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傳道的事奉是一種十分獨特的體驗,它既有因新鮮感而生的刺激、因個人有限而來的憂慮,也會有因實際與理想之間的差距而生的挫敗。 每一個真誠獻身的傳道者,自然都應帶著熱誠與理想踏入工場。但要達至理想既非一兩天的功夫;事奉的熱誠也就要面對無數從環境而來的衝激。我們不能輕忽此等從環境而來的衝激,因我們並非不知道先有舊約時代的以利亞在羅騰樹下的求死、再有耶利米先知在困苦中的咒詛,就是在新約聖經中也有變節的底馬和今天教會圈子內無數失敗的例子。時至今天,縱有仍忠心於事奉崗位上的同工們,其中也有不少是身心俱疲,彷有力不從心之感。 … Continue reading
Editor
報導世界各地異端及潮流動向新消息 自從去年十一月「立法會」經過近四小時討論,否決由工黨「何秀蘭議員」提出的 ——「就『同志平權』作公眾諮詢的動議」之後,突有消息傳來,指出梁振英現時正密鑼緊鼓書寫明年一月份的「施政報告」,而同志團體已不斷地透過「一人一信」及「行會成員」(包括胡紅玉,葉劉淑儀,及林煥光)向特首表達 ——「要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的訴求。本港華人基督教聯會,156間教會和團體,包括明光社,28,736名基督徒個人和傳道人,立即發起關注「立法會『同志平權動議』對言論及教育自由的影響」,呼籲眾教會及全港基督徒起來,寫信給梁振英,表示反對。反對的理由大致如下: … Continue reading
我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的想念你們眾人;這是神可以給我作見證的。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腓1:8-9) 這位既是永遠常存的,祂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凡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7:24-25) 我們讀保羅書信的時候,發覺保羅常常想念信徒,不單是他曾傳過福音的地方,如:哥林多、以弗所、腓立比、帖撒羅尼迦等;就是他未到過的羅馬,他也是常常想念他們,為他們祈禱。他也不是單想念那些與他有很深厚感情的肢體,如腓立比和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對那些帶給他不少難處的信徒,像哥林多那些肢體,他仍然是想念他們。保羅這樣的心思,原來是從主那裏來的。因為他在腓立比書一章8-9節這樣說:「我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的想念你們眾人;這是神可以給我作見證的。」然後他就提到怎樣為他們禱告。原來切切的想念信徒,常常提起信徒的名字,在神面前禱告的,是主耶穌基督的心腸。 … Continue reading
一個健康的教會,若要在「事奉」上健康,就要以「建立基督的身體」為最理想的模式;若要在「崇拜聚會」上健康,就要以「會幕的設計」為最理想的模式;若要在「教會生活」上健康,就要以「永生神的家」為最理想的模式。為篇幅關係,本文只研究「神家模式」。 想到「神家模式」,我們很容易會想起保羅對提摩太說: 「我指望快到你那裡去,所以先將這些事寫給你。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大哉,敬虔的奧祕!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或作:在靈性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提前3:14-16) … Continue reading
經文:路加福音16:1-13 耶穌又對門徒說,有一個財主的管家,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主人叫他來,對他說:「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那管家心裡說:「主人辭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將來作甚麼?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我知道怎麼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接我到他們家裏去。」……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這是一個頗難解釋的比喻。主要的原因:既然是不義的管家,為何又得到主人的誇獎?再加上一連串的形容詞:「不義的錢財」、「真實的錢財」、「別人的東西」、「自己的東西」等,難免叫人感到疑惑!不過,主的話是沒有一句不帶著能力的,這比喻對於末後的世代,仍然有著極大的意義。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