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神學第一年,在課業及屬靈生命上皆有主悉心造就。故當九月開學在即,我懷著感恩和期待的心準備踏入神學第二年。誰知剛開學第一週,我便因不適應新學年而帶淚向主呼求。
今年學院開設宿舍。為了專心學習,我申請全時間住宿,亦為求輕裝遷入宿舍,我棄掉許多過往珍視之物,重新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在搬遷同時,家人體檢發現很大機會患上末期癌症,心中不禁浮現各種憂慮,以致出現身心不適的狀況。
隨著正式開學,第一天我已深知自己內裡充滿憂愁,但不欲告訴人。往後幾天,我要學習時刻活在人群中,絲毫沒有「me time」,這對於習慣在獨處中得力的我而言實在難以忍受。到第四天,我忍不住向師長借了房間好好哭一回並請師長一同禱告主。
在這幾天的憂愁境況中,我心中有許多零散思緒,原來我有許多捨不得——捨不得所種植的花草和舊居、捨不得失去獨處時光、捨不得家人患病卻不能伴在身旁,我也很不適應日夜活在群體中…… 帶著這些細細碎碎的思緒,我只能藉禱告把苦情帶到施恩寶座前向主一一傾訴。主既明瞭且安慰,更讓我明白多一點何謂跟隨主的十架路。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太10:37)
若非主藉這許多事件揭示實況,我實在無法看透自己的心思。以往的我總喜歡獨處,活得相當自由,我習慣將自己的需要凌駕於他人之上,總醉心於好好顧惜自己。但主提醒我,祂是呼召群體的主,隨主者當學習捨己,不再只顧惜自己,反學習活在群體中,亦惟有這樣才能好好學習事奉和牧養神的家。同時,主又提醒我,跟隨主是要付代價的。若我所喜愛的人事物有損我跟隨主,便要學習放下。神學院開課了,我不能陪伴家人覆診或看報告,加上在颱風那天,預計要困在宿舍,這些情緒又默默爆發。在我不察覺之時,原來有別的事物霸佔了我心中的首位,但主卻知道。面對這些情緒起伏,謝謝主以祂的心腸和祂的話作教導,讓我可以藉禱告在祂面前好好調整心思。
颱風天的中午,我接獲家人來電,得知其身體無恙;晚上與同宿的肢體促膝詳談內心的憂愁和開學的不適應,感謝主幫助我將憂愁帶進同心禱告中。主提醒我,能活在祂的看顧中,豈不比活在自己的憂慮與籌算中更好嗎?是的,主實在是我隨時的幫助。在開學之初,祂既調整我的事奉心志,亦幫助我學習向祂傾心吐意,學習活在人群中,更讓我明白主比我更愛惜,且更能照管我的家人。能在神學院蒙造就,得以學習事奉這位看顧人的永活神,實在是我最大的福份。
作者:梁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