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也顯給我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 神的教會。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 神的恩才成的,並且 祂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 神的恩與我同在。(哥林多前書 15:8-10)
只要我們稍為研究保羅的一生,不難發現自從他被 主所遇見,無論在早期、中期或晚期,都面對著數不盡的困難,就如受威嚇、受羞辱、被誤會、受鞭打、下監牢、被石頭打、遭危險、受寒冷、又飢又渴、不得睡覺、受勞碌及受困苦等等。但是,希奇得很,由始至終,他都勇往直前;這些重重阻力,一點也無法令他卻步,他總是注視著「那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對於「並且反對的人也多」卻不太理會(林前16:7-9);又總是分外殷勤地要完成 主所給的託付,也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究其原因,乃因他真正認識 神的恩典,常常被強烈的「蒙恩的感受」推動著;這感受也使他有很不一樣的眼光去看事情,一般人在面對這麼多的困難時,往往便只顧埋怨或是憂愁恐懼,甚至灰心絕望。
保羅雖然已經成熟了、同時具有很超越的屬靈經歷、早已成為主手中大有功用的器皿。但在 神的恩中,他一點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本相,是何等的不堪和不配。所以,從上述經文中,我們一再看見同類句子出現,如:「未到產期而生」、「最小的」、「不配」等字眼,這充分顯示他是牢牢地記著,一切的改變全是 主的恩典,是 主在那裡造成的,所以要將榮耀歸於 主!
同樣,我們無論長進到怎樣的地步,總是 神的恩典,不是人的功勞,也沒有可誇,我們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所以,若有甚麼長進、若有甚麼豐盛、若有甚麼能力、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屬天的智慧,都只能向 主大大的感恩了!
不但如此,當保羅長時期的東奔西跑,並且一面傳道一面作工,真的是比眾使徒格外勞苦;他卻不以為這是他的本領,也不感覺到是被虧負,更絕非不幸,乃是 神的恩。
今天,恐怕有不少的傳道人,因為教會讓他們負責很多的事奉工作而在那裡整天抱怨!感到被虧負,甚至萌生去意,常常轉換工場。為何竟沒有想到,能夠為 主格外勞苦,這豈不是 神的恩嗎?同時又需要知道,靠著 神的恩,足夠讓我們去完成看來不能完成的事。
今天,恐怕也同樣有更多的弟兄姊妹,因為教會讓他們負責很多的事奉工作而在那裡心有不甘!抱怨為何別人不用作,而偏要他們作那麼多,所以,常常聽見有人越來越不起勁,甚至辭職,真是可惜!完全誤解了為 主勞苦的意義!為何竟沒有想到,能夠為 主格外勞苦,這豈不是 神的恩嗎?
對於有信心的人、愛 主的人、認識 神恩典的人,為 主的勞苦是不會徒然的。(林前15:58)非有信心,人無法甘心地為 主勞苦;非有愛 主的心,人無法經歷為 主勞苦的果效;非認識 神的恩,人無法在事奉上大大蒙恩。甚願以此共勉!
有些事情是寶貴的,但「蒙恩的感受」最寶貴;有些事情是不可失的,但「蒙恩的感受」最不可失。
試從馬太福音18章 主耶穌所講饒恕七十個七次的比喻中,我們看見一個欠了主人一千萬銀子(註:等於六千萬錢銀子/工人一天的工價是一錢銀子/這樣的數目是永遠無法還清的)的僕人,他怎樣蒙了極大的恩典,他的債項被完全免了,照理應該因著恩典十分感動;但是當他快速地失掉了「蒙恩的感受」之後,成了一個不肯饒恕的人,令人憂愁、令主人大怒、也使自己長久陷於痛苦和羞辱中。
又試從馬太福音20章 主耶穌所講葡萄園的比喻中,我們也看見一些工人得到家主的雇用,才能在不容易找到工作的情形之下有了進入葡萄園作工的機會,但可惜他在比較及貪婪之下,竟失掉了「蒙恩的感受」,引來家主的不悅,讓自己由一個「在前」的人變成一個「在後」的人;在 神的恩中墜落了!
我們豈可不引為鑑戒麼?
作者:林澤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