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窗(2013年8月)

Matthew Bell在英國報章《The Independent》寫了一篇關於「啟發課程」的文章,形容這個課程是「英國基督教最成功的故事」。這個評語真是不知所謂。眾所週知,「啟發課程」原是從「英國聖公會」發起,之後滲入天主教、靈恩派、以至各大宗派。但有報導指出,聖公會本身卻因為大量信徒流失,可能在二十年之內消失。不但如此,歐美各國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各大宗派都大量流失信徒,尤其是英國,基督徒人數下跌到只剩下百分之三十,已經不再是基督教國家。荷蘭更悽涼,可能在2020年就變成回教國家。這樣,試問「啟發課程」成功在那裡?該文為了強調「啟發課程」的成功,硬說「二十年前(英國未有「啟發課程」之前),福音派教會只屬於小眾活動,只與美國部分狂熱信徒有來往。」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之窗(2013年5月)

報導世界各地異端及潮流動向新消息 同性戀運動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過往兩年,美國一共有九個州通過同性婚姻合法。民主黨以支持同性戀者的權利作為兢選的主要政綱。奧巴馬今次宣佈全面支持同性戀而獲得連任。反對者認為,同性戀領養兒女會破壞家庭的價值觀;但支持同性戀的議員否認這一點,認為已經有社會科學證明,同性婚姻反而提高家庭的價值觀,對社會十分有利,能使婚姻更加委身、貞忠,和穩定。儘管這些同性戀者用盡謊言來吹噓,美國有許多個州通過「同性婚姻合法」之後,又被民眾藉「公投」推翻了。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之窗(2013年3月)

報導世界各地異端及潮流動向新消息 兩位立法會議員就同性戀問題對話: 《明報》記者何曉勤及黃振豪今年二月十四日報導,支持「性傾向歧視條例」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陳志全」,與反對的議員「梁美芬」應《明報》之邀請,就「同志平權」問題及「應否進行立法諮詢」問題彼此對話。梁認為同性戀涉及「道德信念」,政府不應帶頭做諮詢、以立法來處理道德觀念。她反問陳:「二奶」也說遭人歧視,那麼我們應否立法禁止?陳回答,認為「平權」不等於「挑起仇恨」,因此立法平權其實是談「大愛」。他表示願意讓步,即使立法平權,也會讓教會獲得豁免,教會不用擔心因為反對同性戀而惹官非。(吳主光評:很明顯,就道德問題,陳已經輸給梁;但筆者看到歐洲有一些國家甚至提出「亂倫合法化」、「獸姦合法化」、「妻子公有化」,理由意然是 ──「反對者來來去去只不過是擔心道德問題,但道德是甚麼?需要人人都遷就?」)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之窗(2013年1月)

報導世界各地異端及潮流動向新消息 自從去年十一月「立法會」經過近四小時討論,否決由工黨「何秀蘭議員」提出的 ——「就『同志平權』作公眾諮詢的動議」之後,突有消息傳來,指出梁振英現時正密鑼緊鼓書寫明年一月份的「施政報告」,而同志團體已不斷地透過「一人一信」及「行會成員」(包括胡紅玉,葉劉淑儀,及林煥光)向特首表達 ——「要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的訴求。本港華人基督教聯會,156間教會和團體,包括明光社,28,736名基督徒個人和傳道人,立即發起關注「立法會『同志平權動議』對言論及教育自由的影響」,呼籲眾教會及全港基督徒起來,寫信給梁振英,表示反對。反對的理由大致如下: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之窗(2012年11月)

報導世界各地異端及潮流動向新消息 7月26日香港「時代論壇」報導,聖公會因為「老化」,可能於二十年內消失。因為四十年來,出席聚會的成年人減半,兒童減少八成。現時該會的平均年齡是61歲。英國聖公會總會將這現象歸咎教會內部管理失敗,急聘合適人才管理教會。其實聖公會早就名存實亡,因為他們的信仰本質與天主教百分之九十相同。只是英國皇帝與天主教教皇吵架,使英國教會分裂出來而已。聖公會分為三大派: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