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道需要分解~真道话语的职事(下)

【提摩太后书二章9至18节研读】
真道需要分解,这个事实从保罗的嘱咐及其榜样中,可以有丰富的看见。上期我们先从这段经文的话语结构及思路中作了初步分析,然后进至经文内里仔细亮光的寻搜,今期我们延续这寻搜的功夫,从第11节开始。

接上期

B. 真道职事中视死如归的信念
11 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
12 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他,他也必不认我们;
13 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
在思路的结构揣摩中,我们既明白这里信念的分享原是诠释保罗能在苦难中仍坚持其传道职份思维的基础,我们就要继续深入探讨这基础的内容。
这几节经文看来可包含四个思想、三个信念(12节的两个思想乃正反面说法,人若在苦难中能忍耐自能有荣耀结局,反之若不能忍耐自然就是不再认主,也带来悲惨结局)。

◆ 同死同活的信念
11 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
“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清楚表述出保罗第一个信念,但这表面熟悉的思想,却有着比我们一般想法更深层的意义。
同死同活原是保罗神学中救恩论述的重点(罗六),但在这里明显超越了一般人所想的狭隘意思,而是指肉身苦难中,纵是至死,也是无妨,因为救恩中这话(或教义)的意义已从教义的意义更深化至生活应用的意义中。真正的神学(对神的事的认识)并不单在乎知识,其价值更在乎成了个人信仰应用的基础。人若与主同死,也必与他同活,这就不但指向灵里生命的意思,也更包含了肉身中与主共饮苦杯而亡所要带来未来在至高荣耀中与主同活的盼望,这也就如腓立比书中保罗一句“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的深层意思。
有如主般的死,也能想像出那如主般复活的荣耀,这也成了执行这话语职事的人,在代价及苦难中视死如归精神的力量。

◆ 忍耐作王的信念
12 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他,他也必不认我们;
同样的真理应用,也在“未死以先”的过渡苦难期间,真道职事不单在分解真道的工作,也在虚谈世代中逆流而上、为道而战的职责,当中就必包含着争战中的苦难。能忍受苦难,原不在人受苦之能,乃在人盼望之真。保罗知道若能忍耐,必和主一同作王;这盼望也成了他能在苦难中忍耐的力量。上句与主同死也必同活,这句带进了更深一层思想;死与活只在一种形态,但忍耐跟作王乃在其内容的实际。受苦忍耐是为履行职事奔向死亡期间的代价与挑战,与主同作王则是活之中那至高的荣耀及献身者最终的赏赐及欣慰,这也成了忍耐的力量。

◆ 信实绝对的信念
13 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
最终的一个信念也是最可贵的,尤其对很多正在“失败”中(可能包括提摩太)的事奉者而言。
这不是说提摩太已经背道并放下其真道的职事,只是“失信”并不一定指人已全然背弃主托付,又或已如底马般因贪爱世界而远奔帖撒罗尼迦。人在事奉中对神有许多承诺,不但事奉,也包括事奉的心志与态度,要如何事奉、要怎样事奉。
提摩太似乎已失去当有的事奉热诚,所以保罗才要他如火挑旺起来;他里头也可能出现胆怯,故保罗才提醒他神赐予我们的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佷多人虽仍在真道的职事中,也在不停息地继续讲论真道,但在里头也许已成了失信的人,并没有按对主的承诺,那样不计代价、不求已利、不顾一切的事奉,多少艰难下的退缩、多少私利下的诱惑,多少人意中的转向,已让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事奉的人。
但我们纵然失信、主仍是可信。这话当然不是鼓励或接受人的失信,只是要让人明白,人纵已失信,神的应许及上文因人与主同死及受苦而得以与主同活及作王的承诺并未消失,几时人重调个人事奉的焦点,再回归至事奉的正路上,必也仍得这至宝的应许盼望!

C. 真道职事中坚定不移的朝向
14 你要使众人回想这些事,在主面前嘱咐他们:不可为言语争辩;这是没有益处的,只能败坏听见的人。
15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16 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17 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其中有许米乃和腓理徒,
18 他们偏离了真道,说复活的事已过,就败坏好些人的信心。
至本段最后一个部份,是保罗在分述自己如何在艰辛中仍含忍服侍后,引出对提摩太的嘱咐,也是藉提摩太要予众事奉者的嘱咐。这嘱咐也为每一个承担真道职事的人留下美好的真理亮光与训诲。

◆ 思维基础重整下远避败坏之工 (14)
14 你要使众人回想这些事,在主面前嘱咐他们:不可为言语争辩;这是没有益处的,只能败坏听见的人。
“要使众人回想这些事”最终是为避免“败坏听见的人”,这是保罗要提摩太助众人在思想上找回一个属灵基础,也是上文所论众多关乎保罗为福音受苦难、被捆绑却能超越的榜样,更是背后的信仰思维及意志,这是作真道职事者不可缺乏的一个思想基础。
在一个远离真道、偏向虚谈的世代中,作一个忠于真道职事的人,一点也不容易,除非他有坚固的真理思想,否则必渐偏离属灵之路,随波逐流,在争辩与虚谈中远离敬虔,并败坏人的信仰。这样一来,真道职事非但不能成全,众人信仰未得建立而反受亏损,这实在是一个在真道事奉中的人不可掉以轻心的。
再仔细分解有关句语,还可看到一个事奉的层次。“使众人回想这些事”是在人思想中的工作;“在主面前嘱咐他们”是显在外的服侍行动,两者不可分割也同时进行。真道的事奉不单是嘱咐的工作,论属灵要在主面前,而论深度要进至人的思想中。嘱咐人避开世俗虚谈若没有有深度的真理思维作基础,这只是条文式的遵行;但若能助人建立属灵的思维,人才能跟保罗一样,因深明这等虚谈及争论至终只会败坏人信仰,也会让事奉的人迷失,才晓得从开始远避这等事。唯有正意的真道分解才能建立人,也同时得以成全本有的托付,作成真道职事之工。

◆ 属灵焦点定位中履行所托识事(15/16)
15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16 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这两节转过来是对提摩太个人的嘱咐,主旨要他保守自己在事奉中作个无愧的工人,重点在于正面与反面相对功夫。正面是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反面则是远避世俗虚谈。两种说法成了一个对比,却同时兼具一个特色,都是话语的功夫;这使得两者不能相容,也成了相背事奉之路。所以唯有抓着焦点,走在正路上,带出正确的话语事奉来,才能无愧与神,跟真道职事相称。
世俗虚谈是世俗潮流现象,人人皆如此,而其内里却没有实质,故谓之虚。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是朝向神话语的本意,是从神而来,不含世俗之味;而且内里有丰富真理成份,故须分解以引出,跟世俗虚谈内无一物全然不同。不随世而活、免随世而言,抓紧事奉的焦点,在真道职事中,只作当作的事、只说当说的话,作好分解与宣讲的功夫,才能讨主喜悦作个无愧的工人。

◆ 不虔鉴戒明察下儆醒败坏事奉(16/18)
16 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17 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其中有许米乃和腓理徒,
18 他们偏离了真道,说复活的事已过,就败坏好些人的信心。
本部份经文以两个败坏人信仰的例子作结,乃为作受劝戒者的鉴戒,这可从16节开始看到。因这里劝人要远避世俗虚谈,但原来这只是败坏事奉的发端,至终必至更不敬虔地步,而这也不是一种过虑的思想,因有如许米乃和腓利徒等事实証明。
一些人无视世俗虚谈的杀伤力,认为只是说说而已,却不明白其危害重点可能并不在那虚谈本身(虚原是无实质,也难带来什么实质伤害),乃在接受虚谈、发出虚谈及惯于虚谈的人,因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接受且会带出虚谈的人,尤其是那些原当作真道话语职事者,其教人忧虑之处不在所说的,乃在其所是。口中既能以这些无实质的话为好,也反映出其内里已失落了一个真理事奉者在话语事奉中原必须具备的实质。须知话语事奉者以言语作事奉,他的思想满了真道,也被真理支配;他的心就不可能容许自己的口发出没有实质的言语,甚至为此而争辩,若一旦放松这标准,内里敬虔也只渐消,一路而走,自然要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人若看明这不单是一种做法,乃是一条事奉之路,就不会轻易走上错误路上的第一步,接受虚谈的生活;敬虔事奉之路因人专注于讨神喜悦,以按正意分解主道为念,故其言也满了属灵实质。反过来人若接受虚谈,表明心思已失去敬虔中言语的严谨,也难以同时在真道事奉中以严谨的心作出正意的分解,带出实质的真道职事。
更可怕者,是虚谈的习惯化,让人对所言的渐而轻忽其事,就连信仰真理的事也同样失去谨守,久而久之必“偏离真道”,否认主的复活也就一点都不教人意外了。“话如毒疮,越烂越大”,即是对人有毒害,有毒素,且越发厉害,至终就是“败坏许多人的信”,跟真道中职事的原有意义背道而驰,试问一个领受真道职事的人又岂能不儆醒在其中?
分解真道,是今天我们不可忽视的功夫,但原来这不单是一种知识层次上的功夫,要在这样的时代作成这功夫,承担这职事,就如保罗的时代一样,当中包含了许多世俗的潮流挑战、真理的理念考验及现实中的艰苦抗衡;只有一个坚持讨主喜悦,又能坚守分解真道事奉的人,最终才能成为一个无愧于心、也无愧于神的真道职事承担者。

作者:黄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