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从何而来?

论到“创造论”,无神论者虽然无法否认这个宇宙是有“设计”的,并且宙宇里充满“智慧”,可是他们仍坚持这些“设计”只不过是一种“瞎智”,不是出于一位有位格的,全智的神;只不过是出于“无穷混乱中,偶然出现的秩序”。

其实他们这样说,有以下的矛盾:

  1. 爱恩斯坦的“相对论”,和1824年法国物质学科学家Nicolas Leonard Sadi Carnot”Sadi Carnot所发明的“热力学第二定律”,都已经证实,宇宙有开始,将来又会结束。这是说,宇宙是有限的,是暂时的;宇宙里没有一件事物是永恒的,何来“无穷的混乱”呢?
  2. “热力学第二定律”又证实,自然界一切变化现象,都是“由高序变为低序”,是越变越乱的,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又名为“乱度大增律”。若是这样,“无穷混乱中,偶然出现秩序”的可能性极低;何况我们现今的宇宙,不是长期混乱,然后偶然出现一次序秩,又再长期混乱,之后又再出现一次序秩;乃是出现一个“长期持续而有意义的秩序”,到如今仍未见有任何大混乱发生,搅乱我们这个秩序。
  3. 面对我们现在这个“长期持续而有意义的秩序”,按常理,要相信其中的“智慧”或“设计”出自一位有位格,有智慧的“神”,远远比相信出自无位格,乱碰乱撞的巧合容易得多。因此,坚持“无穷混乱中,偶然出现的秩序”,而反对“创造论”的学者,分明是对神存有偏见,为要表示自己就是宇宙最高,自己以上再没有神。这是狂傲,但这狂傲却变为愚拙,因为其实他们相信的,是宇宙由“无”变为“有”;由无意识的“混乱”产生有意识的“生物”;由“低级智慧”的生物产生“高级智慧”的人──这些观念简直是“无中生有”的白日梦!保罗说:“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罗1:21-22)

爱恩斯坦讲过一句很有智慧的话,他说:“宇宙真是不可思议!但是,更不可思议的,就是人竟然能思议这个宇宙。”表示:

  1. 宇宙是有奇妙设计的,并不凌乱,所以宇宙奥秘到不可思议。从来没有人会说,混乱得不可思议,因为混乱是不需要思议的。
  2. 宇宙能被思议,因为宇宙的一切运作,全部都是依据一定的“定律”进行。其中有一些定律已经被人发现,还有许多未被发现,但假如人继续思议,有可能陆续被发现。有“定律”管辖的任何事物,就不属于混乱;人之所以认为混乱,乃因为人未能找到其中管辖著的“定律”。宇宙从来没有一样事物不是依循“定律”而发生的。这一切如果不可思议,只能说是造物主的“智慧”不可思议。
  3. 宇宙最不可思议的地方,也就是最伟大的设计,就是有“能思议的人”去思议宇宙的定律,又利用这些定律去作更深的思议。所以,只有“神照着自己的形像和样式造人”才能解释这最不可思议的现象。
  4. 创造万物的神,赐人可以思议的能力,是叫人从神奇妙的作为认识神的伟大,从而寻求神。所以,我们可以反过来说:“我们无法想像,有思议能力的人在思议宇宙的奥秘之时,竟然认为宇宙是由‘凌乱和无规律’变化出来的。”

人能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欣赏、研究和利用宇宙中这些“智慧”,可见人有“更高的智慧”!但问题是,人的“智慧”和宇宙中的“智慧”从何而来?按常理,应该是从一位有“最高智慧”的“创造者”而来;而且因为人“有位格”,证明“创造者”也“有位格”,否则,“无位格”的低级智慧,就创造出“有位格”的高级智慧来,这岂不是极度离谱的想法?
“进化论”已经够离谱了,因为他们猜想“死物”产生“生物”,表示“生命”是无中生有的。他们又猜想,“低等生物”进化成为“高等生物”,表示高等生物的“智慧”也是无中生有的。现在再猜想,“无位格”的低级智慧,产生“有位格”的高级智慧,连“位格”也是无中生有,连“智慧”也会自行进化,岂不是比《西游记》还要古怪?

本来,“智慧”来自“有位格的智者”,这是何等简单的常理;如同世上所有法官和陪审团都相信,“有设计的谋杀”必定是出于“人”的所为,这是最显浅不过的常理,试问那有法官和陪审团相信,“有设计的谋杀”是出于乱碰乱撞呢?如今反对“创造论”的无神主义者认为,一切都是“无中生有,乱碰乱撞而产生的”,这样的猜想竟然够?称为“科学”,你说奇怪不奇怪呢?

“智慧”从何而来?先知耶利米很清楚明白地,很合理地,形容创造天地万物的神为“智慧”,说:“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穹苍。”(耶10:12)《箴言》又将“智慧”拟人化,形容他发声呼叫,说:“智慧岂不呼叫……;我–‘智慧’以灵明为居所……,我有谋略和真知识……;帝王藉我坐国位,君王藉我定公平……;一切审判官都藉我掌权……;丰富尊荣在我……。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为沧海定出界限,……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箴8:1-31)

拿近代科学家所形容的宇宙为例,他们讲说宇宙如何开始,宇宙如何运作,就偏偏不肯正视宇宙中的“智慧”。以下,笔者盼望以简单易明的笔法来解释,盼望不太晓得科学名词的人也能明白:

宇宙开始的“智慧
根据爱恩斯坦的方程式E=MC2(E=energy“能量”,M=mass“物质”,C=velocity“光速”),“能量”是会变成“物质”的,但是所变成的“物质”必定以“光速”自乘二倍的速度来“活动”,所以“光子”向四方八面飞射出去而形成光线;物质里头的“粒子”,也以高速震动来维持其原子结构。
科学家发现所有星球都以高速离开一个中心点,而向四方八面飞射出去,于是科学家推想,百亿年前,这些星球应该是从宇宙的中心点“扩散”(笔者认为不是爆炸)出去的。爱恩斯坦计算出,这么多星球集中在一个“中心点”,其庞大引力必定使这个“中心点”产生“高热”。他们计算宇宙开始之时,这个“中心点”的温度会高达摄氏1080度(10之后80个零)。物质在这么高热的状态,必定不是像今天我们所见到,万物各有不同形状的状态;应该是归回“单一状态”。所以科学家称宇宙开始时的“中心点”为“Singularity”,意思是所有物质都归回单一的,最原始的“粒子”状态,有人称之为“上帝粒子”,因为后来的宇宙是由这些“上帝粒子”形成的。
从前的人以为,物质拆到最细小之时,就是“原子”。后来才发现,“原子”还可以拆解为“电子”与“核子”(“电子”比“核子”细小数万倍,而且环绕着“核子”不停地旋转);“核子”又可以再拆解为“中子”与“质子”;“中子”与“质子”又可以分别拆解为“粒子”;“粒子”再拆解为“胶子”……最后最细小的“微观粒子”(以下简称为“微粒子”)。
如果有人问,“微粒子”再拆解,最后是什么?笔者相信是“能量”。宇宙开始的时候,就是“能量”还未变成“物质”之前,上述那个“Singularity”是不占空间那么细小的,所以人们将“Singularity”译为“奇点”。这个“奇点”的确很奇妙,因为神将大量“能量”透过这个“奇点”发放出来。由于“能量”本身是扩散性的,它从“奇点”一发放出来,立即开始“冷却”而变成“物质”,于是创造出大量“带有最轻微物质”的“微粒子”,以“光速”射向四方八面(所以又称为“光子”)。这样,“光子”走过的地方就创造出“空间”;“光子”走过所需要的耐力就创造出“时间”。
“能量”本身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但是当“能量”冷却而开始变成“物质”之时,它会形成“带能量的粒子”,如同“载满燃油的飞机”,从“奇点”中飞出来,因着飞出来而需要“时间”和占有“空间”,就显示它的“存在”。所以“能量”必须以“动态物质”来存在,“物质”可以说是“燃油箱”,而“动态”可以说是“消耗燃油”而产生的“移动现象”。没有“动态”和“物质”,我们就无法看见“能量”存在。所以宇宙开始时,第一粒“微粒子”从“奇点”射出来,飞过一个“微粒子”那么阔的空间之时,科学家计算出它所需要的时间是1/1070秒,这也是宇宙从“无”开始变成“有”所需要的时间。
最早射出来的“光子”,因为带有“最高能量”,所以形成“伽玛射线”。“伽玛射线”射过一段长路程而消耗部份“能量”,就变成较低能量的“X光”。它继续消耗能量,而变成“紫外光”,以至“能见光”(紫──>蓝──>青──>绿──>黄──>橙──>红),以至不能见的“红外线”──>“短波”──>“长波”──>“微波”──>“残余物质”被其他星球吸收了。所以太空充满了“微波”。
以上所形容的,是一粒载有高能量的“光子”,因为走了很远路程,而将能量消耗净尽的结束现象。将来宇宙所有物质里头的能量消耗净尽,宇宙就会冷却到-273℃,科学家称之为“绝对零度”,宇宙就结束了。爱恩斯坦形容,巨大太阳将能量消耗净尽之时,就会变成“黑洞”。其实“黑洞”只不过是太阳的残余物质快要消失之前,释放出物质里头的残余能量的星球而已。这时,因为“黑洞”的引力很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无法以“能见的光子”飞射出去,都被黑洞的巨大引力吸回来,以至外界观看“黑洞”时,看不见它的光。其实仍有部份能量以最强力的“伽玛射线”从“黑洞”的两极射出来,只是人的肉眼看不见而已。等到“黑洞”里头的物质都将能量释放完了,物质就消失,“黑洞”就渐渐缩小,最后变成一个不占空间的“奇点”而消失。将来整个宇宙也会如此消失。所以科学家认为,宇宙从“奇点”开始,将来又从“奇点”消失,这个宇宙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
许多人喜欢问,“奇点”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存在?答案是无人能凭科学知道;但按常理我们应该知道,“奇点”之前不可能是“无有”,不然,宇宙就是“无中生有”,这是不合逻辑,也是无法想像的。因为“奇点”是宇宙形成之后的“物质界”,与未形成之前的“非物质界”的分界线,所以“奇点”之前应该是造物主居住的所在──“灵界”。
科学家面对这个分界线,就知道这是科学的尽头。正如他们自己也说:“一切科学定律,都无法应用到‘奇点’,因为那时的宇宙是单一状态,万物任何定律仍未形成,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奇点’和‘奇点’之前是怎样的。”其实科学家知道不是没有答案,而是有一个最合理的答案,只是他们不愿意接受而已。这答案就是《圣经》所说:“起初神创造天地”。但科学家不肯谦卑下来接受这个答案,像那位轮椅科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所见证的──天主教教皇劝他不要研究“奇点”,因为“奇点”是属于灵界的事物。但“霍金”表示,倘若事事都以神为答案,什么都不需要研究了。意思是,如果接受神创造为答案,科学就止住,他们也失业了。这样就不是为寻找真理的心态,而是以继续研究下去,可以使自己成名的心态。
不过我们感谢神,无论他们怎样想尽千方百计去解释“奇点”,结果反而证实“起初神创造天地”是真的。例如:科学家想出“宇宙从奇点开始”,逼使他们承认宇宙是暂时的,它反而挑起人们追问,从“永恒”中出现这个“暂时的宇宙”,有什么意义呢?出现之前的“亘古”是什么?结束之后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逼使他们不能不面对,只有“创造论”才能给人完满的解答。神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
再者,宇宙开始之时,那些“能量”从何而来?“能量”的存在,岂不是有一位“大能者”存在最好的证据吗?而且“能量”在未变成物质之前,原是不占“空间”的;这样,“神”和“灵界”的事物也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岂不是也可以理解吗?不受“时间限制”,当然就是“永生”的意思;不受“空间限制”,当然就是“无所不在”的意思,这样,神是永远活着,无所不在的全能者,岂不是也可以成立?加上“能量”的性质是扩散性的,神造出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来,充满空间,岂不表示全能的神有能力控制每一个空间,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为什么说,宇宙是“乱碰乱撞”而产生的呢?从“奇点”出来,那些带“能量”的“微粒子”(光子)向四方八面扩散,因而创造出“时间”和“空间”来,这不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吗?如果我们细心想,宇宙的开始,每一个细节,都是出于“智慧”,都有奇妙的“设计”,绝对不是乱碰乱撞而产生的。

宇宙组织起来的“智慧”
笔者在上文指出:“能量的本质是扩散性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能解释宇宙间差不多所有现象。请看:
“太阳”很热,因为它每秒钟消耗二百多万吨物质来产生核子分解,产生极高的能量,所以它的“光”以每秒钟十八万六千英哩(光速),扩散到太空四周。在所有扩散现象中,“光子”是最容易扩散的,因为最自由,带的质量很少,所以受到其他引力阻碍的机会也很少。
但“爆炸”现象却比“光子”扩散得慢,因为爆炸而释放出来的大量热能,要随着“气体”而扩散,“气体”的“分子”比“光子”重许多,容易被大地的引力牵制。其实爆炸现象就是热能扩散现象;热能越高,扩散现象越快;因扩散开去而冷却,热能就减少,扩散力随之而减少。
从爆炸冒出来的“烟”,因为带有大量“炭微粒”之类的物质,比“空气”重许多倍,扩散得又慢许多。而且“烟”冒出来的初时,因为还很热,扩散较快;之后因为渐渐冷却,又受到空气的阻挡,扩散的速度就越来越慢了。
“云”是介乎“水蒸气”和“微细水点”之间的“气体”,比“空气”重得多,所以扩散得很慢,而且有“静电”把这些“微细水点”吸引在一起而成团,与“扩散力”形成“平衡”,所以“云”在天空常常在“扩散”与“结为一团”之间变化著。当遇到冷空气,“云”所带的热能量减少了,“静电”的相吸力就胜过“扩散力”,将“微细水点”吸成一团,形成“更大的水点”,它的“重量”又胜过“云”的扩散力,被大地的“引力”吸下来而成雨。
云层中的“静电”与地面上的“静电”又形成“正负电荷”的吸力。当“正负电荷”的吸力累积过大,就造成闪电雷击的现象,其实也是能量扩散现象的一种,只不过“电磁力”的能量扩散出去的时候,借着大量电子移动的方向而扩散出去,所以是有定向的,这就是闪电的轨迹。
从前人们以为,“气球”之所以膨胀起来,是因为里头的“空气分子以高速撞向气球壁所造成”。其实不是这样,应该是因为气球里头的“气体扩散而充满气球”的现象。所以严格来说,气球其实是“实心”的,不是“空心”的;所谓“实心”,就是充满空气,如同充满“水”一样,只不过“空气”较“水”轻得多而已。如果气球被冷却,里头的“空气能量”就减少,它的扩散力也随之而减低,气球就会缩小了。这样的缩小其实是空气冷缩热胀的现象,也就是能量扩散的现象。
金属容易传热,这也是能量扩散的现象。例如“铜”或“铁”之类的固体容易传热,其实是热能量扩散,只不过能量在固体内扩散不是那么自由,在液体和气体中扩散就更自由。一些非传热的物品,例如“木”之类的固体,其实不是不传热,而是这些物品里头的组织有许多空间,形成“真空隔热”的现象。“最活跃的粒子”(例如“光子”)传递“能量”,可以以“波”的状态来快速扩散出去;气体中的“粒子”活跃得较慢,“热力”扩散而传递出去也相对慢一点;固体中的“粒子”活跃得更慢,“热力”扩散的速度也更慢。所有这些能量或热力传递的现象,其实都是“能量扩散现象”,只不过在不同的“媒体”中,扩散的速度就受到不同的影响而已。
物体“冷缩热胀”的现象,也是“能量扩散现象”,只不过物质里头的“粒子”遇到加热,能量增加了,它就震动得比较剧烈而形成膨胀。如果继续加热,“粒子”震动得越来越厉害,到了某一个临界点,“粒子”的震动或活动渐渐胜过“分子结构”的“维系力”(可能是“胶子”),物质就由“固体”变成“液体”,表示“粒子”的自由度大得多了。如果继续加热,“粒子”的能量大大增加,它的震动或活动达到更高程度,甚至摆脱物质里头的“弱力”,它就形成“气体”,更自由地扩散到四方八面去。如果再继续加热,使气体的“粒子”震动或活动得更自由,以至“气体”里头的“分子”也分解了,变成“更轻的原子”,甚至连“环绕原子核”不断旋转的“电子”也脱离“核子”的“电磁力”,而离家出走,这时,物质里头的“分子、原子和核子”不但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更形成最轻的“光子”射向四方八面,这就是太阳的状态了。太阳是一团庞大的气体,因为释出大量能量,而由较轻的气体重新组合而成为较重的气体;到最后,太阳渐渐熄灭之时,就变成一个比黄金或铅更重的固体──“黑洞”,最后渐渐消失了。
读者可以见到,以上的解说显示出,物质的“粒子”带有越高的“能量”,它的活动就越自由,震动的频率就越高;当它的能量渐渐消耗,或渐渐冷却,它震动的频率就会降低,低至不再震动之时,就是再没有能量之时,物质里头的原子结构,以致核子结构、中子质子结构、粒子结构……就全然坍塌而缩小,出现“黑洞”的现象,最后变为“无有”而消失了。这个过程,岂不是出于神极高的智慧吗?万物各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因而万物也在不同的温度下变成固体、液体、气体,这样就组成我们这个有各样固体、各种液体、各样气体,非常美丽和奇妙的宇宙了,这不是智慧的设计是什么呢?
来到这里,让笔者再引导读者去观看“宇宙开始”,这时出现的一件极奇妙的事:
上文我们提及过,宇宙从“奇点”开始之时,温度高达摄氏1080度。在这样高的温度中,所有物质都出现“单一状态”──以最细小的“微粒子”存在。我要指出,从“奇点”发放出来的“能量”变成“物质”已经够神奇了,这分明是神使“无”变为“有”的作为;现在这些“高温的微粒子”渐渐冷却,整个过程,又出现神奇的现象。
原来“微粒子”在极高温的状态下会有“自旋”现象,而且可以从它们不同的自旋状态而分类。凡自旋为“0”的粒子,表示从任何角度看它的样子都是一样的;凡自旋为“1”的粒子,表示它每逢旋转了360度,就有一次样子是相同的;凡自旋为“2”的粒子,表示它每逢旋转了360度,就有两次样子是相同的;凡自旋为“3”的粒子,表示它每逢旋转了360度,就有三次样子是相同的;凡自旋为“1/2”的粒子,表示它每逢旋转了两次360度,即是720度,才有一次样子是相同的;凡自旋为“1/3”粒子,表示它每逢旋转了三个360度,就是1080度才有一次样子是相同的。
这些“微粒子”原先岂不是属于“单一状态”,粒粒相同吗?何以在冷却之时会自旋,而且又以不同方式来自旋呢?这已经很奇妙了;这些不同自旋的“微粒子”还会找对象的,你说希奇不奇呢?它们不会找相同自旋的“微粒子”结合,乃要找不同自旋的“粒子”来结合,好像有一种隐藏的“智慧”在指导着他们,如同人体细胞中的“DNA”,指导著细胞照着一个蓝图来生长一样。这个隐藏的“智慧”肯定是造物主的“智慧”,使他们按照“智者”的旨意来结合。笔者真不明白,那些无神主义者为何会说,宇宙是从无穷尽的乱碰乱撞中产生出来的;连这些“微粒子”的结合也不是乱碰乱撞而结合,他们怎么会这样“乱碰乱撞地说话”呢?科学家发现,自旋为“1/2”的粒子,组成宇宙中的“物质”(Mass又称为“质量”);自旋为“0, 1, 2”的粒子,产生宇宙中所有的“力”,就是著名的“宇宙四力”。
什么是“宇宙四力”呢?这是全世界所有科学家公认的,宇宙所有“力”,可以归类为以下四种力:
第一种是“引力”──牛顿称它为“万有引力”。其实所有“粒子”里头的“质量”(Mass)都有“引力”。这“引力”很弱,因为“粒子”太过细小。不过“引力”是可以加起来的,例如巨大的太阳,它里头所有“粒子”的“引力”加起来就非常庞大了,它能吸住“地球”,叫“地球”绕着它公转。我们看见“汤”上面的“油”会结合成一个个圆形的“油点”,就可以见到“油的粒子”以“引力”互相吸引在一起,因为在“汤水”的表面,这些“粒子”很少遇到“阻力”。
第二种是“电磁力”──它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同电荷的粒子会“相拒”;不同电荷的粒子会“相吸”。所以带“负电荷”的“电子”被“核子”里头带“正电荷”的“质子”吸引著,使“电子”不能离开“核子”而跑掉,组织成“原子结构”,使“电子”绕着“核子”不停地公转,如同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样。“电子”很细小,属于“微粒子”,细过“核子”百万倍,像地球与太阳之比。但是电子的“电磁力”在近距离的时候,它的作用力很大,据计算,两粒“电子”之间的“电磁力”,比他们自己本身的“质量”所带有的“引力”,大一百亿亿亿亿倍。
第三种是“弱作用力”──简称为“弱力”。科学家从一些“放射性原素”中发现“放射现象”,称之为“β衰变”。其实所谓“衰变”,是“放射性原素”的“核结构组织”不稳固,以至“核子”里头的“粒子”因震动而渐渐消耗能量,到了一个地步,其“维系力”不足以维系部份“粒子”,让这些“粒子”从“核子”中松脱出来而放射出去。松脱现象是“维系力”不够;放射出去是“粒子”带有足够的“能量”,使自己像“光子”一样扩散出去,形成“幅射”。所以这一点也证实我在上文所说的“能量扩散现象”。因为核子里头的“维系力”变得衰弱,所以科学家称这种幅射现象为“弱作用力”。近代科学家又发现,“弱作用理论”只在能量低之时有以上的现象,在能量很高之时却不是这样。所以1968年期间,又有好些科学家提出“‘弱作用’与‘电磁作用’统一理论。”认为“弱力”其实是“电磁力”的一种。?
第四种是“强作用力”──简称“强力”。科学家发现,“原子核”里头的“质子”和“中子”,藏有大得可怕的“能量”,称为“结合能”,就是将中子、质子里头的“粒子”结合起来的“能量”。虽然“原子核”非常细小,大约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那么大。但是一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竟然有高达“800万电子伏特”。倘若将“原子核”分裂,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来,这就是“原子弹爆炸”,或“核子弹爆炸”的理论基础。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不仅“质子”和“中子”藏有巨大“能量”,其实所有大大小小的“粒子”都藏有巨大的能量,统称为“强相互作用”,或“强力”。其实,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到我们肚子里之时被分解,就是释放出其中的能量来,支持我们的生命。只不过我们肚子所能分解的,不是“核子”或“质子中子”的巨大能量,而是载有较少能量的“粒子”,可能是连系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胶子”而已。
现在读者来想一想,如果“能量”只是一面倒地“扩散”,宇宙开始之时,从“奇点”扩散出来的“能量”,就会全部变成“光子”而扩散出去,很快就消失了,不会造成现今的宇宙。但是非常奇妙,神又造出“宇宙四力”,使从“奇点”扩散出来的“能量”,在变成“粒子”之时,有大量“粒子”产生较大的“质量”,因而被“引力”吸引著,以后又被其余三力维系著,使这些“粒子”不至毫无约束地扩散出去而消失。这样,我们就看见,“能量扩散力”与“宇宙四力”形成平衡,让这些“粒子”有机会可以渐渐组成众多星系,何等奇妙?
所以“宇宙四力”可以理解为“粒子在消耗能量而渐渐趋向灭亡之际,神用这些力使它们‘结合’起来,彼此分享余下的能量,使大家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以不同温度的气体、液体、固体而继续生存,直到所有能量用完为止,达成造物主创造的旨意,活得更有意义。”你说,这么奇妙现象,是不是出于高度的智慧?为什么那些不信主的科学家硬要说,宇宙是从混乱中产生出来呢?
我们从“粒子不同方式自旋”、“粒子只与不同自旋的粒子结合”、“粒子出现宇宙四力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因而组成不同的原子和分子结构”……看到宇宙形成的过程,在在都有奇妙的设计,从未发生过无规律的乱碰乱撞的现象(如果有人认为他所观察到的,确实是乱碰乱撞的现象,那是因为他没有观察到“粒子的结合过程,如何被宇宙四力管辖著”的缘故),何等美妙?谁说这些不是造物主的智慧?谁会认为,宇宙是从无穷的混乱中产生的呢?

“智慧”从神而来
大卫在他所写的诗篇第八篇里头这样说:“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8:3-4)但是,许多人就是只会观看“天”和“月亮星宿”,不会观看“神的指头”和“神的陈设”,全因为他们想要藉自己的观看和研究来建立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不肯归荣耀给造物主。
其实“智慧”是什么?任何人都明白,“智慧”一定是出于会思考,有生命,有推理能力的个体(person)。世上从来没有人会说,“智慧”出于无穷混乱中,偶然出现的“秩序”,这是那些反对“创造论”的学者所相信的,他们称之为“瞎智”,其实是他们自己“瞎”,所以才这样幻想。请看,他们平常也不会说这么不合理的话,如果他们平常也会这样说,他们早就被人捉进精神病院了。他们只是在抗拒神之时,才这样“打横来说”,因为在平常,他们也会强调自己的设计是出于自己的智慧,从来不会说,自己的设计是乱碰乱撞而做出来的。他们那种一面倒地反对神,已经使今天的西方社会大大衰微和败坏,等到将来审判之时,他们要承担的刑罚,实在很重。
请看,每天千变万化的云彩,虽然偶然会变出一只马,或一个人的形像,但这些形像很快就消失了。它们从来不会再出现,更不会连续地出现,也绝对不可能连续出现而带有哲理性的意义,更加不可能在连续出现之时,很有理性地回应地上的人,与人建立关系……。但是人类历史的出现,确实是连续出现而有意义、有哲理、有相交、有组织、有推理而进步、有发明、有善恶观念、有报应观念……,为什么反对创造论的学者硬要认为,这一切现象是从无穷的混乱中产生的呢?
我们可以将智慧分等级。例如:一般动物只有本能,这是为适应环境生存而有的智慧,是造物主赐给牠们的,但从来没有进步过,也不会产生文化。可见他们的智慧是不能发展,或只能向下发展,不能向上发展。
但只有人类才有“创作的智慧”,因为神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所以请看,只有人才能思考,而且能使人向上发展而进步,这样的“智慧”怎会是从混乱中生出来的呢?单单论“组织的智慧”,就已经足够叫那些无神主义者口哑了。“组织的智慧”正与“无穷混乱”的观念相反,但神赐人“组织的智慧”,使人运用“解理的智慧”去将万物的现象,加以合理的分析,然后用“记忆的智慧”将分析的结果记在心中;然后又从记忆中,将过往积存的许多“知识”找出来,加以比对、研究、推理,从其中找到彼此之间的组织关系,再用“推理的智慧”去定义出其中的“定律”。人类能不断进步,就是将过往所积存的“知识”和所发现的“定律”,加以组织起来,再进一步而找到新的组织关系,因而再发现一个更新的“定律”……。人类的智慧就是这样不断向上发展了,实在奇妙。能否有人说:“不!人类是在乱碰乱撞中进步起来的!根本没有组织的智慧这回事”?
但是,我们在上文所讲说的,只不过是科学发展的智慧;人类还有许多种类的智慧,使人类能产生家庭组织、社会国家组织、五伦关系的组织、友谊的组织、各行各业的组织、宗教上的组织、哲理上的组织……。人类又认为要“维护”这些组织,不准破坏,所以又产生“法律和审判的组织”、“纪律的组织”、“道德的组织”、“尊卑分别的组织”……。除了这些组织之外,又产生“罪咎感与良心”、“公义与诚实观念”、“爱心的感化”、“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观念”……。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人类会发展出“牺牲的爱”这一类的观念?“牺牲的爱”岂不是与进化论所说的“适者生存”刚刚相反吗?这是什么智慧?无穷混乱可以发展出如此的爱吗?当然不可以。很明显,造物主创造许多定律,诸如“能量扩散力”与“宇宙四力”,使“粒子”组织起来,形成宇宙千变万化的现象,这就是出于神的“组织的智慧”。如今我们看不见动物有类似的“组织的智慧”,只有照着神形像被造的人才有这样的“组织的智慧”,这样就证明,“组织的智慧”只能从神而来,绝对不会从与“组织”相反的“混乱”而来。
再者,除了“组织的智慧”之外,人类为什么要寻找“永恒”?又为什么会从“永恒”中,寻找“短暂生命”的意义?人类想要寻找宇宙的起源,时间和空间如何开始,明知无法寻到,还是要寻,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类的智慧不像禽兽的智慧,禽兽的智慧只能向下发展,人类的智慧却拼命向上发展──想要寻找宙宇中藏着的各种智慧,因为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
当“粒子”的能量渐渐消耗,“粒子”会彼此结合,互相分享余下的能量,使大家生存得更持久,更有意义;即使到了能量快要消耗净尽的地步,“粒子”还是会结合而成为“黑洞”,尽量吞掉旁边的物质,抢夺其能量,使自己继续生存下去,直到所有残余的能量全部消耗净尽,才消失了。这样的挣扎过程,实在是出于神的智慧。可惜,不认识神的人,不晓得尽力与其他人结合起来,分享彼此的资源,使大家能生存得更长久,更有意义。但那些认识神的人,不但愿意分享彼此的资源,
更能深入明白,宇宙里头根本没有永恒,只有造物主才是永恒,于是就蒙恩,与永生神恢复关系,从而得到永生了。

作者:吴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