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经看“崇拜神学”

近代神学界兴起“崇拜神学研究热潮”。为什么呢?从“远因”来说,这是因为天主教将崇拜圣礼化了,以为仪式能将神的恩典带给人。结果使天主教落在一千年黑暗时期里,真理被蒙蔽,人们不认识神。自从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不断寻求恢复圣经真理。信义会和长老会成功恢复“因信称义”和“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真理。至于“崇拜方式”,各宗派教会的改革仍属雏型,各人都按自己所发明的,制订独特的“崇拜方式”,导致各教会的主日崇拜方式都不同。有的不断在礼仪上求变,例如诗班穿着各款的诗班袍、牧师穿圣袍,更高级的穿博士袍;讲台设有圣坛,燃点腊烛;崇拜时集体念主祷文、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排队出到台前领圣饼;有的渐渐趋向娱乐化,加插各种各样惹笑的节目,又学“欢乐今宵”,用两位主持人做主席,彼此轻松对话;有的注重收奉献,有时为不同需要收两三次奉献,甚至排队出到台前奉献……。这一切都不是圣经所要求的,是人发明的。笔者感到希奇,为什么众教会不肯认真去研究圣经,从圣经中寻求明白神所要求的“崇拜方式”?
再从“近因”来研究,自从众教会羡慕“灵恩派教会”大大增长,纷纷仿傚他们的聚会方式。崇拜非常注重赞美,唱诗时间很长,唱的都是“新诗歌”,由“敬拜小组”主导,会众长时间站立,以“举手、摇手、跳舞”来回应;祷告注重“集体开声”,“按手治病”成了崇拜节目之一……。这一切的做法也不是出于圣经,也是人发明出来的。笔者读过香港一位神学院院长写给属下教会的一封公开信,指出“灵恩派教会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地方,尤其是他们在敬拜上,特别经历神的同在。”可见今天神学院兴起的“崇拜神学研究热潮”,是受到灵恩运动影响而产生的。他们的研究方向,以“讨人的喜悦”为大前题,目的是效法灵恩派教会增长。其中以美国Rick Warren的“Saddleback Church”为表表者。他们极少考虑到,有一些做法甚至违反圣经的教训,集体追求超自然的异能和异感,集体倒地大哭大笑;也不介意崇拜世俗化,倾向嘈吵的新潮音乐、用人为的方法激动情绪狂热,形同世俗的“流行音乐演唱会”,又用各样叫人开心的节目来满足会众(笔者见过有教会在崇拜中加插“木偶剧”表演,“魔术”表演)……。

人类最早的敬拜

其实研究“崇拜神学”,应该问神喜欢人用怎样的方式来拜祂才对。因为主说:“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约4:23)是“父要”;不应该是“人要”。他们若同意这一点,就必定改变方向,从《圣经》的启示去研究神所要求的“崇拜方式”是什么?
打从人类始祖开始,自从亚当被神赶出伊甸园,人类第一次敬拜就是“该隐”与“亚伯”献祭的故事。当时两个人献祭都是想要“讨神的喜悦”,但神看中亚伯所献的祭,看不中该隐所献的祭。为什么呢?先讨论亚伯所献的-“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创4:4)。神喜悦,因为:

  1. “献羊”──原来那时人类不吃肉,洪水后才吃肉(创9:3)。所以亚伯牧羊,只是为取羊的皮来造衣服遮羞。因为亚当和夏娃无法用无花果叶子编作裙子来遮羞,神就赐给他们“皮衣”(这是“恩典”)。由此可见,亚伯献羊为祭,目的是感谢神赐人“皮衣”遮羞。亚伯深感罪带来羞耻,使人与神隔开,非常痛苦,所以他盼望遮羞后或许可以与神恢复相交。这一点心,就是神看中他献祭的原因。所以后来的人在历史上一直以杀牲献祭来敬拜神,即使信仰变质成为各种异教,还没有离开杀牲献祭的做法。到新约时代,施洗的约翰介绍耶稣为“神的羔羊”,保罗又形容我们因信称义,就是“披戴耶稣基督”(罗13:14, 加3:27),意思也是以耶稣基督为我们的“义袍”。
  2. “献羊群中头生的”──代表亚伯第一时间感恩。亚伯若不是真心感恩、逼切地感恩、急不及待的感恩,就不会将羊群中所生的第一胎献给神。日后摩西律法也定规,凡来到神面前敬拜的人,必须献祭,谁也不可空手朝见主。(出23:15)而且所献的,必须是第一的、头生的、初熟的、无残无疾的、最好的。
  3. “献羊的脂油”──“脂油”是烧得最猛火的,而且气味馨香,可以代表亚伯献祭的热诚。后来摩西律法也定规,“平安祭”的献法就是将羊的全部脂油烧在祭坛上。“平安祭”又称为“感恩祭”、“还愿祭”、“甘心祭”。这些名称就是各种感谢神的心态,怪不得神喜悦亚伯所喜悦的祭。

神却看不中该隐所献“地里的出产”(创4:3)。为什么呢?因为:

  1. 以功德自义──该隐献祭的心态并不是为感谢神,而是要向神展示自己“耕地的本事”。他以为地出土产全因为他的功劳。他不明白“劳苦耕地”原出于神的咒诅;“地出土产”也是出于神的恩典。所以后来神惩罚他,叫“地不再给他效力”,看他凭自己的劳苦能种出什么东西来?!所以凡是强调“功德”而不强调“恩典”的崇拜,都在神面前看为可憎。天主教和世上所有宗教都是主张藉“功德自救”,只有基督教强调靠“恩典得救”。但是,基督教众教会仍然有不少崇拜方式不自觉地高举人的工作,例如讲员过份强调自己的学问和学位、诗班献诗过份强调音乐艺术、奉献名单彰显了有钱人的荣耀、聚会人数和教堂华丽抬举了主任牧师的地位……。凡离开了“感恩”却强调“功德”的,都不能讨神喜悦,这是大原则。
  2. 属肉体而不属灵──该隐献祭,是以“肉身食物”为重,不以“恢复与神相交”为重,这种“属肉体”而“不属灵”的心态,使该隐不重视救恩,只重视个人肉身所需。所以他的祭物不能用来预表“耶稣基督”。《圣经》显示,凡是不透过“耶稣基督”的敬拜,都不能得神的喜悦。所以神认为他“行得不好”(创4:7),因为他自义、不知恩、不感恩、也不明白神的心意。所以那些借敬拜神为名,追求金钱、名誉地位、娱乐享受为实的敬拜,都是神所憎恶的。正如圣经所说:“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 赛29:13)

用“灵”和“真实”来敬拜

洪水后,人们建造“巴别塔”。现在考古学家发现“巴别塔”原来是一座巨大的“祭坛”;所谓“塔顶通天”(创11:4),其实是在塔顶敬拜天上的星辰万象。这是“宁录”的阴谋,他制造人类第一个假宗教,牢笼人常常回来拜祭,让他可以统治全世界。结果神变乱他们的口音,他们的工程就停了。
“巴别塔”只不过是人类信仰变质的其中一个例子,其实人类渐渐忘记敬拜和献祭的原意是为要“讨神喜悦”,他们反过来想要藉改变献祭的方式来“控制神”,使神赐福给他们。这种错谬的心态在历史上不断地重复著,即使今天的教会,也有不少这样想法的。他们发明各种崇拜方式,主要为娱乐自己;又运用“积极思想”来行神蹟,以为可以控制神来使自己发财、成功、和健康,正如一些灵恩派教会所做的。
神为自己的缘故,拣选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将真正能讨神喜悦的“献祭”和“敬拜方式”启示给以色列人,就是摩西在西乃山上直接从神所领受的。所以研究“崇拜神学”,不能不参看摩西照神指示所建立的“会幕”,和其中的祭礼。《希伯来书》指出,这些都是“属世界的条例”(来9:1)或“属肉体的条例”(来9:10),作用只是“影儿”;但所“预表”的,就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才是“形体”。(西2:17)因为耶稣献上自己才是真正有效的“赎罪祭”;耶稣复活升天,才为我们做更美的“大祭司”;耶稣进到天上神的面前,才是进入“更大更全备的帐幕”(来9:11-12)。只要我们能将“会幕”所隐藏的属灵奥秘,和耶稣基督在天上所成就的,研究出来,就是最能讨神喜悦的“敬拜模式”了。只是为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将每一个细节都详细说明出来,但盼望将“会幕”的“大图画”-神所要求的“敬拜方式”点明出来,与读者分享。

要明白“会幕祭礼”的奥秘,我们要先思想主耶稣所说过的两句话:

第一句:“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太5:17)所谓“成全”,是指旧约一切祭礼都是“预表”-借用一些属世的事物来预先说明神的奥秘将会如何实现。例如,从前献牛羊为“赎罪祭”,本是无效的,但它“预表”主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献为真正有效的“赎罪祭”,这就是“成全”。所以主来设立新约教会的崇拜模式,不是废掉旧约会幕的崇拜模式,而是借着自己为罪人死而成就了更美的“成全”。正如保罗说,律法的一切祭礼都是“影儿”,主耶稣所成全的才是“实体”。
第二句:“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约4:21, 23)主所说的“时候将到”,就是主第一次降世,用自己的“血”来为我们立“新约”。主所说的“也不在耶路撒冷”,是预言耶路撒冷圣殿将要在主后七十年被毁,因而一切祭礼都要停止。主所说“用心灵和诚实拜父”,中文《圣经》译错了,不是用“人”的心灵和人的诚实,而是用“圣殿一切律法祭礼”所含有的“灵”(spirit),和主耶稣在天上所成全的“真实”(truth)。这是最重要的原则,今天教会若离开了用“灵”和“真实”来敬拜,就不能讨神喜悦了。

“会幕”的设计是教会崇拜聚会

然而,什么是用“灵”和“真实”的“敬拜模式”呢?让我们来仔细研究神所设计的“会幕”,就可以悟出神的心意,是怎样“成全”在主耶稣身上。

  1. 神定规“会幕”建立之时,必须向东。相信这是为鼓励人们清早起来,趁阳光照进圣殿大门,第一时间前来敬拜神。“会幕”又必须建于百姓营幕的中央;后来“圣殿”建造在耶路撒冷,也是全国的中央。这表示让神要在中央作王,统治全国;又表示“敬拜神”才是我们一切生活的中心。
  2. “会幕”的外围先有“外院”,其入口之处有“铜祭坛”,进入会幕之前又有“洗濯盆”。很明显,这两件圣物是要求凡进入会幕里敬拜的人,都必须作好两方面的预备。对于一般人来说,“铜祭坛”是他认罪悔改,和献赎罪祭的地方,代表“清楚得救,生命成圣”;“洗濯盆”是他自洁的地方,代表“手洁心清,生活成圣”。正如圣经说:“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5:26)所以今天参加“擘饼记念主聚会”或“圣餐”的人,必须清楚得救和自洁,不然就是“吃喝自己的罪”。(林前11:29)
    对于事奉神的祭司来说,“铜祭坛”也是他奉献的地方,正如今天教会将“奉献箱”放在大门口,让回来教会参加崇拜的人先奉献,才敬拜神。正如律法定规,“谁也不可空手朝见主。”(出23:15)至于“洗濯盆”,也是祭司经常在这里自洁的地方;代表凡参与教会事奉的人,都必须常常自洁,使自己手洁心清,才可以事奉神。笔者看见今天西方许多教会都准许未决志信主的人参与圣餐;又准许犯了罪而未悔改的人参与事奉,就知道,神已经离开了这些教会。当笔者看见一些教会,让染了金头发的年青人,拿着电结他,在主日崇拜中领短诗,就想到教会已经世俗化,将崇拜看为流行歌曲演唱会了。这些人为什么不惧怕神呢?
  3. 接续来到“会幕”,众祭司常来这里聚会,所以称为“会幕”(tabernacle of the congregation),有时也称为“圣所”。当然,旧约时代只有亚伦的后裔才可以做祭司;但新约《圣经》告诉我们,每一个基督徒被主买回来都作祭司。(彼前2:5, 9, 启1:6, 5:10, 20:6)因此,“会幕”其实是预表新约教会的“主日崇拜聚会”。“会幕”里有三样圣物,就是放在右边的“陈设饼的桌子”,放在左边的“金灯台”,和放在幔子前,对着至圣所的“金香坛”。这三样圣物正正是神所设计,今天教会崇拜必须有的内容。但愿世上所有研究“崇拜神学”的专家、传道人和教会牧者,都能明白这个奥秘,照着神的心意,将教会带回正轨,真正讨神的喜悦。让笔者一一细说如下:

“陈设饼的桌子”

为什么神要设立“陈设饼的桌子”?相信旧约时代没有一个人明白。但今天我们明白了,这就是主所吩咐我们,要常常举行的“擘饼记念主聚会”(一般教会称为“圣餐”)。因为“陈设饼的桌子”所摆放的“奠酒的爵”和“陈设饼”,就是预表主在最后晚餐与门徒分享的“饼”和“杯”。主指出,这“饼”象征主的“身体”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受苦,如同饼被擘开和破碎一样;“杯”中的酒是预表主的“血”所立的“新约”,象征主为我们流尽祂的血,爱世界属自己的人也爱到底。
笔者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研究“崇拜神学”的神学家总是不肯重视“擘饼记念主”;这岂不是《圣经》惟一吩咐,又极其重视的“崇拜礼仪”吗?众教会发明各种各样的崇拜节目,没有一样是《圣经》明文吩咐的。但“擘饼记念主”不但四福音清清楚楚记载,是主临终前明明吩咐的;保罗又在林前十一章用很长篇幅,教训我们要这样做的;使徒行传也记载,初期教会在最蒙福的状态天天擘饼记念主;后来保罗在各地建立外邦教会,也是每逢七日的第一日擘饼记念主的。这样,为什么今天众教会偏偏要将“擘饼记念主”贬为每月只用“十分钟”来举行一个仪式,就算为履行了“记念主”?“十分钟”能做什么?连“饼”和“杯”的含意也未想清楚,就结束了,试问怎能被主的爱激励呢?笔者在飞机上遇过一个基督徒,他的教会每半年才擘饼一次;众所周知,救世军连圣餐也取消了。

其实“擘饼记念主”极度重要。因为:

  1. 主说明,这是主用“血”所立的“新约”。旧约是用会幕祭礼-“影儿”-来敬拜;新约是藉主被钉十字架-“实体”-来敬拜。所以主被钉十字架是历史的转捩点,这样,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从前的人在“七日的第七日”(记念神创造之恩,第七日安息了)敬拜神;后来教会在“七日的第一日”(藉“擘饼记念主”来记念主再造之恩,我们就在主里享安息)敬拜神(徒20:7),所以“七日的第一日”又称为“主日”。(启1:10)
  2. 在旧约,任何人前来敬拜神都要献牛羊为祭,其实是无效的,但神的意思是要他们藉那些祭“向前”预想主耶稣被钉十字架;在新约,圣经吩咐凡前来敬拜神的人,都要擘饼记念主,神的意思是要我们“向后”回想主耶稣被钉十字架。因此,历史上任何时间的人都要“透过主被钉十字架”才能敬拜神。正如彼得说:“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
  3. 主吩咐我们“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5)意思是,每一次吃饭都要记念主。所以初期教会“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著欢喜、诚实的心用饭。”(徒2:46)这一点,与“陈设饼常常摆设在神面前”的意思是相同的。若不是极度重要,神怎会要我们常常这样做呢?读者可以想像,如果你有一位好朋友移民到外国去,你再三的嘱咐他“不要忘记你”。倘若他问你:“你要我怎样记念你呢?”你会说“请你每月用十分钟来想一想我就够了”吗?你岂不是盼望他天天都想着你吗?笔者年轻时爱上一位姊妹;她移民到美国去之时,问我要什么记念品?我就向她索取“她睡觉用的枕头”,我好每晚都想念她;又索取“几根头发”用作“书签”,我好每次读书都想起她。由此可以明白,主是何等盼望我们常常爱祂,常常记念祂?
  4. 读者应该记得主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约6:54-56)当然主不是说,我们要靠吃主的“饼”和喝主的“杯”,才能得永生。但主这样说,就强调了“擘饼记念主”像吃“灵粮”一样,表示我们的灵性生命要靠“记念主”来维持。因为主知道,我们灵性软弱的一切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忘记主;我们灵性刚强的一切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常常记念主,被主的大爱激励。正如保罗说:“我们若果颠狂,是为神;若果谨守,是为你们。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林后5:14)
  5. . 旧约用一切祭礼来敬拜是属于“影儿”性质;今天教会若不是明白这些祭礼的预表,用什么方式来敬拜主,还是在“影儿”的情况下。只有用“记念主”的方式来敬拜,才能叫敬拜的人用心思去理解和明白其中的“灵”─思想主为何降世成为肉身?如何将自己献在十字架上成为真正有效的赎罪祭?为何爱上我们这些不可爱的罪人?为何要与我们立“新约”,要爱我们爱到底?……。这样思想和明白主,才是真正用“灵”来敬拜-进入“一切祭礼”的“灵意”中来敬拜。若不是想到“主”(实体),试问敬拜的“仪式”(影儿)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意义呢?请看《启示录》第五章记载的“天上大敬拜”,岂不是因为“记念主”,才产生这么感人的敬拜吗?经文指出,主耶稣以“曾被杀的羔羊”显现,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唱新歌赞美祂,说:“?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于是代表众圣徒的千千万万天使就大声回应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启5:9-12)请读者特别留意“曾被杀”这几个字就是“记念主”了。这样“记念主”岂不是很丰富,和多姿多彩吗?岂不是比今天许多教会的崇拜方式更美吗?今天教会的崇拜方式,极少引导人深入思想主和明白主。尤其是某些教会以“社会关怀”为存在目标的更是这样。笔者很不明白,这样目标只是一般社团的目标,怎算得上称为“教会”呢?

“金灯台”

进入“会幕”里敬拜神的祭司,第一样感受就是被“金灯台”光照。当然,从物质界层面来理解,“会幕”里没有灯就黑漆漆,一切行动都不方便。象征著进来敬拜的人,必须先“反省自己”,正如保罗说:“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11:28-29)
但更重要是从属灵的层面来理解,“金灯台”的“光照”其实是叫人深入认识神。如果我们参看启示录第四章所记载天上全能者宝座前也有“七灯”(就是“神的七灵”),并不是因为那里很漆黑,才需要用灯来照明。所以“七灯”其实是圣灵的工作,叫人深入认识神,才能使人对神的“敬拜”有深度。所以“金灯台”可以预表教会的“讲台”,叫凡进到教会来敬拜的人,第一样先感受到“听道受感动”,这样才能叫会众“记念主”,记念得丰富和有深度。所以教会崇拜若不注重讲台信息,会众就不能深入认识神,用什么方式来敬拜也显得肤浅。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四章,用很长的篇幅来说明“先知讲道”比“说方言”重要。他说:“弟兄们,我到你们那里去,若只说方言(听的人不明白),不用启示,或知识,或预言,或教训,给你们讲解(使听的人能明白),我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就是那有声无气的物,或箫,或琴,若发出来的声音没有分别,怎能知道所吹所弹的是什么呢﹖(像今天叫人听不明白的“新诗歌”和“各种乐器”都显为无用)……所以,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若都说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进来,岂不说你们癫狂了吗﹖若都作先知讲道,偶然有不信的……,就被众人劝醒……,他心里的隐情显露出来,就……敬拜神,说: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了。”(林前14:6-7, 23-25)可见,“明白真道”非常重要,这就是“真理的圣灵”所做的工作。(参约16:13)现今流行的“新诗歌”和“各种乐器”,若不能叫人明白真理,也与“说方言”一样,显为不合神的心意。

“金香坛”

进入“会幕”里敬拜神的祭司,第二样感受就是嗅到从“金香坛”冒出来,弥漫着整个会幕的“香气”。代表讨神喜悦的崇拜必须充满“祷告的气氛”。(诗141:2, 启5:8, 8:3-4)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圣殿称为“万民祷告的殿”(赛56:7);主耶稣就是因为当时的圣殿失去这个功能,两次以最忿怒的姿态来洁净圣殿,“赶出殿里一切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责备他们将圣殿“变成贼窝”。(太21:12-13)圣殿之所以称为“祷告的殿”,因为所罗门王在献殿典礼中,求神垂听“七种人”的祷告,包括被掳到远方,只是向着圣殿祷告的人。(代下6:14-42)但以理就是因为这样,每天三次开窗向着耶路撒冷圣殿的方向祷告,神就顾念他,称他为“大蒙眷爱的但以理”。
有一点关于献“香”的真理,读者不能不知道,就是“香”只是“点着,却没有火焰”,这样,“香”才能点得长久。当然这表示我们的祷告要“恒切”。(徒1:14, 罗12:12, 西4:2)但更重要的是祷告要“心中火热”,却不能“血气冲动”。例如,不能藉祷告“攻击”人。保罗劝勉我们祷告,只能祝福,不能咒诅。(罗12:14)主也劝我们,即使是仇敌和逼迫我们的人,我们也要为他们祷告。(太5:44)。我们不能像那法利赛人,用祷告攻击那个税吏,说:“神啊,我感谢?,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路18:11)读者应该记得以色列人在旷野时,二百五十个首领前来攻击亚伦和摩西,想要夺权。摩西吩咐他们各拿自己的“香炉”,来到神面前,求神指示谁可以当权。结果他们来了,就在他们向神献香的时候,有火从神那里出来烧灭他们。摩西就吩咐人将他们所拿的二百五十个香炉,打成铜片,用来包坛。让日后所有来到神面前敬拜的人可以看到见,凡“用祷告攻击人”和“以为民主可以夺权”的人,他们的结局就是这样。
“香”只能点着,不能焚烧,也暗示“疯狂跳舞、大喊大叫、倒地抽筋”的祷告方式,是神看为可憎的。灵恩派人士多喜欢这样祷告,还引大卫迎接约柜时也跳舞为例。他们没有研究到,为什么他的妻子米甲鄙视他,而大卫也同意这是“轻贱的行为”(撒下6:20-22)。原来圣经中所有跳舞的事例,全部都是妇女所做。(出15:20, 士21:21, 撒上18:6, 伯21:11, 歌6:13, 耶31:4, 13, 太14:6)大卫跳舞因为迎接约柜而乐极忘形,出于单纯爱神的心,而且一生人只有一次而已。常常以跳舞来敬拜,只有异教人士才这样做。(出32:19, 王上18:26)
可能有人注意到,律法并没有提及“会幕”有唱诗和乐器。这观察是对的,唱诗赞美神的做法始自大卫迎接约柜进入耶路撒冷。之后,大卫将利未人分成三组诗班,天天歌颂神。而且神非常喜悦人用诗歌赞美祂。等到旧约圣殿被毁,唱诗赞美的做法并没有停止,反而在新约教会发展得更蒙神悦纳,以至天上的敬拜也少不了用唱诗和弹琴。为什么呢?原来所谓“唱诗赞美”,并不是大卫凭人意加上去的敬拜节目,而是大卫将“祷告”和“讲道信息”加以美化,一方面表达得更有感动;二方面也是让诗歌中的真理可以被人背诵和不至于忘记。由此看来,诗歌和乐器并不是神所喜悦的原因,诗词所表达的真理才是神所看重的。缺少了带有真理的诗词和音乐,就像“说不明白的方言”和“有声无气的物,或箫,或琴”一样,听的人无法知道所吹所弹的是什么﹖(林前14:7)

用“真实”来敬拜

笔者在上文已经藉“会幕”里三样圣物说明了用“灵”(spirit)来敬拜,以下笔者要继续说明用“真实”(truth)来敬拜。
原来大祭司只能一年一次在“赎罪日”战战兢兢地进入至圣所献香,为百姓祷告。进入至圣所是非常可怕的事,一般人如果偷看约柜也要死。所以大祭司的祭司袍脚下,挂满了“金铃铛”,只要他移动一步,“金铃铛”就发出响声,提醒他走路要小心,免得死亡。(出28:35)不但如此,大祭司进入至圣所时,一面走,一面将赎罪祭牲的“血”弹在“幔子”上、路上,和“施恩座”上,为自己赎罪。这样弹血称为“挽回祭”(propitiation),意思是“息去神的忿怒”。可见他非常惧怕。他在至圣所献完香之后,就出来把香炉余剩的香倒在“金香坛”上。
亲爱的读者,亚伦后裔的大祭司所做的,只不过是属地的仪式,作用是“预表”;主耶稣才是“更美的大祭司”,因为祂献上自己成为真正有效的“赎罪祭”;祂复活升天,进到天上“更美的至圣所”,在父神面前为我们献上“更美的祷告”。主所作的这部份就是“truth”,表示主在天上所作的才是“真的”;地上大祭司所作的,和他所进入的至圣所,都是“影儿”而已,不是真的。因为主耶稣死在十字架上那一刻,“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27:51),意味着将“会幕”与“至圣所”打通了。但按“天上真实的层面”来说,是指今天我们奉主名的“崇拜聚会”与“天上神的宝座”打通了。从此以后,我们不需要像旧约大祭司那样惧怕;我们靠着主,就可以“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来4:16),直接亲近神。
读者应该明白,“真理”(truth)一词在《圣经》里通常都是指“天上的事”。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彼拉多审问耶稣。彼拉多问耶稣说:“?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18:33, 36-37)意思是,主从天上降下来,特别要见证天上的事是“真”的。读者可以试一试,将《圣经》其他所有“真理”的字句解为“天上的事”,你会对经文有意外的收获。
现在让我们用这个观点来看“裂为两半的幔子”,可以看到神从天上将它撕开,是神主动要将主耶稣钉十字架,为的是以祂的身体为“幔子”(来10:20)。若不是这“幔子”裂开,我们的“敬拜聚会”就不能与天上“神的宝座”相通。神又以主的身体为“天梯”(创28:12),若没有这“天梯”,神的使者也无法上去下来服侍我们,将我们的情况回报天父(约1:51);主的身体又是通往父那里去的“道路”(约14:6),若不是借着祂,就没有人到父那里去;主复活升上高天,得着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若不是主的名,我们就再没有别的名可以靠着得救(徒4:12),我们的祷告也无法穿越“空中掌权者的领域”,到达父神面前(弗1:21, 约16:24, 徒19:13);若不是奉主的名聚会,我们就没有主同在(太18:20)……。照样,我们的“主日崇拜聚会”,若不是记念主的身体成为“裂开的幔子”,我们的敬拜就无法通到“天上的至圣所”!!
亲爱的读者,我们能与神恢复相交,一切都是因为“主”。主就是宇宙的中心,也是人类历史的中心。所以自古以来,人类若不是效法亚伯献“牛羊为祭”(其实是预表主耶稣),就没有途径可以敬拜神。所以“会幕”的设计,其实就是新约的“擘饼记念主聚会”-记念主的身体成为“裂开的幔子”,使我们的敬拜聚会与天上的至圣所相通。“擘饼记念主”应该是最能讨神喜悦的敬拜。当我们“记念主”时,“饼”故然使我们想起主的身体为我们擘开,“杯”故然使我们想起主的血为我们立新约,“金灯台”也象征“讲台信息”,有照明的作用,使我们深入认识主,加增我们“记念主”的深度;“金香坛”又象征我们“记念主”之时所献上的祷告(因着“记念主”,祷告才“馨香”);“裂开的幔子”更叫我们记念主的身体为我们擘开,我们才得以与父神全面沟通,我们的祷告才在神面前蒙悦纳。亲爱的读者,这一切就是主所吩咐,我们要用“真实”(truth)来拜父了。从前的大祭司只能一年一次,战战兢兢地进入地上的至圣所;今天我们却能“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4:16),因为主的身体像幔子裂开了,或像饼一样破碎了。主的身体岂不是最值得我们记念吗?

作者:吴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