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從天上賜的

「這事以後,耶穌和門徒到了猶太地,在那裡居住,施洗。約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為那裡水多,眾人都去受洗。那時約翰還沒有下在監裡。約翰的門徒和一個猶太人辯論潔淨的禮,就來見約翰,說:『拉比,從前同你在約但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祂那裡去了』。約翰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什麼。』」(約3:22-27)「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祂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祂的門徒施洗,)祂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約4:1-3)

這兩段經文顯示,約翰在「水多的哀嫩」施洗,表示得了「更有利的位置」。可是,到他那裡受洗的人卻越來越少。耶穌和門徒在「猶太地」居住,施洗;即在約但河南部,靠近死海附近之處施洗,到來受洗的人數卻比較多。因此,有一個猶太人(可能就是第四章第一節所說的「法利賽人」)來與約翰的門徒辯論「潔淨的禮」。雖然我們無法知道他們辯論的詳細內容,但從這門徒來到約翰面前訴苦,說:「拉比,從前同你在約但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祂那裡去了。」我們就知道,他們辯論之時,曾將約翰的洗禮與耶穌的洗禮比較,要爭辯那一個更有「潔淨功能」。

約翰的門徒認為,約翰是先出來傳道的,而且比耶穌早半年,以致約但河一帶地方的人都出來聽約翰講道,從來沒有人懷疑過約翰的洗禮沒有功效;但是那個法利賽人提出質疑,因為約翰曾公開向法利賽人作見證,說:「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不認識的,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祂解鞋帶也不配。」第二天,耶穌來到約翰那裡,約翰又指著耶穌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這就是我曾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來在我以前。』我先前不認識祂,如今我來用水施洗,為要叫祂顯明給以色列人。……我曾看見聖靈,彷彿鴿子從天降下,住在祂的身上。……我先前不認識祂,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我看見了,就證明這是神的兒子。」(約1:26-34)而且,自從約翰這樣公開介紹耶穌之後,眾人都到耶穌那裡受洗,而到約翰那邊卻越來越少人。

我們知道,法利賽人是不信約翰,也不信耶穌的。所以這個法利賽人來與約翰的門徒辯論,只是為拆毀,不是為追求明白真道。他們辯論的焦點,不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也不是「聖靈降在耶穌身上,所以耶穌是神的兒子,也是用聖靈施洗」這一類屬靈的問題;他們的焦點只在「人多人少」這一類外表因素。

很明顯,約翰的門徒受到法利賽人影響,感到自己「辯輸」了,回來向約翰老師訴苦,說:「拉比,從前同你在約但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祂那裡去了。」我們細心思想他這句話,裡頭含有許多負面的成分──

  1. 他說話的語氣帶有羞恥感。因為與法利賽人辯論,辯輸了,現在回來向老師訴苦。像一個小學生在外面受到其他學校的人侮辱,回來向老師訴苦,想要哭的樣子;
  2. 他也不明白,為甚麼眾人都跑到耶穌那裡去,自己老師這一邊,反而人數越來越少?法利賽人提出這一點,是鐵一般的事實,很難否定。好像證明自己的老師不及耶穌。所以他很想老師出面,去回答那個法利賽人,給他一個有力的「回擊」;
  3. 因為自己所屬的「派別」人數越來越人少,這種「失敗感」、「落後感」、「自卑感」,真不好受!耶穌豈不是自己老師親自提拔的嗎?為甚麼現在「後來者」竟然「居前」?
  4. 他沒有察覺到,這話含有「嫉妒」的成分,心理上很想挑啟老師和同學們都像他一樣「嫉妒」;
  5. 他很想老師能想出一些方法,吸引更多人來受洗,使自己的「派別」興旺起來。他不知道,這就是「鬥爭」,不是真心傳講「悔改的洗禮」;
  6. 他可能與世人一樣,很盼望老師能回擊那法利賽人的質疑,指出耶穌那邊之所以人多,是因為某種不良因素而已。他不知道,自己內心已經充滿「苦毒」,像世人一樣以「詆譭」來維護自已;
  7. 如果老師也不能解釋法利賽人所提出的質疑,內心的痛苦就無法制止,這樣發展下去,勢必變成「灰心」、「後悔跟隨老師」,和「想要退去」。

親愛的讀者,我這樣分析約翰門徒的思想,其實是在分析今天基督教內的「黨派之爭」──教會與教會之爭、神學院與神學院之爭、神學派別與神學派別之爭、神學教授與神學教授之爭、神學生與神學生之爭、團契與團契之爭、福音機構與福音機構之爭、基督徒個人與基督徒個人之爭……。人總是看自己是屬於那一個派別,那一個團體的;極少看自己是「屬神的」,都是「神的兒女」,都是「天國的子民」,都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我們爭戰的對象只是魔鬼,我們只應與一切屬於魔鬼的劃清界線,不與他們交往;為甚麼我們要與自己人爭戰呢?

因此,筆者極之欣賞約翰回答這個門徒的話,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什麼。」當然,根據《約翰福音》,約翰回答的話很長,每一句都非常寶貴。但是為篇幅的緣故,本文只集中思想「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什麼」這一句。讀者若能充份地明白這一句,就已經了不起,一生都用不盡了。因為這是屬靈追求的「大秘訣」。讓我將這句話分開如下幾點,逐點與讀者分享:

耶穌與約翰的態度相同
我們若仔細研讀《約翰福音》,就會發現,主耶穌也像約翰一樣,只注重「父神所賜的」,不介意自己的得失,也不與任何人爭競。請看第四章指出,「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祂的門徒施洗,)祂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1-3節)意思是說,主知道法利賽人專門挑撥離間;若繼續留在猶太施洗,就會與約翰造成一個比較,絆倒約翰的門徒和眾人。所以主決定離開猶太,往加利利去。

其實人們怎可以用人多人少來衡量誰的工作更有效?如果到主那裡悔改和受洗的人多,為甚麼不可以看為主和門徒一同協助約翰,使約翰的使命更成功?為甚麼總是要從對立的角度來看誰鬥贏?約翰和耶穌都不是做自己的生意,而是並肩與魔鬼作戰。約翰叫多少人悔改,耶穌和門徒叫多少人悔改,都歸到神的名下,並沒有比賽的成分。況且主來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人施洗;施洗只不過是叫人「悔改」,更重要工作是「叫人的罪得赦」。所以主離開那裡之後,不再施洗,只專心傳講永生之道。

主退去,是主失敗嗎?當然不是!主知道自己要得甚麼人,並不是要得更多人受洗。早在主出來傳道之前,主先退到曠野去受魔鬼的試探。魔鬼在第三個試探中表示「坦白」,知道主到世上來,不外是要奪回「世上萬國」,牠就慷慨地提出,願意將「萬國」和「萬國的榮華」都送給耶穌,條件只是要耶穌拜牠一拜。意思是,何必彼此鬥過你死我活呢?不如和平談判,「拜一拜」是何等容易的事,魔鬼就讓耶穌得著全世界,可以向神交賬了,何樂而不為呢?但主斷然拒絕了。主確實是要來奪回萬國,但神的旨意是要主「藉著死」(失去自己的生命)來敗壞「掌死權的魔鬼」(得回自己的生命),循這樣的途徑奪回萬國(這樣才是真正得著)。

所以主很小心怎樣處理「得」與「失」。主不介意失去一些不是屬於神的人,但主很小心地保守每一個屬神的人。有一次,主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那些人以為聽主講道會有餅吃,就追蹤耶穌,直追到迦百農。主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

那些人反問耶穌說:「主啊!常將這糧賜給我們!」主知道他們說這話是為反駁,不是表示要信。所以主說:「我就是生命的糧。……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主要揭穿他們的來意,表示他們不是父所賜的人,所以他們不是真正到主這裡來。

猶太人認為認識耶穌的父母是誰,不明白主為甚麼說自己是天上降下來的生命之糧。主解釋說:「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主示意自己的「肉身」是神賜下來,要獻為贖罪祭,使人靠著祂得生命。

但猶太人更不明白,主怎能把祂的肉給他們吃呢﹖主再強調說:「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主這樣說,目的是要將群眾分開成為兩種:「明白屬靈,想要得著屬靈生命的人」與「不明白屬靈,只注重肉體得餅吃飽的人」。主只想拯救那些「明白屬靈的人」,主不介意那些「屬肉體的人」離開祂。可惜,不但那些人不明白,連主的門徒中也有好些人不明白。他們心裡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於是門徒中就有許多人退去,不再跟隨耶穌了。

耶穌對剩下的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耶穌說這話,表示不介意眾人離開祂;主知道猶大是魔鬼,最好連猶大也離開祂。但西門彼得回答主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26-68)彼得所說的「我們」,表示代表全體十二個門徒而說。其實猶大甚麼也聽不明白,當然很想離開。只是,一時間還是想不通,離開主之後有甚麼事好做,倒不如暫時留下來,或許仍有機會偷得多少金錢。

主不介意失去許多人,只介意保守真正屬主的人。這一點,我們從《約翰福音》第十七章──「大祭司式的禱告」,可以看得最清楚。那時,猶大已經出去賣祂;彼得快要三次不認祂;那些從前聽祂講道,受祂醫治,得過祂恩惠,數以萬計的人,現在也快要來到彼拉多審判台前,喊叫說:「釘死祂,釘死祂,釋放巴拉巴。」然而耶穌在這個時刻向神交賬禱告說:「父啊,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正如你曾賜給祂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祂將永生賜給你所賜給祂的人。……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親愛的讀者,你看見嗎?主在這個時刻完全沒有孤單感,或失敗感;主不但視死如歸,更視死為享榮耀。因為主知道自己已經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叫所有屬神的人得永生。

主一方面不介意眾人反對祂,離棄祂;另一方面卻十分關心那些信祂得永生的人,說:「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你的。」筆者發現,在這個禱告中,主常稱呼門徒為「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約17:2,6, 7, 9)主這樣強調,分明是要將那些不信祂的人分別出來,表明他們的不信,不是主失敗,而是因為他們不是天父所賜的。所以主完全不介意失去這些人,但十分專注地為屬祂的人禱告。

主又接續說:「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並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這句話很寶貴,很著名,很吸引人。因為含有許多寶貴的意思在內。主表示:

  1. 父啊!我並沒有失敗,因為「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可檢查一下所有跟隨我的門徒,他們都是你所賜給我的,我亦已經領他們歸你。
  2. 除了你賜給我這些人之外,我從別處或別人從未得過任何人歸自己。
  3. 至於那個滅亡之子(猶大),他之所以滅亡,因為他根本不是你賜給我的人。失去他,我也不介意,因為是出於你的美意。
  4. 除了猶大之外,我並沒有失落過任何一個屬於你的人,他們都得永生。
  5. 父啊!我感謝你,雖然信我得永生的人不算多,但已經是所有屬於你的人了。你將他們全部賜給我;你擁有多少人,我也擁有多少。你使我與你平等,因為你將你所有的都賜給我。讀者你讀了以上五點,你有甚麼感受?你一定會感到,主禱告的時候很快樂。這一點也應該提醒你,如果你失去的,都不是父神賜給你的;你得著的,都是神賜給你的,你就應該快樂。相反,如果你得到的,都不是父神賜給你的;你失去的,都是父神賜給你的,你就應該悲哀。你能學會這個功課嗎?

一些古聖也與約翰的態度相同
亞伯蘭學會,因為當四王與五王爭戰的時候,四王戰勝五王,將他們的人民和財物全部擄去。亞伯蘭為關心羅得被擄,與三個朋友,帶領三百一十八個家丁,追趕那四王,殺敗他們,將所有人民和財物都救回來。所多瑪王為感激亞伯蘭,願意將全國的財富都送給他。亞伯蘭卻對他說:「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創14:23)因為亞伯蘭知道,所多瑪城是個罪惡城,不願意得所多瑪王的好處。亞伯蘭認為,得耶和華所賜的好處已經足夠了。這顯示亞伯蘭有很大的改變。讀者應該記得,亞伯蘭遵著神的呼召,離開迦勒底的吾珥,來到迦南地寄居之時,遇到饑荒,他就灰心,下埃及去了。在那裡,他險些連自己的妻子也被法老搶去。幸好耶和華神在夢中警告法老,法老才把妻子還給他,並且送給他許多牛羊和僕婢。亞伯蘭就開始領會,耶和華才是真神,有了耶和華就有了一切。所以所多瑪王送他全國的財富,他都不要;為要守住自己所立的志,不在耶和華神以外得任何好處。

大衛也學會。因為他在他所寫的《詩篇》第十六篇這樣立志說:「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意思是,除了神賜給他的好處,他不接受別神給他的任何好處。例如:他認為自己所得的民,是「聖民」,他完全不羨慕其他「送禮給別神」的國民;他又認為自己所得「杯中的分」,有「耶和華」為他持守;自己所得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自己所得的產業「實在美好」……。因此,他感受到自己活著,「心靈」快樂,「肉身」也要安然居住;死後,「靈魂」不撇在陰間,「肉身」也不見朽壞。因為他相信主「必指示」他「生命的道路」-就是復活,升天,來到神面前的道路(耶穌基督)。在這裡,他要享受「滿足的喜樂」,又坐在神的右邊享受「永遠的福樂」。

保羅也學會。他立了志,除了腓立比教會送來的供應之外,他不接受任何教會給他的供應。他在《哥林多前書》列出「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十個理由,說:

  1. 別人是使徒,他也是;別的使徒有權柄靠福音養生,他也有這權柄;
  2. 他反問,當兵的怎會自備糧餉?
  3. 栽葡萄園的,怎會不吃園裡的果子?
  4. 牧養牛羊的,怎會不吃牛羊的奶?
  5. 他指出,摩西的律法也記著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牠的嘴」,這分明不單是為牛說的,也是為人說的;
  6. 他認為,按常理,耕種的當存著指望去耕種;打場的也當存得糧的指望去打場;
  7. 所以保羅「把屬靈的種子」撒在哥林多教會中間,要從他們「收割奉養肉身之物」,這應該合理的事;
  8. 又指出,律法定規,「為聖事勞碌的就吃殿中的物」;
  9. 「伺候祭壇的就分領壇上的物」;
  10. 主也是這樣命定,叫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

這十大理由支持神的僕人應該得到合理的生活供應。但是保羅強調,他不肯用這些權柄。因為他立志,寧死也不叫人使我所誇的落了空。他解釋,他所誇的就是叫人不花錢得福音,為要多得人。他以「在場上賽跑」為喻,認為得獎賞的只有一人。所以他要放棄得人的報酬,為要得神的報酬,就是主耶穌召他來得的獎賞。

保羅立志不要人的報酬,他也教導提摩太不要為任何「得」或「失」而與人爭競。他勸勉提摩太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參提後2:22-26)許多人讀經,一看見「私慾」二字,就以為是指肉體的「性慾」;其實保羅指的是「爭競」。保羅教導提摩太要逃避這「私慾」,說:「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請注意,這段話都是為解釋如何逃避私慾的,可見「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是指追求「良好的人際關係」,意思當然是不要「爭競」;要棄絕「無學問的辯論」,這一點更是為不要「爭競」而說。

「爭競」就是「爭得與失」;原來少年人常常辯論,不是為真理,而是為「爭得與失」。說清楚一點,這只不過是為「爭一口氣」。保羅勸提摩太不要「爭競」,一個神的僕人為「一口氣」而爭個你死我活,有何益處呢?試想,爭贏又怎樣?爭輸又怎樣?只不過是叫「一己」在眾人中顯得「大一點」而已!豈能造就人,豈能叫人得益處嗎?所以保羅強調說:「然而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後2:22-26)意思是,身為主的僕人,只為主的「真道」爭辯,不應該為自己「爭一口氣」。因為「爭競」不但不能贏得對方歸主,反而叫對方更討厭福音。相反,如果能用溫柔的態度來勸戒對方,常常會有更好的效果,可以贏得對方歸主。因為對方在平心靜氣的情況下,容易聽明白福音的真道,這樣才能成功將對方從魔鬼的手下擄回來。

「得」與「失」的定義
為個人屬地的「得與失」而爭競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爭到了,有一天還要失去。像保羅那樣,寧願失去應得的薪酬,為要得天上的賞賜,那才有意義。所以甚麼是真正的「得著」;甚麼是真正的「失去」,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它們的定義。施洗約翰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什麼。」意思也是這樣,「得神賜下天上的賞賜」才是真的「得著」;否則,人以為自己得到甚麼,也不是真的「得著」。

換言之,如果有人用人的手段,甚至不法的手段,得了甚麼,我們千萬不要嫉妒,也不要心懷不平。因為凡是屬地的,必不能長久。所以屬靈人對於地上的任何事物,或得或失,或榮或辱,或生或死,或苦或甜……,都不介意。所以雅各說:「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因為他必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太陽出來,熱風颳起,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沒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雅1:9-11)意思是,任憑外間的「經濟環境」動蕩轉變,屬靈人喜樂的心境永遠不受影響,不會改變。但是那些注重物質富庶的人,必要與物質一同枯乾、衰殘、和朽壞。因為屬靈人不斷爭取的,是那些屬天的、來生的、永恆的、真實的、蒙神記念的;屬肉體的人要爭取的,只是目前眼見的,因為以為能見的才是現實的。他們不知道,凡是能見的,都是屬物質的、暫時的、能朽壞的、污穢的,死時都不能帶走,因此顯得沒有價值。

筆者讀聖經,讀了五十幾年,只是到了近十幾年才領會神有一個這樣的「大原則」-凡人在世上得了甚麼安慰或報酬,就不能得天父的安慰或報酬;凡人在世上得不到安慰或報酬,天父就樂意安慰他,為他存留天上的報酬。請看:

  1. 主耶穌所說「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那財主生前享盡物質的豐富,拉撒路生前受盡痛苦;財主死後下到陰間被火燒,拉撒路死後卻在亞伯拉罕懷裡得安慰。亞伯拉罕對財主解釋,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路16:25)
  2.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六章教訓門徒「施捨」、「禱告」、「禁食」,都不要「行在人前」,以免「得了人的稱讚,就不能得天父神的稱讚。」(太6:1, 5, 16)應該「行在暗中」,不要得人的報答,這樣,天父就會報答他。
  3. 主耶穌指教那個請他吃飯的法利賽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路14:12-14)
  4. 主耶穌在著名的「八福」裡也指出,我們在地上「貧窮、哀慟、受欺、饑餓、受逼迫……」,但在天上我們得著「天國、安慰、見神面、稱為神的兒子、大賞賜……。」(參太五章,以上所列出的各點,是經過解經分析之後而修改的用詞。)

似「得」卻「失」
人總是屬肉體的,對於屬靈的教導,感到很難領受。所以人總是想盡辦法,甚至藉著犯罪的途徑,去爭奪任何利益;人要學習不爭競,真是難似登天。聖經記載許多拼命爭取利益的人,他們到頭來都失去一切。他們似乎得到,卻如「捉影捕風」-在神面前一無所有。例如:

猶大跟隨主三年,一直想盡辦法偷錢;偷不到,最後決定將主賤賣三十塊錢。到頭來得到甚麼呢?不但失去那三十塊錢,自己也因為羞愧到無地自容,而出去吊死了。

雅各與哥哥以掃鬥爭,似乎爭贏了,奪取了長子名分;又與拉班鬥爭,似乎也得勝了,贏得牛羊妻兒一大群回來;又與天使摔跤,似乎又得勝了,贏得祝福和以色列的名稱……。可是,神將他所奪得的,一一收回。他與天使摔跤,先失去最有力的大腿,因為被天使扭了一把,瘸了腿;他為與哥哥和好,送給哥哥三大隊牛羊;在伯利恆的路上,又失去愛妻拉結;後來又失去拉結所生的愛子約瑟,以為被獅子吞吃了;最後遇到大饑荒,連剩下的牛羊產業也漸漸失去了。幸好,他有堅強的信心,沒有失去他所事奉的神,晚年之時,還以「屬靈人」的身分為法老祝福,又為約瑟兩個兒子祝福,和為十二支派祝福;他的祝福都變成非常準確的預言。因為他屬地的一切失去,屬靈的反而顯得豐盛。

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看見亞蘭人將軍「乃縵」的大痲瘋得了醫治,乃縵願意送許多金銀衣服給以利沙,以利沙竟然不要。他趕上去,向乃縵撒個謊,請求他賜一他連得銀子和兩套衣服給兩個貧窮的先知門徒。結果乃縵賜他雙倍的銀子和衣服。回來之後,卻被以利沙責備,得了乃縵所失去的大痲瘋。

亞哈王也是這樣,他貪愛鄰舍拿伯的葡萄園,拿伯不肯賣,耶洗別就幫助他,派人誣告拿伯說話褻瀆神和王,用石頭打死他,然後奪取他的葡萄園。神就差派以利亞去責備他,說:「你殺了人,又得他的產業嗎﹖……狗在何處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處舔你的血。……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別的肉。凡屬亞哈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鳥吃。」(王上21:19-24)亞哈王不但失去葡萄園,全家的性命都失去。

詩人亞薩所寫的詩篇第七十三篇,有很好的描述。他形容自己險些滑跌,因為看見惡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他觀察惡人的一生,看見惡人各方面都很順利,例如:

  1. 惡人死時「沒有疼痛」;
  2. 活時「力氣卻也壯實」;
  3. 他們「不像別人受苦,遭災」;
  4. 他們「驕傲如鏈子戴在項上」;
  5. 他們以「強暴」為衣裳遮住「身體」,肥到「眼睛都凸出來」;
  6. 他們「所得的過於心裡所想的」;
  7. 他們說話「譏笑人」、「欺壓人」、「自高」,甚至「褻瀆上天」、「毀謗全地」。然而,並沒有看到神報應他們。

所以詩人感到很不平,很痛苦,好像喝盡了「滿杯的苦水」一樣。心中認為:「神怎能曉得﹖至高者豈有知識呢﹖看哪,這就是惡人;他們既是常享安逸,財寶便加增。」於是很灰心地說:「我實在徒然潔淨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無辜。因為,我終日遭災難;每早晨受懲治。」

但是最後,他進入神的聖所,再從「屬天永恆的角度」思想惡人的結局,他的眼光才大大改變,因為發現:

  1. 神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
  2. 知道惡人在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
  3. 明白神在天上輕看惡人,只不過「如夢中的影像」;
  4. 他大大自責,感到「心裡發酸,肺腑被刺」,認為自己「這樣愚昧無知,在神面前如畜類一般」;
  5. 但是感謝主,他明白和悔改之後,他就知道神常「與他同在,攙著他的右手」,又以訓言「引導他」,以後必「接他到榮耀裡」;
  6. 所以他立志,說:「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因為明白自己的肉體和心腸必要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
  7. 他知道,如果因懷疑而遠離神,「必要死亡」;但親近神才有真正的益處。所以他決定「以主耶和華為他的避難所」,一生「述說神一切的作為」。

似「失」卻「得」
有人以為失去甚麼,在神面前其實沒有失去,反而真的得著了。所以我們失去甚麼之時,也不要過分憂慮;應當仰望神,神可以使我們「失而復得」。而且從屬靈的觀點來說,是永遠得著。請看主耶穌被釘十字架,猶太人和魔鬼撒但豈不是認為自己得勝嗎?主不是受盡痛苦,死得極其羞恥嗎?但是主內心知道並不是這樣,祂乃是得榮耀。所以祂臨死之時說:「成了!」相信魔鬼撒但聽見,必定感到非常驚奇,何故耶穌被殺,還說成了,表示祂有一個隱藏的計劃現在成功了?是的,神的救贖計劃真是奇妙到任何人,任何邪靈魔鬼,任何天使都想不到,神竟然如此愛賤如爛泥的罪人,甚至差遣祂的愛子來為罪人死,獻上自己為「贖罪祭」。這樣,主就真的成功「得著」這些罪人,因為當主用血買贖他們的時候,他們承認主「配」,甘心情願賣給主,永遠歸屬於神。

所以學像主死的功課非常重要,因為是導向豐盛生命的必修科。正如主說:「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太16:25)保羅就是循這途徑得著豐盛的生命。請看他的生命如何豐盛!他說:

「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許多的……」保羅的豐盛生命不是顯於崇高的地位,深博的學問,偉大的科學發明,可以敵國的財富……;相反,他的豐盛生命是顯於被神用之時的氣質──他為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又為表示非常珍貴這個身分,願意忍受如下四組共二十八樣「苦」,作為「裝備」(參林後6:3-10)。這二十八樣「苦」是甚麼呢?可以說其主旨是「因為失,反而得」。

第一組是「七種苦難的裝備」,計有:「忍耐、患難、窮乏、困苦、鞭打、監禁、擾亂」,忍受這些「苦」只為不妨礙別人;
第二組是「七種事奉的裝備」,計有:「勤勞、警醒、不食、廉潔、知識、恆忍、恩慈」,忍受這些「苦」是為被神用得更盡;
第三組是「七種能力的裝備」,計有:「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榮耀、羞辱;惡名、美名」,裝備這些「能力」只為感化人;
第四組是「七種內在豐盛的裝備」,計有:「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忍受這些「苦」才能顯出內在的豐盛。

作者:吳主光