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起初神創造天地

筆者相信「聖經無誤」,當然是屬於信仰最保守的。可是目睹十八和十九世紀本來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科學家是基督徒,到今天大部份科學家都不再相信聖經,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六日原創造論」對宇宙的來源解釋得不合理。

「六日原創造論」未能完滿解釋

「六日原創造論」的學者按照《創世記》第一章所記載「六日創造的次序」,說:第一日神創造「光」,這是宇宙的開始;在創造「光」之前,宇宙沒有時間、空間,或任何星體和受造之物;第二日「造空氣的天,將水分為上下」;第三日「造海和旱地,並地上的植物」;第四日「造太陽月亮和眾星」,這時神才取消第一日所造的「光」,改用「太陽光」來維持世界;第五日「造海中的魚和天空的飛鳥」;第六日「造地上的動物和人類」。

他們不肯正視,這個次序明顯與事實衝突:

  • 為甚麼第一日還未創造之前已經有了「地」和「水」?「地」和「水」是何時造的?
  • 為甚麼經文只說:「淵面黑暗」,而其他地方沒有黑暗?這個「淵」是甚麼呢?
  • 為甚麼那時聖靈只運行在「水面上」,而不是運行於宇宙中?
  • 如果第一日還未創造「地」和「太陽」,為甚麼已經「有晚上,有早晨」?
  • 為甚麼第二日造的「水」,在沒有「太陽」的狀態下不會結冰?
  • 如果第三日造「地」和「海」,第二日造「水」和「空氣」豈不是存在於太空?
  • 第四日才造「日月眾星」,豈不是說,「地球」比「太陽」還要老,並且以地球為宇宙的中心嗎?
  • 為甚麼說,第四日造「日月眾星」之後,神就取消第一日所造的「光」,好像「修改」自己的創造,認為先前的設計錯誤?
  • 為甚麼神不可以在第一日造「日月眾星」,豈不是省卻許多麻煩?
  • 為甚麼原文「使無變為有」的「創造」(Bara)這個字,只在第一節,第12節和第27節出現,其他日子都沒有用這個字?

「六日原創造論」的學者也知道自己的理論不合時宜,因為單看太空百億光年遙遠的星系就知道了,它們的光是在百億年之前開始射向地球的,到今天才到達我們的眼球,這樣,宇宙年齡怎可能只有「六千至一萬年」?相差得太遠了。於是他們就作出一個這樣的解釋,說:「神可以創造一個『成年宇宙』,好像創造一個『成年亞當』一樣。」這答案真是「橫蠻無理」,因為在全能的神來說,祂造甚麼都可以!但祂願不願意這樣造呢?聖經告訴我們,神向來自稱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啟21:6)又說:「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11:36)《傳道書》也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傳3:1-9)以上經文指出,萬事由「始」至「終」都由神掌管;為甚麼惟獨「創造宇宙」的事不是從「頭」開始,而要造一個「看來好像百億年之後的宇宙」呢?這豈不是與神的性情衝突嗎?我們知道,神創造「成年的亞當」,是因為這樣他才能生存;如果神創造一個「嬰兒亞當」,他就不能照顧自己了。但神絕對不需要創造一個「成年宇宙」,而不在聖經交代,叫世世代代的人都以為不合理。所以任何人聽到「神可以創造一個成年的宇宙」這樣的解釋,都會感到 ──「你們基督徒玩盡了,明知自己不合理,就搬全能的神出來回答;『全能』變成你們的『百合匙』,回答甚麼問題都可以,不需要理會是否合理。」怪不得許多科學家都不肯信主。

其實《創世記》所記載的「創造」並不是這樣,是非常合理的。只不過那些「六日原創造論」的學者解錯聖經,才弄出這個亂子來。請看《創世記》第一章第一至第二節說:「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句話的正意是 ──「起初,神已經造好了『天』和『地』;但『地』變成空虛混沌,使以前所有受造物都沒有了,出現一遍混亂;而且『淵』(海)的上面被一層厚厚的黑雲遮蓋,所以非常黑暗,太陽光無法照到水面上來。為此,神的靈要進行重造,就運動在水面上……。

筆者這樣領會,因為:

  1. 「創造」這詞在原文是「過去完成式的」,表示天和地一早就造好了;
  2. 這是真正的「創造」,因為它的希伯來原文是“Bara”,意思是「使無變為有」的「創造」,而這個字只在第1節(最初的創造),第21節(第五日造海中和空中的動物),和第27節(第六日造地的動物和人類)出現,其他日子都沒有用這個字?
  3. 因為「地」變壞了,所以六日的創造過程,只交代「地」怎樣重造﹣神在六日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將混亂「重新分開」 ── 整理一切,使之井井有條。至於「天」,因為沒變壞,所以六日創造沒有涉及「天」,因為無需重造;
  4. 至於經文說,神在第四日「造」「日月眾星」,按原文,那不是「創造」,而是 make「日月眾星」出現,目的是讓地面的人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而已;
  5. 經文說:「地是空虛混沌」,意思是地變壞了,因「是」字,原文是“hayah”,它的 strong number 是“01961”,可以譯為「變成」;
  6. 地變壞,是因為全地被洪水淹沒,所以神的靈只運行在水面上,為要進行「重造」,這是很合理的。相反,如果這六日是「宇宙原創造」的話,就難以解釋,為甚麼神從頭造起,也會出現「虛空混沌」和「淵面黑暗」 ── 這敗壞過的現象?關於這一切辯論,請參看拙著《從創造論到末世論看撒但的來龍去脈》一書,種籽出版社出版,有很詳細交代。

筆者認為,如果今天的科學家能聽明白「六日創造」是非常合理的「重造」,他們肯定會比較容易信主。因為「重造論」與今天科學的任何發現,並天文學最新的資料都沒有衝突。但筆者寫這篇文章,目的不是要詳解「六日重造論」,而是要詳細解釋,「起初,神創造天地」是怎樣的一回事,不但與科學有沒有衝突,更顯明是出神奇妙的作為。

加熱能使「物質」分解成為「粒子」

當二十世紀剛剛過去之時,香港星島日報報導,科學家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現就是「太空中絕大部份的星系,不單是互相分離地向四方八面飛跑,而且離開我們越遠的星系,飛跑的速度越快。」這一點叫許多科學家都感到驚訝,因為較早之時科學家認為「宇宙」開始之時,是以「大爆炸形式」,將星系射向四方八面的。若是如此,這些星系應該越飛越慢才對;現今越飛越快,就不是「爆炸」,而是「擴散」,為甚麼會這樣呢?

雖然科學家未能解釋星系越飛越快的原因,但他們都一致認定,如果時光倒流,這些星系應該是從遠古宇宙一個「點」開始飛出去的。他們計算出來,這個「點」的溫度高達1080℃。在這麼高的熱度之下,所有物質都會解體成為「同一類最細的粒子」,他們稱之為「上帝粒子」。那時,任何物理學定律都未形成,科學家稱之為「大統一能量狀態」。

要明白以上所說的,對於一些未熟識最新科學知識的讀者來說,可能有困難。所以筆者要詳細解釋如下:
「從前的世代,人們以為物質拆散到最細小,稱為「原子」(原本的粒子);後來才發現,「原子」原來是一個「大組織」,有「核子」和環繞「核子」轉動的「電子」;而「核子」又可以拆開成為「質子」和「中子」;而「質子」和「中子」再拆開成為更細小的「微粒子」,例如:「夸克」、「膠子」、「重力 子」、「超子」、「介子」、「玻色子」、「伸縮子」、「迅子」、「孤子」、「瞬子」、「軸子」、「反粒子」、「強子」、「弱子」……。到目前為止,科學家 仍未找到「最細小的微粒子」是甚麼?但知道,在最高熱度(即最高能量)的狀態下,所有物質都會解體成為「最細小的微粒子」,整個宇宙就歸回「同一狀態」, 稱為「大統一能量狀態」。「宇宙開始」時,就是由這樣的「微粒子」開始的;它們在漸漸冷卻的過程中漸漸結合成為整個宇宙。所以科學家稱這些「微粒子」為 「上帝粒子」。

從前的人研究宇宙的來源,要用更大、更大的望遠鏡來觀察太空的「星系」;現在的科學家研究宇宙的來源,要用最強、最強的顯微鏡來觀察「微粒子」。最先,科學家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如果用「一束光」射向「一些粒子」,會出現「桌球撞桌球」的現象,證明「光」是由「粒子」組成,這就開始了「量子力學」的研究。

他們推想,將「食物」煮熟,其實是將「能量」加給裡頭的「粒子」,使它們震動的頻率升高,從而擺脫其他「粒子」的束縛,等於將「食物」稍微解體,讓人體容易吸收其中的「能量」。所以他們發現,「任何物質」如果不斷加熱,裡頭的「粒子」都會震動得越來越厲害,頻率大大升高,「大分子」就會解體變成「小分子」;「小分子」再解體變成「更小的分子」。如此類推,他們相信,在不斷加熱的情況下,「分子」會繼續解體而變成「原子」;再解體而使「電子」飛脫,只剩下「核子」;「核子」再解體,裡頭的「中子」和「質子」就分開;「中子」和「質子」再解體就變為「夸克」;「夸克」再解體,就變為更細小,更細小,更細小……的「微粒子」;最後解體就會出現「上帝粒子」了。

最近科學家在一個龐大的「粒子加速器」裡頭,使兩粒「粒子」高速相撞,撞碎後,他們拍攝到可能是「上帝粒子」出現;但可惜,出現的時間只不過是萬分之一秒就消失了。筆者明白這現象,是因為這樣的「上帝粒子」只能存在於宇宙開始時1080℃那樣高的溫度;「粒子加速器」裡頭的溫度不夠高,所以這種「粒子」只能存在極短時間,又再與其他「粒子」結合,為要組成「更穩定的粒子」。

「物質」加熱而解體的現象,從其外觀來說,是由「固體」變成「液體」(裡頭的「粒子」震動得更厲害,更自由),再加熱,「液體」就變成「氣體」(裡頭的「粒子」震動頻率更大,開始擺脫「膠子」的聯繫力,在空中擴散得更自由),再加熱,「氣體」就變成「光體」(裡頭的「粒子」解體到最細小,帶有高能量,所以能擺脫「核子中強力」的束縛,達到最自由狀態而幅射出去)。

但物質以「固體」形式存在有「百萬種」;以「液體」形式存在有「千百種」;以「氣體」形式存在有「數百種」;以「光體」存在有「數十種」;以「上帝粒子」形式存在只有一種。這是說,「上帝粒子」所帶的能量最大,它消耗部份能量就變「光體」;再消耗能量就變成「氣體」;再消耗能量就變成「液體」;再消耗能量就變成「固體」。在百萬種「固體」中,越重的元素,能量越少,所以「黃金」,「白金」……這些重金屬,其「能量」其實快要耗盡。雖然它們都很重,很硬,不容易被壓破而消滅;但是最後,它們都要在「黑洞」裡頭被解體而消滅,歸於無有。

物質由「上帝粒子」變「光體」……最後變成「固體」,這個過程,其實是「粒子重組現象」── 由少一點「粒子」結合,變成越來越多「粒子」結合,為的是「彼此分享剩餘的能量」,好讓大家可以「生存」得長久一點。筆者感歎,連「粒子」也曉得「分享」,藉以「生存長久一點」,為甚麼人類不肯這樣分享?

「能量擴散現象」

今天全世界所有科學家研究宇宙的來源,都從「量子力學」(粒子的表現)著手。筆者也認為,神「起初創造天地」,先造「上帝粒子」,然後藉著這些「上帝粒子」來創造萬物,這是可信的。因為聖經形容「神」是一位「無所不能的大能者」,祂裡頭充滿「能量」。所以祂用「能量」來創造萬物,而萬物都是由「帶能量的粒子」組成;「能量」用完了,萬物和宇宙就結束,這是很合邏輯的。

況且這個觀念與「愛恩斯坦」著名的方程式 E=MC2非常吻合(按:E=energy是「能量」,M=Mass 是物質中的「質量」,C=「光速」;C2=「光速」的二次方),因為這方程式告訴我們,「能量」(E)可以變「質量」(M),但這「質量」必須以「高速」(C)活動起來。例如「能量」變成「光子」之後,「光子」所帶的「能量」會使它以「光速」射向四面八方。因為「能量的性質是擴散的」,會自動充滿所有空間。聖經形容神是「充滿萬有者」(弗1:23),是「無所不在」的神(詩139:7-12)。

所以「能量」變成「質量」的過程,就是神「創造萬物的過程」。「起初」神進行「創造」之時,祂將「能量」從「愛恩斯坦」所說的「奇點」(singularity)裡釋放出來,造成這個「宇宙」。「愛恩斯坦」所說的「奇點」很奇,因為細小到不佔空間。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能量」本身不佔空間,只有依附在「質量」上,使「粒子」不停震動來佔領空間而存在。所有「粒子」(包括「光子」)其實都是「能量的小包包」,「能量」用完了,「粒子」就消失了。

在神還未將「能量」從「奇點」中釋放出來之前,「奇點」屬於「靈界」,而「靈界」不受「物質界」的任何定律限制,所以也不佔「空間」。當神將「能量」從「奇點」釋放出來的時候,「能量」開始冷卻,立即變成最初的「上帝粒子」,就是帶有「最高能量,但最輕質量」的「光子」,稱為「伽瑪射線」,射向四方八面。這現象告訴我們,宇宙的開始不是「爆炸」,而是「擴散」。因為那時仍沒一個堅硬的外殼,「能量」擴散時,無須「炸開」這個外殼,所以不能稱為「爆炸」。

由於「能量」的性質是「不住擴散」的,所以最初形成的「光子」,除了射向四方八面之外,各個「光子」還會因為所帶的「能量」而互相排斥,各行各路,使整個宇宙都非常均勻地佈滿了「光子」。由於「光子」的「質量」太少,其「引力」未能勝過「能量的擴散力」而與其他「光子」吸在一起,使「光子」成功地分散整個宇宙。

「光」向四方八面擴散,所有「星系」也向四方八面擴散,因為「星系」帶有「高能量」而擴散,與「光子」帶有能量而擴散,同出一理,證明「能量的本質是擴散的」,所以凡帶有能量的,都會互相排斥而擴散。

想回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現 ── 各「星系」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擴散」,這是甚麼緣故呢?筆認為這現象只表示「各星系的能量不斷加增」。雖然無人知道為甚麼「星系」的能量會自動加增?但筆者推測,「能量的源頭」﹣全能的神﹣可能是答案;暗示神加增「星系」的「能量」,因為神還在進行新的創造。因為希伯來書說:「祂曾創造諸世界。」(來1:2)保羅也說:可能有「別的受造之物」(羅8:39)原文是「另一個創造」。

再者,筆者推想,「高能量光子」在擴散時,其「能量」必定在沿路中,不斷變成(製造出)「光子」,這樣才能解釋,為甚麼任何距離的物體平面都「填滿了光」,而不是物體平面上「疏疏落落地散播光點」。

如果「高能量光子」在擴散途中不斷製造「光子」,也可以說,「光子」在宇宙中不斷增加,「光子」所帶的「質量」也不斷增加,又可以說「神在宇宙中,不斷進行創造,藉以維持宇宙」。可能有人問,聖經不是說 ──「到第七日,神就歇了祂一切的工」嗎?(來4:4)其實神只是歇了「地上重造的工」,並沒有歇了「維持宇宙的工」。

從前的人以為「太空」是「真空」的,其實「太空」是個「實體」,因為「太空」充滿了星系所射出來的「光子」;只不過「光子」太細,彼此距離太疏,人無法偵測和感覺得到而已。例如「地球」的「大氣層」也是「實體」,充滿了「空氣」;「空氣」的「能量」使空氣中的「粒子」擴散和互相排斥,所以是「實」的,不是「空」的。「颱風」的形成,其實是「大氣層」出現一個「大旋渦」,只不過這「旋渦」不是「水」,而是「空氣」。「整個宇宙」也是一個「大實體」,裡頭充滿固體星系、氣體星雲、和滿佈空間的「光子」。所以「宇宙」並不虛空。因為有「物質」(包括固體和光體的東西)存在,才能有「空間」和「時間」存在。「宇宙」裡沒有一個角落只有「空間」和「時間」存在,而沒有物質存在,這是不可能的。

從前的人又以為「汽球脹大」是因為裡頭的「空氣分子」高速撞向汽球的「壁」所造成。其實不然,這是因為汽球內的「空氣分子帶有能量而擴散,彼此排斥」所至,因為如果將汽球冷卻,裡頭空氣的「能量」會降低,「彼此排斥力」也會降低,汽球就會收縮。汽球充滿「空氣」與汽球充滿「水」的意義是相同的,都是「實」的。

「能量擴散現象」可以解釋許多物理現象。例如:從前的人又以為「光」是以「波」的形態存在,後來「愛因斯坦」發現,「光」也以「粒」的形態存在,稱這現象為「波粒二象性」。為甚麼會這樣呢?現在筆者明白了,這是因為「光體」射出「光子A」之後,接續又射出「光子B」,「光子C」,「光子D」,「光子E」……;而這些「粒子」所帶的「能量」使它們互相排斥,「後者」緊緊追逼「前者」,這樣就「逼」出「波」的現象來。所以「光子」擴散出去的時候,「光波」會隨著「能量逐漸減弱」而降低「波的頻率」。帶有最高能量的「光子」稱為「伽瑪射線」,它的能量漸漸減弱,就會變成「X光」,再減弱就會變成「紫外光」,再減弱就會變成「能見的七色光」,再減弱就會變成「紅外線」,再減弱就會變成「短波」,再減弱就會變成「長波」,再減弱就會變成「微波」,最後因為「無力」而被星球的引力吸住了。

又例如:「爆炸現象」是因為「大量能量」在萬分之一秒之內釋放出來,並且因為「很熱」(即能量高),擴散力也很大,就將一切障礙物炸開,因而形成「爆炸」。「煙囪冒出來的煙」擴散得較慢,因為熱力不高,微粒也太大,而且一出來就漸漸冷卻,擴散也逐漸減慢。

「水蒸氣」也是如此,在高熱狀態之時,它的擴散力很大,能推動渦輪,這就是「蒸氣機」推動火車的原理。但「水蒸氣」從電飯煲一冒出來,就立即冷卻而變成「大許多倍的水點」,擴散立即就慢了。不過,神不要「水蒸氣」擴散得太遠,免得無法形成雲而降雨,所以神使「水蒸氣」中的「水點」產生「靜電」,在「異極相吸」的原理下,所有「水點」彼此牽引住,與擴散力平衡,這樣「雲層」才能形成。

「電子」在導電體內流動也是「能量擴散現象」,只不過「電子」被「磁場」吸住,不能幅射出去,只能繞著「核子」旋轉,或沿著導電體流動。雲層也是「導電體」,當雲層的「靜電」累積起來,其「電磁力」大過雲層上升的「擴散力」之時,大量「電子」就被吸到地上來,形成「閃電」。

物體「冷縮熱脹」的現象也是如此。因為物體裡頭的「粒子」在受熱之時,震動的幅度較大;在冷卻(不夠能量)之時,「粒子」震動的幅度較細。其實這些「粒子」在受熱的狀態下,很想擴散出去,只因「能量」未夠,「擴散力」不足以勝過「核子」裡頭的「強力」,只能震動得更劇烈而膨脹起來罷了。但是如果「能量再繼續增加」,是可以使這些「粒子」劇烈震動到一個地步,使「固體」漸漸變成「液體」,這是其中的「粒子」活動得更自由的現象;「能量再增加」又進一步使「液體」裡頭的「大分子」解體,變成「小粒子」的「氣體」,這時「粒子」所帶的「能量」漸漸夠力,使自已擴散得更快,更自由;「能量再增加」又再進一步使「氣體」解體,其「微粒子」顯得更活躍,甚至擺脫「核子」裡頭的「強力」,而變成「光子」,這時就可以全然自由地飛脫,以「光速」向四方八面擴散出去了。

神控制著「能量擴散」

「能量擴散現象」非常重要,能解釋所有物質加熱的現象。但是讀者可以想像得到,如果「能量」毫無約束地擴散出去,只變成「光子」幅射出去,「能量」很快就消耗淨盡而消失,結果一無所成。所以神必須管制「能量的變化」,方法是注入「宇宙四力」﹣引力,強力,弱力,電磁力,為要減低「擴散力」,使「粒子」存在得更長久。科學家認為宇宙只有這四種力;筆者卻認為他們忽略了「能量擴散力」。只不過,「宇宙四力」的作用與「能量擴散力」反方向,為要控制「能量擴散」,不讓它消耗得太快。這實在是神奇妙的設計。現在讓我們來欣賞「宇宙四力」的奇妙:

一.「萬有引力」( 簡稱「引力」)
最先發現「引力」的是「牛頓」(Newton),他看見蘋果從樹上跌下來,就悟出「地心吸力」。後來再深一層思想,他就明白,這是「萬有引力」 ── 任何「質量」都有「引力」,而且「引力」可以「加」起來,形成越來越龐大的力。所以越巨大的星體,引力越大。
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他預言星球的「光線」在經過太陽旁邊 ── 龐大的「引力場」之時,會出現「偏歪現象」;「光譜」也是這樣,在引力場中會出現「紅移現象」。不久之後,這兩個預言都得到實驗證明。這是因為星球所射出來的「光子」帶有「質量」,在經過太陽旁邊「龐大的引力場」之時,被太陽吸引,使「光子」所走的路線被「扯歪了」,因而頻率降低。所以它的「光線」在「光譜」中出現,會有慢慢向「紅色」那邊移動的現象。(按:「光譜」是「白光」穿過「三陵鏡」之時,折射成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能見光。「紫色」那邊頻率較高,「紅色」那邊頻率較低。「紅移」就是星球的光線在光譜中漸漸移向紅色那邊,表示頻率漸漸降低。)

這個「引力觀念」使筆者明白,在宇宙開始時,「能量」從「奇點」發放出來,先變成第一批「光子」射出去,叫它們做開路先鋒,先行佔領「空間」和「時間」,形成宇宙的太空。但「奇點」發放「能量」的速度很快,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光子」隨後接踵形成,這些「光子」都帶有很高的「能量」,自然與「前面的光子」彼此相斥 ──「前面的光子」也排斥「後面的光子」,使「後面的光子」速度減慢;也可以說是成了「後面的光子」的阻礙,叫「後面的光子」無法射出去。於是後面漸漸積存「大量光子」,而這「大量光子」的「質量」加起來,又形成「巨大的引力」,最後勝過「光子的擴散力」而彼此吸住,不能飛射出去,只能漸漸結合起來,組成「較大較重的粒子」,最後形成「星系」。

或問,這些「粒子」憑著甚麼原理彼此結合起來呢?原來這時神使這些最早期的「粒子」出現不同方式「旋轉」起來,神又命令它們必須「同族相斥,異族相吸」,於是它們就與不同旋轉方式的「粒子」結合起來。這方面的描述,筆者已經寫成文章,題為《智慧從何而來》,請讀者自行從「整全訓練神學院」的網頁翻閱參考。但筆者要指出,在這裡我們明明看見神的手,藉著「引力」來控制這些「粒子」,要它們照著神的「設計」而組起來,何等奇妙。

「引力」不單吸引「粒子」而形成星系,還在萬物中發揮重大的作用,就如今天我們人人都看見,地球環繞太陽轉;月球環繞地球轉;星球環繞銀河系的核心轉;河水只會向下流;雨水在空中呈現圓點;所有星球都在太空呈現圓球;油在湯碗裡會浮起而變成圓點;在杯裡「水面」會向「杯邊」彎起,因為「杯邊」的引力大過「水分子」;在杯裡「水銀」卻會向內彎起,因為「水銀分子」的引力大過「杯邊」;「黑洞」的「引力」太大,連「光」都無法射出,因為「光子」也有「質量」,被「黑洞巨大的引力」吸住,因而從外間看來,黑洞變成黑色……。這一切「引力現象」,其實都是神使「粒子」聚在一起,彼此分享「能量」,叫它們的壽命可以長一點。

二.「強相互作用力」( 簡稱「強力」)
「引力」只能叫「粒子」聚在一起,但它們真正結合起來,還需要另一種力,就是科學家所說的「強相互作用力」。意思是,一種強大的力,將許多「微粒子」結合起來,組成「大粒子」、「夸克」、「中子」、「質子」、「核子」……等。這是說,「粒子」很結實,一般星球的巨大壓力,都不能將星球核心裡頭的「粒子」壓破,只有「黑洞」的巨大壓力才能做到。所以所有「粒子」裡頭都藏著巨大的力,稱為「強力」。科學家發現有一些放射性的重金屬,例如「鈾」,其「粒子」彼此結合得不穩定,如果用高速的「粒子」撞擊「鈾」的「核子」,可以將它擊裂,這樣就能將藏於「鈾核子」裡頭的「龐大強力」(平均每一個「核子」有「800萬電子伏特」)釋放出來;而所釋放出來的「強力」又將鄰近的「核子」擊破,造成連鎖反應,釋放出「極其龐大的能量」,這就是「核子彈」爆炸的原理了。

為甚麼神將巨大的能量藏在「核子」裡頭呢?筆者認為這是神的設計,一方面使「粒子」更長壽──「原子」要消耗淨盡貯藏於「核子」裡頭的「能量」,需要億萬年。另一方面是保護「粒子」不容易壓破,這樣,宇宙間才不會出現太多「黑洞」。所以,「六日原創造論」實在遠離科學事實太遠,神設計連「粒子」的壽命也有億年以上,怎能說宇宙只有六千至一萬年呢?不過,「粒子」的壽命若與「永恆」相比,仍然算不得甚麼;這個世界仍然是屬於「必朽的」,無法與那「不朽的」天國比擬。

三.「電磁相互作用力」(簡稱「電磁力」)
關於「電磁力」的研究,早於1900年,「瑞利」(Rayleigh)和「金斯」(Jeans)兩位科學家首次提出物質裡頭有「電磁波的能量子」,因為發現「電磁波」的「能量」是「不連續地、一份一份地被輻射出去,或被吸收的」。到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論」,發現「光」有「波動性」和「粒子性」兩種現象。同年他再提出「狹義相對論」,指出「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時間」和「空間」與「物質」不可分隔。到1924年「德布洛意」(de?Broglie)也發現「物質」裡頭的「微粒子」也有「波動性」。最後經過「海森堡」(Heisenberg)、「玻恩」(Born)、「薛定格」(Schrdinger)、「狄拉克」(Dirac)等科學家的努力,「量子力學」和「量子電動力學」得以建立起來。

到如今,我們對「量子力學」又明白多一點了,知道「粒子」發展到宇宙較後期,所有「粒子」冷卻到要組成「原子」的時候,神就造出「電子」,使它環繞「核子」轉動,這樣就產生「電磁力」,為的是要進一步控制物質裡頭的「能量」,使「能量」按著「需要」和「指定的方向」與「目標」釋放出來,造成大自然許多奇妙的現象。例如所有星球都有磁場,都會轉動;所有粒子都有磁力,都會轉動;雲層因靜電而不會無限制地擴散,又造成閃電打雷等現象;今天的世界,自從發明用「電力」來推動機械之後,科技就突飛猛進。今天我們有各種「無線電通訊」設備,例如電話,電視,電腦……;我們的生活,差不多脫離不了「電」。

除了「電」之外,還有「磁」,也與我們息息相關。例如地球的「磁場」就是神奇妙的設計。因著地球裡頭的鐵熔岩流動,就產生「磁場」。「磁場」將太陽射向我們許多有害的「射線」吸收到南北極去,我們才不會有「癌病」。從前挪亞時代,神創造的大氣層可以容納大量「水氣」,這些「水氣」能將「紫外線」折射返太空,保護我們。後來神改變「水分子」的結構,大氣層就無法容納這麼多「水氣」,「水氣」就變成「大雨」降下來,造成「洪水」,將那一個世代的人淹沒。所以現今大氣層的「水分子」才會折射出「虹」來。但神憐憫人,使大地凸起,洪水就流入海洋,這樣我們才有陸地居住。不過,大氣層的改變,人的壽命就大大縮短了,因為阻不了太陽有害的射線。這現象來到近代更惡化,因為人類所放出的各種嗅氣,例如「氯氟碳化合物」(CFCs), 破壞了大氣層的「臭氧層」,大大減低大氣層的保護性,造成更多「癌病」。非要等主回來,用祂降臨的榮光醫治大地,人類才能長壽。(參瑪 4:2)

「電磁力」確實是神奇妙的設計,因為「引力」承擔了「宇宙星河結構」的大體工作;「電磁力」則承擔了「宇宙萬物設計」的細微工作。例如「雲彩」和「雨點」的形成;動物的「大腦」傳遞訊息就是靠電波;「核子」內部的架構缺少不了電磁力……。誰敢說「宇宙萬物的設計」不是出於「神的手藝」?

四.「弱相互作用力」( 簡稱「弱力」)
除了上述三種力之外,科學家又發現第四種力。因為觀察到一些物質會有「放射現象」。所謂「放射現象」,是指這些元素裡頭的「粒子」結合得不穩定,尤其是將「大粒子」與「大粒子」聯繫的「小粒子」(通常是「電子」或「能量較低的粒子」)出現軟弱之時,其「能量」漸漸消耗,不夠力維持「大粒子」的關係,「大粒子」一旦鬆脫,就會藉著自已剩餘的「能量」以「光速」離開「母體」而幅射出去,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幅射現象」。這樣的「幅射現象」再一次證明「能量是擴散性的」;但「幅射」的擴散力很弱,所以又稱為「弱相互作用力」。當這些「放射性元素」漸漸放射出鬆脫的「粒子」之後,就會漸漸變成另一種「較低」但「較穩定」的「元素」。科學家能按「放射的速度」和「元素衰變的情況」計算出該元素的壽命。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鑑別一些「古生物骨頭」的年齡,因為骨頭裡含有「放射性的碳十四」,會因放射而漸漸衰變。

今天,科學家對於「弱力」的研究,有很大的進展。因為「格拉肖」(Glashow S.)、「溫伯格」(Weinberg S.)和「薩拉姆」(Salam A.)等科學家,在1967—1968年間提出了「『弱作用』與『電磁作用』統一理論」,意思是取消第四種力,將「弱力」歸併第三種,就是「電磁力」。因為他們發現,「弱作用力」在高溫的狀態下,其表現與「電磁作用」相同。筆者領會這一點是這樣:放射性元素裡頭有些「粒子」之所以結合得不穩定,因為維持他們與其他「粒子」關係是較弱的「電磁力」(電子)。在低溫狀態下,所有「粒子」都不甚活躍,「粒子」與「粒子」的關係還可以勉強維持;但是等到溫度升高,所有「粒子」都活躍起來,「電子」就活躍到擺脫「維持粒子關係的職責」,獨自跑出去自由流動,這樣,那粒「不穩定的粒子」就得以鬆脫而幅射出去。打趣來形容,好像一個「警察」將一個「疑犯」交給一個「小孩」看管,「小孩」一隻手牽著「警察」,一隻手牽著「疑犯」。後來「小孩」看見「雪糕車」來了,他就興奮起來,跑過去買雪糕,結果讓「疑犯」鬆脫而跑掉。

「弱力」只關係放射性元素,所以不是人人都體會到。但神藉著「弱力」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就是萬物都在衰變中,一天一天壞下去,直到有一天,天地都廢去為止。正如保羅說:「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羅8:21-22)但我們卻要進入那不能敗壞的國 ── 新天新地的新耶路撒冷。

作者:吳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