魂”,因此就证明人与兽的结构相同,为什么圣经还责备那些“没有灵性的人”为“畜类人”呢?(诗49:10, 20, 73:22, 92:6, 94:8, 箴12:1, 耶10:8, 14, 21, 51:17, 结21:31, 彼后2:12, 犹10)主耶稣说:“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牠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太7:6)就是因为狗没有灵,不会分别属灵的圣与俗;猪也没有灵,不会明白价值观为何物。可见人是有灵,动物没有。将动物看为与人类相同,其实是自贬为禽兽,何等愚拙?

由于“灵”与“魂”难以分辨,所以心理学家们都不敢,也是没有资格去研究,因为人若不是靠着“神的道”,人就无法“刺入剖开”,去分辨“灵”与“魂”。在这方面,圣经也很少例子将“灵”与“魂”分开;通常圣经论及人里头的“灵魂”之时,总是笼统地说出“灵魂”的各种功能而已;例如,圣经劝人“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可12:30)所说的“心、性、意、力”就是“里外整个人”,包括人里头的“灵魂”在内;此外,圣经又用“心、肺腑、心肠、良心、心志、悟性、思想、意念、主意、智慧、情欲……。”虽然如此,这些功能中,有一些出于“魂”,有一些出于“灵”;所以保罗解释“说方言”之时,说:“我若用方言祷告,是我的灵祷告,但我的悟性没有果效。”(林前14:14)可见,“悟性”不是出于“灵”,乃是出于“魂”。

心理学的盲点

笔者赞成“三元论”,不赞成“二元论”。虽然如此,笔者却认为,这样去争辩多少个“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圣经并不重视“元”──身体、魂、灵并不是组成一个“人”的“三个元素”。圣经认为“灵”才是“真我”,“肉体”只不过是“外衣”或“帐棚”;我们人人都有许多件衣服,难道这些衣服也是人的一个“元”吗?请看,当一个人死时,“身体”就化成灰土,毫无意义;但“灵”要继续存留下去,而“真我”的一切善恶资料和感受,都随着“灵”而永远存在下去,或在天上,或在地狱,都是不灭的。倘若我们复活,也不是再穿上往日衰败的那个“肉体”,而是神赐给我们另一个“荣耀不会杇坏的身体”,可见旧时那个“身体”不是一个“元”,新的“身体”也不是一个“元”。圣经告诉我们,我们的“肉体”原是“尘土”,是没有价值的;我们的“灵”才是最宝贵,因为神称为“万灵之父”,我们的“灵”原是神的儿女,所以一切价值都在于“灵”。

至于“魂”,它不是“灵”,也不是“身体”。按上文《希伯来书》四章十二节的解释,“魂”是主宰人的“思念”(thought)──思想部份,与“大脑”相连;“灵”主宰人的“主意”(intent)──选择决定部份,与犯罪或不犯罪有关,所以出于人的“灵”。这样,我们就明白,“魂”大致上介乎“大脑”与“灵”之间。也许我们可以说,“灵”(真我)想要接触物质界的事物,就需要借着“身体”,所以“身体”只不过是接触物质界的“媒介”;“灵”(真我)想要接触非物质界的事物,就需要借着“魂”,所以“魂”只不过是接触非物质界的“媒介”。但“灵”才是“我”这个人。

如此说来,要准确地研究“心理学”,就不能单单研究人的“大脑”这么简单,还要研究人的“魂”,和研究“大脑”和“魂”如何影响“灵”,叫“灵”作出一切行事的“拣选和决定”。这就是“心理学”的“盲点”。

不但如此,“大脑”属于身体的一部份,身体接触到这个世界的“药物、酒精、毒品……”会有何种反应?身体的“疲倦”、“衰老”、“疾病”、“受伤”……又如何影响大脑的思想?外界的“色情”、“群众”、“美感”、“名誉”……等又如何影响大脑的取舍?这些内在的,和外在的影响,又怎样展转而影响到人的“魂”,又转而影响人的“灵”?

除了物质界的影响之外,魔鬼邪灵又怎样在人“心中”工作?例如,犹大一直以来都偷窃犯罪,对属灵的事物无法领会,但是圣经形容,到最后晚餐时,撒但才“入了他的心”,他就当众出去卖耶稣。我们就要问,撒但为什么到最后才进入他的心?进入他的心之前和之后,有什么不同?到底撒但影响犹大“灵魂”里头那些功能?撒但是在犹大的“思念”上工作,还是在犹大的“主意”上工作呢?除了犹大受到撒但影响之外,初期教会的亚拿尼亚和妻子撒非喇也“被撒但充满他们的心”,所以他们才会欺哄圣灵。这样说来,撒但邪灵在人心里作工,到底可以进入多深,支配人有多深?邪灵何时只是引诱人,何时开始局部附身,何时才全人附身?邪灵怎样借着“今世的风俗”,和“肉体的私欲”来支配人,叫人失去自由?保罗所说那个“痛苦人”,被“取死的身体”支配着,叫他不能作所愿意作的,这人有没有受到邪灵影响?还是只受到“取死的身体”影响?为什么“身体”里头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叫人失去自主权?邪灵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叫人“上瘾”?人若“上瘾”,出于心理成份,生理成份,灵理成份,各占多少?圣灵与情欲相争,人怎样才可以只顺从圣灵,而不随从肉体?……?作为“基督徒心理学家”,你们必须研究这些问题,才配得上称为“基督徒心理学家”,与世俗人的心理学家有别。但是,你们若对撒但邪灵的工作一无所知,怎能叫你们的辅导有效呢?笔者晓得,你们在大学攻读心理学之时,根本没有涉及邪灵魔鬼的研究;若是这样,你们就应该知道,用“圣经辅导”远远胜过“心理辅导”;不应该骄傲,自以为“心理医生”,看自己为辅导专家了。

再者,作为“基督徒心理辅导员”,我们还应该研究圣灵住在我们里面,怎样用真理和大能影响我们的思想行为,这是辅导工作最基本的装备。因为我们知道,圣灵做“保惠师”,祂的责任是指教我们,保护我们,感动我们,引导我们,重生我们,教导我们,责备我们,更新我们……;可是,今天的心理辅导学完全没有在这方面研究。请问,我们怎么知道圣灵在我们心中作工呢?我们摸不到祂,也感觉不到祂,怎么知道圣灵存在呢?但主说得很清楚──“世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你们却认识祂,因祂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约14:17)既然圣灵在我们里面,又常与我们同在,作为“基督徒心理学家”怎可能不懂得教导人去分辨圣灵,和随从圣灵呢?到底圣灵怎样在人心中、梦中、聚会中、思想中、异象中……感动人、启示人、晓谕人、加能力给人……?

此外,圣灵又怎样借着《圣经》来引导人?圣灵为什么称为“真理的圣灵”?到底“真理”是什么?“真理”只是一种知识吗?只用“理性”就可以明白《圣经》吗?以赛亚先知为什么说:“所有的默示,你们看如封住的书卷,人将这书卷交给识字的,说:‘请念吧!’他说:‘我不能念,因为是封住了。’又将这书卷交给不识字的人,说:‘请念吧!’他说:‘我不识字。’……所以,我在这百姓中要行奇妙的事,就是奇妙又奇妙的事。他们智慧人的智慧必然消灭,聪明人的聪明必然隐藏。”(赛29:11-14)神为什么要“封住”书卷,不让人明白呢?神行这“奇妙又奇妙的事”,叫不论识字的,或不识字的,都看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神为什么要消灭人的“智慧”和“聪明”?再请看,主耶稣讲“撒种的比喻”之时,众人都不明白,因为主没有解释;但门徒不明白,主就向他们详细解释(太13:10-11),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主还引用《以赛亚书》一段话,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太13:14-16)到底是他们不肯听,还是主不肯解释?是他们故意将“心、眼、耳”的功能都关闭了,还是主故意叫他们听不明白?是他们怕被医治,还是主不肯医治他们呢?作为“基督徒心理学家”,若不明白这些,怎能算得上是心理辅导呢?

以上的一切现象,其实都是要告诉我们──人若不是先讨得神喜悦,人就是多么的聪明,也不能明白属灵的奥秘;人若得神的喜悦,神就会开他们的耳和眼,叫他们能听得明白,看得清楚。但是,今天的心理学有没有这样的教导呢?圣经有一个这样的道理,就是“越明白而犯罪的,罪越重;越不明白而犯罪的,罪越轻。”所以《雅各书》说:“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雅3:1)意思是,“师傅”应该比一般人更明白道理,所以“师傅”若犯罪,受的判断或刑罚更重。因此,神不会随便让人明白真理,免得他们遭受更重的刑罚。保罗讲见证,指出自己“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本应灭亡,但他说:“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做的。”意思是,如果保罗是在明白的时候犯罪,罪就越重;倘若是在完全明白的时候犯罪,就再没有赎罪祭可以赎这样的罪了。所以主被钉十字架之时,为罪人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

心理学的败坏

“心理学”的盲点多多,不但辅导无效,反而带来更多败坏。虽然我们不反对“属常理”(common sense)的“心理学”,也认为药物对某些失去常性的“精神病”有治标之效,但是,许多专家都指出,许多心理辅导都是无效的,甚至叫受辅导者的情况更坏;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心理辅导常叫人离婚。事实上,西方社会流行心理学,又重视心理辅导,但西方社会的社会、家庭、道德、教会的属灵光景,都比东方更坏;说得更清楚一点,西方社会在未有心理学和心理辅导之前,在各方面都比现今好得多。为什么呢?

  • 金钱作怪──心理辅导员看见一个人前来接受辅导,他所看见的是“钱”;他辅导这人的方向,也是“钱”。要知道,心理辅导员自命为“心理医生”,收费非常昴贵,每分钟都是“钱”。于是,在“顾客至上”的大方向下,辅导方向总是以“保护顾客”为大前题--从不责备受辅导者所犯的罪,反而一面倒地将他犯罪的因素,归咎到环境、父母、遗传、教育、社会……,使受辅导者感到舒服,因为觉得自己不是“罪人”,而是“受害人”。这种指“不义”为“义”,指“犯罪”为“疾病”的辅导,害尽千万人的心灵,叫他们变本加厉地犯罪。
  • 故弄玄虚──心理学家要研究人的“灵魂”,但又不肯相信“灵界的事物”,于是就制作一些“无法验证”的新名词出来欺骗人。就如“潜意识”、“无意识”、“记忆治疗”、“催眠治疗”、“内在医治”……等。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无法证实的。而且还不惜借用各种“通灵术”、“邪术”……来与“鬼”交接,引诱人离开神。尤其是“基督徒心理学家”,不应以“基督徒”挂名,叫人误以为辅导的方法是符合圣经原则的。
  • 不懂“灵理”──所有“心理学家”都只注意“心理”,完全不懂得“灵理”。他们所谓的“心理”,其实泛指人里头所有功能和现象,当然包括人的“灵魂”;但他们对“灵魂”却一无所知,也不相信。所以他们只从人的“身体”──大脑、记臆、思想、睡眠、意识、DNA、性格、意志、感情……去研究;可是,他们却推想到“灵界”,进入他们所不相信,却是真实存在的领域中去研究。所以,所有心理学派别的鼻祖都是无神论者,或交鬼者。他们反圣灵,却接触邪灵;他们辅导人的“心”,却完全不明白“圣灵”与“邪灵”怎样在人“心”里工作;他们连人受魔鬼试探而犯罪也分不清,怎能带给人什么智慧呢?
  • 称罪为“病”──不错,“精神病”确实是一种心理病,需要药物治疗。但是“犯罪”决不是一种“病”,世上从来没有一种治疗犯罪病的药物。若将“犯罪”看为“病态”,所有“监狱”就应该改“医院”;所有法庭,就应该由“医生”来担任;所有律法,就应该改为“诊症”;所有“魔鬼邪灵”都变成“病毒”……;人根本就没有“善恶”和“正邪”之分。若是这样,连“地狱”也是虚构的;神再不是一位“至圣,守约施慈爱”的神了。可见,“心理学”简直是鬼魔之道。

作者:吴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