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幼嫩生命的悲嘆

先知門徒對以利沙說:「看哪,我們同你所住的地方過於窄小,求你容我們往約但河去,各人從那裡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他說:「你們去吧!」有一人說:「求你與僕人同去。」回答說:「我可以去。」於是以利沙與他們同去。到了約但河,就砍伐樹木。有一人砍樹的時候,斧頭掉在水裡,他就呼叫說:「哀哉!我主啊,這斧子是借的。」神人問說:「掉在那裡了?」他將那地方指給以利沙看。以利沙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水裡,斧頭就漂上來了。以利沙說:「拿起來吧!」那人就伸手拿起來了。(王下6:1-7)

以利沙訓練門徒,但似乎難得遇見一個有以利沙自己跟隨以利亞時的耀目與卓越,列王紀下第五至六章都記述著追隨以利沙的門徒僕人們一次又一次的幼嫩及膚淺。

1)好大喜功的虛浮慾望
這段史實記載的起始是源於以利沙的門徒感到居住的地方過於窄小,故要一起建造房屋居住。表面聽來,這已是教人嘆息的記述,先不說這種物質的慾望於以利亞及以利沙時不曾有過,他們為神託付及意旨之故,居於基立溪旁、寄居撒勒法婦人家人、又或追隨著「師傅」四處「飄盪」,居無定所,就是今天的居住地方真的過於窄小,奇怪的是作師傅的還未提出,門徒們就有這樣的同心。
門徒訓練是一種追隨的功夫,學生不能高過先生,這不是指權力問題,也不是表面的順服所指;當主耶穌說出這話時,是指既然為師的也走在滿有艱難的路上,學生又何能在追隨的路上求著安穩?何況我們雖不知道他們居住的地方有多窄小,至低限度這不是門徒自己居住之地,乃是他們跟以利沙一同居住的地方,這等慾求已教人感悲嘆。
另一個要點,在於他們這樣提出,也許是源於他們思想中,建造居所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從開始就沒想過原來連緊執一把斧頭也不是簡單的功夫。
今天事奉的人走在事奉道路的起端,是否已有足夠的生命成熟度以肩負起主託付的擔子呢?物慾的心未消、順服的心未建,更可慮的,是把一切服侍的事都看得簡單,把建造屬天的靈宮、建立基督的身體,視為等間,甚至以為三兩句「應是這樣」的言論就可以把神的家建立起來。好大喜功的心態是常見於膚淺幼嫩的事奉生命中,還未開始工作,就以為可以為主作成甚麼大事,小工作不看在眼內,大工程卻常掛在口中,講說的是要建造何等偉大的工程,但執著「斧頭」卻可能是連樹皮也削不下的力量。
說一句「建造房屋居住」何其容易,但到真的要執起斧頭時就完全不同。讓今天的工人們,尤其只走在起端的人,重拾謙卑的心靈(委實這也不是甚麼謙卑,只是個人能力的寫照),踏實地從最小的功夫做起。

2)一事無成的工作能力
幼嫩膚淺的屬靈生命讓人有這種未能認識自己以致好大喜功的思想並不為奇,因為在他們眼中這建造房屋的事只是「各人從那裡取一根木料」的舉動,根本是不足掛齒的功夫。
或許在這裡真的有很多門徒,也許真的只要各人取一根木料就足建成房屋,但他們卻不認識自己原來可能連取一根木料的能力也未有。這聽來可笑,但卻是事實,後來就是被驗証了。
對事情看得太簡單,對自己能力又不了解,這是服侍的人的死穴。服侍不是一個口號,也不徒是一種理論,在滔滔不絕的議論及講論後,到底有多少人真能執起斧頭,把一根又一根的才料從約但河邊的樹木上砍下來?在人把教會的道理都曉得娓娓道來的同時,為何在教會中還有這麼多的人逐個流失、又為何在講台上難以尋得一篇可以振奮人心、滋潤心靈的講道?甚至就是一個傷痛的心,都難以從這等高深講論的人口中,得著真正的安慰與支持。
若以房屋比作教會,則一根木料就可比作一個信徒,原來要得著一根木料有時也是這麼不容易的。這卻不是木料的問題,木料並不缺乏,到處都有,如在約但河邊一般,只是有多少人有這砍伐的能力,可以把一根又一根的木料預備妥當,以建成這房屋?只怕今天人能力薄弱,連斧頭也未能運用得純熟,樹木雖滿處皆是,卻難以從中取得一根可用的木料來。
教會人數並不少,但能成好的素材者不多,到處都鬧著事奉人手荒,這原不是木料的問題,乃是沒有有能力緊執斧頭者;沒有好的事奉操練與能力,只曉得滿口高言,這正是今天主工人現實中的悲哀!

3)小題大做的挫敗感覺
結果「哀哉」之聲也由他們中間響出了;斧頭掉了,無法繼續作工了,還得思想如何還人斧頭,為種種工作的後遺症憂慮。
但反過來,從全段經文記載看來,這「哀哉」之聲也是展示門徒的幼嫩。只見以利沙輕描淡寫的回應說:「掉在那裡了?」到了所指示的地方,以利沙就砍了一根木頭,拋在水裡,斧頭就漂上來了。
輕描淡寫,不單在回應的話,更在隨後「砍了一根木頭」的行動及「拋在水裡,斧頭就漂上來」的結果。以利沙跟門徒之別就在這裡,講說時都彷彿是這麼容易,但行動時才真見周章;門徒因要砍樹取木料掉了斧頭,以利沙卻一下子從樹上砍下木頭而取回斧子。在門徒而言不能掌握的能力,在以利沙而言就是一種隨手的功夫,砍下木頭,是這麼的一個簡單的工作,是這麼的一種熟練的功夫。
門徒高言大志、好大喜功,卻無法作成;師傅卻一言不發,解決了種種出現的問題,作個門徒,到底是學習著外在講論時的「氣勢」,還是要從深處抓著那作工的能力呢?
在門徒口中的「哀哉」,在以利沙手中只是一個輕而易舉的動作就解決了的事情,在人最大的挫敗,在以利沙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路旁碎石,輕輕把它檢開,又何須連聲「哀哉」?
自卑下來,踏實的學習與操練是今天主工人們的重要功夫,尤其對許多幼嫩者而言更是這樣(誰是幼嫩者,當然也是從上文的表現以証之)。不要只說著要建造房屋,乃當先試著砍下木料;不要只停在講說甚麼建立教會,倒不如先讓人看見一個軟弱者如何從自己手中被強化、被引導、被建立起來!
事件的最後,結束在一段既諷刺又可悲的記述。以利沙說:「拿起來吧!」那人就伸手拿起來了。不要說運用斧頭從樹上把木料砍下,至今彷彿連把斧頭從水面拾起來,門徒也不曉得,還需等待以利沙吩咐,才曉得把手伸出來,將斧頭從水面拿起。是驚慌過度嗎?是不知所措嗎?是順服聽從嗎?先前興致勃勃地走到以利沙面前,說居住地方太窄小而要「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的是誰呢?為何現在連把斧頭從水面拾起也要待人吩咐?
甚麼是成熟的事奉?怎樣才是有深度的屬靈生命?先從水面上拾回自己的斧頭作開始吧!罷不得今天事主的人不是單在滔滔的講論,乃都能重新拾起並執緊自己的斧頭,從砍下第一根木料開始,見証著一個真實的事奉!

作者:黃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