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窗(2006年12月)

報導世界各地異端及潮流動向新消息


(Friday Church News Notes, August 18, 2006)報導──葛培理在接受Newsweek雜誌八月十四日訪問時,確認他曾經發表過的觀念──人不需要信靠耶穌基督,也可以得救。當訪問員問他:「天堂是否不會向猶太教徒、回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或世俗無信仰的人開放」,葛培理回答說:「這些事情,只有主自己才能決定。我認為,由我來介定誰可以,誰不可以上天堂,是一種愚蠢的行為,我不會這樣做。我相信神的愛是絕對的,他說,他將他的獨生子賜給全世界,我就認為他愛每一個人,不論這人是屬於何種水平也好。」(參“Pilgrim’s Progress”2006 年八月十四日Newsweek 雜誌,http://www.msnbc.msn.com/id/14204483/site/newsweek/page/6/


網上收到陳鴿於2006六月十九日寫了一篇章,題為:「一個妥協的標本:葛培理」。該文報導1988年葛培理到北京會見中南海的高官和三自會的領導之後,到上海拜訪王明道,王明道拒絕接待他,並用啟2:10勸戒他說:「你務要至死忠心……。」因為知道他不忠心,走的不是十架窄路,而是妥協的寬路:討好官方教會,又拉攏地下教會。在西方成功撮合了「現代派」和「福音派」,又撮合了「基督教」和「天主教」,如今又想撮合「三自會」和「家庭教會」。

《今日基督教》1992年十月五日有一篇文章謂:「葛培理在過去50年對福音派的供獻不可忽視,……他不強調教義、不高舉宗派、不喜歡紛爭。」其實他從50年代就開變節了。1963年,葛培理讓Gerald B. Kennedy主教作洛杉磯佈道會的主席,而Kennedy在他所寫的《神的福音》第125頁中說:「我相信新約的見證、整體而言,是反對耶穌的神性的。」1966年,葛培理在「國際基督教聯會」中發言時,稱讚Norman Vincent夫婦說:「他們在我的生命中意義重大。他們對我是莫大的鼓勵,對神的國度更是功德無量。」然而,這對夫婦不相信童女生子,還說:「人沒必要重生,各人有各人的通天之路,我藉著日本神道的壇(Shintoism)已找到了永恆的平安。」此外,Norman Vincent的高徒「水晶宮大教堂」的Robert Schuller,葛培理這樣稱讚他說:「他是一個偉大的神人,我蹲下為他解鞋帶也不配。」但這個Robert Schuller所傳的是另一個福音。(參《生命季刊》第37期,2006年3月,張逸萍著的「有一條路,人以為正」。)

葛培理對天主教的態度,從警戒轉為誇讚。1948年,葛培理說羅馬天主教是正統基督教所面對的三大威脅之一。1957年,他還稱天主教的福音為「神鼻孔中的惡臭」(參A Prophet With Honor, p. 223) 但到了1966年,他改口說:「我發覺自己與天主教徒比與極端的基督徒更親近……。」1963年,當天主教宗Pope John XXIII 去世時,葛培理說:「我極欣賞教宗約翰,他將世界帶進了一個新的紀元,但願主教團選出一個繼承約翰遺願的新教皇。如果他們選一個反對約翰、重建隔牆的接班人,將是一大遺憾。」1979年,在大主教Fulton Sheen去世時,葛培理又說:「他除去了天主教和基督教之間歧視的牆……我悼念他,並等候在天上重逢。」

葛培理對「世界基督教協進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的態度,從反對轉為參與。從1960年代到如今,他宣稱他參與「教會大合一運動」的用意是傳福音。但是為了贏得傳道的機會,葛培理在真道上有六方面妥協:

1,他是浸信會的牧師,卻接納「嬰孩洗禮得救論」,說:「我確信嬰兒在受洗時,發生了一件神秘的事……一個神蹟發生在這些嬰孩身上,以至於他們重生了。」(The Lutheran Standard雜誌,1961 October)

2,他接納否認神蹟的「現代派」,不堅持相信童女生子的必要性(太1:18-23;路1:26-35)。記者問他說:「你認為相信『基督確實在歷史上從童女所生』的信條……對個人得救有必要嗎?」葛培理回答說:「我自己當然相信耶穌基督是童女生的,但我在新約聖經中找不到任何依據來證明:人必須相信這個才能得救。」(United Church Observer, July 1, 1966)

3,他接納「現代派」對聖經的質疑,不堅持聖經絕對無誤(提後3:16-17;彼後1:20-21)。他說:「我不用『聖經無誤』這個詞,因為它是個一觸即發、製造紛爭的字眼。」(Newsweek magazine, April 26, 1982)

4,他接納現代派的假師傅,不定他們為異端(約二 7-11;多3:10-11)。1966年,極左自由派的「加拿大聯合教會」訪問葛培理時,說:「你認為像我們這樣教導……聖經是充滿了神話故事的書、而且違背歷史事實,我們是假師傅嗎?」葛培理拒絕回答。又問:「……你認為田立克(Paul Tillich,丁光訓最賞識的現代派神學家)是個假先知嗎?」葛培理回答:「我一向不論斷別人,(盡管)我不同意他許多的解經……。」(United Church Observer, July 1, 1966)

5,他接納同性戀者,不定同性戀為罪(羅1:26-27;林前5:11-13;6:9-11;提前1:10)。1992年,在波特蘭的佈道會上,被問及對同性戀的立場,他回答說:「贊同與反對、雙方都情緒激昂。我決定不參與這……國家的政治問題。不論他們的民族、政治、社會背景如何,神都愛他們……基督徒在很多事上都持相反意見。不同看法的人必須彼此相愛……我從不反對與我觀點不同的人。」(9/22/92, The Statesman Journal)1994年12月22日,葛培理更在電視上說、他相信同性戀的傾向是天生的,是與生俱來的。1993年,面對44,000名聽眾,他說:「愛滋病是神的審判嗎?我不肯定,但我想是的。」兩個星期後,他又反悔,說:「說愛滋病是神的審判是很錯誤、很殘酷的。我為我說過的話,深表歉意。」(10/10/93, Bloomington Herald-Times)

6,他接納「普世救恩論」,不堅持耶穌基督是獨一的救主(約翰14:6;徒4:12;提前2:5)。1978年,葛培理說:「我從前以為,在遠方沒有聽過耶穌基督福音的人都會失落、沉淪。但如今我改觀了:我相信還有別的途徑可以認識神,譬如藉著大自然。所以,還有許多其他機會可以決志信主的。」(McCall’s Magazine)1998年Robert Shuller在電視上訪問葛培理時,問他說:「請告訴我們,你認為基督教的前景如何?」葛培理回答說:「……我想、基督有一個身體,是來自世上所有基督教團體、和基督教以外的團體。我想每個愛基督、認識基督的人,不論他自覺與否,都是基督身上的肢體……神正在呼召世人歸在他的名下,不論他們來自回教世界、佛教世界、基督教世界、或不信的世界,他們都是基督身上的肢體……。他們可能還不知道耶穌的名,但他們心中知道缺少一些東西,只要他們轉向內心的光,我想他們是得救的,他們會跟我們一起在天堂會面。」Shuller追問他說:「我有沒有聽錯,你是說:即使一個在黑暗中的人、從來沒有機會接觸聖經,基督也有可能進入他的心中、和他的生命中,對嗎?我有沒有理解錯你的話呢?」葛培理回答說:「對了,我就是這麼相信的。我到過世界各處、又住過蠻荒土人之地,他們從未看過或聽過聖經,也沒聽過耶穌,但他們心裏信有神,也努力去過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生活……。」Shuller滿臉微笑,說:「太好了!我真高興聽你說這樣的話!神的憐憫真廣大啊!」葛培理回答說:「是的,神的確心胸寬廣。」

難怪今天美國教會如此荒涼:據統計,今天美國「福音派教會」的離婚率和不信的人不相上下(Barna Research Group 2004)。「福音派」只有5% 信徒仍然相信聖經無誤。1970年,我到加拿大讀中學時信主,之後受了些神學裝備,移民美國。1985 年我第一次回中國,直到2002年7月,因特殊情況,被迫離境,重返美國,直到如今。離開美國這麼多年,回來突然發現美國教會(包括華人教會在內)已經變了質,神的道不再被看重,傳講正道的教會也不多了。相反,傳講成功神學、提倡靈恩運動的教會,吸引很多人。中國信徒認定「重生派」為異端;美國(包括華人)信徒卻以為他只是極端而已。中國信徒認定徐永澤是異端頭頭;美國卻一度宣傳他是「中國的葛培理」。中國信徒大聲疾呼「天上人是大騙子」;美國卻有人竭力「為他平反」。中國信徒視「三自會」為最迷惑人的異端;美國卻以為這是內部宗派之爭。中國信徒視天主教皇為敵基督;美國卻視他為一個偉大的宗教領袖。中國信徒視「李常受」為假先知;美國卻接納他的「召會」為宗派之一。中國信徒對靈恩派的錯誤深惡痛絕;美國卻深受其害,還不知不覺。中國信徒提到「江秀琴、陳仲輝」就提高警覺;美國(華人信徒)卻趨之若鶩。中國信徒看「葛培理」是個親三自的、妥協的傳道人;美國卻認為他是當今最偉大的神僕。中國信徒視「丁光訓」為假主教;美國卻對他非常看重。中國信徒相信聖經是絕對的真理;美國信徒卻認為各有各的理解,要彼此尊重。中國信徒看事情是非分明、黑白明確;美國信徒卻黑白混淆、模棱兩可……。同樣是信耶穌,為什麼中國人和美國人(包括海外華人)有那麼大的差異呢?


《CCIMNEWS》2006, 七月 27綜合報導:「天主教、路德宗、與衛理公會,走向『可目睹的聯合』」。據《基督新報》的消息,今年7月23日於韓國舉行的「世界衛理公會大會」上,「世界信義會聯合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世界衛理公會協進會」(World Methodist Council)和「羅馬天主教」共同簽署了有關『因信稱義/成義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JDDJ)。確認在「因信稱義/成義」的聖經教導上彼此獲得共識。此簽署被認為是具歷史性的「合一新標誌」。「世界信義會聯合會」總幹事Dr. George H. Freeman表示:「這為日後合一關係打開了大門。」他又表示,此聯合聲明十分重要,因為這不單是與羅馬天主教的合一事件,更顯示了『因信稱義/成義』的教義是教會聯合的源頭。羅馬天主教代表樞機主教Walter Kasper稱此行動為「合一對話的重要成就」,並引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話說,是「信仰裏完全可目睹的聯合」(full visible unity in faith)。早在1962年、「第二次梵蒂崗會議」之前,「世界信義會聯合會」與「天主教」已開始就「因信稱義/成義教義」作非官方對話。最近一次是在99年10月31日,「世界信義會聯合會」與羅「馬天主教」在德國奧格斯堡達成共識,否決雙方教會在16世紀時、對關係「因信稱義/成義教義」的互相非議。當時的會議聲明,第四十一條如此表示:「41. Thus the doctrinal condemnations of the 16th century, in so far as they relate to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appear in a new light: The teaching of the Lutheran churches presented in this Declaration does not fall under the condemnations from the Council of Trent. The condemnations in the Lutheran Confessions do not apply to the teaching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presented in this Declaration,」(因此由十六世紀以來,兩教教會就稱義的部分而彼此作出教義上的譴責,有了新的亮光。在這聲明中,信義宗教會的教導,不再受天特會議的譴責;同樣,天主教的教導,在這聲明裏不再受信義宗信條的譴責。──戴浩輝牧師譯)。讀者要明白,如果天主教真的接受了馬丁路得所堅持的「因信稱義」教義,他就不需要與天主教打了一場三十年的「宗教爭戰」,叫歐洲各國數以千萬計的人死亡。今天的信義會有沒有改變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呢?如果沒有,天主教的「天特會議」所發出的一百多條咒詛,就必定仍然生效;如果是天主教變了,越來越遷就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天主教就必定宣佈教皇不是無誤,並且立即取消「天特會議」的所有咒詛。但兩者都聲稱他們沒有改變,卻非常熱切地「聯合」起來,怎有可能呢?到底他們認為,歷史上天主教與基督教的長期鬥爭,誰才是真正的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