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窗(2012年11月)

報導世界各地異端及潮流動向新消息 7月26日香港「時代論壇」報導,聖公會因為「老化」,可能於二十年內消失。因為四十年來,出席聚會的成年人減半,兒童減少八成。現時該會的平均年齡是61歲。英國聖公會總會將這現象歸咎教會內部管理失敗,急聘合適人才管理教會。其實聖公會早就名存實亡,因為他們的信仰本質與天主教百分之九十相同。只是英國皇帝與天主教教皇吵架,使英國教會分裂出來而已。聖公會分為三大派: … Continue reading

服事主(五)

上接第61期 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2:6-11)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6)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人要服事主就必須跟從祂,這是主所明言的。除非我們跟隨主的腳蹤行,不然我們就必不曉得如何服事祂。「跟從」一面是效法主的樣式,一面就是與主同在一起,與祂同走一路。因為主說:「我在那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主服事的道路乃是父所命定的路,祂是全然根據神的旨意而服事,這條路乃是十字架的道路,祂順從神的旨意,虛己卑微,並且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祂也呼召那要服事祂的人,必須背起十字架才能跟隨祂。十字架的道路乃捨己的路,也是受人誤會的路,同時它也是一條被譏笑、受壓迫、遭離棄的道路。 … Continue reading

正視起初神創造天地

筆者相信「聖經無誤」,當然是屬於信仰最保守的。可是目睹十八和十九世紀本來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科學家是基督徒,到今天大部份科學家都不再相信聖經,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六日原創造論」對宇宙的來源解釋得不合理。 「六日原創造論」未能完滿解釋 「六日原創造論」的學者按照《創世記》第一章所記載「六日創造的次序」,說:第一日神創造「光」,這是宇宙的開始;在創造「光」之前,宇宙沒有時間、空間,或任何星體和受造之物;第二日「造空氣的天,將水分為上下」;第三日「造海和旱地,並地上的植物」;第四日「造太陽月亮和眾星」,這時神才取消第一日所造的「光」,改用「太陽光」來維持世界;第五日「造海中的魚和天空的飛鳥」;第六日「造地上的動物和人類」。 … Continue reading

作主精兵

「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提後2:3) 在使徒保羅自知澆奠時候即臨之際,於提摩太後書留予其信仰中的真兒子一句深情又重要的屬靈「遺囑」: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要作主精兵是每個信徒當有的屬靈目標,也是每個作靈裡引導者對被引導者的屬靈寄望;同受苦難是作主精兵的外在可見特點,背後卻包含更深廣的屬靈意義。 … Continue reading

反思神對教會的三個心意

二零一二年九月,就是今期《整全報》出版的月份,也正正是我牧養的教會(迦密大元村福音堂)成立三十週年感恩聚會的日子。讓我際此時機與大家分享一次難忘的經歷,亦藉此機會一起反思神對教會的三個心意。記得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一日,是我們教會主日學首次聚會的日子,在那日以前,我們已有一段頗長的時間每星期舉行禱告會預備教會的成立,所以那日子的來臨可說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那天我們感謝神使我們終能開始正式聚會,也興奮見到有學生來參加主日學,但我們所邀請的講員卻遲遲還未到達!過後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天正是清明前後的星期日,當時還未有電氣化火車,前往粉嶺掃墓的人士必令交通大為擠塞。當日領詩的弟兄領唱了一遍又一遍,終於無奈地宣佈請我上台講道!在這全無準備的情況下,我應講些甚麼呢?那時我雖然看到有需要在學校(迦密柏雨中學)開始有教會的聚會,但我的職責是校長,並未有打算要牧養教會。不過感謝神,我在當天早上的靈修,剛讀到歌羅西書一章,神合時地清楚明確的給我看到神對教會的三個心意,於是靠著神的恩典就將那訊息傳出。講完後講員便到了!三十年後,那訊息仍記憶猶新,願在此與眾弟兄姊妹分享,不單是憶述,更讓我們在主前檢討,我們牧養或參與事奉的教會已滿足神對教會的心意到甚麼程度呢?而且又讓我們認定在以後更近主再來的年日裡,教會當怎樣更加滿足祂的心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