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聖經與科學 ─ 由「世紀辯論」說起﹝三﹞

  • 聖經與科學

星空銀漢的見證:「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19-20)

聖經寫作的目的:《聖經》的出現並不是為了要滿足人類的好奇心或求知慾。它的來源和功能,〈提後3:16-17〉已交代得清清楚楚:「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可見神賜下《聖經》,主要是希望人類能夠明白及遵從祂聖潔的旨意,所以並沒有刻意去論述自然科學的需要。相反,若真如此,《聖經》則極有可能早已被遠古不懂科學的人,誤認為只是一本傳揚巫術的書籍而加以銷毀,因而危害了它最核心的任務 ── 向古今中外的人啟示神愛世人,要藉祂獨生的愛子主耶穌基督救贖世人的計劃。

但話雖如此,《聖經》內容凡有關或涉及自然界事物的,都無不與現代科學的發現深相契合,間接反證了《聖經》不可能是出於古人的創作,而碓實是神所默示的,所以不但與科學沒有衝突,它超越的啓示更為不少優秀的科學家提供了養份,成為人類突破本身局限的一大助力。

另一方面,神亦早知「直到末時,必有多人來往奔跑,知識就必增長。」(但12:4)到時世人將會處身於一個科學極之昌明的世代,《聖經》的地位也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透過啟示一些自然科學的奇妙事實,也有助堅固末世信徒的信心。

可見《聖經》之於基督徒,明白神的旨意是根本,增添屬世知識只是末枝。因此,信徒於研讀《聖經》時能否持守正確的心態至為重要。因為我們開始思考問題的時候,自自然然會從腦海熟知的事物中去尋找例證,令觀念變得確切穩固。如果我們愛讀《聖經》,練達神的話語,對神的教訓心存恭敬,思考時也自自然然會引用《聖經》的教誨為佐證,令我們的信心有根有基。相反如果我們只是愛讀書多於讀《聖經》,或看重知識多於神的話語,佐證必然大多來自書本或人的教訓,理解真理時便容易出現偏差了。

再者,神的教導是超越行為,進到動機:「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4:12);超越時間,進到永恆:「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約5:39);超越物質,進到心靈:「神是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4:24),遠較世上一切的小學有深度有價值有意義,所以我們切忌本末倒置,把研讀《聖經》變成只是一種學術的活動。

對聖經不科學的抨擊不少人抨擊基督教的《聖經》不科學,除了出於對《聖經》教導的抗拒,原因不外有三:第一,誤將中古時期羅馬天主教許多錯誤的科學觀念當成是《聖經》的立場;第二,不明科學本身有自己的局限性;及第三,混淆了科學的目標科學的手段兩個不同的概念。

羅馬天主教的錯謬:羅馬天主教在中古時代長期以死刑嚴厲禁止私下翻譯、閱讀及傳講《聖經》,又壟斷了《聖經》的解釋權,將它變成了一小部分人的專利。問題是他們的觀點和教導,卻不少與事實不符甚或變生衝突。最明顯的例子是「地球中心論」或稱「地心說」。「地心說」把地球看作是宇宙中一個穩固不動的中心,而日、月、星辰都是環繞這中心運轉的。這套宇宙觀在中古時代被羅馬天主教所採納推廣。

天主教又成立「異端裁判所」,對質疑他們觀點的信徒和科學家如伽利略等不斷進行殺害逼迫,令歐洲民智閉塞,思想及文化發展停滯近千年之久,史稱「黑暗時代」。

天主教廷的無知導致不少人對教會反感,連帶對信仰也漸漸失去信心,成為日後「現實主義」、「理性主義」等不信思潮的溫床,不但令社會受到衝擊,教會也蒙受了極大虧損。

在此必須指出,這些錯誤的觀念都只是天主教廷片面的看法,並不能代表《聖經》的立場。相反,《聖經》對自然界的表述不但不違背科學,反而包含了不少奇妙的啟示,成為我們了解我們所居住地球和地球以外世界的一大助力。《聖經》和科學是相輔相成的,有志研究的人必須兩者相互參證,若只摘取其一,就難以進入認識神所創造奇妙宇宙的大門了。「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9:10),誠哉斯言。

科學的局限:信仰追尋的對象是造物主,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受造之物,兩者絶不能相提並論。井中仰首,固然可以見天,但這只是管窺,永遠無法看到天空的全貌。同樣,透過研究受造之物去了解宇宙,畢竟也有局限。正如曾有人指出,科學家可以詳盡分析一個蛋糕,從而說出裡面每個分子的結構,但對於這個蛋糕究竟是誰所做,為甚麼而做及為誰而做,除非是做蛋糕的人親口相告,人就算如何殫精竭慮,也無從透過研究蛋糕本身而得知。因為「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申29:29),歡喜與否,我們也不得不接受我們的局限:我們能夠知道甚麼,能知道多少,都是屬於神權能旨意的範圍,世人無從知道,也無從參與。「在天上的萬軍和世上的居民中,祂都憑自己的意旨行事。無人能攔住祂手,或問祂說:『你作甚麼呢?』」(但4:35);「籤放在懷裡,定事由耶和華。」(箴16:33)。受造之物若沒有造物主的啓示,就算如何努力,也無法自行接觸和認識神,這就是科學的局限了。

對絶大多數人而言,知道誰做蛋糕,蛋糕為何及為誰而做,遠比知道蛋糕的分子結構來得重要和有意義。同樣,知道誰創造天地,萬物為何和為誰而造,也遠比能了解天地萬物的構造和運作模式更重要和更有意義。另一方面,科學雖是研究天地萬物的構造和運作模式的學術活動,但它之所以能夠存在,全因萬物的構造和運作都是有規律有秩序的。若非如此,科學家想要研究也無從入手。有物必有造物主,有規律秩序就一定有制定規律和秩序的(神),及規律和秩序被制定的原因和目的,這是顯而易見,也是十分合乎邏輯的。科學家若能循著這個方向努力,最終除了能了解大自然的結構和運作的原理,更有可能進一步認識到大自然的創造者,明白神創造萬物和人美好善良的旨意,知道萬物的出現,世人的存活,都不是偶然的,因而令生命變得有因、有由、有意義,人生變得實在有價值、有方向,這將是何等的美事!

可惜的是,世人往往罔顧科學能夠探討的範圍及內容有明確的局限,及科學只能在萬事萬物都有規律的前提下才能存在這些事實,不斷將科學吹噓神化至凌駕《聖經》之上。《聖經》所述,凡未獲科學背書,便一律置疑甚或加以否定排斥,出現了窰器向窰匠誇口的現象。這種態度不但妨礙了真理的追尋,更因強行將受造之物與造物的主及造物的目的分拆,導致萬事萬物都被解釋為只是出於偶然,它們的存在根本沒有目的和意義,人的生命也因為失卻了內涵和目標而變得空白和欠缺方向。近代教育普及,道德水平反急速下滑,實為世人刻意貶抑《聖經》,神化科學的惡果。

科學目標和手段的混淆:反對《聖經》的人常批評基督徒既然無法證明神的存在,就不應該相信有神,更不應該相信天地萬物都是神造的。他們認為這樣不但不合乎邏輯,更是不客觀,不理性,所以也是不科學的。他們似乎希望世人相信:第一,相信《聖經》就是不合邏輯、不客觀、不理性的;相信科學才是合乎邏輯、客觀和理性的;第二,不信有神比信有神更超越。但事實上,兩者都不過是他們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首先,認為科學就是合乎邏輯、客觀和理性,根本是混淆了科學的目標和科學的手段(工具)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宗教和科學終極的目標,都是要尋找事實的真相;而邏輯、客觀、理性等,則是在追求真相的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工具,它們不是科學本身,也不只為科學所獨享。這些工具的功能和性質也不是鐵板一塊,會隨著真相的被確立而失去或改變。

真相還未被確立之前,保持客觀開放當然至為重要,但在真相被確立之後,客觀開放便變得沒有意義了。從來沒有聽過有科學家為了要保持客觀開放,拒絶接納萬有引力定律。如果有不服氣的,只要從大廈的頂層往下跳,就知道自己硬要保持客觀開放所要付出的,是何等樣的代價了。同樣,在真相未被確立前,為了要尋得真相,保持客觀開放是最理性,最合邏輯的選擇。但在真相被確立後還硬要保持客觀開放,就反而變得不理性和不合邏輯了,因為最合乎理性和邏輯的選擇,已經由最初的要求人保持客觀開放,變為現在的要求人要持守真理了。

至於認為不信有神比信有神更超越,也只屬五十步笑百步。如果基督徒因為無法證明神的存在,就不應該相信有神和萬物都是神所造的,讓我們反問一句:科學家能夠證明神不存在嗎﹖能夠證明萬物不是神所創造的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既然大家都不能證明自己所相信的,你有甚麼資格認為你不相信有神的存在,比我相信有神的存在更超越呢﹖

事實是,信有神存在與不信有神存在的人,都是在追求真相,過程中都需用上邏輯、客觀、理性等工具,只是大家所採用的前題假設(hypothesis)有所不同而已。不信《聖經》的人用的是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先假定沒有神,然後去核實;信《聖經》的人用的是替代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先假定有神,然後去求證。無論反對還是支持有神,都需要先運用信心,故此兩者根本沒有高底優劣之分。如硬要說自己比別人優勝,就好像兩個人擲毫,一個擲得「公」,一個擲得「字」,擲得「公」的卻堅持自己比擲得「字」的更幸運那樣可笑。更何況,基於前文所提及科學本身的局限,不信的人只能用大爆炸及進化論等解釋宇宙和人類的出現,而基督徒卻可同時相信有神,和神可透過大爆炸(尚待研究)及進化(已為《聖經》所否定),或現今尚未得知的其他方式來創造宇宙和人類這一個事實,便可知道相信沒有神存在所需要的信心,還遠比相信有神存在所需要的信心大呢!

人對聖經真理的抗拒:人必須能夠認識神並了解祂的旨意是十分重要的。若非如此,則神刑罰世人的悖逆和不義,及奬賞信徒的順服和信心的合理性,便會大打折扣。〈羅馬書〉說得清楚,就算沒有神透過《聖經》的啓示,有靈的活人還是有能力去認識創造他們的主的。人本就是一面能夠映照出神存在的鏡子,只因始祖犯罪,人開始懼怕神,與神越行越遠,明鏡蒙塵,神在人心中的印象才漸漸變得模糊了。

即便如此,神還是在大自然中留下痕跡,讓愛慕真理的人能尋索得知祂的存在。誠如保羅向雅典人所言:「眾位雅典人哪……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徒17:22-27)。

到了末後的世代,神更進一步差遣祂獨生的愛子降世,住在世人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將不能眼見神的形像,活劃在世人的眼前。但令人費解的是,世上大多數的人,卻竟還選擇去敬拜事奉偶像。不少人以為這個現象不外是出於人的無知。惟近代教育普及,科技一日千里,偶像敬拜的事早應絶跡,但觀乎世上拜偶像的人,數目不跌反升,便可知道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最明顯的例子莫如近代人不斷透過邏輯、理性、客觀等的包裝,將科學神化成為對抗以《聖經》為依歸純正基督教信仰的一件利器。〈但以理書〉和〈啓示錄〉一早便預言了這種現像,〈啓示錄〉中所提及的敵基督,就是利用高科技來迷惑選民和控制世人的,屬主的人宜及早加以提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