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評「和合本修訂本聖經」

中文聖經譯本有許多。最早的要算是「景教」在第七世紀譯成的《新約》。以後就到十九世紀的天主教譯本;1822 年「馬士曼博士」在印度所譯的;1823 年馬禮遜所譯的;1837年西方傳教士在中國所譯的《新遺詔書》;1842年英美兩國傳教士12人在香港所譯的《代表譯本》;1890年上海召開傳教士大會之時,有意思想要譯成《和合譯本》,結果他們把聖經譯成《深文理》、《淺文理》、《國語(白話文)》三種。最後,中國教會領袖和外國宣教士聯合修訂這些譯本,在1919年正式出版今天廣泛應用的《國語和合譯本》。以後,來到1936年還有朱寶惠重譯聖經;1933年王宣忱又有他的重譯版本;1946年呂振中譯成《呂振中譯本》;1968年天主教譯成《思高譯本》;1979年香港天道書樓按照「Living Bible」譯成《當代聖經》;1979年又出版《現代中文譯本》;差不多時間,香港中國聖經新譯委員會又出版他們的《新譯本》;亞洲歸主協會又出版他們的《當代喜訊》。到27年前,普世最大的「聖經公會」又開始籌劃重新修訂已經廣泛使用了近一百年的《國語和合本聖經》(以下簡稱《和合本》),到2005年出版成為《和合譯本修訂本聖經》(以下簡稱《修訂本》),打算全面取代舊版《和合本》。可是,差不多這段時間,之前出版《當代聖經》的香港天道書樓,又組成「當代聖經出版社」,並於2003年脫離「國際聖經協會」,另外成立一個新的機構,名為「漢語聖經協會」,為要重新將中文聖經重譯,成為剛剛出版的《新漢語聖經》(以下簡稱《漢語本》)。在網上,筆者又看見一個中國大陸不信主的學者「馮象」,也花了多年時間重譯聖經,成為《馮象譯本》。一時間這麼多譯本,到底那一個譯本才準確,才是出於啟示聖經真理的神呢? … Continue reading

誰能承擔這榮耀的職事?

哥林多後書 3:1-12 , 3:18 – 4:2 我們豈是又舉薦自己麼?豈像別人用人的薦信給你們,或用你們的薦信給人麼?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裏,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着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我們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祂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 (ministers),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有榮光(glory),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 (glory),不能定睛看他的臉;這榮光 (glory) 原是漸漸退去的,何況那屬靈的職事 (ministry),豈不更有榮光 (glory)?若是定罪的職事有榮光 (glory),那稱義的職事 (ministry),榮光 (glory) 就越發大了。那從前有榮光 (glory) 的,因這極大的榮光 (glory) 就算不得有榮光 (glory) 了;若那廢掉的有榮光 (glory),這長存的就更有榮光 (glory)了。 … Continue reading

服事主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6) 主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這話讓我們看見服事主與跟從主的關係。為甚麼要跟從主?乃是為服事主,怎樣才能服事主?必須跟從主。跟從主與服事主乃息息相關。無疑,門徒蒙召跟從主,得主的服事是過於他們服事主,但是當主回到父的榮耀裡去,他們在地上各人就照着主所託付的而忠心服事,顯出了跟從主的生命。 … Continue reading

智慧從何而來?

論到「創造論」,無神論者雖然無法否認這個宇宙是有「設計」的,並且宙宇裡充滿「智慧」,可是他們仍堅持這些「設計」只不過是一種「瞎智」,不是出於一位有位格的,全智的神;只不過是出於「無窮混亂中,偶然出現的秩序」。 … Continue reading

門徒幼嫩生命的悲嘆

先知門徒對以利沙說:「看哪,我們同你所住的地方過於窄小,求你容我們往約但河去,各人從那裡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他說:「你們去吧!」有一人說:「求你與僕人同去。」回答說:「我可以去。」於是以利沙與他們同去。到了約但河,就砍伐樹木。有一人砍樹的時候,斧頭掉在水裡,他就呼叫說:「哀哉!我主啊,這斧子是借的。」神人問說:「掉在那裡了?」他將那地方指給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水裡,斧頭就漂上來了。以利沙說:「拿起來吧!」那人就伸手拿起來了。(王下6:1-7) 以利沙訓練門徒,但似乎難得遇見一個有以利沙自己跟隨以利亞時的耀目與卓越,列王紀下第五至六章都記述著追隨以利沙的門徒僕人們一次又一次的幼嫩及膚淺。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