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讀聖經的人,每每看見聖經形容一個人「被聖靈充滿」,就十分嚮往;尤其是對「充滿」這兩個字,更感到神奇, 奧秘, 和羨慕, 很想知道是甚麼, 也很想得著這寶貴的經歷。可惜,絕大部份的人,因為受到「靈恩運動」的影響,總是以追求得著一種「異感」──情緒上的異常激動,作為得著「聖靈充滿」的憑據。又以為「聖靈充滿」是一種「靈性達到最高峰的神奇境界」,這種進入最高峰境界的經歷很短暫,很神奇;一個人一生可以有許多次「被聖靈充滿」,但每一次都不能維持長久。
- 給「聖靈充滿」下這樣的定義,對不對呢?研究起來,這種觀念其實是源於「靈恩運動」。「靈恩運動」本來就是一種追求「超自然恩賜」的運動, 但他們以「情緒激動」作為得著這些屬靈恩賜的途徑和指標。研究「靈恩運動」的根源,我們不能不先介紹一下循道衛理會的創辦人「衛斯理約翰」──衛斯理約翰原是聖公會的牧師,他被派到美國紅印第安人中傳道七年,感到自己仍未得救。後來回國,看到馬丁路得的著作,明白「因信稱義」,才認為自己清楚得救,並稱之為「第一恩典」。但他發現自己裡頭仍有許多污穢念頭,於是在1739年1月1日,與同工們一同禱告至零晨三點鐘,為要追求「聖潔」。結果全體同工哭得異常激動;歷史形容,「有倒地的,許多人大喊,喜樂得不能形容。」筆者猜想,衛斯理約翰和同工們為罪痛哭至倒在地上,這應該是很正常的表現。可是,衛斯理約翰卻喜歡強調:「一種神奇的能力」臨到他們。衛斯理約翰認為這經歷是得到「成聖」,稱之為「第二恩典」。(詳情請參閱拙著《靈恩運動全面研究》一書的第一章。)
- 美國內戰後,眾教會都想從新振作;其中有一少部份教會十分嚮往衛斯理約翰的「成聖經歷」,開始效法他禱告追求情緒激動的表現,作為得著「成聖經歷」的指標。其中以Benjamin Hardin Irwin所帶領的「火洗教會」追求得最激烈,他認為自己得著甚至比衛斯理約翰更激烈的經歷,禱告至倒地,大哭、大笑,甚至跳靈舞,在地打滾──讀者可以看到,這些現象已經失了常態,出現失控的現象,變成一種「異感」;I r w i n卻稱之為「聖靈的洗」,認為是「第三恩典」。以後他追求得更激烈,甚至倒地、抽筋、昏迷… … 等更強烈的「異感」, I r w i n 稱之為「火洗」,認為是「第四恩典」。他再追求更激烈的表現,甚至野獸叫,說方言……等,稱之為「炸藥洗」、認為是「第五恩典」;以後還有「強烈炸藥洗」,認為是第六恩典……;「氧化炸藥洗」,認為是第七恩典……。讀者見到,這種追求情緒化現象,已經變成非常荒唐。果然到了最後,會眾突然發現,原來Irwin的私生活非常敗壞;眾人逼他出來公開道歉。他一道歉,他的教會全面崩潰了。
- Irwin的「火洗教會」全面關閉之後,從這教會出來一人,名叫Charles Parham。他就是1901年開始的「靈恩運動之父」──他摒棄「火洗、炸藥洗……」,認為沒有聖經根據;但仍然保留「聖靈的洗」,因為聖經確實有這樣的用詞。1900年九月,他開辦了一間聖經學院;十二月底,他出門到處去領會,吩咐學生們研究──「聖靈的洗到底以甚麼現象為準?」因為一直以來,「火洗教會」的Irwin追求情緒激烈,有大哭、大笑、倒地、昏迷、抽筋、地震、打滾、說方言、尖叫、野獸叫……等表現,卻不知道那些表現才是「聖靈的洗」的現象──這種認定經歷一種「異感」才算為經歷聖靈,就是偏離真理的主因。結果他的學生研究到十二月三十一日,等I r w i n回來,就報告他們研究的結果,認為「聖靈的洗」應該以「說方言」為準。Irwin感到驚奇,於是就與學生們一同通宵禱告,追求「說方言」的恩賜。果然到了天亮,就是1901年1月1日,Irwin和全體學生都說起方言來。Irwin非常興奮,於是將聖經學院結束,到處去講授「說方言恩賜」作為得著「聖靈的洗」的證據,這就是「靈恩運動」的開始,又稱為「五旬節運動」。
- 到1905年,他的一個黑人學生Symour,在洛杉磯的阿蘇撒街312號,一間空置的舊禮拜堂裡,帶領眾多黑人一同追求「聖靈的洗」。當時的情況極度混亂,會眾一同跳靈舞、拍手、大笑、大哭、倒地、打滾、抽筋、昏迷、說方言;最叫人不安的,還有一些玄學團體的降神師、靈謀、催眠師、魔術師、都來加入這個聚會,並且在聚會中表演他們的降神術和各樣魔術,甚至表演特技。S y m o u r感到有點不對勁,就寫信請他的老師Parham來看個究竟。Parham來了,認為聚會太瘋狂和太混亂了,於是就用三晚時間,講道勸勉會眾要安靜下來。三晚過後,會眾不再歡迎Parham,請他離開。Parham在盛怒之下,就罵這教會,罵到死那一天為止。然而,歷史可以根查,全世界各地靈恩派教會的領袖,都曾經來到阿蘇撒街312號這個靈恩運動的發揚地受訓,將那裡的瘋狂表現和方言,帶回自己的國家,靈恩運動就這樣爆發,成了世界性的運動。
- 初時,全世界各教會都排斥靈恩運動,所有著名的神僕都指摘他們瘋狂,像地獄一樣混亂。浸信會發現會眾中有人接受靈恩運動,就把他們趕出教會;凡是從浸信會被趕出來的,就組成「神召會」;凡是從循道衛理會被趕出來的,就組成「五旬節教會」。也有獨立組成的「完備救恩會」,「四方福音會」……等。以後,這些靈恩派教會又分裂,發展出「惟獨耶穌派」--反對三位一體教義。還有「弄蛇會」--認為伸手進入蛇洞,凡被蛇咬到的,就沒有聖靈;蛇咬不到的,才有聖靈。從香港一位名叫「梅綺」(原名「江端儀」)的電影明星發展出來的「新約教會」,在台灣更霸佔一座山頭,與警察打鬥,認為主耶穌向他們顯現,答應將會降臨於台灣那個山頭。於是他們跑遍全世界,呼籲所有基督徒回到台灣,等候主耶穌從天降臨。說來奇怪,從「神召會」發展出來的神學思想,後來竟然全然反對衛斯理約翰的第二恩典,第三恩典……論;認為只有一種恩典。
- 1 9 6 0 年代, 靈恩運動滲入聖公會、信義會、長老會、天主教… … 這些主流教會, 成了「靈恩第二波」;1 9 8 0 年代, 靈恩運動藉富樂神學院的M C 5 1 0課程,滲進全世界的福音派教會, 是為「靈恩第三波」; 今天,靈恩運動更進一步成了促進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靈恩派、福音派、主流教會……大合一的推動力量,是為「靈恩第四波」--據說,現今世上已有百份之七十的教會受影響,加入「靈恩運動」或「教會大合一運動」了。
- 在此,我們要先交待一下,「火洗」和「聖靈的洗」如何被靈恩派人士誤解和誤用──其實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祂提鞋也不配。祂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太3:11)意思並不是──「用水洗禮」是為得救的開始;「聖靈的洗」是靈性更高的境界;「火洗」是靈性還要高的境界;「炸藥洗……」是再高一點的境界。其實經文的意思並不是這樣。讓筆者逐項解釋如下:
「約翰用水施洗」──只是叫人悔改,不能叫人受聖靈。使徒行傳十九章那十二個人就是曾經受過約翰的洗禮,而沒有受聖靈,所以保羅給他們解釋說:「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於是奉主耶穌的名再給他們施洗,為他們按手,「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
「聖靈的洗」──意思是奉主耶穌的名受洗,這樣才可以叫人受聖靈。讀者可以比較使徒行傳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記載,就可以看到這一點了。經文指出,主耶穌臨升天前向門徒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徒1:4-5)十日後,聖靈果然降臨,使徒們得著聖靈的幫助,出來傳道,一下子就領三千人信主。彼得對這些悔改信主的人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神所召來的。」(徒2:38-39)請注意,主耶穌指出,「受聖靈的洗」是「父神的應許」;而彼得解釋,「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又「受聖靈」,就是「這應許」的應驗。
「火洗」──意思是,主耶穌有權柄救人,也有權柄滅人;「聖靈的洗」是為救人,「火洗」是指主用火把糠?(不信的人)燒滅。如果我們參考上下文,就可以看到,這「火」不是造就性,而是毀滅性。意思是,主有權將不肯悔改的人丟在地獄裡焚燒,不能得救。 - 所以P a r h a m和他的學生解錯聖經,造成「靈恩運動」的錯誤;又由於今天的「靈恩運動」已經發展成為大背道的「教會大合一運動」──天主教、靈恩派、福音派、新神學派、東正教,和不少異端教派,都簽署聯合宣言,助長「末世的大迷惑」,證實這運動是被邪靈魔鬼利用的。更可惜的是,連一些不贊成「靈恩運動」的基督徒,雖然知道靈恩派人士解錯聖經,知道追求「火洗」和「聖靈的洗」不對,卻轉過來追求「聖靈充滿」,仍以「情緒化的表現」為途徑,又以得著「異感」作為達到「靈性最高峰的境界」的憑據。其實他們並沒有從聖經找到根據,只因為「聖靈充滿」這個詞在聖經裡出現過許多次,形容一些不尋常的屬靈表現,就以為這樣的追求很安全,很符合聖經真理。筆者的教會,有一次請一位傳道人來講道;他作見證說,他的教會有一位老姊妹很稱讚他,說:「你很熱心,很愛主,很熟聖經,很有恩賜,很關心人,很有信心……;但你還欠缺一樣,就是聖靈充滿。」這位傳道人聽了,就請了一天假,跑到山上,大聲懇切禱告,又大力捶胸,求神賜他聖靈充滿。可是,他求了一整天,還是得不著;下山後,要去看跌打醫生,因為捶胸捶傷了自己。我聽了他的見證,立即跑上講台加以糾正,指出這樣追求是不對的。
- 筆者相信,這樣追求的人很多。他們雖然不是靈恩派分子,卻間接受到靈恩運動的影響,以追求「異感」作為「聖靈充滿」;又以為「聖靈充滿」是一種「靈性達到最高峰的神奇經驗」,這是很危險的想法。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詳細查考聖經,弄清楚「聖靈充滿」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好挽回人們錯誤的追求。最徹底的研究辦法,就是將整本聖經所有「聖靈充滿」的經文都搜羅出來,加以表列,比較,和逐點研究,這樣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這樣的研究也不算太難,因為關於「聖靈充滿」的經文,全本聖經只有十九次而已。現在請看如下的表列:
一、 聖靈充滿經文分析表:
分析研究與編號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
編號 | 經文 與 事件 | 經文作者 | 被充滿者 | 職位 | 場合> | 要按手? | 要逼切求嗎? | 之前在作甚麼? | 在注意甚麼? | 充滿的原因 | 充滿的目的 | 當時的情緒 | 得著甚麼? | 說方言? | 說預言? | 神蹟異象? | 其他特徵 |
1 | (出28:3)製會幕與聖衣 | 摩西 | 一切有智慧的 | 裁縫師 | 製衣工場 | 不 | 不 | 不詳 | 如何造得好 | 神主動 | 有智慧製造聖衣 | 不詳 | 智慧和技巧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被智慧的靈充滿不是被聖靈充滿 |
2 | (出31:3)製會幕與聖衣 | 摩西 | 比撒列 | 裁縫師 | 製物工場 | 不 | 不 | 不詳 | 如何造得好 | 神主動 | 有智慧製造聖衣 | 不詳 | 智慧和技巧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被智慧的靈充滿不是被聖靈充滿 |
3 | (出35:31)製會幕與聖衣 | 摩西 | 比撒列 | 裁縫師 | 製物工場 | 不 | 不 | 不詳 | 如何造得好 | 神主動 | 有智慧製造聖衣 | 不詳 | 智慧和技巧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被智慧的靈充滿不是被聖靈充滿 |
4 | (申34:9)立約書亞作領袖 | 摩西 | 約書亞 | 元帥 | 迦南戰場之前 | 要 | 不 | 禱告按手 | 興奮入迦南 | 摩西按手 | 領百姓入迦南 | 不懼怕得壯膽 | 領導的智慧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被智慧的靈充滿不是被聖靈充滿 |
5 | (路1:15)天使啟示生約翰 | 路加 | 施洗約翰 | 先知 | 母腹 | 不 | 不 | 母腹中 | 聽馬利亞問安 | 神主動 | 分別作主先鋒 | 激動和跳動 | 能力生活傳道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在母腹跳動一生受影響 |
6 | (路1:41)馬利亞問安 | 路加 | 以利沙伯 | 婦女 | 懷孕被問安 | 不 | 不 | 被問安中 | 羨慕馬利亞所蒙的福 | 神主動 | 指馬利亞有福 | 喜樂與感動 | 得喜樂感動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不是為重大事件 |
7 | (路1:67)撒迦利亞舌結得開 | 路加 | 撒迦利亞 | 祭司 | 在眾人前見證 | 不 | 不 | 被親友追問中 | 神救贖的計劃 | 神主動 | 為預言救贖 | 喜樂與感動 | 得預言的感動 | 沒有 | 有 | 有 | 撒迦利亞的靈性狀態並不高 |
8 | (路4:1)耶穌受試探前 | 路加 | 耶穌 | 基督 | 可能在曠野 | 不 | 不 | 受浸回來 | 神子身份與勝敵的決心 | 神主動 | 為對付魔鬼 | 得勝的把握 | 勝敵智慧能力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主一生只有這一次被聖靈充滿? |
9 | (徒2:4)五旬節聖靈降臨 | 路加 | 十二使徒 | 使徒 | 五旬節聚集中 | 不 | 不 | 在等候聚集中 | 主復活的道 | 神主動 | 為得能力傳道 | 奮興 | 得能力傳道 | 有(?) | 沒有 | 有 | 聖靈第一次普遍性降臨 |
10 | (徒4:8)彼得大膽駁斥公會 | 路加 | 彼得 | 使徒 | 公會前受審 | 不 | 不 | 在受審爭辯中 | 主復活的事實 | 神主動 | 為勇敢作見證 | 膽量 | 得智慧膽量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參太10:20) |
11 | (徒4:31)彼得獲釋會眾讚美 | 路加 | 全體會眾 | 使徒會眾 | 迎接的會眾中 | 不 | 不 | 在禱告讚美後 | 主是受膏者人休想攻擊 | 神主動 | 為放膽講道 | 膽量與興奮 | 得智慧膽量 | 沒有 | 沒有 | 有 | 禱告完了地震動 |
12 | (徒6:3)提選管飯食者資格 | 路加 | 七管飯食執事 | 執事 | 平日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教會混亂問題得解決 | 不詳 | 為事奉的資格 | 不詳 | 得智慧服事 | 不詳 | 不詳 | 沒有 | 成為事奉的基本資格 |
13 | (徒6:5)介紹司提反 | 路加 | 司提反 | 執事 | 平日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教會混亂問題得解決 | 不詳 | 為事奉的資格 | 不詳 | 得智慧服事 | 不詳 | 不詳 | 沒有 | 成為事奉的基本資格 |
14 | (徒7:55)司提反殉道 | 路加 | 司提反 | 執事 | 殉道前 | 不 | 不 | 在殉道前 | 天上的榮耀與得見主面 | 神主動 | 為看見天開了 | 興奮與無懼 | 得安慰 | 沒有 | 沒有 | 有 | 成為事奉的基本資格 |
15 | (徒9:17)亞拿尼亞為掃羅求 | 路加 | 保羅 | 使徒 | 在悔改禱告中 | 要 | 要 | 在禱告認罪中 | 如何悔改報答復活的主 | 亞拿尼亞代求 | 為一生的事奉 | 悔改與感激 | 得醫治並受差 | 沒有 | 沒有 | 有 | 成為事奉的基本資格 |
16 | (徒11:24)介紹巴拿巴為人 | 路加 | 巴拿巴 | 使徒 | 平日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服事主得人得神喜悅 | 神主動 | 為生活與事奉 | 平易近人 | 得生活見證力 | 不詳 | 不詳 | 沒有 | 成為事奉的基本資格 |
17 | (徒13:9)保羅使以呂馬瞎眼 | 路加 | 保羅 | 使徒 | 為道爭辯時 | 不 | 不 | 在斥責爭辯中 | 攻擊魔鬼兒子證明真道 | 神主動 | 使以呂馬眼瞎 | 憤怒 | 得斥責能力 | 沒有 | 有 | 有 | 聖靈充滿竟然是為斥責與咒詛 |
18 | (徒13:52)保羅被趕逐 | 路加 | 安提阿門徒 | 門徒 | 使徒被趕走後 | 不 | 不 | 在受逼迫 | 為保羅和所信的道快樂 | 神主動 | 激勵門徒信心 | 滿心喜樂 | 得安慰和激勵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只有門徒被聖靈充滿使徒卻沒有 |
19 | (弗5:18)勸人不要醉酒 | 保羅 | 任何人 | 基督徒 | 在平日 | 不 | 不 | 不詳 | 謹慎行事像智慧人 | 神主動 | 為謹慎行事 | 謹慎節制 | 不放縱情慾 | 沒有 | 沒有 | 沒有 | 保羅唯一的一次輕輕的勸勉 |
按「列」分析:
- 請注意,「1」至「4」列,這四個舊約個案都不是「被聖靈充滿」,而是「被智慧的靈充滿」(參「P1」至「P4」)。因為舊約時代,聖靈還未普遍地降臨。其實「被智慧的靈充滿」只是被聖靈許多功能中的一種「智慧」充滿而已,與「被聖靈充滿」不同。只是為了小心研究,筆者連舊約這四次「被智慧的靈充滿」也納入研究範圍。我們從「C1」至「C4」可以看見,這四次「被智慧的靈充滿」,「比撒列」這個為亞倫大祭司造祭司袍的裁縫師一個人就佔了三次;約書亞只有一次。舊約其他所有屬靈偉人,例如以諾、亞伯拉罕、摩西、撒母耳、大衛、以利亞……等,連一次也沒有。這樣的分佈,很明顯地表示,「被智慧的靈充滿」並不是一種靈性高峰的境界,只不過是形容比撒列有不平凡的智慧,能夠用神奇的手工來製造各樣聖物;約書亞有智慧,能夠領導百姓與迦南各族爭戰而已。
- 研究「5」列,我們看見天使長加百列對撒迦利亞預言,他的妻子以利沙伯將要生一個兒子,取名約翰;這個兒子「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這是非常奇特的形容,表明施洗約翰從母腹開始就與眾不同,因為他被神揀選,一生作拿細耳人,並且必要得著以利亞的心志和能力,使以色列人的心歸向神。這樣的形容,當然是指約翰一生都受到「聖靈充滿」的影響。並不像一些解經家所說──「聖靈充滿是一種短暫的靈性高峰經歷;一個人一生可以有多次這樣的經歷,但每次都只能維持一段短短時間。」其實聖經形容初期教會選立七位執事,其中一個基本資格就是「被聖靈充滿」。倘若這只是一次過而短暫的經驗,怎可以成為做執事的基本資格呢?我們不應該以為,約翰在母腹裡「被聖靈充滿」是一陣子的經歷,以後約翰一生也沒有這樣的經歷了。不,約翰雖然連一件神蹟也沒有行過,他卻被主形容為──「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太11:11)不過,施洗約翰「被聖靈充滿」這一點,同時也證明靈恩派人士如下兩點說法不對:第一,證明「聖靈充滿」不一定與行神蹟有關;第二,證明「聖靈充滿」完全不需要逼切追求才能得著。
- 研究「6」至「7」列,形容以利沙伯和她的丈夫被聖靈充滿。其實他們二人並沒有做過甚麼偉大的事,只不過形容以利沙伯聽見馬利亞問安的聲音,腹裡的嬰兒就跳動,而以利沙伯就稱讚馬利亞「在婦女中是有福的」,又稱馬利亞為「我主的母」而已。至於撒迦利亞,路加醫生形容他被聖靈充滿,乃因為他不信,被天使罰他,成了一個啞吧;後來他肯信天使的話,向眾人寫出孩子的名字叫「約翰」,他的舌結就開了,並且預言孩子約翰將要成為至高者的先知,為主基督預備道路。其實以利沙伯和撒迦利亞二人的靈性狀態,並沒有升到最高峰,只不過是剛剛從不信的軟弱中出來而已。最叫人感到希奇的,是馬利亞雖然被以利沙伯稱為「我主的母」,身份非常崇高和尊貴,卻一生都沒有「被聖靈充滿」。但馬利亞的位份和靈性如此高,因為天使對她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妳安,主和妳同在了。」可見「神同在」比「聖靈充滿」的靈性狀態高得多。(參下文「請神同在比聖靈充滿更高」)
- 研究「8」列,主耶穌受浸完之後就「被聖靈充滿」,然後主來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筆者在「8P」那裡指出,這是主耶穌一生惟一的一次「被聖靈充滿」。如果主只有這一次被聖靈充滿,其餘一生都沒有被聖靈充滿,這就意味著,主的靈性最高狀態,是在受浸之後;之後就慢慢下沉,不及初初出來傳道之時。如果真是這樣,主就不配稱為「一位完全的神」,和一位「完全的人」了。其實「被聖靈充滿」並不是形容主耶穌的靈性達到最高峰,乃是形容主與一般人不同,竟然在這個時刻,先主動退到曠野去受魔鬼的試探;而且還很精彩地勝過魔鬼。再者,主受浸時,「聖靈」降在祂身上,意思是主「受膏」(聖靈是恩膏;「受膏者」就是「基督」);之後,主「被聖靈充滿」,意思是,主開始出來事奉就滿了聖靈的能力和智慧。因此,主有了把握勝過魔鬼,才出到曠野去受魔鬼的試探。主能勝過魔鬼的試探,當然也能一生被神大大使用。
- 我們從「M」可以看到,十九次「聖靈充滿」之中,沒有一次與「說方言」有關。如果勉強說「有」,就只有「9M」──五旬節聖靈降臨那一次而已。但是筆者認為,那一次仍然不算是與「聖靈充滿」有關,因為當時有兩種現象:第一種是「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的房子」──像徵著房子裡的人都「被聖靈充滿」;第二種是「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的頭上」──像徵著他們得著說方言的恩賜。這樣,只要我們將兩種現象分開,就看出「聖靈充滿」完全與「說方言」無關。
如果當初 Charles Parham 和他的學生能明白這一點,就不會以為「聖靈的洗」是以說方言為特徵, 「靈恩運動」也不會因而開始了。事實上,使徒行傳提及「說方言」只有三次──
第一次就是這裡所說五旬節聖靈降臨的時候所發生的。這一次是「特種方言」,因為彼得說一句話,十八種人聽明白,不用翻譯;是神特別解除「巴別塔變亂人類口音」的攔阻,為要幫助第一次傳福音,建立教會。
第二次,是徒10:46外邦人哥尼流全家說的方言。這也是「特種方言」,因為彼得聽明白他們在「稱讚神為大」。彼得又見證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徒10:47)因此,哥尼流一家說方言,這可以說是聖靈第一次降臨到外邦人身上,成為外邦人的「五旬節」;如同「五旬節」時,聖靈第一次降臨到猶太人身上一樣。
第三次,是徒19:6所記載的,在以弗所有十二個人曾經受過約翰的浸,只是沒有受聖靈;保羅奉主的名為他們再施浸,又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聖經記載這個個案,目的分明是要告訴我們,約翰的浸禮只是悔改的禮;奉主耶穌的名受浸才能叫人受聖靈,因為聖靈是主耶穌求父賜下來,代替主耶穌作我們的保惠師的。至於這一次說的方言是屬於那一種?這問題經文沒有詳細交待。不過,如果與以上兩次記載的「方言」比較,那兩次對猶太人和外邦人都是屬於第一次賜下聖靈,所以那兩次「特種方言」以後再沒有發生過。這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十二個人所說的「方言」,也是屬於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一至十四章所辯論的「方言」。那種「方言」與五旬節賜下的「方言」完全相反──說的人自己不明白,聽的人也不明白,乃需要有人受感起來翻譯,才能明白。
就是因為這種無人能明白的「方言」造成哥林多教會的混亂,所以保羅才用四章經文來教導他們好些原則,例如──「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林前13:1)「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林前13:8)「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更願意你們作先知講道;因為說方言的,若不翻出來,使教會被造就,那作先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林前14:5)「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林前14:19)「所以,全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若都說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進來,豈不說你們癲狂了嗎﹖……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因為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林前14:23,31-33, 40)
以上的原則,都是為「說真方言」而設;今天靈恩派聚會中所說的,既混亂,又多被試驗出來,證實是假方言,甚至有神僕試驗出,百份之九十以上是出於污鬼,我們就應該禁止這一類方言。 - 研究「10」列,彼得和約翰「被聖靈充滿」,是為形容他們在公會前受審,有異常的瞻量和口才。這是應驗主的應許──主說:「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你們被交的時候,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什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太10:18-20,參「10P」)這個事例沒有切切追求,沒有神蹟奇事,沒有說方言……,只有面對公會所需要的膽量。而且二人也沒有注意到自己被聖靈充滿,乃是路加醫生這樣描述而已。
- 研究「1 1」列,二使徒從公會釋放出來之時,會眾與他們一同讚美神,這時全體會眾也「被聖靈充滿」;禱告後,甚至地也震動,於是人人壯膽傳福音。這樣的形容,我們又看見,並不是二使徒和會眾追求「聖靈充滿」,乃是聖靈主動充滿他們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追求,也不知道自己是被聖靈充滿,只不過是路加醫生旁述的筆法而已。路加醫生之所以這樣記述,是為要指出,一向膽小的彼得和約翰,竟然異常地在公會前壯起瞻來;連會眾也是如此,顯然是聖靈充滿的結果。
- 研究「12」列所說的「被聖靈充滿」,是七位執事被選立的基本資格之一(參「12J」和「12L」)。經文完全沒有說明他們在何事上「被聖靈充滿」;也沒有說明他們是經歷過一次「被聖靈充滿」,還是常常「被聖靈充滿」。但教會既然定規,「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徒6:3)這三樣是被選的條件,我們憑常理就明白,「有好名聲」代表會眾承認他們有資格;「被聖靈充滿」代表神的靈也印證他們有資格;「智慧充足」代表他們自己也實在有資格──意思是,這七人在各方面都證實有資格。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三樣被視作「事奉的基本資格」,就必定是恆常性的表現。因此,「被聖靈充滿」不應該視為一種短暫而超然的經歷;像「12P」至「16P」這五項都是屬於「事奉的基本資格」,都是「恆常性的表現」一樣。我們要問,這七人恆常地被聖靈充滿,是不是表示他們比施洗約翰、主耶穌、彼得、約翰、保羅……更屬靈,靈性狀態更高呢?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就明白,「被聖靈充滿」根本上不是用來形容一種常常追求的「靈性高峰狀態」;更沒有表示,被充滿的人常常大哭大笑、倒地、抽筋、昏迷、野獸叫、說方言……等狂熱。只不過表示,這些人的生活與事奉都恆常地配合聖靈的感動,很有智慧地處事而已。
- 研究「13」和「14」列,形容司提反被選為管理飯食的執事,和殉道時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和主耶穌站在神的右邊。雖然眾人用石頭打死他,他臨死前還是像主耶穌一樣,求神赦免打死他的人。這樣的形容,再一次證明,「聖靈充滿」是路加醫生描述歷史的筆法,絕對不是司提反追求的靈性高峰狀態,因為司提反根本沒有這樣的追求,也不知道自己是「被聖靈充滿」。
- 研究「1 5」列,形容亞拿尼亞為掃羅禱告,醫好他的眼瞎,又叫他被聖靈充滿。讀者要注意,在這個事例上,掃羅本根就沒有追求「被聖靈充滿」;乃是亞拿尼亞照異象的指示,主動前來找他,為他代求而已。(參「15I」)初時,主呼召亞拿尼亞去醫治掃羅,亞拿尼亞推辭,並且指出,這個掃羅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聖徒;主卻對他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徒9:15)亞拿尼亞必定感到希奇,主竟然會用得著這個掃羅,又賜他「聖靈充滿」,作為他被主用的「基本資格」(參「15P」);於是亞拿尼亞就順服,照主的指示而行。這個個案,足見「聖靈充滿」不是出於掃羅的追求,也不是出於亞拿尼亞的代求,乃是神主動要揀選掃羅,並賜他聖靈充滿的。
- 研究「16」列,這是介紹巴拿巴的靈性為人。這樣的介紹,再一次證明「被聖靈充滿」,是指他被主使用的「基本資格」,與上述幾項的意思一樣;不是一次過的短暫屬靈經歷;乃是事奉神基本而恆常的資格。
- 研究「17」列,形容保羅斥責和咒詛以呂馬,叫他眼瞎,因為他阻擋方伯士求保羅信主。當時保羅「被聖靈充滿」,定睛看他,對他說:「你這充滿各樣詭詐奸惡,魔鬼的兒子,眾善的仇敵,你混亂主的正道還不止住嗎﹖現在主的手加在你身上,你要瞎眼,暫且不見日光。」(徒13:10-11)當時保羅並沒有追求聖靈充滿;而且,除了亞拿尼亞為保羅禱告,叫他「被聖靈充滿」之外,聖經就只有這一次形容保羅「被聖靈充滿」。當然,從前亞拿尼亞叫保羅「被聖靈充滿」,目的不是為這一次使保羅有權柄可以咒詛以呂馬,叫他眼瞎;乃是為叫他恆常地被主大大使用。雖然路加醫生並沒有用「聖靈充滿」來形容保羅其他的事蹟,就只有這一次而已,這並不代表保羅的其他工作和所行的神蹟,較這一次遜色。其實路加醫生這一次用「聖靈充滿」來形容,是因為保羅開始被巴拿巴發現,神大大使用保羅,所以從此以後,巴拿巴就讓保羅帶領。讀者要明白,一直是巴拿巴提拔保羅,帶保羅出身,作他的長者;安提阿教會差派他們出來傳道之時,也是以巴拿巴為首,保羅做他的助手。但是現在巴拿巴看見保羅咒詛以呂馬,叫他立即眼瞎,巴拿巴就看見神大大使用保羅,以後的旅程都讓保羅帶領和講道,讀者可以從使徒行傳繼續的記述看到這一點。由此可見,路加的筆法是要告訴讀者,從這個時候開始,神大大使用保羅。可見「被聖靈充滿」還是用來形容保羅的恆常表現;不是一種短暫的靈性高峰狀態。
- 研究「18」列,是形容保羅離開居比路(咒詛以呂馬事件後),來到安提阿講道,使不少外邦人信主。雖然猶太人挑唆城內有名望的人,把保羅趕出境;但那些決志信主的人都很喜樂,於是路加醫生又用「被聖靈充滿」來形容這些信主的外邦人。這不是說,這些初信主的外邦人,一下子靈性就達到最高峰的境界;路加醫生只不過形容他們因信福音而喜樂,實在不尋常而已。為甚麼不尋常呢?因為保羅向他們證明:「赦罪的道是由這人(耶穌)傳給你們的──你們靠摩西的律法……不得稱義;(現在)信靠這人(耶穌),就都得稱義了。」(徒13:38-39)當時,有許多猶太人和歸化猶太教的外邦人都表示信主;到下個安息日,竟然合城的人都來聽神的道,猶太人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並且毀謗。保羅和巴拿巴就對不信的猶太人說:「神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因為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極。」(徒1 3:46-47)外邦人就是聽見這話,非常歡喜,並且讚美神的道。所以他們「被聖靈充滿」,就是為此。這樣清楚而重視外邦人得救的信息,從來沒有人傳過;怪不得外邦人「被聖靈充滿」。但他們「被聖靈充滿」,並不是追求而得;也不是代表他們的靈性到達最高峰,或有甚麼異能神蹟發生。這全是路加醫生的筆法,從旁形容他們這種異常的喜樂而已。
- 研究「19」列,這是保羅惟一的一次,勸勉眾人「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但保羅這樣的勸勉,可以說是輕輕的勸勉而已,因為不是用來形容甚麼重大的屬靈經歷,例如──被提到三重天,神的樂園去,聽見隱密的言語的經歷;或行甚麼大神蹟大奇事的經歷。
研究這個勸勉的「重點」,分明是勸勉每一個聖徒都應該「謹慎行事」,因為按以弗所書第五章的上文下理,保羅在這段經文裡一共勸勉人「六項謹慎行事」,而「被聖靈充滿」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項而已。
而且, 按保羅的用詞, 他所強調的是「被」字,意思是,聖靈很願意主動充滿我們,問題是我們願意不願意讓祂充滿而已。言下間,暗示「被聖靈充滿」並不需要求;聖靈會主動來充滿我們,只是願意得著與否的「決定」權還是在我們,聖靈是尊重人的自由意志的。我們又知道,凡失去自制的表現,都不是聖靈的工作,乃是邪靈的工作;因為「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林前14:32)
再者, 保羅在此教導的「被聖靈充滿」,乃是與「醉酒的表現」恰好相反──醉酒能使人「放蕩」,聖靈充滿使人「謹慎行事」。如此類推──酒使人「失去控制」與聖靈使人有「強大的自制能力」;「糊言亂語」與「清楚講解真理」;「倒地打滾」與「自我清醒和約束」;「不明所以然」與「明白和進入真理」……。可是,靈恩派人士常說,被聖靈充滿的人,其表現有點像喝醉酒──狂喜、說方言〔其實是酒後胡言〕、倒地、昏迷、見異象〔其實是醉酒幻像〕……等。他們這樣領會,分明與保羅的意思相反,因為未能注意到「不要」與「乃要」的意思是相反的;「放蕩」與聖靈的性情「節制」是相反的。讀者要明白,保羅的用詞很美妙,他勸人「不要被酒精(spirit)充滿,乃要被聖靈(Holy Spirit)充滿」,兩者都是”spirit”,只不過一種屬物質,一種屬靈。其實保羅的意思是要勸勉我們,不要被酒精操控你的言、行、思想、感情、意志、舉動……,以至你「放蕩」;乃要讓聖靈來管理你的全人,以至你「謹慎行事」。當聖靈全然管理或使用一個人的言、行、思想、感情、意志、舉動……之時,這人的一切表現,應該是充份地彰顯出神的榮耀,這才是「被聖靈充滿」。 - 「被聖靈充滿」不一定有神蹟奇事或任何異感,乃要看聖靈認為有需要,才由聖靈賜給人。所以,「被聖靈充滿」其實是「被真理充滿」,因為聖靈被稱為「真理的聖靈」,也常用真理來感動人行事。即使偶爾聖靈認為需要用神蹟奇事來行事,祂所行的神蹟奇事也必定帶有真理;凡沒有真理,或違背真理的神蹟奇事,都不是聖靈的工作。
保羅在《加拉太書》指出──「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醉酒、荒宴等類。」(加5:19-21)而「被聖靈充滿」的表現,最合理的解釋就是結出「聖靈九果」──「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讀者只要照著這「九果」的性質飾演出來,就可以看到,「被聖靈充滿」的人必定是人見人愛,和藹可親,斯文大方,懂得節制,溫柔慎言……的。絕對不會像靈恩派聚會中的現象──狂哭、狂笑、倒地、抽筋、昏迷、野獸叫……全部不知所以然,甚至失去自制,和失常。──
(續下期「按『攔分析』」)
作者:吳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